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V-1重型坦克(英文:KV-1 Heavy Tank,俄文:КВ-1 ТЯЖЕЛЫЙ ТАНК),
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苏联
约瑟夫·雅科夫列维奇·科京设计的重型坦克。以苏联国防委员
克利缅特·叶夫列莫维奇·伏罗希洛夫元帅的名字命名。
发展沿革
历史背景
20世纪30年代,苏联成为世界上第一坦克大国,当时苏联红军装备的坦克数量已经超过了一万辆。在重型坦克方面,20世纪30年代期间,先后研制了T-35重型坦克、T-100重型坦克、SMK重型坦克和“突破”超重型坦克。不过,这几种重型坦克,统统是多炮塔式坦克,有2~5个炮塔,“突破”多炮塔式坦克仅停留在样车阶段。
在20世纪30年代末期的一次红场阅兵式上。最高统帅斯大林看见
T-35重型坦克,对多炮塔坦克提出否定看法。随后苏联一直固守的多炮塔坦克设计理念逐渐走向消亡。
研制进程
1937年5月,担任列宁格勒伏罗希洛夫工厂、布尔什维克工厂和基洛夫工厂总设计师的科京,受领了研制新的重型坦克的任务。
1939年2月,科京设计组摒弃了多炮塔式方案,采用单一炮塔式结构制成了样车。同年4月,经苏联国防委员会批准定型,命名为KV重型坦克(后称为KV-1重型坦克)。
1940年2月,位于列宁格勒的基洛夫工厂开始生产,当年生产了243辆。到1941年德军入侵苏联前一共生产了636辆。
列装入役
1939年底,第一批KV重型坦克参加苏芬冬季战争。第20装甲摩托化旅重型坦克营的KV坦克顶住了芬兰步兵用捆绑的集束手榴弹的攻击。
1939年,141辆早期型KV-1坦克下线;KV-2坦克由于异常庞大且不安全的炮塔以及巨大的车重,仅生产了部分。KV-1A坦克成为苏联重型坦克团的主力装备。
1940年2月,基洛夫工厂开始生产KV-1重型坦克。
1941年6月,基洛夫工厂共生产出636辆KV-1重型坦克。至二战结束,KV系列坦克共生产了5219辆。
技术特点
总体布局
KV-1重型坦克整车的布置由前至后分别为:驾驶室、战斗室和动力舱,为动力传动装置后置的总布置方案。
KV-1重型坦克的战斗全重为47.5吨,乘员为5人:车长兼装填手,位于火炮右侧,左手推弹入膛;炮长,位于火炮左侧;驾驶员,位于车体前部中央;前机枪手,位于驾驶员的左侧;后机枪手,位于炮塔内车长的后方,可以辅助装弹。这种乘员分工和布置,在其他坦克上较少见。
武器系统
KV系列重型坦克的火炮口径为76.2毫米,但是,各批次的KV重型坦克,由于型号不同、批次不同,火炮口径的差异也很大,分别有:L11型1938/39年式,30.5倍口径,76.2毫米;F34型1940年式,41.5倍口径,76.2毫米;1943年式,51.5倍口径,85毫米;45倍口径,107毫米;以及自行榴弹炮上的20倍口径、152毫米榴弹炮。
KV-1坦克在通常的交战距离内可以击穿德国坦克的主装甲。加长身管的F34型76.2毫米坦克炮在500米和1000米射击距离上的穿深分别提高到70毫米和63毫米。火炮的俯仰角为-5度~+25度。弹药基数为114发。
KV-1坦克辅助武器为4挺7.62毫米机枪,一挺机枪安装在车体前部,一挺机枪安装在炮塔前部与火炮同轴,一挺安装在炮塔后部朝向后方。为转鼓供弹方式,最大射速为500发/分,最大表尺射程为1000米。机枪弹的弹药基数为3024发。
观瞄仪器有:炮长用望远式直接瞄准镜、倍率为4倍;回转式潜望观察镜,倍率为2倍;间接瞄准具和象限仪;各机枪用的瞄准具等;火炮的俯仰和炮塔旋转均为手动式。
防护系统
KV-1坦克车体为钢装甲全焊接结构,前方的正面和侧面的基本装甲厚度为75毫米,后期KV-1坦克正面装甲厚度达到100毫米,还可加装30~40毫米厚的附加装甲。炮塔为整体铸钢件,流线型合理,正面厚度120毫米。
动力系统
KV-1重型坦克的动力装置为V2K型V型、12缸、水冷、直接喷射式柴油机。V2K型柴油机的缸径为150毫米,气缸排量为38.88升,最大功率为600马力。有5个前进档和一个倒档,存在换档困难问题,换档操纵力太大。
KV-1重型坦克传动装置包括多片式摩擦离合器、滑动啮合式手动变速箱、转向机构、侧减速器等。
KV-1重型坦克采用独立扭杆式悬挂装置和单销式履带推进装置,每侧有6个中等直径的负重轮和3个托带轮,诱导轮在前,主动轮在后。坦克的最大速度为35千米/小时,最大行程为150千米(越野)。由于变速箱的问题,很难跑到最大速度。
辅助系统
KV- 1重型坦克装有9R型无线电台,4米长天线通话距离达24千米;车上还有固定式灭火瓶、空气起动系统、冬季用的防滑履带板等。
性能数据
衍生型号
KV重型坦克的变型车多。
KV-1A重型坦克(1940年型)主要改进处是换装了加长身管的火炮。F34型(M1940年式)76.2毫米火炮,身管长为41.倍口径,弹丸的最大初速为965米/秒,穿甲威力提高,在500米的射击距离上,穿深为92毫米;在1 000米的射击距离上,穿深为65毫米。此外,局部的装甲防护得到强化。
二战前夕,前苏联西北方面军指挥部要求为4辆试验用的KV-1安装上152毫米的榴弹炮。1941年初,这种搭载榴弹炮的坦克被命名为KV-2,其巨大车体被德军称为“巨人”,炮塔为6角形,拥有“二战”时期最大的口径炮。
苏联军方还在KV-1重型坦克的基础上,研制成功KV-8喷火坦克。火炮右侧的喷火器,装960升燃料,可以连续喷射90次,喷射距离达60~65米;加入一定比列的煤油后,可使喷射距离增大到90~100米。
KV-1B
1941年和1942年,进一步改进的KV-1B和KV-1C型,或局部加装附加装甲,或换装为Zis-5型67.2毫米坦克炮(仍为41.5倍口径),外观上的变化不大。
KV-13采用了改进的冷却装置。
在虚拟的76.2毫米火炮炮管内,装一门45毫米火炮。这样,它和KV-1重型坦克外观上别无二致。为迷惑敌人,装上一根76.2毫米的假炮管。主要的“大杀手”是火炮右侧的喷火器,装960升燃料,可以连续喷射90次,喷射距离达60~65米;加入一定比列的煤油后,可使喷射距离增大到90~100米。
少量KV坦克减少了装甲防护,以提高行驶速度,改进型名为KV-1S。
服役动态
1941年7月,德国第7装甲师在奥利塔附近遭到隐蔽在阵地内的T- 34坦克的猛烈打击。7月3日,内林第18装甲师从鲍里索夫的别列津纳河登陆场攻往托洛钦,首次遭遇苏军T-34和KV坦克。
1941年8月18日,苏军一辆864号KV-1重型坦克,占领有利地形,伏击德军第8装甲师的坦克行军纵队,击毁了德军22辆坦克和2门反坦克炮。
1943年2月,苏联红军取得了斯大林格勒战役的胜利,KV- 1型坦克挡住了德军,并使红军掌握了东线的战场主动权。它在战斗中证明自己可以对付德国
三号坦克和
四号坦克。
总体评价
服役期中,KV系列坦克一直受机械问题的困扰。早期型号由于传动装置的故障和离合器的问题,有时无法顺利换档。在草原地形中,机动性较差。主要原因是KV的发动机功率相较车体重量而言较低。发动机经常不堪重负,此后改进KV主要集中在加厚装甲和增大载油量等,使得KV坦克愈加不堪重负,机械故障率极高。此外,KV坦克速度较慢,不适合担负快速突击任务,但厚重的装甲使其适宜用来掩护步兵突破坚固防线。
尽管KV系列坦克的知名度不如T-34中型坦克和IS-2重型坦克,但它是二战中最著名的苏联坦克之一。生产总数超过一万辆;是和T-34中型坦克同期研制的重型坦克;又是IS-2重型坦克的先驱。KV重型坦克在苏联/俄罗斯百年坦克发展史上,占有较重要的地位。(《军事世界》《坦克装甲车辆》 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