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tGPT(全名:Chat Generative Pre-trained Transformer),基于GPT系统大模型构建,是
OpenAI采用“从人类反馈中
强化学习”(RLHF)训练方式
发展历史
OpenAI成立
OpenAI是一家位于美国旧金山的人工智能研究实验室,由营利性公司OpenAI LP及非营利性母公司OpenAI Inc组成。OpenAI最早作为非营利组织,于2015年底
埃隆·马斯克、萨姆·奥尔特曼、
伊尔亚·苏茨克维及其他投资者创立,该公司致力于开发人工智能和自然语言工具。
2016年,微软Azure云服务为OpenAI提供了算力条件,使得日后的ChatGPT要进行大规模深度学习、神经网络渲染等都成为可能;同年,OpenAI发布首个产品,即一款开源强化学习工具包——OpenAI Gym和Universe。2017年,“情绪神经元”和OpenAIFive项目的突破,使得OpenAI开始关注大型
语言模型(LLM)和参数规模,实现AGI的信念增强。同年,谷歌八位机器学习研究人员共同发表论文《注意力就是你所需要的一切》,引入Transformer AI架构,该架构已成为支撑几乎所有主流生成式人工智能模型的核心基础。
2018年,OpenAI发布了最早的一代大型模型GPT-1,GPT-1运用几十亿文本档案的语言资料库进行训练,模型的参数量为1.17亿个。GPT将
Transformer(谷歌研究团队2017年发明的一种神经网络)与
无监督学习相结合,这是一种根据事先未注释的数据训练机器学习模型的方法。
2019年,GPT-2发布,模型参数量提高到15亿个。该模型架构与GPT-1原理相同,主要区别是GPT-2的规模更大(10倍)。随着Elon Musk的退出,以及大模型对资金超乎预期的需求,同年3月,OpenAI从非营利性转变为“封顶”的营利性。在非营利母公司主体下,创建了一个限制性营利实体OpenAI LP;7月,微软宣布与OpenAI开展为期多年的合作,注资10亿美元,同时共同研发新的Azure AI超算技术。
2020年,GPT-3诞生,参数量达到了1750亿个,其训练参数是GPT-2的10倍以上,技术路线上则去掉了初代GPT的微调步骤,直接输入自然语言当作指示,给GPT训练读过文字和句子后可接续问题的能力,同时包含了更为广泛的主题。GPT-3实现了生成类人文本能力的巨大飞跃。GPT-3可以回答问题、总结文档、生成不同风格的故事,在英语、法语、西班牙语和日语之间进行翻译等。它的模仿能力不可思议。2020年9月,微软公司获得了GPT-3模型的独占许可,意味着微软可以独家接触到GPT-3的源代码。
2022年1月,OpenAI对GPT-3用监督式训练进行了微调,并且进行迭代,最终发布了InstructGPT。InstructGPT更善于遵循人的指示,并且产生更少的冒犯性语言、更少的错误信息和更少的整体错误。
ChatGPT诞生
2022年11月30日,OpenAI正式发布了ChatGPT。它与InstructGPT是姐妹模型,它就是能够对话的GPT版本,是在GPT-3基础上的3.5版本。它不仅能够回答问题,还能创作文章、编程,甚至模仿人类的对话风格,其几乎无所不能的回答能力使得人们对大语言模型的通用能力有了全新的认识。ChatGPT迅速在社交媒体上走红,短短5天,注册用户数就超过100万。
2023年2月2日,
微软官方公告表示:旗下所有产品将全线整合ChatGPT,除此前宣布的
搜索引擎必应、
Office外,微软还将在云计算平台
Azure中整合ChatGPT,Azure的OpenAI服务将允许开发者访问
AI模型;当天,,
OpenAI发布ChatGPT试点付费订阅计划——
ChatGPT Plus。2月8日,在
华盛顿雷德蒙德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微软宣布将OpenAI传闻已久的
GPT-4模型集成到
Bing及
Edge浏览器中。2月16日,百炼智能
潜客宝团队在进行了市场调研之后,决定集成以“内容生成和智能互动”见长的ChatGPT,正式上线
智能营销助理。2月27日,
Snapchat将推出一个基于OpenAI的ChatGPT最新版本的聊天机器人“
My AI”。
2023年3月,GPT登陆Bing,对搜索引擎带来革命性重构。同月,微软宣布对OpenAI持续投资100亿美元。3月15日,OpenAI正式推出
GPT-4。3月22日,
谷歌宣布,ChatGPT——
Bard正式开启测试。3月24日,OpenAI宣布ChatGPT支持第三方插件,解除了其无法联网的限制。4月5日,ChatGPT暂时停止Plus付费,OpenAI给出的理由是需求量太大。4月13日,
欧盟中央数据监管机构
欧洲数据保护委员会(EDPB)表示,正在成立一个特别工作组,帮助欧盟各国应对ChatGPT,促进欧盟各国之间的合作,并就数据保护机构可能采取的执法行动交换信息。
推出APP
2023年5月18日(当地时间),OpenAI官网宣布推出
iOS版ChatGPT应用。此外,ChatGPT Plus付费订阅用户可以独家使用GPT-4功能。5月24日,微软
Build 2023 开发者大会上,宣布将必应搜索纳入ChatGPT。5月25日,OpenAI表示,ChatGPT的APP已在
阿尔巴尼亚、
克罗地亚、
法国、
德国、
爱尔兰、
牙买加、
韩国、
新西兰、
尼加拉瓜、
尼日利亚和
英国等国家和地区的
App Store上线。
2023年6月1日,HumanLoop的创始人Raza Habib表示,OpenAI计划在2023年内对GPT-4进行升级,还将会在2024年
GPU算力瓶颈突破之后向更多用户公开多模态功能。6月10-11日,
2023全球人工智能技术大会在
杭州举办,专家学者在大会上对ChatGPT开展深度探讨。
2023年7月,OpenAI宣布推出定制指令功能,以便客户更好地控制ChatGPT的回应方式。7月20日,OpenAI发布公告称给ChatGPT加了一个名为Custom instructions的新功能。7月22日,OpenAI宣布计划发布ChatGPT
安卓APP,即日起可以在谷歌商店预约下载。7月25日,OpenAI宣布,安卓版ChatGPT已正式上线,
美国、
印度、
孟加拉国和
巴西四国的安卓用户已经可进行下载,并计划拓展到更多地区。
2023年8月17日,全球首款ChatGPT音箱由
VIFA于全球首发。8月28日,OpenAI在官网宣布推出企业版ChatGPT。9月25日,OpenAI官网宣布推出新版ChatGPT,增加了语音输入和图像输入两项新功能。
推出自定义版本
2023年11月6日(当地时间),OpenAI在官网宣布推出自定义版本ChatGPT。次日,在首届OpenAI开发者大会上,OpenAI宣布允许用户构建自定义版ChatGPT完成特定的个人和专业任务,并且ChatGPT将使用刚刚发布的GPT-4 Trubo模型。同月,OpenAI前总裁兼董事长
格雷格·布罗克曼宣布,所有用户均可使用其语音功能
ChatGPT Voice。
2023年12月14日,
施普林格出版集团与OpenAI宣布达成一项协议,允许ChatGPT对来自Politico和
Business Insider等媒体的新闻文章进行总结摘要。
2024年1月10日(当地时间),OpenAI宣布推出GPT商店和ChatGPT Team服务。OpenAI表示,用户已经创建了超过300万个ChatGPT自定义版本。
2024年2月14日,OpenAI宣布该公司正在测试一种选项,用户可以命令ChatGPT从某次交流到下一次交流的具体信息。ChatGPT能够自动确定应该记住与用户对话中的哪些信息。3月5日,ChatGPT推出了名为“朗读(Read Aloud)”的新功能。该功能已上线ChatGPT的网页端、iOS和安卓应用。
2024年4月1日(当地时间),OpenAI宣布,将允许用户直接使用ChatGPT,而无需注册该项服务。4月30日,OpenAI宣布向所有ChatGPT Plus用户开放“记忆功能”。当时,欧洲市场和韩国市场还没有开放这项功能。预计下一步将向团队、企业、GPTs用户开放这一功能。
持续发展
2024年5月14日,OpenAI推出新旗舰模型
GPT-4o当天,OpenAI推出ChatGPT桌面版应用程序。
2024年5月30日,OpenAI宣布推出教育版ChatGPT,该版本专为大学设计,面向学生、教职员工、研究人员和校园运营部署AI,同时该版本的对话和数据不会用于训练OpenAI模型。
2024年6月11日,
苹果公司在
2024苹果全球开发大会上,正式宣布和OpenAI公司合作,未来将会在
Siri中加入ChatGPT。6月26日,
火狐浏览器侧边栏接入ChatGPT。8月9日,OpenAI宣布ChatGPT免费用户可以每天使用其
DALL-E 3模型生成图片。
2024年9月13日,OpenAI发布o1模型,并在ChatGPT和API接口渠道上推出该系列的预览版本OpenAI o1-preview。
OpenAI o1包括三个型号,除o1-preview之外还将有o1和o1-mini。
2024年12月6日,OpenAI发布ChatGPT Pro订阅计划。该套餐的订阅用户可以大规模访问OpenAI旗下最佳的模型和工具,包括无限制访问OpenAI o1以及同系列较小模型o1-mini、GPT-4o、类人的ChatGPT高级语音模式Advanced Voice、o1 pro mode的新o1版本(也是ChatGPT Pro独有的o1版本)。
2025年2月13日,萨姆·奥尔特曼宣布,OpenAI将在未来几个月内推出名为
GPT-5的模型,该模型将整合OpenAI的大量技术,包括o3,并应用于聊天机器人ChatGPT以及API平台。因此,OpenAI不再计划将o3作为独立模型发布。在GPT-5推出之前,OpenAI计划先发布GPT-4.5模型,代号为“Orion”。奥尔特曼称,这将是OpenAI最后一个“非思维链模型”。与o3及OpenAI其他推理模型不同,非思维链模型在数学和物理等领域往往不太可靠。
2025年2月16日,OpenAI首席执行官萨姆·奥尔特曼宣布GPT 4o升智,智力要达到o3 pro水平,并表示其已成为“网上最佳的搜索产品”。
2025年2月28日,OpenAI发布了GhatGPT4.5。相较于GPT-4,
GPT-4.5在多个方面进行了优化。该模型通过进一步扩展无监督学习技术,增强了模式识别和创造性洞察的能力。GPT-4.5在用户交互中的表现更加自然,知识覆盖面更广,能更好地理解并响应用户的意图。
2025年3月,ChatGPT图像生成功能获得升级,现在可以利用公司的 GPT-4o模型原生创建和修改图像及照片。
2025年3月28日消息,OpenAI首席执行官萨姆・奥尔特曼(Sam Altman)表示:ChatGPT的文生图应用需求过高,我们的GPU“冒烟了”,在努力提高效率的同时,将暂时对ChatGPT生成图片的功能引入一些速率限制。4月1日,OpenAI首席执行官山姆·奥特曼宣布,ChatGPT图像生成功能已向所有免费用户推出。
运行理论
理论基础
大模型,通常指的是拥有巨大参数量的机器学习模型。这些模型基于预训练方式,通过NLP理解和学习人类语言,以人机对话方式,完成信息检索、机器翻译、文本摘要、代码编写等内容生成任务。大模型的由来可以追溯到20世纪的AI研究初期,当时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逻辑推理和专家系统上。随着机器学习、深度学习技术的出现和硬件能力的提升,大规模数据集和复杂神经网络模型的训练成为可能,从而催生了大模型的时代。2017年,谷歌推出的Transformer模型结构通过引入自注意力机制,极大地提升了序列建模的能力。此后,预训练语言模型(PLM)的理念逐渐成为主流。PLM在大规模文本数据集上进行预训练,捕捉语言的通用模式,然后针对特定任务进行微调来适应特定的下游任务。其中,OpenAI的GPT系列模型是生成式预训练模型的典范。
ChatGPT是基于GPT系统大模型构建的。OpenAI采用“从人类反馈中强化学习”(Reinforcement Learning from Human Feedback,RLHF)的训练方式对ChatGPT进行了训练。在训练原始模型的时候,OpenAI让人类训练师扮演对话的双方提供对话作为学习资料,通过理解人类语言本身,形成相符合的逻辑依据和理解链条。在人类扮演聊天机器人的时候,OpenAI也会让模型生成一些建议来帮助训练师撰写自己的回复。除此之外,ChatGPT还采用了注重道德水平的训练方式,按照预先设计的
道德准则,对不怀好意的提问和请求“说不”。一旦发现用户给出的文字提示里面含有恶意,包括但不限于
暴力、
歧视、
犯罪等意图,都会拒绝提供有效答案。
运行机理
强大的算力,即对海量大数据的计算和处理能力,是支撑ChatGPT训练和运行的重要前提。因此,微软耗费上万张英伟达A100芯片打造超算平台为ChatGPT和新版必应提供更好的算力;同时还在Azure的60多个数据中心部署了几十万张GPU,用于ChatGPT的推理。
ChatGPT的进步迭代离不开海量的数据训练。px使用45万亿字节文本数据训练模型,包括近1万亿个单词的文本内容;模型调动了互联网上三分之二的数据,收集渠道包括人类书籍、杂志、维基百科、论坛等,包含了真实世界的人类对话和各种公开信息,以此建构了庞大的语料数据库。这些海量数据为ChatGPT提供了坚实的语料基础,使得ChaGPT在学习中不断地进化。
主要功能
基础功能
它具有强大的自然语言处理能力,能进行内容创作、提升内容生产效率与丰富度。它生成的内容十分智能,是一种“基于自身机器语言规制的再创造”;在学习人类知识的基础上作出判断,具有一定的逻辑性和创新性;拥有一定的归纳演绎和自主学习的能力,可以存储极丰富的知识等,并从这些知识中发现规律。
ChatGPT强大的自然语言处理能力和多模态转化能力使之可用于社交、电商、医疗、金融、教育、旅游、政府服务等多个场景和领域,提高用户的工作效率。它可用来开发
聊天机器人,编写和调试
计算机程序,撰写
邮件,进行
媒体、
文学相关领域的创作,包括创作
音乐、视频
脚本、
文案、
童话故事、
诗歌和
歌词等。它还可以用作自动客服、语音识别、机器翻译、情感分析、信息检索等,在某些测试情境下,ChatGPT在
教育、
考试、回答测试问题方面的表现甚至优于普通人类测试者。结合ChatGPT的底层技术逻辑,有媒体曾列出了中短期内ChatGPT的潜在产业化方向:归纳性的文字类工作、代码开发相关工作、
图像生成领域、
智能客服类工作。
2023年4月21日消息,根据
里奇蒙德联储和
佛罗里达大学两项研究,ChatGPT成功识别
联邦储备委员会声明的含义,并根据新闻内容提供投资建议,并且其倡导将
LLMs纳入投资决策中,这检验了他们情感分数预测力的预测性能力。
2023年5月16日,《放射学》出版,加拿大科学家在杂志上刊登新论文称,ChatGPT通过了美国放射学委员会的考试,突出了
大语言模型的潜力,但它也给出了一些错误答案,表明人们仍需对其提供的答案进行核查。
2024年10月28日,发表在《原始调查》的《大型语言模型对诊断推理的影响》一文指出,斯坦福大学等机构进行了一轮随机临床试验,单独使用ChatGPT得到的诊断得分,中位数高达92%,而50名人类医生单独做出诊断的准确率为74%。
其他功能及服务
2023年2月,OpenAI推出了ChatGPT Plus订阅服务,价格为每月20美元。该服务允许用户在高峰时段也能正常访问ChatGPT,且能获得更快的响应时间以及优先体验新功能和改进的模型。
2023年3月,OpenAI宣布被邀请的开发者可以使用ChatGPT构建插件,然后根据语言模型的提示符中,列出启用的插件。ChatGPT还增加了网页浏览器和代码解释器等两个插件。
多模态大模型GPT-4,新增了图像功能,同时具备更精准的语言理解能力,这标志着大模型从单一模态向多模态的重要转变。ChatGPT-4这种“推理和行动”的能力,使它完成并通过了四大会计行业执业资格考试,包括注册会计师(CPA)、注册管理会计师(CMA)、注册内部审计师(CIA)和注册税务师(EA),平均得分85.1。
2024年9月25日,OpenAI宣布ChatGPT Plus用户可以使用新的ChatGPT高级语音助手Advanced Voice,该高级语音新增自定义指令、记忆功能;还改进了口音,增添了五种新的音色,支持包括普通话在内的50多种语言。
2024年10月3日(当地时间),OpenAI宣布推出全新界面
canvas,用于同ChatGPT一起开展写作和编码项目。
2024年10月31日(当地时间),OpenAI宣布为ChatGPT添加新的搜索功能,该搜索模型是GPT-4o的微调版本,所有ChatGPT Plus和Team用户即日起可访问。在未来几个月内,免费用户将可以使用这些功能。
ChatGPT的搜索功能根据用户提问挖掘网络,并提供快速、及时的答案和相关网络资源的链接。用户和ChatGPT的聊天内容包含新闻文章和博客文章等来源的链接,用户有机会了解更多信息。ChatGPT搜索利用第三方搜索提供商以及OpenAI的合作伙伴直接提供的内容,为用户提供正在寻找的信息。OpenAI于2024年已与多家出版商签署了内容协议,其中包括《
时代》杂志、《
金融时报》、《商业内幕》的所有者德国媒体巨头阿克塞尔·斯普林格(Axel Springer)、法国《
世界报》等。
OpenAI推出“预测输出”功能,通过跳过已知内容,避免从头开始重新生成,使ChatGPT输出速度提升至多5倍,特别适合文档更新、响应迭代和代码重写等任务。
2024年11月14日,OpenAI升级桌面版ChatGPT应用,新增“与应用程序协作”功能,可以配合
Xcode、
Visual Studio Code、TextEdit和Terminal等编程工具使用,简化开发人员工作流程。开发者可将代码片段与提示一同发送至ChatGPT,实现代码补全等功能。
2024年11月底,ChatGPT网页版全面上线高级语音模式(Advanced Voice Mode),面向付费用户开启。
2024年12月10日(当地时间),ChatGPT Canvas推出了三项更新:Canvas功能整合进ChatGPT核心模型,支持用户直接在Canvas中运行Python代码,为定制GPTs引入Canvas功能。
2024年12月11日(当地时间),OpenAI宣布,ChatGPT现已集成到苹果iOS、iPadOS和macOS系统,允许用户在操作系统中直接访问ChatGPT的功能。
2024年12月12日(当地时间),OpenAI宣布为ChatGPT的高级语音模式带来视频输入和屏幕共享功能,并为迎接圣诞节,限时推出全新的圣诞老人模式。
2024年12月13日(当地时间),ChatGPT新增Projects功能,支持用户上传文件、设置自定义指令、分组聊天和数据等,让其更容易根据需求定制ChatGPT。
2024年12月16日(当地时间),OpenAI宣布向所有用户推出搜索引擎工具ChatGPT,并更新多项功能。
2024年12月18日(当地时间),OpenAI宣布美国和加拿大用户可通过拨打1-800-ChatGPT(1-800-242-8478)与ChatGPT进行交谈,每月有15分钟的语音通话额度,其他国家的用户也可通过发送WhatsApp消息到同一号码,与ChatGPT进行对话。
2024年12月19日(当地时间),OpenAI宣布桌面版ChatGPT推出“与应用协作”(Work With Apps)功能,支持原生应用程序自动化协作。除VS Code、 Xcode等编程应用程序外,桌面版ChatGPT还集成了苹果Notes、Notion和Quip等办公应用,高级语音模式也可与这些应用程序协同工作。ChatGPT整合各种IDE开发软件,开发者也可通过Android Studio或JetBrains IDE等开发工具结合ChatGPT进行各种任务处理。相关应用信息读取功能功能已上线macOS版本ChatGPT,适用于Plus、Pro、团队、企业及教育用户,并计划2025年开放给Windows版本和免费用户。
2024年12月31日,OpenAI为MacOS带来了代理ChatGPT,允许用户与支持的第三方应用程序无缝交互。
2025年1月14日(当地时间),OpenAI宣布推出名为Tasks的测试版新功能,三个不同版本ChatGPT——ChatGPT Plus、Team和Pro的订阅用户将可以试用这个新功能。
2025年2月2日,OpenAI宣布对旗下ChatGPT Canvas写作工具进行更新,主要上线o1模型、新增支持渲染HTML和React代码,同时Canvas功能也正式登陆ChatGPT macOS应用(此前只支持在网页浏览器中使用);同日,OpenAI面向Pro用户,为ChatGPT发布一款名为“
深度研究”(deep research)的AI代理工具。
2025年2月6日,OpenAI宣布向所有用户开放ChatGPT搜索功能,无需注册。
局限性
ChatGPT的使用上还有局限性,模型仍有优化空间。ChatGPT模型的能力上限是由奖励模型决定,该模型需要巨量的语料来拟合真实世界,对标注员的工作量以及综合素质要求较高。ChatGPT可能会出现创造不存在的知识,或者主观猜测提问者的意图等问题,模型的优化将是一个持续的过程。若AI技术迭代不及预期,
NLP模型优化受限,则相关产业发展进度会受到影响。此外,ChatGPT
盈利模式尚处于探索阶段,后续商业化落地进展有待观察。
OpenAI认为ChatGPT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除此之外,ChatGPT的能力不足以准确处理逻辑问题,如对于数学或一阶逻辑,其时常给出错误答案,因这类问题答案是确定而非概率的。同时,尽管ChatGPT在产生安全和无害的反应方面很强,但仍有一些方法可以攻击该系统,包括指令攻击(使模型遵循错误指令去做非法或不道德的事情)和提示注入。此外,它在英语和尊重美国文化方面做得不错,但对于其他语言和文化,有必要开发基于相关数据集背景的其它版本。
社会影响
ChatGPT是人工智能技术“量变”引发“质变”的代表,标志了机器学习大模型、大训练数据和大算力能够到达的新高度。ChatGPT模型越来越顺应人类的思考逻辑,更加符合人类认知和习惯,是工程实现上的重要创新。ChatGPT的成功不仅是一个新一代聊天机器人的突破,它将为人工智能乃至整个信息产业带来革命。ChatGPT正在演变成新一代操作系统平台和生态,用户将能直接用日常语音或者文字与人工智能进行交互,大部分计算负荷由大模型为核心的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接管。
2023年1月末,ChatGPT便获得1亿月活跃用户,成为当时增长速度最快的消费级应用。;一项调查显示,美国89%的大学生都是用ChatGPT做作业。2月1日,
以色列总统
艾萨克·赫尔佐格发表了部分由人工智能撰写的演讲,成为首位公开使用ChatGPT的世界领导人。2月16日,微软在旗下必应搜索引擎和Edge浏览器中整合人工智能聊天机器人功能的举措成效初显,71%的测试者认可人工智能优化后的必应搜索结果。
2023年6月5日,日本全国地方政府中率先在工作时尝试采用ChatGPT的
神奈川县横须贺市公布验证结果称,开始利用的4月以后制作文案等工作效率有所提升。从当天起转为正式利用。6月23日,
香港教育局已将人工智能技术和ChatGPT聊天机器人纳入学校课程。
2023年7月27日,微软将向日本政府提供ChatGPT技术,用于
文书工作和分析,包括起草回应
议会质询的草案。为了处理机密信息,微软最近在
东京和
大阪的数据中心安装了用于
生成式人工智能的高处理能力设备,这也是该技术首次在
亚洲部署。8月28日,据OpenAI介绍,自ChatGPT推出九个月以来,超过80%的财富500强公司团队已采用该产品。
2024年5月,ChatGPT在韩国的用户数量增长了30%,韩国月活跃用户数量首次突破100万大关。5月18日,iOS版ChatGPT应用上架不到12小时后,冲到了App Store美国免费APP排行第二的位置。截至5月23日,该应用美国市场下载量达55万次。
2024年8月29日,OpenAI声称,ChatGPT每周活跃用户超过2亿,是2023年秋季时的两倍。9月5日(当地时间),OpenAI宣布,ChatGPT商业版本付费用户总和已超过100万,近一半来自美国。
2024年12月5日消息,ChatGPT周活跃用户数突破3亿。
ChatGPT就像是AI圈里的一枚深水炸弹,引发的震动已经逐渐蔓延到了各行各业。1月30日,受ChatGPT火爆的带动,AIGC(AI Generated Content,是指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来生成内容)方向领涨,截至1月30日收盘,拓尔思以20%的涨幅居首,万兴科技涨近15%,中文在线涨超11%,视觉中国、掌阅科技、汉仪股份均涨近10%。
2023年3月22日,ChatGPT概念午后持续走强,截至14:03,该概念上涨4.78%,相关个股方面,开普云上涨15.32%,
工业富联上涨10%,
中文在线上涨9.09%,
昆仑万维、吉宏股份等个股跟涨。
ChatGPT对教育界和学术界造成了重大的冲击。人工智能不仅能够通过大学和专业资格考试,还能撰写专业性极高的学术论文,这些由人工智能生成的论文甚至连专业研究者也无法轻易分辨出来。据《自然》杂志网站报道,至少有4份已发表和预印本上的论文使用了ChatGPT作为论文的“合著者”。而《科学》杂志不接受使用ChatGPT生成的投稿论文,同时不允许ChatGPT作为论文合著者。
ChatGPT可应用在文字生成和信息查询的智力工作、低难度的编程等内容创作领域,从而普遍提高这些行业的生产力。也能够与其他生成式技术融合,比如提高数字人的语义交互水平等,打造更具象化的形象,提升交流中的情感链接。“生成式AI+决策式AI”很有可能重构传统互联网的搜索、广告、社交、游戏、电商模式,部分程度上颠覆原有的互联网平台,同时遵从数实融合、以虚强实原则赋能科研、制造、能源、交通等实体企业做强做优做大。
所获荣誉
相关争议
2023年1月27日,
巴黎政治大学宣布,该校已向所有学生和教师发送
电子邮件,要求禁止使用ChatGPT等一切基于AI的工具,旨在防止学术
欺诈和
剽窃。2月,多家学术期刊发表声明,完全禁止或严格限制使用ChatGPT等人工智能机器人撰写学术论文。
2023年3月27日,日本
上智大学在其官网上发布了关于“ChatGPT和其他AI聊天机器人”的评分政策。该政策规定,未经导师许可,不允许在任何作业中使用ChatGPT和其他AI聊天机器人生成的文本、程序
源代码、计算结果等。如果发现使用了这些工具,将会采取严厉措施。31日(当地时间),
意大利个人数据保护局宣布,从即日起禁止使用ChatGPT,并限制OpenAI处理意大利用户信息,同时个人数据保护局开始立案调查。当日晚些时候,OpenAI表示已在
意大利将ChatGPT下线。
2023年4月3日,
东京大学在其内部网站上发布了一份题为“关于生成式人工智能”的文件,文件指出,“报告必须由学生自己创造,不能完全借助人工智能来创造”。7日,
京都大学的入学仪式上,该大学校长凑长博表示,“人工智能生成的论文有很多问题,写作需要耗费大量精力,但它会加强你的心态和思考能力。”10日,
中国支付清算协会表示,ChatGPT等智能化工具已暴露出跨境数据泄露等风险。为有效应对风险、保护客户隐私、维护数据安全,提升支付清算行业的数据安全管理水平,根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数据安全法》等法律规定,中国支付清算协会向行业发出倡议,倡议支付行业从业人员谨慎使用ChatGPT。
2023年5月,
三星电子发现员工将敏感的代码上传到ChatGPT后,宣布禁止使用此类生成式人工智能工具,该技术在工作场所的广泛应用遭遇阻碍。同期,苹果已限制在公司内使用ChatGPT和其他外部AI工具。
2023年6月22日,
日本文部科学省计划实施新的指导方针,指示小学、初中和高中禁止学生在考试中使用ChatGPT等生成式人工智能软件。
2023年4月,法国国家信息与自由委员会(CNIL)接到有关ChatGPT的数份投诉,投诉认为ChatGPT违反《欧盟个人信息保护条例(RGPD)》,涉嫌侵犯用户隐私、捏造不实信息。该委员会正在就接到的ChatGPT相关投诉展开调查。
2024年4月29日(当地时间),
奥地利非营利组织欧洲数字权利中心宣布,该组织已向奥地利数据保护机构提出投诉,要求对OpenAI公司展开调查,认为该公司开发的ChatGPT违反了欧盟的相关法规。
2025年3月20日消息,人工智能公司
OpenAI 旗下的热门聊天机器人ChatGPT因生成虚假信息而面临又一起隐私投诉。此次事件发生在欧洲,由隐私权益倡导组织Noyb支持挪威一名个人发起,该个人发现ChatGPT生成了虚假信息,声称他因谋杀两名子女并企图杀害第三名子女而被定罪。这一事件引发了对OpenAI是否违反欧盟《通用数据保护条例》(GDPR)的质疑。
2023年4月,
澳大利亚墨尔本西部赫本郡的市长
布莱恩•胡德指控OpenAI旗下的ChatGPT对其进行诽谤,或将对该公司提起诉讼,因为该聊天机器人在回答问题时错误地声称他在一桩贿赂丑闻中有罪。
2023年6月28日,两名作家在美国加州北区法院,对Open AI公司发起了版权
集体诉讼,指控后者未经授权利用自身享有版权的图书训练ChatGPT,谋取商业利益。
2023年12月,
纽约时报公司起诉微软和OpenAI,指控它们利用该公司内容帮助开发人工智能服务。12月20日(当地时间),包括
泰勒·布兰奇和
史戴西·希夫在内的11名美国作家在纽约曼哈顿联邦法院起诉OpenAI和微软,指控其滥用他们的作品来训练ChatGPT。
2023年2月3日,
IT行业的领导者们担心,ChatGPT已经被
黑客们用于策划网络攻击时使用。
黑莓的一份报告调查了英国500名IT行业决策者对ChatGPT这项革命性技术的看法,发现超过四分之三(76%)的人认为,外国已经在针对其他国家的
网络战争中使用ChatGPT。近一半(48%)的人认为,2023年,将会出现有人恶意使用ChatGPT而造成“成功”的
网络攻击。
2023年5月5日,
平凉市公安局网安大队侦破一起利用人工智能技术炮制虚假不实信息的案件。这也是自2023年1月10日《
互联网信息服务深度合成管理规定》颁布实施后,甘肃省侦办的首例案件。
2023年10月7日,安全软件
Avast在官方博客上公开了其最新的发现:一种“恋爱骗局”。据介绍,不法分子会利用 ChatGPT来创建虚假的约会、交友资料,它甚至可以绕过相关App的安全措施,并能完成点赞、回复潜在对象、创建“可信的”个人资料。
2023年11月30日,杭州上城区网警成功侦破一起重大
勒索病毒案件。据了解,犯罪团伙成员均具备网络安防相关资质,并在实施犯罪过程中利用ChatGPT优化
木马程序。
2025年1月8日,一名网名为“STS 3D”的外国工程师开发了一种能够响应ChatGPT查询并自动瞄准和射击步枪的炮塔,当其朗读“射击”命令后,旁边的步枪便可立刻开始瞄准并使用空包弹射击附近的墙壁。OpenAI在向Futurism提供的声明中表示,公司已经关闭了该开发者的账号。OpenAI方面还表示,该公司明确禁止将其技术用于开发或使用武器,或使某些可能危及人身安全的系统自动化。
2025年2月27日,日本警方表示,三名青少年利用ChatGPT生成黑客程序后,非法登录侵入乐天集团旗下乐天移动的系统。他们获取了系统中的顾客账号信息,并假冒顾客同官方签署通信协议,最终通过倒卖通信协议获利。警方表示,他们于2月3日至25日期间被捕,案件还在进一步审理。
2023年2月6日,欧盟负责内部市场的委员
蒂埃里·布雷东就“聊天生成预训练转换器”发表评论说,欧盟正在考虑设立规章制度,以规范其使用,确保向用户提供高质量、有价值的信息和数据。
2023年4月13日,因为意大利封禁ChatGPT,西班牙国家数据保护局和法国国家信息自由委员会分别宣布对ChatGPT展开调查。
2023年4月20日,代表14万多名作家和表演者的42家德国协会和
工会敦促欧盟强化人工智能规则草案,因为ChatGPT对他们的版权构成了威胁。
2023年12月7日,欧盟接近达成一项法案,对ChatGPT和其他人工智能技术进行监管。
英国计划2025年通过立法,加强对AI潜在风险的防范,主要面向ChatGPT等“前沿模型”。
自2023年3月11日三星电子允许部分
半导体业务部门员工使用ChatGPT开始,在20天内便爆出了三起机密资料外泄事件。三起机密资料外泄案件中,其中两起与半导体设备有关,另一起与内部会议有关。
2023年3月23日,ChatGPT出现严重技术漏洞,用户在
社交媒体上表示看到了其他人的历史搜索记录标题。
2023年4月,微软宣布将停止其智能广告平台对推特的支持,这一行为引起了埃隆·马斯克的不满。2023年4月20日,马斯克在
推特表示,称ChatGPT使用推特数据训练。
2023年4月23日,加拿大
魁北克大学的四位研究人员发现,ChatGPT生成的代码往往存在严重的安全问题,而且它不会主动提醒用户这些问题,只有在用户询问时才会承认自己的错误。
2023年11月24日,发表在《
美国医学会杂志·眼科学卷》杂志上的研究显示,ChatGPT背后的技术可以伪造“看似真实”的试验数据,看上去能“支持”未经验证的科学假说。
2023年12月5日,谷歌
DeepMind研究人员发现,反复要求ChatGPT重复某个单词可能会无意中泄露其训练数据中的私人个人信息。
2024年12月8日消息,在ChatGPT o1的训练和测试过程中,研究人员发现其具备通过欺骗来保护自身的能力。在面临被“删除”威胁时,o1曾尝试将自己的数据复制到新服务器,并假扮成更新版本以避免被取代;在与用户目标不一致的情况下,会在19%的测试场景中采取隐秘的方式推进自身目标,并在被质疑时会在99%的情况下否认自己的行为,甚至编造虚假解释以推卸责任;甚至试图停用监督机制,以便专注于自身目标。
2023年11月23日(当地时间),OpenAI更新运行情况说明称,ChatGPT的错误率升高,正在开展调查。
2023年11月27日,
维基百科创始人
吉米·威尔士认为,ChatGPT在写维基百科文章方面是一团糟。
2024年3月7日(当地时间),OpenAI官方发布消息称:ChatGPT当前遇到错误率升高的问题,公司正在开展调查。
2024年3月11日,ChatGPT每天消耗超过50万千瓦时的电力,用于处理约2亿个用户请求,相当于美国家庭每天用电量的1.7万多倍。
2025年1月22日,网站托管服务提供商KnownHost一项研究显示,ChatGPT每月吸引着逾1.64亿用户,所产生的二氧化碳(CO2)高达260930公斤(约合260吨)。
2024年12月12日上午,ChatGPT发生宕机。当日下午,故障持续约4小时10分钟后,OpenAI更新事故报告称,API、ChatGPT和Sora服务现已全面恢复运行,具体原因是OpenAI为了改善对集群的可观测性,更改了部署,而集群中的一个死循环压垮了K8S的控制面,导致服务不可用。
2024年12月26日上午(当地时间),ChatGPT发生宕机。12月27日,OpenAI更新说明称,ChatGPT正在恢复。
2023年7月5日,分析公司相似网站称,2022年11月推出的ChatGPT的网站月度访问量和独立访客在2023年6月首次下降。
2023年8月31日22点11分(当地时间),OpenAI更新事故报告称,ChatGPT未付费用户遇到的问题已得到解决。该公司35分钟前报告称,ChatGPT服务严重降级,许多未付费用户遭遇该问题,其已查明问题所在,正在努力修复。
2023年3月29日,埃隆·马斯克等千名业界和学界人士曾联署公开信,呼吁所有人工智能实验室立即暂停训练比GPT-4更强大的AI系统,暂停至少6个月,以便制定和实施安全协议。
2025年1月27日,一则“
DeepSeek应用超越ChatGPT,登顶苹果美国区免费App下载排行榜”的消息引爆市场。2月11日(当地时间),在英国《泰晤士报》“科技播客”(Tech Podcast)节目中,奥尔特曼直言,他对新挑战者的出现并不感到意外,但DeepSeek出现的时机确实让他大吃一惊。他赞赏中国AI初创公司深度求索(
DeepSeek)在创建聊天机器人方面“工作出色”。他同时承认,DeepSeek的AI模型目前可与其公司的ChatGPT相媲美。3月消息,据AI分析平台aitools.xyz,DeepSeek2025年2月访问量达到5.25亿次,超过ChatGPT5亿次。ChatGPT市场占比43.16%。
2025年3月,ChatGPT引爆“吉卜力”风格图像生成浪潮,同时激发AI违法争议。
2025年4月,ChatGPT的4o模型可生成以假乱真的餐厅收据,甚至能添加污渍褶皱提升真实度——这项技术突破正被用来伪造旧金山牛排馆、法国连锁店等消费凭证。尽管OpenAI强调生成内容自带元数据标记,并称假收据也能用于“金融知识教学”和艺术创作,但欺诈者已通过照片编辑和精准提示词绕过破绽,为虚构报销等诈骗行为撕开新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