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谡是蜀汉
侍中马良的弟弟,他们一家共有兄弟五人,都很有才华,乡里人称呼他们为“马氏五常”。马谡最初以荆州
从事的身份跟随刘备进入蜀地,先后任绵竹县令、成都县令和越嶲太守。马谡才气器量超过常人,喜好议论军事谋略,蜀汉丞相诸葛亮对马谡十分器重。
汉
章武三年(
223年),汉昭烈帝刘备在临终前告诫诸葛亮:“马谡说话浮夸,他说的话言过其实,没有实际的办事能力,你要对他多加考察。”诸葛亮则认为这么说是不正确的,依然重用马谡,让他担任参军一职。诸葛亮还经常和马谡彻夜的探讨军事谋略。益州郡的豪族雍闿,平日里就不服管制,嚣张跋扈。在听闻刘备病逝后就心生反意,联合朱褒、高定,拉拢孟获发动了叛乱。
汉建兴三年(
225年),丞相诸葛亮决定率军平叛,马谡送行数十里。诸葛亮说:“虽然我们一起谋划此事多年,今天请你再一次提出好计划。”马谡说:“南中依恃地形险要和路途遥远,叛乱不服已经很久了。即使我们今天将其击溃,明天他们还要反叛。目前您正准备集中全国的力量北伐,以对付强贼,叛匪知道国家内部空虚,就会加速反叛。如果将他们全部杀光以除后患,既不是仁厚者所为,也不可能在短期内办到。用兵作战的原则,以攻心为上,攻城为下,以心理战为上,以短兵相接为下,望您能使其真心归服。”诸葛亮采纳了马谡的建议,擒获叛军首领孟获后将其赦免,南方民众心服口服,使得诸葛亮执政时期,南方再也没有反叛过了。
建兴六年(
228年),诸葛亮率军北伐,诸葛亮命令赵云、邓芝作为疑军,占据箕谷(今陕西汉中北),自己亲自率领十万大军,突袭魏军据守的祁山。当时北伐军中有久经战场、经验丰富的老将魏延、
吴懿等,军中都认为应该以这些人为先锋,诸葛亮却力排众议,任命马谡为先锋,统领各军前行。魏明帝曹叡知道蜀汉北伐后,给时任右将军的张郃加位特进,派他督率诸军,在街亭阻挡马谡。
马谡来到街亭后,没有执行诸葛亮事先制定的作战计划,擅自将军队带至依傍险要的南山之上安营扎寨,没有按照诸葛亮的计划占据山下的城池。马谡的部将王平连续多次劝谏马谡,马谡不听,最终被魏将张郃断绝了蜀军取水的道路,蜀军在魏军的进攻下大败,士卒溃散。唯有部将王平所领的千余人士兵鸣鼓自持,张郃怀疑王平有伏兵,不敢进攻。于是王平将诸营军士统一起来,率领他们平安归还。
马谡被杀之时,蜀军十万将士为之哭泣,诸葛亮也亲自到场祭奠,对待马谡的孩子就像自己亲生的一样。后来
蒋琬来到汉中,对诸葛亮说:“当年晋国与楚国相争,楚国迫使成得臣自杀,晋文公喜形于色。如今天下未定,您却杀了才智之士,岂不是太可惜了?”诸葛亮流着眼泪说:“孙武之所以能致胜天下,是因为他执法严明。杨干乱行,魏绛则杀了他的仆人,也是一样的道理。如今天下分裂,征战才刚刚开始,如果再不讲法纪,那将靠什么要讨伐贼寇呢?”
马谡年少时就才智过人,入蜀汉为臣后,也深得丞相诸葛亮赏识,被后来接替诸葛亮的蒋琬称为智计之士。在诸葛亮平定南中之战时,马谡提出了“夫用兵之道,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愿公服其心而已。” 这一中国军事史上的经典理论。
李贽:“失守街亭罪不轻,堪嗟马谡枉谈兵。辕门斩首严军法,拭泪犹思先帝明。”
马谡临终前写信给诸葛亮说:“你对待我就像对待自己的儿子,我也把您视为自己的父兄一样。希望您能深深体察大舜杀了鲧而启用禹的大义,使我们一生的友谊不会因为我的死而消失。我马谡虽死,但也在黄泉路上也不会留下任何的遗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