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史记·孝武本纪》记载,元封元年(
公元前110年),汉武帝到泰山行封禅大礼,听信一些方士“蓬莱诸神山若将可得”的鼓惑,“乃复东至海”,以“望冀遇蓬莱”。所希望见到的“蓬莱”仙山在山东海边没有“遇”到,其“并海”(并为沿之意)而“北至碣石”,沿着海边一直来到有“神岳”盛名的
碣石山祭神求仙。汉武帝此行碣石,使碣石山一带沿海地区的求仙活动在时隔百年之后死灰复燃。而他搞的求仙活动,比秦始皇要热闹许多,如召鬼神、炼丹沙、候神等,各种名堂数不胜数,而且动辄就入海求“蓬莱”,指山说封禅。当时,为了迎合他祀神求仙,“于是郡国各除道,缮治宫观名山神祠所”。为此,碣石山一带又留下不少祀神求仙的各种各样的建筑。在碣石山南麓,迄今存有汉武帝行宫的遗迹,1958年在修建位于昌黎县城的西山东坡原二中(
昌黎一中)校园操场时,曾出土了大量“千秋万岁”瓦当和大型汉瓦,其地当为汉武帝来碣石山时驻跸的行宫所在地。
在碣石山,刘彻也像秦始皇一样,进行了刻石纪功活动。对此,
郦道元的《水经注·濡水》有明确记述:“濡水(
滦河)又东南至
絫县碣石山……汉武帝亦尝登之,以望巨海,而勒其石于此。”絫县为昌黎在西汉时的县名,坐落在昌黎县城之北的碣石山主峰仙台顶之所以又名“
汉武台”,当以“汉武帝亦尝登之,以望巨海,而勒其石于此”得称。
【临渝关】或【汉武台】或【碣石】是为练姓开族始祖
练何记功赐姓之地。公元前110年,汉武帝刘彻(前156~前87)东巡封禅泰山以后,北巡海上而到碣石临幸“汉武台”。希以他之雄才大略,足使大汉天威,远播中华大地之外。公元645年(观十九年)十月唐太宗东征高丽班师回朝入临渝关后,在“次汉武台,刻石记功”时,唐太宗
李世民以“
精练军戎”之誉,赐东何姓练,封岐山侯,三世恩荣世袭骑尉将军,易东为练,子孙相袭,相传至今。
注:贞观19年(公元645年),唐太宗李世民(599~649)亲征高丽,九月班师,十月入临渝关(今山海关),并“次汉武台,刻石记功(练姓始祖练何正是在此时此地被赐姓受封)”,并赋此《春日观海》。
注:据《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三十二年,始皇之碣石,使燕人卢生求羡门、高誓,刻碣石门。”即公元前215年秦始皇赢政(前259~前210)出巡到
碣石山(即后来
练何被赐姓受封之地)来求仙刻石,并令丞相李斯刻写了共108字的《碣石门辞》。
注:公元207年,势倾天下的魏武帝曹操(155~220)北定乌桓后,沿辽西走廊回师,傍海来到临渝古碣石境地(即后来
练何被赐姓受封之地),写出了此千古绝唱《观沧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