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细胞存在于淋巴
滤泡上皮之间,与肠
上皮细胞紧密排列在一起,形成上皮屏障,并与其口袋中的各种
淋巴细胞紧密接触,
肠腔中的大部分
病原体是由M细胞转运的,表明M细胞的主要功能是摄取并转运抗原(尤其是
颗粒性抗原)至其下的
免疫细胞。
M细胞(Membranous / microfold cell)
扁平细胞,是
黏膜免疫系统中一种特化的抗原转运细胞,散布于肠道黏膜
上皮细胞间,能将抗原由肠腔转运到上皮下的淋巴组织,从而诱导免疫黏膜免疫应答或
免疫耐受。它不表达MHCⅡ类分子,
胞质内绒毛体很少,在肠黏膜表面有短小不规则毛刷样
微绒毛。它具有高度的非
特异性脂酶活性。
病原菌等外来
抗原性物质可通过对M细胞表面的毛刷状微绒毛的吸附,或经M细胞表面
蛋白酶作用后被摄取。
M细胞存在于淋巴滤泡上皮之间,与肠上皮细胞紧密排列在一起,形成上皮屏障,并与其口袋中的各种
淋巴细胞紧密接触,肠腔中的大部分病原体是由M细胞转运的,表明M细胞的主要功能是摄取并转运抗原(尤其是
颗粒性抗原)至其下的
免疫细胞。M细胞转运的物质种类很多,可以是
胶乳颗粒、聚交酯微粒、
聚苯乙烯、
脂质体、
阳离子铁蛋白、
凝集素等,也可以是微生物如
霍乱弧菌、
结核菌等。但
疏水性颗粒和带正电大分子更易与M细胞而非其他肠上皮细胞黏附,其机制尚不清楚。M细胞转运主要是以内吞方式进行的,而且具有温度
依赖性,当温度低于25℃时,转运会受到抑制。
M细胞介导的转运是一种非常高效而且快速的过程,因为在袋行囊腔上的M细胞的
细胞质是一层薄薄的伸展层,这一结构特征减少M细胞转运抗原的距离,有利于快速诱导
免疫应答的发生,整个M细胞从摄取抗原到分泌到下层的
淋巴组织的过程只需不到10 min的时间。M细胞的转运会因暴露的抗原不同而发生改变,如抗原分子的大小、pH、
表面结构、
疏水性、浓度等¨。
大分子物质和
细菌能诱导M
细胞骨架肌动蛋白的重排和
细胞膜的波动来介导M细胞的
内吞作用。病毒和其他
黏附分子主要是通过
网格蛋白包被
小泡的内吞作用而被摄入。
M细胞主要作用是摄取并转运腔内的抗原,但是对M细胞是否能加工和提呈抗原仍然存在争议。一些人认为M细胞摄入抗原和跨
膜细胞通道导致完整抗原进入到下层的淋巴组织。在
溶酶体的数量、
酶活性功能上,M细胞比正常肠上皮细胞要低16倍。但是也有研究发现,在鼠的M细胞中有酸性
内体一溶酶体
隔室的存在,而且在
基底膜仍然有
MHC-Ⅱ分子的存在。在人和鼠的M细胞中也能检测出APC溶酶体中
天冬氨酸蛋白激酶活性,提示M细胞也可能参与抗原的加工和提呈。
M细胞除了具有抗原转运功能外,还可能通过
分泌细胞因子来参与T、B细胞的增殖。体外研究发现,从兔的FAE分离的M细胞在
脂多糖的刺激下能分泌
IL-1来诱导T细胞的增殖。这些结果表明针对某些具有脂多糖的细菌的感染,M细胞具有协助
黏膜免疫系统促进
黏膜免疫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