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5年,农历乙巳年(蛇年)。
中国纪年,
唐太宗文武大圣大广孝皇帝贞观十九年。
历史大事
玄奘取经回国
玄奘自贞观三年(六二九)单独自长安赴印度取经,遍历天竺,至贞观十九年(六四五)正月返抵长安,共历年十七年。回经于阗即上表,太宗下敕迎劳。至
沙州再上表,太宗时在洛阳,预令西京留守
房玄龄迎待。十九年(六四五)正月七日玄奘至长安,
房玄龄遣官奉迎,安置于弘福寺。二月,玄奘赴洛阳谒见太宗,太宗劝玄奘还俗未果,乃命撰《西域记》并居弘福寺译经。助其事者僧有道宣、神泰、慧立、
辩机、玄应等十二人。
太子治镇守定州
贞观十九年(六四五)三月,唐太宗自定州北上,长孙无忌、岑文本、杨师道等大臣随行。皇太子李治被安置在定州镇守,高士廉、刘洎、马周、张行成、高季辅等人共掌机务,辅佐皇太子监国。
贞观十九年(六四五)四月,
唐太宗亲征
高丽,车驾从
幽州出发。
岑文本奉命管理军用物资、器械、簿书等庶务,夙夜勤力、躬自料配。由于劳累过度,不幸在行军途中遇疾猝卒。
贞观十九年(六四五)四月,唐朝大将
张亮率领海军从东莱(今山东掖县)渡海而东,袭击
高丽占据的
卑沙城(今辽宁海城)。
程名振带兵趁机行军至城下,
王文度率先攻上城墙。五月,
唐军攻克
卑沙城,俘获男女八千多人。
贞观十九年(六四五)五月,李世勣率领大军进至辽东城下(今辽宁
辽阳),
高丽派四万兵马援救辽东。唐将
李道宗、马文举奋勇冲杀,歼敌千余名。
唐太宗带数百名骑兵来到辽东,慰问奖赏军将,指挥
唐军攻城。结果,
辽阳城被
唐军攻破,俘获男女四万人,歼敌一万多名。太宗即以
辽东城为辽州。
贞观十九年(六四五)五月,
唐军进围高丽白岩城。右卫大将军李思摩中箭受伤,
唐太宗亲自为他吸去脓血,将士深受感动。
乌骨城派出一万多人声援高丽白岩城守将,唐朝大将
契苾何力率八百名骑兵迎战,腰部被敌将高突勃击伤。薛万备单枪匹马突入敌阵救出
契苾何力。
契苾何力受伤不下火线,包扎伤口后再次出战,所向披靡。高丽兵大败,奔逃几十里。
高丽白岩城降
贞观十九年(六四五)六月,李世勣率军猛攻
高丽白岩城,
唐太宗也坐镇指挥作战。白岩城守将孙代音被迫献城投降。
唐太宗以白岩城为岩州,命孙代音为刺史。
太宗破高丽安市救兵
贞观十九年(六四五)六月,
唐军既攻克辽东,又进围
安市城(今辽宁海城南之营城子)。
高丽派高延寿、高惠真统兵十五万救援
安市。
唐太宗、李世勣、
长孙无忌指挥唐军布阵出击。唐龙门人
薛仁贵穿奇装异服,大呼陷阵,所向无敌。太宗望见仁贵,召拜
游击将军。于是
高丽军队大败,高延寿、高惠真后率所部三万六千多人降唐。这次战役,唐朝歼敌二万余名,俘获无数,
高丽举国震惊。
贞观十九年(六四五)九月,
薛延陀真珠可汗死。其二子曳莽和拔灼之间不合,拔灼趁葬
真珠可汗之机,袭杀曳莽,自立为
颉利俱利薛沙
多弥可汗。
太宗下诏从高丽班师
唐军久攻
安市城不下,辽左又早寒,草枯水冻,士马难以久留,且军粮将尽,太宗遂于贞观十九年(六四五)九月,下令从高丽班师。此役攻拔高丽玄菟、横山、盖牟、磨米、
辽东、白岩、
卑沙、麦谷、银山、后黄等十城,新城、
建安、驻骅三大战,杀敌四万多人,
唐兵死近两千人,战马死什七、八。太宗攻高丽未成功,深悔之,慨叹:“
魏征若在,不使我有是行也!”命驰驿祀魏征以少牢,复立所制碑,召魏征妻儿至行在,赏赐之。
冬十月丙辰,入临渝关,皇太子自定州迎谒。
戊午,至
汉武台(今河北省昌黎县
碣石山上的仙台顶),唐太宗诏令刻石以纪功德。对李勣等将领大加封赏,唐太宗盛赞
东何“精练军戎”,赐姓练,封岐山县开国侯,食邑一千户,封三世恩荣世袭骑尉将军。
贞观十九年(六四五)十二月,
中书令马周摄
吏部尚书,他以四时选(即随时选官)劳烦,建议复以十一月始选,至次年三月完成,太宗准奏,即恢复隋世选人之制。
道绰卒
道绰(五六二至六四五),隋唐时佛教净土宗高僧。本姓卫,并州汶水(今属山西)人。十四岁出家,初习《涅槃经》,后往石壁玄中寺,读昙鸾和尚碑,改修净土。著有《安乐集》两卷。因居西河,又称“西河禅师”。
通鉴记载
太宗文武大圣大广孝皇帝中之下贞观十九年(乙巳,公元六四五年)
春,正月,
韦挺坐不先行视漕渠,运米六百馀艘至卢思台侧,浅塞不能进,械送洛阳;丁酉,除名,以将作少监李道裕代之。
崔仁师亦坐免官。
沧州刺史席辩坐赃污,二月,庚子,诏朝集使临观而戮之。
庚戌,上自将诸军发洛阳,以
特进萧瑀为洛阳宫留守。乙卯,诏:“朕发
定州后,宜令
皇太子监国。”
开府仪同三司致仕尉迟敬德上言:“陛下亲征辽东,太子在
定州,长安、洛阳心腹空虚,恐有玄感之变。且边隅小夷,不足以勤万乘,愿遣偏师征之,指期可殄。”上不从。以敬德为左一马军总管,使从行。
丁巳,诏谥殷太师比干曰忠列,所司封其墓,春秋祠以少牢,给随近五户供洒扫。
上之发京师也,命
房玄龄得以便宜从事,不复奏请。或诣留台称有密,玄龄问密谋所在,对曰:“公则是也。”玄龄驿送行在。上闻留守有表送告密人,上怒,使人持长刀于前而后见之,问告者为谁,曰:“
房玄龄。”上曰:“果然。”叱令腰斩。玺书让玄龄以不能自信,“更有如是者,可专决之。”
癸亥,上至邺,自为文祭魏太祖,曰:“临危制变,料敌设奇,一将之智有馀,万乘之才不足。”
是月,李世勣军至幽州。
三月,丁丑,车驾至
定州。丁亥,上谓侍臣曰:“辽东本中国之地,隋氏四出师而不能得;朕今东征,欲为中国报子弟之仇,
高丽雪君父之耻耳。且方隅大定,惟此未平,故及朕之未老,用士大夫馀力以取之。朕自发洛阳,唯啖肉饭,虽春蔬亦不之进,惧其烦忧故也。”上见病卒,召至御榻前存慰,付州县疗之,士卒莫不感悦。有不预征名,自愿以私装从军,动以千讨,皆曰:“不求县官勋赏,惟愿效死辽东!”上不许。
上将发,太子悲泣数日,上曰:“今留汝镇守,辅以俊贤,欲使天下识汝风采。夫为国之要,在于进贤退不肖,赏善罚恶,至公无私,汝当努力行此,悲泣何为!”命
开府仪同三司高士廉摄
太子太傅,与
刘洎、
马周、少詹事
张行成、右庶子
高季辅同掌机务,辅太子。长孙无忌、
岑文本与
吏部尚书杨师道从行。壬辰,车驾发
定州,亲佩弓矢,手结雨衣于鞍后。命长孙元忌摄
侍中,杨师道摄
中书令。
李世勣军发柳城,多张形势,若出
怀远镇者,而潜师北趣甬道,出
高丽不意。夏,四月,戊戌朔,世勣自通定济辽水,至玄菟。
高丽大骇,城邑皆闭门自守。壬寅,
辽东道副大总管
江夏王道宗将兵数千至新城,
折冲都尉曹三良引十馀骑直压城门,城中惊扰,无敢出者。营州
都督张俭将
胡兵为前锋,进渡辽水,趋建安城,破
高丽兵,斩首数千级。太子引
高士廉同榻视事,又令更为士廉设案,士廉固辞。
丁未,车驾发
幽州。上悉以军中资粮、器械、簿书委
岑文本,文本凤夜勤力,躬自料配,筹、笔不去手,精神耗竭,言辞举措,颇异平日。上见而忧之,谓左右曰:“文本与我同行,恐不与我同返。”是日,遇暴疾而薨。其夕,上闻严鼓声,曰:“文本殒没,所不忍闻,命撤之。”时右庶子
许敬宗在定州,与
高士廉等共知机要,文本薨,上召敬宗,以本官检校
中书侍郎。
壬子,李世勣、
江夏王道宗攻
高丽盖牟城。丁巳,车驾至北平。癸亥,李世勣等拔盖牟城,获二万馀口,粮十馀万石。
张亮帅舟师自东莱渡海,袭
卑沙城,其城四面悬绝,惟西门可上。
程名振引兵夜至,副总管王大度先登,五月,己巳,拔之,获男女八千口。分遣总管丘孝忠等曜兵于鸭绿水。
李世勣进至辽东城下。庚午,车驾至辽泽,泥淖二百馀里,人马不可通,将作大匠
阎立德布土作桥,军不留行。壬申,渡泽东。乙亥,高丽步骑四万救辽东,
江夏王道宗将四千骑逆击之,军中皆以为众寡悬绝,不若深沟高垒以俟车驾之至。道宗曰:“贼恃众,有轻我心,远来疲顿,击之必败。且吾属为前军,当清道以待乘舆,乃更以贼遗君父乎!”李世勣以为然。
果毅都尉马文举曰:“不遇劲敌,何以显壮士!”策马趋敌,所向皆靡,众心稍安。既合战,行军总管张君乂退走,
唐兵不利,道宗收散卒,登高而望,见高丽陈乱,与骁骑数十冲之,左右出入;李世勣引兵助之,高丽大败,斩首千馀级。
丁丑,车驾渡辽水,撤桥,以坚士卒之心,军于
马首山,劳赐
江夏王道宗,超拜马文举中郎将,斩张君乂。上自将数百骑至辽东城下,见土卒负土填堑,上分其尤重者,于马上持之,从官争负土致城下。李世勣攻
辽东城,昼夜不息,旬有二日,上引精兵会之,围其城数百重,鼓噪声震天地。甲申,南风急,上遣锐卒登冲竿之末,爇其西南楼,火延烧城中,因麾将士登城,高丽力战不能敌,遂克之,所杀万馀人,得胜兵万馀人,男女四万口,以其城为辽州。
乙未,进军白岩城。丙申,右卫
大将军李思摩中弩矢,上亲为之吮血;将士闻之,莫不感动。乌骨城遣兵万馀为白岩声援,将军
契苾何力以劲骑八百击之,何力挺身陷陈,槊中其腰;尚辇奉御薛万备单骑往救之,拔何力于万众之中而还。何力气益愤,束疮而战,从骑奋击,遂破高丽兵,追奔数十里,斩首千馀级,会暝而罢。万备,万彻之弟也。
六月,丁酉,李世勣攻白岩城西南,上临其西北。城主孙代音潜遣腹心请降,临城,投刀钺为信,且曰:“奴愿降,城中有不从者。”上以唐帜与其使,曰:“必降者,宜建之城上。”代音建帜,城中人以为唐兵已登城,皆从之。
上之克辽东也,白岩城请降,既而中悔。上怒其反覆,令军中曰:“得城当悉以人、物赏战士。”李世勣见上将受其降,帅甲士数十人请曰:“士卒所以争冒矢石、不顾其死者,贪虏获耳;今城垂拔,奈何更受其降,孤战士之心!”上下马谢曰:“将军言是也。然纵兵杀人而虏其妻孥,朕所不忍。将军麾下有功者,朕以库物赏之,庶因将军赎此一城。”世勣乃退。得城中男女万馀口,上临水设幄受其降,仍赐之食,八十以上赐帛有差。他城之兵在白岩者悉慰谕,给粮仗,任其所之。
先是,
辽东城长史为部下所杀,其省事奉其妻子奔白岩。上怜其有义,赐帛五匹,为长史造灵舆,归之平壤。以白岩城为岩州,以孙代音为刺史。契苾何力疮重,上自为傅药,推求得刺何力者高突勃,付何力使自杀之。何力奏称:“彼为其主冒白刃刺臣,乃忠勇之士也,与之初不相识,非有怨仇。”遂舍之。
初,
莫离支遣加尸城七百人戍盖牟城,李世勣尽虏之,其人请从军自效。上曰:“汝家皆在加尸,汝为我战,
莫离支必杀汝妻子。得一人之力而灭一家,吾不忍也。”戊戌,皆廪赐遣之。
己亥,以盖牟城为盖州。
丁未,车驾发
辽东,丙辰,至安市城,进兵攻之。丁巳,高丽北部耨萨延寿、惠真帅高丽、靺鞨兵十五万救
安市。上谓侍臣曰:“今为延寿策有三:引兵直前,连安市城为垒,据高山之险,食城中之粟,纵靺鞨掠吾牛马,攻之不可猝下,欲归则泥潦为阻,坐困吾军,上策也;拔城中之众,与之宵遁,中策也;不度智能,来与吾战,下策也。卿曹观之,彼必出下策,成擒在吾目中矣。”
高丽有对卢,年老习事,谓延寿曰:“
秦王内芟群雄,
外服戎狄,独立为帝,此命世之材,今举海内之众而来,不可敌也。为吾计者,莫若顿兵不战,旷日持久,分遣奇兵断其运道;粮食既尽,求战不得,欲归无路,乃可胜也。”延寿不从,引军直进,去安市城四十里。上犹恐其低徊不至,命左卫
大将军阿史那社尔将
突厥千骑以诱之,兵始交而伪走。
高丽相谓曰:“易与耳!”竞进乘之,至安市城东南八里,依山而陈。
上悉召诸将问计,
长孙无忌对曰:“臣闻临敌将战,必先观士卒之情。臣适行经诸营,见士卒闻高丽至,皆拔刀结旆,喜形于色,此必胜之兵也。陛下未冠,身亲行陈,凡出奇制胜,皆上禀圣谋,诸将奉成算而已。今日之事,乞陛下指踪。”上笑曰:“诸公以此见让,朕当为诸公商度。”乃与无忌等从数百骑乘
高望之,观山川形势,可以伏兵及出入之所。
高丽、靺鞨合兵为陈,长四十里。
江夏王道宗曰:“高丽倾国以拒
王师,平壤之守必弱,愿假臣精卒五千,覆其本根,则数十万之众可不战而降。”上不应,遣使绐延寿曰:“我以尔国强臣弑其主,故来问罪;至于交战,非吾本心。入尔境,刍粟不给,故取尔数城,俟尔国修臣礼,则所失必复矣。”延寿信之,不复设备。
上夜召文武计事,命李世勣将步骑万五千陈于西岭;
长孙无忌将精兵万一千为奇兵,自山北出于狭谷以冲其后。上自将步骑四千,挟鼓角,偃旗帜,登北山上,敕诸军闻鼓角齐出奋击。因命有司张受降幕于朝堂之侧。戊午,延寿等独见李世勣布陈,勒兵欲战。上望见无忌军尘起,命作鼓角,举旗帜,诸军鼓噪并进,延寿等大惧,欲分兵御之,而其陈已乱。会有雷电,龙门人
薛仁贵著奇服,大呼陷陈,所向无敌;高丽兵披靡,大军乘之,高丽兵大溃,斩首二万馀级。上望见仁贵,召见,拜
游击将军。仁贵,安都之六世孙,名礼,以字行。
延寿等将馀众依山自固,上命诸军围之,
长孙无忌悉撤桥梁,断其归路。己未,延寿、惠真帅其众三万六千八百人请降,入军门,膝行而前,拜伏请命。上语之曰:“东夷少年,跳梁海曲,至于摧坚决胜,故当不及老人,自今复敢与天子战乎?”皆伏地不能对。上简耨萨已下酋长三千五百人,授以戎秩,迁之内地,馀皆纵之,使还平壤;皆双举手以颡顿地,欢呼闻数十里外。收靺鞨三千三百人,悉坑之。获马五万匹,牛五万头,铁甲万领,他器械称是。
高丽举国大骇,后
黄城、银城皆自拔遁去,数百里无复人烟。
上驿书报太子,仍与
高士廉等书曰:“朕为将如此,何如?”更名所幸山曰驻骅山。
秋,七月,辛未,上徙营安市城东岭。己卯,诏标识战死者尸,俟军还与之俱归。戊子,以高延寿为鸿胪卿,高惠真为
司农卿。
张亮军过
建安城下,壁垒未固,士卒多出樵牧,高丽兵奄至,军中骇扰。亮素怯,踞胡床,直视不言,将士见之,更以为勇。总管张金树等鸣鼓勒兵击高丽,破之。
八月,甲辰,候骑获
莫离支谍者
高竹离,反接诣军门。上召见,解缚问曰:“何瘦之甚?”对曰:“窍道间行,不食数日矣。”命赐之食,谓曰:“尔为谍,宜速反命。为我寄语
莫离支:欲知军中消息,可遣人径诣吾所,何必间行辛苦也!”竹离徒跣,上赐屩而遣之。
丙午,徙营于安市城南。上在辽外,凡置营,但明斥候,不为堑垒,虽逼其城,
高丽终不敢出为寇抄,军士单行野宿如中国焉。
上之将伐高丽也,
薛延陀遣使入贡,上谓之曰:“语尔可汗:今我父子东征高丽,汝能为寇,宜亟来!”
真珠可汗惶恐,遣使致谢,且请发兵助军;上不许。及
高丽败于驻骅山,莫离支使靺鞨说真珠,啖以厚利,真珠慑服不敢动。九月,壬申,真珠卒,上为之发哀。
初,真珠请以其庶长子曳莽为
突利失可汗,居东方,统杂种;嫡子拔灼为肆叶护可汗,居西方,统
薛延陀;诏许之,皆以礼册命。曳莽性躁扰,轻用兵,与拔灼不协。真珠卒,来会丧。既葬,曳莽恐拔灼图己,先还所部,拔灼追袭杀之,自立为颉利俱利薛沙多弥可汗。
上之克白岩也,谓李世勣曰:“吾闻安市城险而兵精,其城主材勇,莫离支之乱,城守不服,莫离支击之不能下,因而与之。建安兵弱而粮少,若出其不意,攻之必克。公可先攻
建安,建安下,则安市在吾腹中,此兵法所谓‘城有所不攻’者也。”对曰:“
建安在南,安市在北,吾军粮皆在
辽东;今逾安市而攻建安,若贼断吾运道,将若之何?不如先攻安市,安市下,则鼓行而取建安耳。”上曰:“以公为将,安得不用公策。勿误吾事!”世勣遂攻安市。
安市人望见上旗盖,辄乘城鼓噪,上怒,世勣请克城之日,男子皆坑之。
安市人闻之,益坚守,攻久不下。高延寿、高惠真请于上曰:“奴既委身大国,不敢不献其诚,欲天子早成大功,奴得与妻子相见。
安市人顾惜其家,人自为战,未易猝拔。今奴以
高丽十馀万众,望旗沮溃,国人胆破,
乌骨城耨萨老耄,不能坚守,移兵临之,朝至夕克。其馀当道小城,必望风奔溃。然后收其资粮,鼓行而前,平壤必不守矣。”群臣亦言:“张亮兵在
沙城,召之信宿可至,乘高丽凶惧,并力拔
乌骨城,渡鸭绿水,直取平壤,在此举矣。”上将从之,独
长孙无忌以为:“天子亲征,异于诸将,不可乘危徼幸。今
建安、新城之虏,众犹十万,若向乌骨,皆蹑吾后,不如先破
安市,取建安,然后长驱而进,此万全之策也。”上乃止。
诸军急攻安市,上闻城中鸡彘声,谓李世勣曰:“围城积久,城中烟火日微,今鸡彘甚喧,此必飨士,欲夜出袭我,宜严兵备之。”是夜,
高丽数百人缒城而下。上闻之,自至城下,召兵急击,斩首数十级,
高丽退走。
江夏王道宗督众筑
土山于城东南隅,浸逼其城,城中亦增高其城以拒之。士卒分番交战,日六、七合,冲车炮石,坏其楼堞,城中随立木栅以塞其缺。道宗伤足,上亲为之针。筑山昼夜不息,凡六旬,用功五十万,山顶去城数丈,下临城中,道宗使果毅傅伏爱将兵屯山顶以备敌。山颓,压城,城崩,会伏爱私离所部,
高丽数百人从城缺出战,遂夺据
土山,堑而守之。上怒,斩伏爱以徇,命诸将攻之,三日不能克。道宗徒跣诣旗下请罪,上曰:“汝罪当死,但朕以汉武杀
王恢,不如秦穆用
孟明,且有破盖牟、
辽东之功,故特赦汝耳。”
上以辽左早寒,草枯水冻,士马难久留,且粮食将尽,癸未,敕班师。先拔辽、盖二州户口渡辽,乃耀兵于安市城下而旋,城中皆屏迹不出。城主登城拜辞,上嘉其固守,赐缣百匹,以励事君。命李世勣、
江夏王道宗将步骑四万为殿。
乙酉,至
辽东。丙戌,渡辽水。辽泽泥潦,车马不通,命
长孙无忌将万人,剪草填道,水深处以车为梁,上自系薪于马鞘以助役。冬,十月,丙申朔,上至蒲沟驻马,督填道诸军渡渤错水,暴风雪,士卒沾湿多死者,敕然火于道以待之。
凡征
高丽,拔玄菟、横山、盖牟、磨米、辽东、白岩、卑沙、麦谷、银山、后黄十城,徙辽、盖、岩三州户口入中国者七万人。新城、
建安、驻跸三大战,斩首四万馀级,战士死者几二千人,战马死者什七、八。上以不能成功,深悔之,叹曰:“魏征若在,不使我有是行也!”命驰驿祀征以少牢,复立所制碑,召其妻子诣行在,劳赐之。
丙午,至
营州。诏
辽东战亡士卒骸骨并集柳城东南,命有司设太牢,上自作文以祭之,临哭尽哀。其父母闻之,曰:“吾儿死而天子哭之,死何所恨!”上谓
薛仁贵曰:“朕诸将皆老,思得新进骁勇者将之,无如卿者;朕不喜得
辽东,喜得卿也。”
丙辰,上闻太子奉迎将至,从飞骑三千人驰入临
渝关,道逢太子。上之发定州也,指所御褐袍谓太子曰:“俟见汝,乃易此袍耳。”在辽左,虽盛暑流汗,弗之易。及秋,穿败,左右请易之,上曰:“军士衣多弊,吾独御新衣,可乎?”至是,太子进新衣,乃易之。
诸军所虏高丽民万四千口,先集
幽州,将以赏军士,上愍其父子夫妇离散,命有司平其直,悉以钱布赎为民,欢呼之声,三日不息。十一月,辛未,车驾至
幽州,高丽民迎于城东,拜舞号呼,宛转于地,尘埃弥望。
庚辰,过易州境,司马陈元璹使民于地室蓄火种蔬而进之;上恶其谄,免元璹官。
丙戌,车驾至定州。
丁亥,
吏部尚书杨师道坐所署用多非其才,左迁
工部尚书。
壬辰,车驾发定州。十二月,辛丑,上病痈,御步辇而行。戊申,至
并州,太子为上吮痈,扶辇步从者数日。辛亥,上疾瘳,百官皆贺。
上之征
高丽也,使右领军大将军
执失思力将
突厥屯
夏州之北,以备
薛延陀。薛延陀
多弥可汗既立,以上出征未还,引兵寇河南,上遣左武候中郎将长安田仁会与思力合兵击之。思力羸形伪退,诱之深入,及
夏州之境,整陈以待之。
薛延陀大败,追奔六百馀里,耀威碛北而还。多弥复发兵寇夏州,己未,敕
礼部尚书江夏王道宗,发朔、并、汾、箕、岚、代、忻、蔚、云
九州兵镇
朔州;右卫大将军
代州都督
薛万彻,
左骁卫大将军阿史那社尔,发胜、夏、银、绥、丹、延、鄜、坊、石、隰十州兵镇
胜州;胜州都督宋君明,左武候将军薛孤吴,发灵、原、宁、盐、庆五州兵镇灵州;又令
执失思力发灵、胜二州
突厥兵,与道宗等相应。
薛延陀至塞下,知有备,不敢进。
初,上留侍中
刘洎辅皇太子于
定州,仍兼左庶子、检校民部尚书,总吏、礼、户部三尚书事。上将行,谓洎曰:“我今远征,尔辅太子,安危所寄,宜深识我意。”对曰:“愿陛下无忧,大臣有罪者,臣谨即行诛。”上以其言妄发,颇怪之,戒曰:“卿性疏而太健,必以此败,深宜慎之!”及上不豫,洎从内出,色甚悲惧,谓同列曰:“疾势如此,圣躬可忧!”或谮于上曰:“洎言国家事不足忧,但当辅幼主行伊、霍故事,大臣有异志者诛之,自定矣。”上以为然,庚申,下诏称:“洎与人窃议,窥窬万一,谋执朝衡,自处伊、霍,猜忌大臣,皆欲夷戮。宜赐自尽,免其妻孥。”
中书令
马周摄
吏部尚书,以四时选为劳,请复以十一月选,至三月毕;从之。
是岁,右
亲卫中郎将裴行方讨茂州叛羌黄郎弄,大破之,穷其馀党,西至乞习山,临弱水而归。
日本改革
645年6月19日,孝德天皇宣布模仿中国建立年号,定年号为“大化”。645年,即为大化元年。 大化二年(646年)正月初一,孝德天皇颁布《改新之诏》,正式开始改革,史称“
大化改新”。
这一事件又称乙巳之变,革新派以唐朝律令制度为蓝本,参酌日本旧习,从经济到政治方面进行了改革,规定了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体制,并诏书公布改新的内容,律令严格划分良贱的身份制。
大化革新部分地解放了生产力,完善了日本的统治制度,奠定了日本的国家发展方向,有非常积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