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十九集团军,1985年由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十九军改编而成,原隶属
沈阳军区,后转隶
北部战区。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十九集团军的前身是红十五军团,包括红二十五军和红二十六军。红二十五军由徐海东任军长,参加
长征。红二十五军后抵达陕北苏区,与刘志丹、
高岗领导的红二十六军会合,组建红十五军团。徐海东任军团长,
程子华任政委,刘志丹任副军团长,高岗任
政治部主任。
抗日战争期间,红十五军团编为八路军115师344旅,由徐海东将军率领,在与日军交战中损失巨大。工农红军总司令
朱德为首的军委,改任
杨得志为代旅长,黄克诚为政委,后发展为第五纵队。1940年,黄克诚率该纵队大部进入华中地区,并在苏北与
陈毅的新四军会合后,后改编为
新四军第三师,黄克诚任师长兼政委,原344旅整编为第10旅,
刘震任旅长,
洪学智为师参谋长。
1945年9月,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向东北发展,并争取控制东北的战略部署,新四军第3师师部率所部第7、第8、第10旅和独立旅及师属3个特务团共3.2万余人,先后从江苏省淮阴地区出发,11月进入辽宁省锦州以西地区,归东北人民自治军领导。1946年1月,改称东北民主联军第3师,归热辽(西满)军区领导。9月,第3师主力在黑龙江省安达、海伦地区改编为东北民主联军第2纵队。刘震任司令员,吴法宪任政治委员(后吴信泉任副司令员兼参谋长、吴法宪兼任政治部主任)。所属第8、第10旅和独立旅依次改编为第4、第5、第6师,共3万余人。第7旅编入第6纵队,改称第16师。纵队成立后,参加四平保卫战、三下江南作战及东北1947年夏、秋、冬季攻势作战。1948年1月,改称东北人民解放军第2纵队,归东北野战军建制。4~8月进行新式整军和练兵。9~11月在
辽沈战役中,参加攻克义县、锦州和在黑山、大虎山地区的围歼战,并与兄弟部队一起解放沈阳。1948年11月,根据中共中央军委关于统一全军编制及部队番号的命令,东北野战军第2纵队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第39军,仍属东北野战军建制。刘震任军长,吴法宪任政治委员,
吴信泉任副军长,
王良太任参谋长,李雪三任政治部主任。所辖第4、第5、第6师及新调入的独立第7师依次改称第115、第116、第117、第152师,全军共6.8万余人。12月~1949年1月参加平津战役,在解放天津的作战中,与第38军共同担负由西向东的主要突击任务。平津战役后,执行对国民党军第31军军部及第104军第269师的改编任务。5月,第39军编入第四野战军第14兵团。兵团副司令员刘震兼任军长,吴信泉任政治委员(后吴信泉任军长,徐斌洲任政治委员),谭友林、孙子仁任副军长,后李雪三任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再后石瑛任政治部主任,沈启贤任参谋长。随即由河北省武清县(今属天津市)南下。7月调归第13兵团指挥,参加宜沙战役。9~10月,与第38军组成进军华南的西路军,参加衡宝战役,直插湘西南,切断了湘南国民党军西逃云南、贵州的道路。11~12月,参加广西战役,解放贵州省从江,广西省柳州、宾阳、南宁等县市。尔后,追击国民党军至广西西南边境,解放边陲重镇镇南关(今友谊关)。12月,第152师调归广西军区建制,第115师进至桂林、鹿寨、来宾等地剿匪。1950年1月,第39军主力北上湖南省耒阳、郴州、衡阳地区集结。3月,进驻河南省漯河地区整训和参加治理颍河工程。7月,开赴辽宁省辽阳、海城地区,编入东北边防军。8月,第115师进至鞍山归建。1950年10月,第39军编为中国人民志愿军第39军,参加抗美援朝战争。
朝鲜战争爆发后,第三十九军于1950年10月入朝参战。在
第一次战役中,与美军开国元勋师骑一师在云山进行
云山战役,重创美军第八团和第五团。第二次战役中,第三十九军攻占平壤。在第三次战役中攻占汉城,并参加了后面的大部分战役,直到朝鲜战争停战前返回中国。
朝鲜停战后,第三十九军长期驻守辽东半岛,担负警戒苏联、朝鲜半岛事势。1964年的全军“大比武”运动中,该军第116师第348团4连被国防部授予“神枪手四连”荣誉称号。1985年,第三十九军改编为集团军,是中国解放军陆军重装的三个快速反应集团军之一(另两个为第三十八集团军和第五十四集团军),属于战略预备部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