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2反舰导弹(英文:542 Anti ship missile,又称:KS-1反舰导弹),是中国引进研制的一种
飞航式反舰导弹。该导弹前身是苏联KS-1
岸舰导弹。
中国为建立强大海防,在1956年10月成立了专门的导弹研究机构
国防部第五研究院,其方针是“自力更生为主,力争外援,利用
社会主义国家已有的科学成果”。这个方针显出东方人的狡诘和含蓄,中国人早就瞄上了苏联最先进的KS-1型反舰导弹。1957年9月,
聂荣臻带领中国政府代表团到苏联谈判,要求苏联对中国的导弹事业提供援助。10月15日双方签定了协定。协定规定苏联在1961年前,向中国提供四种导弹,其中包括KS-1岸舰
飞航式导弹。1957年10月15日中国又派出
苏振华率领的海军代表团赴苏谈判提供飞航式导弹。1958年2月4日,中苏签定了协定,包括苏联向中国提供542岸舰导弹,544舰舰导弹,1060
潜地导弹。所谓542就是苏联的KS-1飞航式
岸舰导弹,而544则是后来震惊世界的“冥河”式导弹。1060潜地导弹发展成了共和国核威慑力量的JL导弹。在签定提供导弹技术的同时,还签定了苏联向中国提供629艇,205艇和183P艇的协定。这就是当年所谓的“三弹三艇”协定。当时的苏联出于对自身安全的考虑,也希望中国形成强大的海防体系,解除来自其远东地区南翼的威胁。1959年中期开始,苏联向中国先后运送了导弹和相关技术资料图纸等。
542反舰导弹,
苏联编号是KS-1,西方国家编号为SSC-2b,其外形类似一架
米格-15战斗机,其装有一台
涡轮喷气发动机,射程达100千米,1953年开始研制,1956年服役。其实这种导弹就是米格-15战斗机的衍生产品。苏联向
中国交付这种导弹时还没有在公开场合露过面。西方国家通过侦察照片等一些蛛丝马迹,知道有这种导弹的存在。
自从1961年仿制542
岸舰导弹下马造成空白后,重要频海城市和港口依旧要部署大量的岸防炮兵。
542导弹是苏联自行研制并装备部队使用的第一种反舰导弹,分为岸舰型和空舰型,全弹重2.7吨,弹长7.9米,弹径1.2米,翼展4.2米,该弹的气动外形参照米格-15战斗机。有人以为该弹是直接以真正的米格-15战斗机改装而来,其实并非这样,米格-15战斗机的机长10米,翼展8米,空重3.6吨,比542导弹大得多。不过542导弹的前四枚样弹倒是设计为有人驾驶型,其战斗部舱改为飞行员座舱,从1952年初开始进行了150次有人驾驶飞行后,才于1952年5月开始实弹发射。1953年该弹进入苏联海军航空兵服役。北约将其命名为AS-1“狗窝”导弹。
542导弹采用机头进气,安装一台自重670公斤的RD20(生产型为RD-500K)弹用
涡轮喷气发动机,最大推力1500公斤,能够连续工作5分钟,这样能够以0.9马赫的高亚音速飞行至最大
有效射程约100公里,如果以高空投放,加上发动机无动力段飞行,该弹的最大射程可达150公里。
542导弹配备一个重达800公斤的
聚能破甲战斗部,能够以聚能撕裂战列舰的厚重装甲,单发击沉一万吨以上舰船,也能够摧毁数万吨的重型战舰。当时美国最先进的7万吨级
福莱斯特级航空母舰,命中一发542导弹,就会立即丧失战斗力,而普通的数千吨的巡洋舰或驱逐舰,542导弹甚至可将其炸为两截。
542导弹的控制系统比较原始,属于典型的第一代反舰导弹,初始段采用预置指令配合无线电高度表控制,助推起飞后2秒,助推器脱落,导弹自动爬升到300米高度平飞,中间段为无线电指令制导,可修正弹道,末端为半主动雷达制导,由岸上或机载雷达负责照射目标,这种制导体制限制了导弹的射程,不能超过海岸制导雷达的照射距离。
尽管542导弹的理论射程相当大,是当时世界上射程最远的反舰导弹,但由于该弹使用中段无线电指令,末端
半主动雷达制导,这种制导体制存在因射程加大而精度下降的缺陷,所以542导弹的常用射程都在视距内,也就是30~35公里之间。
542导弹不能够做大俯角俯冲,弹道曲率极小,只能进行直线小角度下滑飞行,如发射高度为5000米,发射距离为70公里,平均下滑角只有4°。岸基型的542导弹则存在末端下滑角和精度的矛盾,导弹极易打偏,末端的命中点,要么打高了,命中敌舰的上层建筑;要么打低了,落入敌舰旁边的大海,没有命中敌舰,造成近失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