公元225年,农历乙巳(蛇年)
魏文帝黄初六年 ,
诸葛亮南征,爆发
南中之战。蜀军击败
雍闿、高定等叛军。平定南方。
曹丕第三次攻吴,不听
蒋济之言,遇上河水结冰,被孙军打败。并州刺史梁习讨伐轲比能,大获全胜。
225年介绍
公元225年 农历乙巳 魏文帝黄初六年
蜀汉后主
刘禅建兴三年 吴大帝孙权黄武四年
蜀汉
丞相诸葛亮南征,爆发
南中之战。蜀军击败
雍闿、高定等叛军。后七擒七纵
孟获,平定南方。
8月,
曹丕率军南攻东吴,不听蒋济之言,遇上河水结冰,被
孙韶打败。至10月回师。
历史纪事
魏凿讨虏渠
魏黄初六年(225)三月,
曹丕至召陵(今河南郾城东),凿通讨虏渠,准备伐吴。
梁习击败轲比能
魏黄初六年(225)三月,魏并州刺史梁习击败鲜卑轲比能。大破之。
诸葛亮南征
蜀建兴三年(225),因雍闿、
孟获等反蜀,诸葛亮将南征。丞相长史王连以为南中(今云南、贵州两省部分地区和四川省西南部)不毛之地,不宜以一国之望冒险而行。亮虑诸将才不及己,必欲亲往。三月,亮率众出征。临发,参军马谡(马良之弟)献策,认为南中恃其险远,不服久矣;虽今日破之,明日复反。建议:“用兵之首,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愿公服其心而已。”诸葛亮采纳了这一正确策略。王连,字文仪,南阳(今属河南)人。生卒年不详。刘璋时入蜀,为梓潼(今属四川)令。刘备据成都,以连为什邡(今四川什邡南)令,转广都(今四川华阳东南)今,迁司盐校尉。较盐铁之利,利入甚多,迁蜀郡(今四川成都)太守、兴业将军,领盐府如故。蜀建兴元年(223),拜屯骑校尉,领丞相长史,封平阳亭侯。
曹丕第三次攻吴
魏黄初六年(225)三月,
曹丕以水师征吴。御史中丞鲍勋认为劳兵袭远,日费千金,不可伐吴。
曹丕怒,左迁勋为治书执法。五月,丕至谯(今安徽毫县),八月入淮。尚书蒋济上表谓水道难通,
曹丕不从。十月至广陵(今江苏扬州)故城,临江观兵。戎卒数十万,旌旗数百里,有渡江之志。是时天寒结冰,船不得入江,吴人又严兵固守。
曹丕见大江波涛汹涌,叹道:“嗟乎,固天所以限南北也!”遂还师。吴杨威将军、广陵太守
孙韶见
曹丕还,遣将高寿率敢死之士五百人,于径路夜间袭击之,丕大惊。寿等获副车羽盖而还。
吴以顾雍为丞相
吴黄武四年(225)六月,孙权以太常
顾雍为丞相,平尚书事。初,吴置丞相,众议归
张昭,孙权认为多事之时,职大者责重,不能照顾。遂以孙邵为丞相。值孙邵卒,百官复推举张昭继为丞相,权认为丞相事烦,而张昭性刚烈,听言不从,怨咎将兴。故选定顾雍。尝曰:“顾君不言,言必有中。”又敬憧惮之,曰:“顾公在坐,使人不乐。”
诸葛亮七擒孟获
蜀建兴三年(225)七月,诸葛亮由越巂(今四川西昌东南)入南中(今云南、贵州两省部分地区和四川沔西南部一带)。行军途中,雍闿已为高定部曲所杀。亮所战皆捷,斩高定。
孟获收雍闿余众拒亮。获素为当地各族所服,亮欲生擒之。既得,亮使其参观蜀兵营军阵,问道:“此军何如?”
孟获答道:“过去不知虚实,故败。今蒙岏观营阵,若只如此,即定易胜耳。”亮笑,纵之使再战。凡
七纵七擒,这仍放之,
孟获不去,道:“公,天威也,南人不复反矣!”于是亮至滇池,尽收孟获等渠帅以为官属,出当地金、银、丹、漆、耕牛、战马以给军国之用。南中
益州、永昌、牂柯、越巂四郡皆平。
孙权令制千剑万刀
吴黄武四年(225),
孙权令采武昌山铜铁,作千口剑,万口刀,各长三尺九寸。万关为方形,皆是南钢越炭所作,上有“大吴”篆字。
蔡方起事
魏黄初六年(225)六月,魏利成郡(今江西赣榆西)兵蔡方等起事,杀太守徐质,推郡人唐咨为主。
曹丕诏屯骑校尉任福、步兵校尉段昭等出兵镇压。唐咨兵败,从海道投奔东吴。
蜀以吕凯为云南太守
吕凯字季平,永昌不韦(今云南保山东北)人。为永昌郡五官掾功曹。时雍闿反蜀降吴,吴遥署闿为永昌太守。吕凯与府丞王伉等率吏民闭境拒闿。南中既平,诸葛亮表凯为云南(今云南祥云东南)太守,称其执忠绝域十余年,雍闿、高定逼其降,而凯等守义不与交往。封阳迁亭侯。后为叛夷所杀。
彭绮起事
魏黄武四年(225)十二月,吴鄱阳(今江西波阳东)彭绮自称将军,众数万人,攻破诸县,自言举义兵,为魏讨吴。吴乃以
周鲂为鄱阳太守,与解烦督胡综并镇压。黄武六年正月,彭绮失败被擒。
出生
钟会,三国曹魏名将,灭蜀汉主将之一(264年逝世)
逝世
孙邵卒
吴黄武四年(225)五月,吴丞相孙邵卒,年六十岁。孙邵(163—225),字长绪,北海(治今山东昌乐西)人。初为孔融功曹,后从刘繇于江东。孙权统事,拜庐江(今安徽庐江西南)太守,迁车骑长史。黄武初,为丞相,威远将军。
夏侯尚卒
魏征南将军、荆州牧夏侯尚有爱妾,宠夺正室。正室为曹宗室女。魏黄初五年(224),
曹丕遣人将此妾绞杀。尚悲感发病,神志恍惚。妾已埋葬,不胜思见,复挖出视之。丕闻而不悦。黄初六年,尚病重,还洛阳,遂卒。夏侯尚(?—225),字伯仁。
曹丕与之亲友。历仕军司马,五官将文学,黄门侍郎、散骑常侍、中领军。
曹丕称帝,迁尚为征南将军,领荆州刺史。黄初三年因战功进为牧。参加过平定袁绍、代郡胡的战争。卒谥悼侯。
杨彪卒
魏黄初六年(225),故汉太
杨彪卒,年八十四岁。
杨彪(142—225),字文先,出身汉名门大族,父赐,祖父秉,曾祖震,均曾任汉太尉。汉熹平(172—178)中,拜议郎,迁侍中、京兆尹。汉光和(178—184)中,累迁到少府、大仆、卫尉。汉中平六年(189)代董卓为司空,当年冬,迁司徒。次年,以反对董卓迁都长安,被董卓使人以灾异奏免。再拜光禄大夫,迁大鸿胪。入关后,转少府、太常、以病免官。复为京兆尹,光禄勋,再迁光禄大夫,徙司空,又以地震免,复拜太常。汉
兴平元年(194),拜太尉,录尚书事。李傕、郭汜为乱,
杨彪尽力护持,及汉帝至洛阳,以彪守尚书令,汉建安元年(196),从汉帝至许(今河南许昌)。值袁术称帝,曹操借口
杨彪与袁术为姻亲,诬杨彪欲图废置,奏收下狱,劾以大逆。将作大匠孔融闻之,不及换朝服,往见曹操,与之力争。操不得已,释彪。汉建安四年,复拜彪太常,建安十年免官。十一年,诏诸以泽为侯者皆夺封。彪袭父岏临晋侯亦夺。彪见汉将亡,遂托疾不复行走。
曹丕称帝后,欲以
杨彪为太尉,彪固辞不就,乃授光禄大夫。
资治通鉴记载
世祖文皇帝下黄初六年(乙巳,公元二二五年)
春,二月,诏以陈群为镇军大将军,随车驾董督众军,录行尚书事;
司马懿为抚军大将军,留许昌,督后台文书。三月,帝行如召陵,通讨虏渠;乙巳,还许昌。
汉诸葛亮率众讨
雍闿等,参军
马谡送之数十里。亮曰:“虽共谋之历年,今可更惠良规。”谡曰:“
南中恃其险远,不服久矣。虽今日破之,明日复反耳。今公方倾国北伐以事强贼,彼知官势内虚,其叛亦速。若殄尽遗类以除后患,既非仁者之情,且又不可仓卒也。夫用兵之道,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愿公服其心而已。”亮纳其言。谡,良之弟也。
辛未,帝以舟师复征吴,群臣大议,宫正鲍勋谏曰:“王师屡征而未有所克者,盖以吴、蜀脣齿相依,凭阻山水,有难拔之势故也。往年龙舟飘荡,隔在南岸,圣躬蹈危,臣下破胆,此时宗庙几至倾覆,为百世之戒。今又劳兵袭远,日费千金,中国虚耗,令黠虏玩威,臣窃以为不可。”帝怒,左迁勋为治书执法。勋,信之子也。夏,五月,戊申,帝如谯。
吴丞相北海孙劭卒。初,吴当置丞相,众议归张昭,
吴王曰:“方今多事,职大事责重,非所以优之也。”及劭卒,百僚复举昭,
吴王曰:“孤岂为子布有爱乎!领丞相事烦,而此公性刚,所言不从,怨咎将兴,非所以益之也。”六月,以太常
顾雍为丞相、平尚书事。雍为人寡言,举动时当,
吴王尝叹曰:“顾君不言,言必有中。”至饮宴欢乐之际,左右恐有酒失,而雍必见之,是以不敢肆情。
吴王亦曰:“顾公在座,使人不乐。”其见惮如此。初领
尚书令,封阳遂乡侯;拜侯还寺,而家人不知,后闻,乃惊。及为相,其所选用文武将吏,各随能所任,心无适莫。时访逮民间及政职所宜,辄密以闻。若见纳用,则归之于上;不用,终不宣泄。
吴王以此重之。然于公朝有所陈及,辞色虽顺而所执者正;军国得失,自非面见,口未尝言。王常令
中书郎诣雍有所咨访,若合雍意,事可施行,即相与反覆究而论之,为设酒食;如不合意,雍即正色改容,默默不言,无所施设。郎退告王,王曰:“顾公欢悦,是事合宜也;其不言者,是事未平也。孤当重思之。”江边诸将,各欲立功自效,多陈便宜,有所掩袭。王以访雍。雍曰:“臣闻兵法戒于小利,此等所陈,欲邀功名而为其身,非为国也。陛下宜禁制,苟不足以曜威损敌,所不宜听也。”王从之。
利成郡兵蔡方等反,杀太守
徐质,推郡人唐咨为主,诏
屯骑校尉任福等讨平之。咨自海道亡入吴,吴人以为将军。
秋,七月,立皇子鉴为东武阳王。
汉诸葛亮至
南中,所在战捷,亮由
越巂入,斩
雍闿及高定。使庲降督
益州李恢由益州入,
门下督巴西马忠由牂柯入,击破诸县,复与亮合。
孟获收闿馀众以拒亮。获素为夷、汉所服,亮募生致之,既得,使观于营陈之间,问曰:“此军何如?”获曰:“向者不知虚实,故败。今蒙赐观营陈,若只如此,即定易胜耳。”亮笑,纵使更战。七枞七禽而亮犹遣获,获止不去,曰:“公,天威也,南人不复反矣!”亮遂至
滇池。益州、永昌、牂柯、越巂四郡皆平,亮即其渠率而用之。或以谏亮,亮曰:“若留外人,则当留兵,兵留则无所食,一不易也;加夷新伤破,父兄死丧,留外人而无兵者,必成祸患,二不易也;又,夷累有废杀之罪,自嫌衅重,若留外人,终不相信,三不易也。今吾欲使不留兵,不运粮,而纲纪粗定,夷、汉粗
安故耳。”亮于是悉收其俊杰
孟获等以为官属,出其金、银、丹、漆、耕牛、战马以给军国之用。自是终亮之世,夷不复反。
八月,帝以舟师自谯循涡入淮。尚书蒋济表言水道难通,帝不从。冬,十月,如广陵故城,
临江观兵,戎卒十馀万,旌旗数百里,有渡江之志。吴人严兵固守。时大寒,冰,舟不得入江。帝见波涛汹涌,叹曰:“嗟乎,固天所以限南北也!”遂归。孙韶遣将高寿等率敢死之士五百人,于径路夜要帝,帝大惊。寿等获副车、羽盖以还。于是战船数千皆滞不得行,议者欲就留兵屯田,
蒋济以为:“东近湖,北临淮,若水盛时,贼易为寇,不可安屯。”帝从之,车驾即发。还,到精湖,水稍尽,尽留船付济。船连延在数百里中,济更凿地作四五道,蹴船令聚;豫作土豚遏断湖水,皆引后船,一时开遏入淮中,乃得还。
十一月,东武阳王鉴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