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大学
中国湖南省公办高校
中南大学(Central South University,英文缩写为CSU),位于湖南省长沙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中央直管高校。是国家“211工程”首批重点建设高校,国家“985工程”部省重点共建高水平大学、国家“2011计划”首批牵头高校,2017年9月入选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2022年2月入选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教育部“强基计划”首批试点高校,全国首批试点开展八年制医学教育(本博连读)的五所大学之一。
历史沿革
学校前身
中南大学由原湖南医科大学、长沙铁道学院与中南工业大学于2000年4月合并组建而成。原中南工业大学的前身为创建于1952年的中南矿冶学院,原长沙铁道学院的前身为创建于1953年的中南土木建筑学院,两校的主体学科最早溯源于1903年创办的湖南高等实业学堂的矿科和路科。原湖南医科大学的前身为1914年创建的湘雅医学专门学校,是中国创办最早的西医高等学校之一。
中南工业大学原名中南矿冶学院。1952年在全国高校院系调整中,由武汉大学中山大学北京工业学院广西大学湖南大学南昌大学等6所院校的矿冶类学科组建而成。1960年进入全国重点大学行列。
1985年更名为中南工业大学,标志着由单科性工学院向综合性工业大学的转变;1996年9月通过国家“211工程”立项审核,成为面向21世纪国家重点建设的大学之一。学校先后隶属于教育部、高等教育部、冶金工业部和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1998年,长沙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并入中南工业大学;9月起,中南工业大学再次成为教育部直属高校。
2000年4月29日,中南工业大学与长沙铁道学院、湖南医科大学合并组建成立中南大学。
长沙铁道学院主体学科最早溯源于1903年创办的湖南高等实业学堂的路科。1953年,原武汉大学、湖南大学、南昌大学、广西大学的土建专业和原四川大学、云南大学、华南工学院的土木,建筑和铁道专业合并,撤销湖南大学,成立中南土木建筑学院(今湖南大学的直接前身)。
1959年,恢复湖南大学名称,湖南大学的铁道建筑、桥梁与隧道、铁道运输三个系和部分公共课教研室被分离出去,另辟校址成立长沙铁道学院。1960年,长沙铁道学院正式挂牌,隶属铁道部,是一所以工为主,工、理、文、经、管、法等多学科的有行业特色的大学。1962年,广东交通学院原广州铁道学院部分并入长沙铁道学院。1970年,长沙铁道学院由铁道部划归湖南省领导。1975年,教育部、铁道部决定将长沙铁道学院改为由铁道部和湖南省双重领导、以铁道部为主的管理体制。1981年,学院成为全国首批获得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的院校之一。
2000年4月29日,长沙铁道学院与湖南医科大学、中南工业大学合并组建成立中南大学。
原湖南医科大学的前身为湘雅医科大学,创建于1914年,是中国创办最早的西医高等学校之一,享有“南湘雅、北协和”的盛誉。1914年,湖南育群学会代表湖南省政府出面,与美国雅礼会合作,正式签订了合作创办医学教育的“十年协定”,创办了湘雅医学专门学校。1915年2月,西牌楼的雅礼医院与护校迁入潮宗街公房医学校之东部,更名为湘雅医院与湘雅男女护病学校讲习科。1924年7月,湖南育群学会和雅礼会联合创办湘雅“十年协定”届满。经双方反复磋商,决定继续合作办学,并于次年5月8日,再次签定了续约十年的协定,并将湘雅医学专门学校更名为湘雅医科大学。1931年12月,学校更名为私立湘雅医学院。1938年8月上旬,迁校委员会议决迁校于贵阳,但五、六级学生、护校、医院全体留湘。是月,各部仪器、标本、图书及办公要件陆续迁运贵阳。9月,教职工及一、二、三、四年级学生陆续赴贵阳。12月,在沅陵增设湘雅医学院沅陵分院,湘雅护校迁此续办。翌年4月,湘雅在贵阳市次南门外的石硐坡建临时校舍,竣工后迁入授课,该地从此叫湘雅村。7月,在湖南增设湘雅医学院耒阳分院。1940年8月13日,私立湘雅医学院改称国立湘雅医学院,湘雅医院和湘雅护士学校仍为私立。1944年冬,日寇侵犯贵州,占独山,威胁贵阳,湘雅医学院被迁往四川重庆的杨公桥。1945年3月上旬,湘雅医学院无偿借得兵工署重庆杨公桥三栋大仓库,作为临时办学点,使学校续办。高年级的临床教学得以在高滩岩的重庆中央医院照常进行。抗日战争胜利后,湘雅医学院于1946年陆续迁回长沙,并重建了校舍。1949年,中国人民解放军长沙市军事管制委员会文化接管部接管国立湘雅医学院。1953年,湘雅医学院正式更名为湖南医学院。
1987年更名为湖南医科大学。 1996年7月,卫生部和湖南省共同签署了部、省共同建设湖南医科大学的协议。同年,通过“211工程”部门预审并以部省共建形式进行建设,隶属于卫生部。
2000年4月29日,湖南医科大学与长沙铁道学院、中南工业大学合并组建成立中南大学。
合并组建
2000年4月29日,在国家高等学校重新布局结构调整中由中南工业大学、湖南医科大学与长沙铁道学院三校合并组建成立中南大学。11月,中南大学研究生院由教育部批准试办。次年,被确定为国家“985工程”重点建设的高水平大学。
2003年12月,成为中央直管、教育部直属的大学。
2005年9月,入选国家“111计划“,成为首批23所入选高校之一。
2008年1月,教育部、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湖南省人民政府三方宣布共建中南大学。
2010年6月,入选教育部第一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名单。次年1月,获评“全国工程硕士研究生教育创新院校”。
2012年,学校入选教育部、卫生部第一批“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项目试点高校;同年,入选国家首批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基地。翌年1月,入选国家“2011计划”牵头高校,成为首批14所牵头高校之一。
2016年7月,学校被教育部评为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2017年1月,学校被认定为“全国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6月,入选全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示范基地;9月,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12月;被评为“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特色典型经验高校”。
2018年3月,学校入选教育部首批国家级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11月,入选第一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
2019年,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学校增列为学位授权自主审核单位
2020年7月,入选第二批高校国家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建设名单。9月,加入健康扶贫联盟。10月,入选首批国家知识产权示范高校。10月,被国家知识产权局、教育部确定为2020年度国家知识产权示范高校。11月,被确定为第二批教育融媒体建设试点单位。11月,《中国内部审计协会关于表彰2017至2019年全国内部审计先进集体和先进工作者的决定》表彰中南大学审计处为“2017至2019年全国内部审计先进集体”。
2021年9月,中南大学加入长沙市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创新发展联盟。2022年2月,入选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12月16日上午,中国航空器材集团有限公司与中南大学举行产学研合作协议视频签约仪式。
2023年3月18日,中南大学网络文学研究院成立;7月,教育部印发《关于实施国家优秀中小学教师培养计划的意见》,中南大学入选国家优秀中小学教师培养计划(简称“国优计划”)首批试点高校;11月,中南大学的“环境科学与工程”“中国语言文学”站点获批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1月18日,中南大学健康养老研究中心揭牌。
2024年1月12日,在中南大学卓越工程师产教融合培养工作论坛上,卓越工程师学院正式宣告成立,中国五矿集团有限公司任企业理事长单位;5月31日下午,中南大学红色文化教育体验馆揭牌仪式暨红色文化教育交流会在中南大学湖南红色文化创作与传播中心顺利举行。7月20日,中南大学(贵州)贵阳贵安产业技术研究院成立暨成果转化和技术攻关“双十”项目启动会在筑举行。9月26日,教育部办公厅发布《关于开展第三批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建设工作的通知》,中南大学成功入选。11月19日,中南大学退役军人服务站揭牌。
办学条件
院系设置
截至2024年5月,中南大学设有31个二级学院,104个本科专业,招生专业89个。
学科建设
截至2024年5月,中南大学是学位授权自主审核单位,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40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46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9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30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32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6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12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61个。5个学科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19个学科进入基本科学指标全球前百分之一,其中6个学科居全球前千分之一。
2017年12月,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中南大学获评A类学科12个,其中,A+学科3个,分别是冶金工程、矿业工程、护理学,A-学科9个,分别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土木工程、安全科学与工程、临床医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其中A类学科数量居全国并列第19位,A类优秀率为26%,居全国参评高校并列第21位。
附属医院
截至2024年5月,学校拥有湘雅医院、湘雅二医院、湘雅三医院3所大型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及湘雅口腔医院,和湘雅医学院附属海口医院、附属肿瘤医院、附属儿童医院、附属长沙医院、附属株洲医院、附属常德医院6所非直属附属医院。
师资力量
中南大学《2023学年教育事业综合统计调查表》显示,学校有在职教职工 6034人,两院院士16人,全国教书育人楷模1人,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3个。截至2024年5月,学校有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39人,教授及相应正高职称人员2014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355人。《中南大学2022-2023学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显示,截至2023年9月30日,学院有“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特岗学者31人,青年长江学者28人,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48人,百千万人才工程19人,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30人,近一届教育部教指委委员46人。
教学建设
截至2024年5月,中南大学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72个,国家一流本科课程84门,获国家教学成果奖39项,国家级课程思政示范项目4项,国家级教师教学竞赛一等奖4项。据2024年6月中南大学本科生院官网显示,中南大学先后获评国家精品课程57门、国家教学团队8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8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3个、国家临床教学培训示范中心2个。
截至2024年5月,中南大学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39项,国家级教师教学竞赛一等奖4项。
合作交流
中南大学坚持开放办学,是全国首批通过来华留学质量认证高校。截至2024年5月,学校先后与美、英、澳、加、日、法、德、俄等54个国家和地区的280所大学和科研机构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与众多跨国企业集团广泛开展产学研合作,发起成立及参与大学国际联盟16个。获批国家学科创新引智基地12个,中外合作办学机构1个、项目3个,孔子学院2所。
学术研究
科研平台
截至2024年5月,中南大学共有国家级科研基地 31个。截至2023年,其中国家协同创新中心2个、全国重点实验室(国家重点实验室)4个、国家国防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含参加)6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个、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3个、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4个、国家高性能铝材工程化与创新能力建设平台1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3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3个。有自然科学类省、部级科技创新平台 259个,人文社科类省、部级科学研究基地(智库) 45个。
研究成果
截至2024年5月,2000年以来,中南大学共获国家科技三大奖112项,其中获国家科技一等奖(含特等奖、创新团队奖)18项;作为第一完成单位获奖54项,技术发明一等奖2项,二等奖16项,自然科学二等奖2项,科技进步一等奖4项(含创新团队奖),二等奖30项。获省部行业奖1792项,一等以上奖励499项,湖南省杰出贡献奖4人,湖南省创新团队奖7个,中国高校十大科技进展项目10个。中国专利金奖4项。获何梁何利科技奖13人,湖南光召科技奖18人。10个项目入选“中国高校十大科技进展”,入选首批国家知识产权示范高校。
学术资源
截至2023年9月,学校拥有图书馆7个,图书馆总面积达到89717.56平方米,阅览室座位数6398个。图书馆拥有纸质图书5460100册,当年新增114605册,生均纸质图书64.68册。2022年图书流通量达到284406本次。
截至2023年9月,学校图书馆拥有电子图书6217602册,电子期刊2730895册。 截至2022年底,学校图书馆已引进包括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Web of Science、EV、PubMed、Science Direct、Wiley Online Library、SpringerLink、IEL、ACS等中外文全文和文摘数据库近240个。
根据2024年6月学校官网信息显示,学校设有中南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学术期刊有:中国有色金属学报、中国有色金属学报(英文版)、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中南大学学报(英文版)、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临床与病理杂志、创新与创业教育、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交通安全与环境(英文)。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国有色金属学会主办、科学出版社出版的以有色金属材料和冶金学科为主的高技术、基础性学术期刊。设置的栏目有:结构材料,功能材料,计算材料学与数值模拟,矿业工程·冶金工程·化学与化工。已被美国《工程索引》(核心库)、美国《化学文摘》、英国《科学文摘》、日本《科学技术文献速报》、俄罗斯《文摘杂志》、美国《金属文摘》等国际著名检索系统收录。同时还被《中国学术期刊文摘》《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万方数据》、美国《工程材料文摘》、英国《矿冶文摘》等国内外其他重要检索系统/数据库收录。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英文版)》即《Transactions of Nonferrous Metals Society of China》,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国有色金属学会主办、荷兰爱思唯尔(Elsevier)公司和科学出版社联合出版的英文版高科技、基础性学术期刊,以有色金属的材料与冶金学科作为主要报道对象。设置的栏目有:结构材料,功能材料,计算材料学与数值模拟,矿业工程·冶金工程·化学与化工。已被美国《科学引文索引》、美国《工程索引》(核心库)、美国《化学文摘》、英国《科学文摘》、日本《科技文献速报》、俄罗斯《文摘杂志》、美国《金属文摘》等国际著名检索系统收录,同时还被《中国学术期刊文摘》《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万方数据》、美国《工程材料文摘》、美国《铝工业文摘》等国内外有重要影响的多种检索系统/数据库收录。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是由教育部主管、中南大学主办的综合性学术理论期刊,双月刊,逢单月出版。自1995年创刊以来,先后获“全国优秀社科学报”“百强社科学报”“湖南省双十佳期刊”等荣誉称号,现为CSSCI来源期刊、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期刊所设栏目有:本刊特稿;哲学研究;法学研究;经济与管理研究;政治与社会研究;文学艺术研究;历史文化与语言研究。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是中南大学主办的以材料、冶金、选矿、化学化工、机电、信息、地质、采矿、土木等专业学科为主的科技期刊。被美国《工程索引》(Ei Compendex)、《化学文摘》《金属文摘》等主要文献机构收录。先后获首届“国家期刊奖”、第二届国家期刊奖提名奖、第三届国家期刊奖“百种重点期刊”等、“全国高校科技期刊评比一等奖”“全国优秀科技期刊评比一等奖”“全国高校优秀自然科学学报评比一等奖”、首届“中国高校精品科技期刊奖”等,被评为“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
《中南大学学报(英文版)》即《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是由教育部主管、中南大学主办、中南大学出版社与Springer合作出版的综合性英文科技期刊。被《科学引文索引》(SCI-E)、《EI Compendex》(即EI核心版)、《化学文摘》《金属文摘》《铝工业文摘》等知名检索刊物收录。入选“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梯队项目,“有色金属领域高质量科技期刊分级目录”T1级、 “铁路运输领域高质量科技期刊分级目录”T1级和“湖南省培育世界一流湘版科技期刊建设工程”重点项目。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原名《湖南医科大学学报》,创刊于1958 年,为教育部主管、中南大学主办的医药卫生类综合性学术期刊。该刊已被美国医学文献分析和联机检索系统(Medline, Pubmed) 及其《医学索引》(IM)、荷兰《医学文摘》(EM)、美国《化学文摘》(CA)、WHO 西太平洋地区医学索引(WPRIM)、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 核心库) (CSCD) 等国内外多家重要数据库和权威文摘期刊收录;是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文核心期刊及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为“第2 届、第3 届、第4 届中国高校精品科技期刊”,“2008中国精品科技期刊”,“RCCSE 中国权威学术期刊(A+)”和湖南省“十佳科技期刊”。
国际病理科学与临床杂志》原刊名《国外医学·生理、病理科学与临床分册》,创刊于1981年,是由教育部主管、中南大学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国家级医学学术期刊。期刊已被“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收录,先后被教育部科技司评为“第二届中国高校特色科技期刊”, “第三、第四届中国高校优秀科技期刊”。
《创新与创业教育》由原《湖南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更名而来。期刊由中南大学主办,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创新与创业教育分会协办。主要面向高校师生,刊登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和理论研究成果。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是并校后由原《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经国家科技部,教育部和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更名,教育部主管,中南大学和中国铁道学会主办的多学科综合性学术期刊。该刊是CSCD来源期刊,中文核心期刊和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期刊网全文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全文收录期刊,中国科技期刊精品数据库收录期刊。
《交通安全与环境(英文)》,即《Transportation Safety and Environment》,是由教育部主管,中南大学和中国铁道学会共同主办,中南大学出版社和牛津大学出版社联合出版的国际期刊。已获2017年中国科协等国家六部委联合实施的“中国科技期刊国际影响力提升计划”的新刊专项资助。组稿方向为:车辆空气动力学、车辆碰撞动力学、交通信号监测、组件/设备/系统安全、噪音和振动、人机交互、运输机器人、交通规划和运筹、交通人工智能、车联网、基础设施的生命周期评估等。
文化传统
学校标志
中南大学校徽主要包括学校徽志和徽章。
学校徽志为双圆套圆形徽标,色彩为蓝、白。创意源自传统的中国结造型。图形以“中南大学”英文缩写字母“CSU”为结构中心,形成中国结造型。正下方有“中南大学”中文字样,正上方为环形英文CENTRAL SOUTH UNIVERSITY大写字样,左右下侧方各由10条线连接内外圆。徽志蓝色色标为CMYK:90.50.10.0,象征:科技人文的结合,海纳百川的包容。
学校徽章为教职工和学生佩戴的题有校名“中南大学”字样的长方形证章。教师徽章为深红底金字,研究生徽章为蓝底金字,本科生徽章为绿底金字;所有长方形证章都以金色包边。
学校校旗有红、蓝两色,图案是学校徽志、中文校名、中英文校名三种形式,图案或者文字为反白色。
精神文化
知行合一、经世致用
“ 知行合一、经世致用”,远承先秦诸子“备物致用”的为学之道和宋明理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宏大志向,近效湖湘学派务实践行的优良传统。
“知”是认识,即对于万物事理的思惟省察,对于人生哲理的领会理解。“行”是实践,即把所明白的道理运用和落实到人伦日用。“知行合一”,就是强调认识与实践的统一,包括:一、既注重知,又注重行;二、既知得透彻,又行得切实;三、既以知为行的主宰,又以行为知的归宿;四、既重知向行的转化,又重行对知的更新和发展。“经世”,即改造世界,改善社会民生,治理世间事务;它大到致力于国家的繁荣、民族的振兴、社会的进步、人民的富强,小到推动区域环境和文明风习的变革。“致用”,即学以致用,努力践行,在实践中发挥大学和人才对社会的引领作用。“经世致用”的根本旨趣,就是强调大学要以天下为己任,求索治世之道,培养济世英才,积极入世,引领文明,报效国家,服务人民。
“经世致用”是大学的办学目标和价值取向,“知行合一”是大学实现价值的途径和方式。以“知行合一、经世致用”作为校训,一是与学校所秉承的湖湘文化精神底蕴相契合;二是与孙中山先生为湘雅的题词“学成致用”一脉相承;三是切合中南大学长期以来形成积累的办学特色。
向善、求真、唯美、有容
对于真善美的向往是人类的永恒追求,“向善求真唯美有容”的校风浓缩了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且能海纳百川、综合创新之人才这一教育目标,又蕴涵着深厚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之底蕴。
“向善”即为善弃恶,修身养德,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这正是中华先贤所追求的人生目标。《孟子·告子上》中说:“ 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将“向善”视为人之所以为人的特性;孔子强调“据于德”“依于仁”,即为人处世要谨守道德伦理,依循仁爱修养,爱同学、爱老师、爱人民、爱国家、爱人类进而扩充到爱护环境和自然万物。
“求真”是对于真理的向往,实事求是,真诚有信,这也正是孔子“志于道”之人生理想的现代诠释和表述。“道”是指世界的根本规律或形而上的本体,“志于道”是要立志探求天地万物的规律和奥秘,志道求真激励中南学子上下求索,永不止息。
“唯美”是寓审美于人生,陶冶性情,丰盈内心。这正如孔子所说的“游于艺”,即通过礼仪、音乐、舞蹈、美术、体育、驾驶、文史、数学等方面的学习,全面提升综合素质,获得丰盈愉悦的精神境界。
“有容”是拥有海纳百川的宏大气度和谦虚好学的宽阔胸怀。其义取之于《论语》“学而不厌”“三人行必有我师”等教诲,“有容”方能不断进步、兼收并蓄,为成就大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向善求真唯美有容”的校风凝聚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智慧,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不仅要追求真善美的人生亦能虚怀若谷,有容、创新;道德的尽善、艺术的尽美与科学的求真融为一体。清正和美之校风所至,中南大学必成为莘莘学子自由全面地发展的摇篮。
以“向善求真唯美有容”为校风,其意义大致有三:第一,有利于统一和凝聚中南大学的核心价值取向;第二,有利于形成接续先贤、继往开来的文化自觉意识;第三、有利于形成高品位、跨越时空的中南大学校园文化和精神,为整个人类文明的发展作出贡献。
学校校庆日是4月29日。
校区情况
中南大学《2023学年教育事业综合统计调查表》显示,学校产权占地面积316.90万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234.76万平方米,绿化用地面积128.75万平方米,运动场面积27.78万平方米。有校本部,湘雅老校区,湘雅新校区,铁道校区,南校区,新校区六个校区。
校本部
校本部位于湖南省长沙市麓山南路932号,共占地1294亩,主要满足地、采、选冶、材等传统优势学科及部分人文、社科教学、科研需要。
湘雅老校区
湘雅老校区位于湖南长沙市开福区湘雅路88号,共占地185亩,主要满足培养医学研究生和科学研究的需要。
湘雅新校区
中南大学湘雅新校区位于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银盆岭,地址是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桐梓坡172号,共占地281亩,主要满足医学本科人才教学的需要。
铁道校区
铁道校区位于湖南省长沙市天心区韶山南路22号,校园占地面积860余亩,建筑面积32万余平方米,固定资产4亿多元,图书馆建筑面积1万平方米,藏书80余万册。校区有土木工程学院、交通运输工程学院、公共管理学院、继续教育学院等4个完全建制的二级学院,以及计算机学院、自动化学院和建筑与艺术学院部分专业。
南校区
南校区位于长沙市岳麓区麓山南路605号,共占地331亩,主要为一二年级学生提供生活及学习场所。
新校区
新校区位于河西土城头路以北,靳江路以南,潇湘大道以西,城市二环线以东区域,北与中南大学校本部相连,东北部为中南大学升华学生公寓区,东临湘江风光带,南接大学城科技园,北临岳麓山及规划的后湖公园,整体呈L形。占地1917亩,主要满足全校一、二年级(医学二年级除外)基础教学及10个二级学院、3个二级单位的教学、科研,规划有全校行政办公中心。
行政管理
校园环境
民主楼、和平楼
1937年,日本侵略者加紧进攻中国华北地区,战火纷飞,课堂宁静被残忍打破,清华大学被迫南迁,民主楼、和平楼便在长沙岳麓山下诞生。这两栋楼是由中国著名建筑学家林徽因、梁思成夫妇设计的,将西方艺术与中国文化相结合——贯穿建筑的南北轴线,三合院式的布局,西方比例规律的柱窗设计,符合中国古代对称式的构图,拥有中式四坡屋顶的楼顶,再添数个老虎窗和以镂空格栅装饰的通风口,错落有致的砌砖方式形成的独有肌理效果。这些都使其成为中南的标志性建筑。
中南鸟巢
“中南鸟巢”于2008年正式投入使用,总建筑面积4万平方米,其中体育场1.8万平方米,座位2.5万个,是国内高校规模最大的体育场之一。每年的新生迎接、报到以及注册都是在体育馆完成。
湘雅红楼
1905年,美国医生爱德华·胡美,开办了雅礼医院。1915年2月,雅礼医院更名为湘雅医院。10月18日,湘雅医院扩建,省府拨款20万元,两名美国雅礼会员捐款38.5万美金,长沙本地人士捐款4.1万元,聘请美国建筑师墨菲设计医院大楼,将西方先进的技术与中国传统的装饰手法结合在一起。新建医院有房屋300余间,病床120张,是当时中国最漂亮、中南地区最好的医院之一。“金色琉璃瓦,红白相间群墙,掩映在江南郁郁苍苍的绿色中。”多次兴建的几栋红楼均为砖木结构的红砖清水墙,歇山屋顶(正脊两端到屋檐处中间折断了一次,好像“歇”了一歇,故名歇山顶),顶面以钢筋混凝土紧固,通过局部点缀中国传统式的小构件、纹样、线脚等来体现中西结合的特点。
1942年,日军在退出长沙前一天,把湘雅医院付之一炬,幸而设计时强调防火性能,红楼的建筑主体得以幸存。2011年3月,湘雅医院“红楼”入选湖南省第九批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底,红楼大修正式启动。2019年,红楼重新投入使用。
综合教学楼
新校区综合教学楼是新校区重要的建筑之一,总建筑面积约80000平方米,主要用于基础教学和实验。通过设计师的悉心设计,综合教学楼的设计达到了布局合理、交通便利、造型新颖、色彩凝重、空间灵动、采光良好、功能完善、使用便利的目的。
综合教学楼充分利用和保护原有地形、地貌、自然植被资源,为校园创造出一个和谐共存的生态环境,成为全国教育建筑的典范之一,得到社会各界的好评。2011年全国勘察设计行业优秀设计评选中,共有21个项目被评为全国勘察设计行业建筑工程设计一等奖。该奖项是中国工程设计行业的最高奖。新校区综合教学楼是湖南省首次获得此殊荣的建设项目,也是新校区继2009年获湖南省重点工程目标管理优胜奖(全省共9个)和2010年图书馆获全国建筑行业最高奖——鲁班奖之后的又一个大奖。
校友情况
所获荣誉
排名信息
2024年8月,2024软科世界大学学术排名正式发布,中南大学位列全球第94位、中国大陆第11位。
2023年8月,2023软科世界大学学术排名正式发布,中南大学位列全球第95位。
学校荣誉
参考资料
教育部直属高等学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政府门户网站.
学校章程.中南大学.
最新修订时间:2025-01-01 09:47
目录
概述
历史沿革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