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荣臻(1899年12月29日—1992年5月14日),男,汉族,字福骈,曾用名聂云臻,四川省江津县吴滩镇石院子(今重庆市江津区)人。1923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24年到苏联学习。建国后,历任中央军委秘书长兼中国人民解放军代总参谋长,国防委员会副主席,中央军委副主席,国务院副总理兼国家科委主任、国防科委主任,中国老龄问题全国委员会名誉主任,中国发明协会名誉会长。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聂荣臻,1899年12月29日出生在江津县吴滩场附近的石院子,7岁入私塾接受启蒙,1910年正式进学堂读书。1917年夏天,聂荣臻以优异成绩考入江津县立中学(今
江津中学)。
聂荣臻广读博览,从达尔文的《
进化论》、赫胥黎的《天演论》和进步杂志《新青年》中吸取政治营养,渐渐地,聂荣臻的思想发生了变化,由一个公认的诚挚少年逐渐转变为具有强烈爱国心的热血青年。聂荣臻积极加入进步学生的行列,常对同窗好友说:“我辈要以报国为根本,为中华民族的崛起而建功立业。”每遇国家民族大事,聂荣臻总是感慨陈词,忧国忧民思想溢于言表,常书于文卷之上,教师曾誉其“资赋不凡,终非池中之物”。
五四运动时期,聂荣臻因参加家乡学生爱国斗争,遭到反动军警当局的抓捕。为了避开眼前的危险,学习西洋先进的科学,心怀“实业救国”大志的聂荣臻于1919年赴法勤工俭学,并积极投身旅法学生运动。
1922年,聂荣臻转赴比利时就读于沙洛瓦劳动大学化学工程系,1922年8月参加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后称
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旅欧支部),与
刘伯坚一起负责过旅比利时支部工作,1923年春转入
中国共产党,曾任旅欧社会主义青年团执行委员会委员、训练部副主任。1924年10月,聂荣臻奉命进莫斯科东方劳动者
共产主义大学学习,后转入苏联红军学校中国班学习军事。1925年,由于革命的需要,聂荣臻和中国班的同学们一起回国。
聂荣臻在国外共度过了五年多时间。五年里,聂荣臻的世界观发生了根本转变,由“实业救国论”者转变为以天下为己任的社会革命论者,并成为一个职业革命家。
聂荣臻从苏联回国后,到
黄埔军校任政治部秘书兼政治教官,直接领导政治部的宣传和组织工作,并讲授社会发展史、政治工作等课程。在黄埔期间,聂荣臻坚决主张针对
蒋介石的阴谋进行反击。“中山舰事件”以后,聂荣臻被免去了在黄埔军校的职务,调中共广东区委军事部任特派员。但聂荣臻仍利用各种机会在黄埔军校和国民革命军中开展工作,在
周恩来的领导下,及时向共产党员传达党的方针、政策,为北伐作准备。1926年北伐战争开始后,聂荣臻任军委特派员、中共湖北省委军委书记,后在中共中央军事部参与向北伐军中派遣中共党员等工作。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聂荣臻被派往上海,协助周恩来整顿遭受破坏的工人纠察队,处理善后工作。
土地革命
1927年7月中旬,聂荣臻被指定为中共前敌军委书记,赴九江准备组织武装起义。1927年8月1日,聂荣臻在
南昌起义中组织
张发奎部第25师两个多团起义,后任起义军第11军党代表,与军长
叶挺率部南下。潮汕战斗失败后,聂荣臻转赴香港。1927年12月,聂荣臻潜回广州参与领导广州起义。在起义军受挫的紧急情况下,聂荣臻与叶挺果断决定撤退,从而保存了部分革命武装力量。1928年,聂荣臻任中共广东省委军委书记,其间,在总结
广州起义的经验教训时,聂荣臻看到了军事技术人才的缺乏是广州起义的一个重要缺点,指出:“以后每个党员都应该学习军事技术,并须注意培养一批军事技术人才。”显示了他在军事方面的远见卓识。1930年初,聂荣臻任中共顺直省委组织部部长,1930年5月到达上海,在
中央特科从事艰险而又复杂的地下工作,积极向各革命根据地提供军事情报,及时了解敌情,保卫党中央和地下党同志的安全,营救被捕同志,镇压叛徒、特务。1931年,聂荣臻调到中央军委任
参谋长,先后在香港、天津、上海等地坚持秘密斗争。
自从
顾顺章叛变以后,国民党反动派在上海的白色恐怖日益严重。像聂荣臻这样与顾顺章共过事的共产党骨干人物,已不便继续留在上海。当时,毛泽东领导的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得到迅速发展,正需要聂荣臻这样的军事人才。1931年12月,聂荣臻根据组织的决定撤离上海,前往江西中央革命根据地。聂荣臻先后任中国工农红军总政治部副主任、第1军团政治委员。曾当选为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1932年3月,在“左”倾冒险主义的执行者要中央红军夺取赣江两岸城市时,聂荣臻支持毛泽东关于红军主力应向国民党统治薄弱的地区发展的正确意见。同年4月,聂荣臻作为红军东路军政治委员,参与指挥
漳州战役。聂荣臻在指挥战斗中表现出的沉稳和勇敢给
毛泽东留下了极好的印象,同时,毛泽东一系列正确的
战略、
战术和
政策思想以及领导才能,使聂荣臻由衷地钦佩。聂荣臻从毛泽东那里学到的正确的战略战术思想和策略思想,对其以后领导一个大的战略区增益很大。
1934年10月,
红军开始了历史上著名的二万五千里
长征。蒋介石在红军前进的道路上设置了四道封锁线。聂荣臻与军团长
林彪率红1军团担任掩护
中央纵队、军委纵队的前卫任务。聂荣臻率部先后突破国民党第一、二道封锁线,并在危急形势下,力排众议,率部抢占九峰山,突破敌人第三道封锁线,从而保障了中央纵队左翼的安全。
红军突破三道封锁线使蒋介石坐立不安。为了围歼红军于湘江以东地区,蒋介石费尽心机,调遣湖南、广东、广西的军阀部队,进行周密布置,对红军进行围追堵截。但是,反动军阀内部的派系矛盾和唯利是图使湘江防线曾出现过“裂痕”。然而,由于
博古等人缺乏军事常识,没有抓住有利战机,使红军在湘江畔陷入被动。为了掩护中央纵队顺利过江,林彪、聂荣臻率部在湘江之滨与敌人展开了一场生死存亡的拼杀,在损失惨重的情况下,中央红军终于突破敌第四道封锁线。
遵义会议后,聂荣臻在毛泽东领导下,与林彪率部
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摆脱了敌重兵的围追堵截。1935年5月,聂荣臻任红军先遣队
政治委员,与司令员刘伯承一起,率部通过大凉山彝族区,抢占
安顺场,组织突击队强渡
大渡河,接着率红1师、干部团沿大渡河东岸北上,击溃川军守敌一个旅,有力地策应了西岸红2师4团
飞夺泸定桥的战斗。1935年6月中旬,聂荣臻率红1师翻越夹金山,在懋功与红四方面军先头部队会师。1935年6月下旬,在列席两河口中央政治局会议上,聂荣臻拥护中央关于北上建立川陕甘革命根据地的方针,坚决反对
张国焘的分裂活动。1935年8月下旬,聂荣臻率红1师、红军大学等部为先遣队,历经艰辛,越过大草地,1935年9月上旬到达俄界,接应了中央及红3军等部队。1935年9月中旬,聂荣臻与
左权指挥红4团攻占天险腊子口,并乘胜占领哈达铺,再次为红军打开了北上通道。在哈达铺,聂荣臻偶然从国民党《山西日报》上获悉陕北有一个根据地,并把这一天大的喜讯急告毛泽东。毛泽东决定挺进陕北。1935年10月,聂荣臻与林彪率先遣队进入陕北苏区的吴起镇,从此结束了历时一年、行程二万五千里的长征。1935年11月下旬,在毛泽东指挥下,聂荣臻与林彪率红1军团取得
直罗镇战役的胜利。毛泽东说,直罗镇这一仗的胜利,体现了中央红军同西北红军兄弟般的团结,粉碎了国民党军向陕甘边区的“围剿”,给党中央把全国革命大本营放在西北的任务,举行了一个奠基礼。
红军到陕北后,为了配合“一二九”运动,同时也为了解决陕北红军的供给问题,毛泽东命令红一方面军成立“中国人民红军抗日先锋军”,东渡黄河,以坚决手段消灭东岸地区反蒋不抗日的山西土皇帝
阎锡山。聂荣臻、林彪与红1军团广大
指战员投入到了东渡黄河的战斗中。东征75天,聂荣臻、林彪和兄弟部队合作,共消灭敌人七个团,俘敌4000余人,缴获大量枪炮,不仅使陕北苏区得到恢复和发展,还筹款30余万,扩充新兵8000余人,有力推动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以至全国的抗日救亡运动的发展。
抗日战斗
抗日战争爆发后,聂荣臻先后任八路军第
115师副师长、政治委员,在忻口会战中,与林彪共同指挥所部进行了
平型关战斗,歼灭日军坂垣师团一部1000余人,缴获步枪1000余支,机枪20余挺,击毁汽车100多辆,马车200余辆,取得全国抗战以来第一个大胜利,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为中国共产党和
八路军赢得了国际舆论的称赞和好评。
日军占领太原后,战局发生极大变化。为避免第115师等部及八路军总部被敌隔断,1937年11月,聂荣臻受八路军总部之命任晋察冀军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率3000人的武装,在五台山区创建敌后第一个抗日根据地。他充分发动人民群众,扩大武装力量,加强党和政权的建设,先后开辟了冀中、冀东、平西、平北等根据地,到1939年,
晋察冀根据地发展到拥有七十二个县、1200多万人口、主力部队近10万人的模范根据地。毛泽东赞誉说:“
五台山,前有
鲁智深,今有聂荣臻,聂荣臻就是新的鲁智深。”
1939年秋,日军兵分十二路向
晋察冀边区进行冬季“扫荡”。聂荣臻周密部署,采取灵活多变的
游击战术,指挥八路军在雁宿崖同日军进行激战,歼敌第2混成旅团1500余人,并在
黄土岭战斗中与
杨成武指挥部队击毙日“名将之花”
阿部规秀中将。阿部规秀是中国抗日战争中被消灭的职务最高的日军指挥官,此举震惊了日军,也震动了全中国。毛泽东致电聂荣臻,要他嘉奖有功人员。中共中央、八路军总部和全国各地的友军、抗日团体、著名人士纷纷拍来贺电,祝贺黄土岭围攻战的胜利。全国各地的报纸也纷纷报道黄土岭战斗经过,刊登各种祝捷诗文。全国抗战热情更加高涨。
1940年春,聂荣臻率晋察冀南下支队到晋东南参加反击国民党顽固派朱怀冰部的作战,并在同年8月的
百团大战中,组织指挥部队在正太、津浦、平汉、北宁线等铁路线进行破击战,使日军的交通枢纽陷于瘫痪。
1941年秋,日军调动其华北占领军的一半兵力,对晋察冀机关所在地发动了空前规模的大“扫荡”。聂荣臻指挥主力相机转至外线打击敌人,进行钳制作战,并率领党政机关在有限兵力掩护下,灵活机动地周旋于深山峡谷之中,巧妙地从敌人薄弱点安全转移,粉碎了敌人的阴谋。1942年,在斗争极其残酷、根据地日益缩小的情况下,聂荣臻适时提出“向敌后之敌后挺进”,组建多支武装工作队,深入敌后袭击敌人,夺取日伪军力量薄弱的据点,扩大游击区。至1943年,晋察冀根据地军民逐步挫败了日伪军频繁的“扫荡”、“蚕食”、“清剿”,扭转了困难局面,保卫了晋察冀抗日根据地。
1943年1月15日,聂荣臻出席了在
阜平温塘召开的边区首界参议会。他和宋劭文等一起接见了边区代表,并向代表们汇报了晋察冀情况。边区首界参议会,是晋察冀边区史上民主建政的重要的里程碑,标志着边区的民主建设越来越完备。1943年8月,聂荣臻奉命赴延安参加整风运动和出席党的“七大”。他向毛泽东等中央领导人初步汇报了在晋察冀六年的各方面工作,听取中央领导人的有关指示,经历了会议中和会议前后党内广泛开展的批评和自我批评,受到了深刻的教育。1945年8月8日,
苏联对日宣战,10日,聂荣臻与
萧克、刘澜涛致电晋察冀分局,命令全区部队立即向平津等大城市进军,接受日伪军投降,如遇抵抗,应进攻歼敌。并命令冀热辽军区抽调几个主力团由李运昌率领向辽宁进军,尽早与苏联红军会师。8月15日,日本法西斯政府宣布无条件投降。中国人民抗日民族解放战争至此获得了最后胜利。
解放战争
1945年8月20日,中共中央决定将中共晋察冀分局改称晋察冀中央局。随后,聂荣臻列席了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1945年9月,聂荣臻回到晋察冀,遵照中央“向北发展,向南防御”的战略方针,聂荣臻先后组织冀东、冀中军区十一个主力团和大批干部进军东北。同时,面对晋察冀的态势和中共中央、中央军委的一系列指示精神,聂荣臻还采取了几项步骤:第一,10月2日在
张家口召开干部会议,统一思想。第二,在军队部署上,因接收和占领大城市已不可能,聂荣臻遂将力量转向解放中小城镇。1945年8至10月份,晋察冀军区部队先后解放60多座中小城镇,歼灭伪军3万多人。第三,遵照中共中央1945年9月21日关于编组
野战军、以适应高度机动作战的批示,集中整编部队。在很短的时间内,聂荣臻把冀察、冀中、冀晋、冀热辽军区的主力部队各编两个纵队,分属第一野战军和第二野战军。并对一野和二野的作战任务作了部署。同时,聂荣臻还花大力气加强武器装备,对部队进行严格训练,消除部队中的游击习气,取得了很大成效。
1945年10月,聂荣臻与
贺龙为贯彻中央军委“收复绥远”的指示,共同指挥晋察冀野战军3.3万人、晋绥军区2万人反击国民党部队的进犯,两个月歼敌1.2万人,解放了绥东、绥南广大地区。在随后的两年里,为了支援东北战略区作战,聂荣臻向中央建议,先后把冀热察和冀热辽军区、冀东地区划归东北,这对东北解放区的发展起了重大作用。
为钳制华北敌人使其不能出关增援东北,1947年4月,聂荣臻指挥
正太战役,集中优势兵力,以大踏步进退的行动,击敌薄弱环节,歼灭国民党军3.5万余人,攻克正太铁路沿线七城及井陉等重要矿区,使晋察冀与晋冀鲁豫解放区连成一片。同年11月,在取得
清风店战役胜利后,聂荣臻又组织晋察冀野战军乘胜发起
石家庄战役,全歼守城敌军2.4万余人,此役被朱德誉为“夺取大城市之范例”。
1948年,聂荣臻任华北军区司令员,组成第2兵团楔入热西、冀东地区,切断了东北与华北敌人的联系。随后在平汉路北段发动进攻,吸引敌华北主力。然后又西进绥远,进攻平绥路两侧,解放了绥远、冀北广大地区,有力地配合了解放全东北的
辽沈战役。
1948年12月平津战役开始后,中共中央决定以林彪、
罗荣桓、聂荣臻组成
平津战役总前委,统一领导与指挥东北野战军与华北军区部队并肩作战。聂荣臻分析局势,认为傅作义赖以起家的第35军已被歼灭,如果天津再被拿下,傅作义后退无路,有可能会被逼到和平的道路上去。北平这座历史名城若能完好无损地被接管过来,于国于民都有利。于是,他给西柏坡总部发电报,向党中央、毛泽东建议:打下天津以后,争取和平解放北平。毛泽东亲笔签署了回电,表示完全同意。天津解放后,聂荣臻与林彪等一起同傅作义成功地进行了和平谈判。
三大战役结束后,中国革命转入了向全国进军的新阶段,历史翻开了崭新的一页。在治军建国的新节奏中,聂荣臻处在一生中最繁忙、最紧张的时期。
北平解放后,聂荣臻兼任平津卫戍区司令,随后又兼任
北平市市长、军事管制委员会主任。他迅速整顿平津地区的社会治安,剿灭土匪,完成和平改编傅作义20万起义部队的任务,为新中国定都北平提供了可靠的社会安全保障条件。
1949年3月25日,中共中央、中央军委总部从西柏坡迁至北平。聂荣臻和
叶剑英组织了在西苑机场举行的阅兵式。他们陪同毛泽东、
朱德、
刘少奇、周恩来、
任弼时等检阅了部队。随后,他作为中国共产党代表团成员之一,参与了同国民党政府的谈判。6月,聂荣臻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副
总参谋长,协助周恩来主持总参谋部的工作。
建国之后
1949年10月任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副总参谋长,后代理总参谋长。1949年10月下旬军委会议决定,聂荣臻协助中央和军委领导人,部署人民解放军继续解放西南地区和东南沿海岛屿,肃清国民党残余武装和土匪。
1950年初,中国人民解放军从
陆军单一军种走向诸军兵种合成的现代化建军道路。主持总参谋部工作的聂荣臻就军事机关及学校等问题给毛泽东写报告:继续加强
海军、
空军司令部建设,筹建
炮兵、
装甲兵、
工程兵司令部;总参谋部应增设通讯、军训、军校部;总后勤部应设立
军需、
军械、
财务、
运输、
卫生部;筹建总干部管理部;加强
航空、
防空、
测绘、
机要学校、
军医大学等院校建设;筹建炮兵、工兵学校;筹建陆军大学(即
军事学院),使之成为建设
正规化国防军的培训中心,培养高级军事干部。这些建议很快得到了毛泽东等中央领导人的批准,并被陆续组织实施。
在正规化、
现代化建设方面,聂荣臻还狠抓了军队的编制、装备和文化、扫盲工作,使中国人民解放军武器装备和编制上杂乱状况有了较大的改观,部队战士们的文化程度普遍达到了高小以上水平,有些达到中学或更高的程度,为掌握现代化技术装备和开展军事科学研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其间,聂荣臻还主持了人民解放军大规模精简整编工作,压缩兵员定额,精简机关,充实连队,并向地方输送了大批骨干,为三十三年后的
百万大裁军起了借鉴作用。
朝鲜战争爆发后,聂荣臻负责中国人民志愿军出国作战的部署、训练、运输、供应、补兵、轮换等工作,日夜忙碌,有时几天睡不了觉。1952年秋,聂荣臻终因劳累过度,昏倒在办公室里,被送进医院。病情稍好,他就急着出院工作。直到
抗美援朝战争结束,在毛泽东一再催促下,才去外地休养治疗。
1954年,聂荣臻任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主管军工生产和军队的装备工作。1955年,聂荣臻被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
元帅军衔和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这以后,佩戴元帅
军衔的聂荣臻壮心不已,日日夜夜操劳在祖国的科学技术战线上。
20世纪50年代中期,聂荣臻被中共中央确定为具体领导和组织新中国科技工作的负责人,1956年又被任命为国务院副总理,主管科学技术工作。以
战略家的智慧,首先抓制定科技方针与科技规划工作,亲自参与领导国内外700多位专家制定了长达600多万字的十二年规划纲要(草案),对工业、农业、国防和其他科学技术领域,进行了全面的规划和安排。
与此同时,聂荣臻向中央军委提出方案,建议研制少量的导弹、核武器,掌握必要的自卫手段,以打破
帝国主义国家对我国的核讹诈;使常规武器配套,不断加强陆、海、空军的现代化装备。该方案在中央军委立即获通过。不久,聂荣臻受命领导研制“
两弹”任务。第二年,他又受命领导研制人造卫星工作。他积极组建导弹研究院和核武器、飞机、舰船、电子设备、人造卫星以及其他兵器的研究机构、试验基地和国防科技高等院校。同时,他还采取“将全国的科技力量相对集中、形成拳头,进行突破”的战略措施,使科技战线获得一次次突破性成就。
20世纪60年代初,在国内遇到严重困难,苏联撤走全部专家、停止一切技术援助的情况下,聂荣臻先后两次向中共中央和毛泽东、周恩来等领导人写报告,明确提出“
两弹一星”必须坚持“攻关”,并进一步强调必须坚持“自力更生为主,力争外援和利用资本主义国家已有的成果为辅”的方针。这一远见卓识的方针,得到了毛泽东、周恩来的赞同和支持,并得以实施。经过几年艰苦努力,终于在1964年6月,中国成功发射了自行研制的第一枚中近程地对地导弹,1964年10月16日第一颗
原子弹爆炸成功,之后又连续研制成功导弹
核武器、
氢弹,并于1970年4月24日,成功发射第一颗
人造地球卫星,自此,《东方红》乐曲响彻全宇宙。在组织实施许多重大科技项目过程中,聂荣臻多次深入现场进行调查研究和指导工作。“两弹一星”的研制成功,凝聚了聂荣臻的大量心血,标志着中国国防科技事业取得了突破性成就。
1966年在中共八届十一中全会上增选为中央政治局委员。
在“
文化大革命”中,戎马一生的聂荣臻元帅也没有能够幸免受到冲击,“炮轰聂荣臻”、批判“华北山头主义”、“
二月逆流”等等莫须有的帽子把聂荣臻压得难以抬头。然而,接近70高龄的聂荣臻髫发励志,白首不衰,在十分困难的情况下坚定不移地同林彪、“
四人帮”进行斗争,并依旧眷恋祖国的科技事业和人民军队建设,仍然心系党,心系国家大事,并和其他老一辈革命家一道,为彻底粉碎“四人帮”作出了巨大贡献。
1977年8月,聂荣臻复任中央军委副主席,重新投身到军队革命化、现代化建设之中。1978年8月在全国民兵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坚持人民战争的思想。
1979年提出,武器装备现代化要依靠自力更生、大力协同的思想,同时主张精简整编,走精兵强国之路。
1977年、1982年当选为十一、十二届中央政治局委员。1975年、1978年任第四、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1980年辞去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职务)。是第一届全国人大常委,第二、三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共七至十届中央委员。
1987年,聂荣臻因病从工作岗位退下来,在病重期间,仍十分关心党、国家和军队建设,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期望伟大的祖国繁荣昌盛,完全统一。
1992年5月14日22时43分,聂荣臻的心脏停止了跳动,参与缔造新中国的最后一颗帅星陨落了。在生命的最后时刻,聂荣臻说出了自己的遗愿:“我已经93岁了,入党70年,从没脱离过党的岗位,为党奋斗终生。我坚信党的改革开放政策十分正确,坚信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十分正确。我很想多看看几十年为之奋斗的
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的喜人形势,也很想多听听祖国科技事业振奋人心的好消息;我作为一位老共产党员,衷心地希望全党同志在党中央领导下,同心协力地为建设繁荣富强的社会主义而奋斗;衷心地希望全军同志在中央军委领导下进一步巩固国防、保卫和平;我更希望全国
科技工作者牢记科技兴国的重任,努力攀登世界高科技的崇山峻岭,为国争光。”
主要成就
个人荣誉
文化大革命期间,同
林彪、
江青反革命集团进行了斗争。
1988年7月被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主要作品
人物轶事
十二年规划
新中国成立之初,聂荣臻任代总参谋长,为抗美援朝事务日夜繁忙,一次竟累昏倒地,被迫休养。1956年10月,
邓小平来到聂荣臻家中,征求意见说:“中央设想了三个方案,一是中央已决定调
陈毅专搞外交,他分管的科学技术工作由你来抓;二是接替
彭真任北京市市长,因为你以前当过北京市市长,现在算是官复原职;三是继续主管军工生产和装备工作。三个方案由你选择。”聂荣臻马上不假思索地回答说;“对科学技术工作我倒很有兴趣。”
战地救助日本小姑娘
1940年百团大战中,我军战士在井陉东王舍煤矿的战火中救出了2名日本小女孩。孩子是无辜的,聂荣臻司令员决定要照顾好孩子。
于是,两个日本孩子先由参战部队的4位干部战士和两位民兵护送到第4分区战地动员委员会。战委会又派专人用箩筐挑着两个小姑娘送到聂荣臻的前线指挥所。
聂荣臻亲手削雪花梨喂给大的小姑娘吃。然后,又疼爱地抱起那个正在熟睡的小女孩,让警卫员赶紧抱到村里,设法找正在哺乳期的妇女给孩子喂奶,还指示军区的医生为她治伤。那个大一点的小姑娘则一直跟在聂荣臻身边,常常用小手拽着聂荣臻的裤腿,走到哪里跟到哪里。聂荣臻还和她在指挥所外的土场上合了个影,这张照片后来成了珍贵的历史见证。
时光匆匆流逝,1980年7月,已过不惑之年的美穗子应聂帅邀请,从日本来到北京,终于见到日思夜想的救命恩人。7月14日,在聂帅面前,美穗子泪流满面,深深地鞠躬,以额触聂帅的手,表示最大的敬意,并激动地哭出了声。聂帅也紧握着美穗子的手,久久不愿松开。
人物评价
1938年3月,毛泽东曾风趣的评价聂荣臻:“中国有一部很著名的古典小说,叫做《水浒传》,里面写了鲁智深大闹五台山的故事,五台山就在晋察冀。五台山,前有鲁智深,今有聂荣臻。聂荣臻就是新的鲁智深。”
毛主席说“聂荣臻是个厚道人”。著名作家魏巍同志1985年在写给聂帅的祝寿诗中也说:“一生厚道人称赞,千秋风流一元戎”
聂荣臻,这是一个不朽的名字、光荣的名字。他是久经考验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党和国家的卓越领导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创建人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元勋。他在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光辉一生中,殚精竭虑、呕心沥血,建立了卓著功勋。他是信仰坚定、对党忠诚,勇于担当、开拓创新,严守纪律、顾全大局,坚守初心、勤政为民,艰苦朴素、清正廉洁的楷模。新时代新征程,大力弘扬聂荣臻革命精神,对于全面从严治党,始终做到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家族成员
后世纪念
聂荣臻纪念馆
聂荣臻纪念馆实体建筑位于
重庆市江津区,对外免费开放,网上纪念馆有两家:中国共产党新闻--党史人物纪念馆,简称中共人物馆;民族魂系列站--聂荣臻纪念馆,简称团中央馆。
聂荣臻元帅故居
聂荣臻元帅故居位于江津市吴滩镇郎家村,占地面积5630平方米,建筑面积600平方米,旧居原名石院子,坐西向东,三重堂建筑,共有房屋17间。聂荣臻青少年时代在此生活了15年,1914年聂荣臻全家迁往邻近的狮山院子佃居,1919年,聂荣臻赴法勤工俭学后,再没回过旧居,1923年秋,石院子遭土匪焚烧,仅存西北角两间偏房,1989年,江津县政府按旧居原貌修复,旧居中有5间按聂在家居住时旧貌布置,陈列家具45件,全是原物。其余房屋作为陈列室,陈列了聂荣臻青少年时代生活、学习用具35件,其中有衣物、玩具、书籍、砚台、笔筒、墨迹、成绩表、信函等,另有133幅图片。
东风革命烈士纪念
东风革命烈士纪念碑在东风革命烈士陵园内,碑铭由聂荣臻元帅题写。东风烈士陵园里长眠着600多名革命烈士,聂荣臻元帅的部分骨灰也安放在这里。
影视形象
林永健 在电视剧《聂荣臻》饰演 聂荣臻
陈锐 在电视剧《海棠依旧》中饰演 聂荣臻
史崇仁 在电影《大决战之辽沈战役》、《大决战之平津战役》中饰演 聂荣臻
赵小川 在电视剧《东方》中饰演 聂荣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