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2V侦察机
美国海军海上巡逻电子侦察机
P2V侦察机,是由美国洛克希德公司,为美国海军海上巡逻设计制造的,后来改装成电子侦察机。它装备有螺旋桨和喷气两种发动机,和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多种电子侦察装置,乘员达15人之多。
入侵中国大陆
从1958年4月17日,蒋空军首次使用美制P2V电子侦察机,执行对大陆的夜间侦察活动以来,曾深入到沈阳、长春、哈尔滨,以及南昌、武汉、郑州,甚至深入到石家庄、北京一带活动,由于我军装备落后,其也曾猖狂一时。
到1961年10月,进入大陆达84架次,平均每月两次,我人民空军,先后出动400多架次飞机截击,都未有战果。
首次击落
1961年11月6日,部队刚吃晚饭,18点18分,一架P2V飞机在黄海上空,距辽东半岛200多公里时,被我空军雷达发现,驻庄河县城子疃高射炮兵群,按照指令迅速作好战斗准备,在距阵地40公里时,指示雷达突然开机,捕捉目标,探照灯兵大胆将敌机放进至5公里时,突然开灯,4公里即照中目标,使该机进入我高炮火力范围,高炮群集中火力,一举将其击落。从探照灯照中目标,到飞机坠地,只用30秒钟,充分显示了我军“快速近战”战术的威力。笔者,当时在陆军119师政治部工作,随部队目睹了这场对空作战,第二天一早赶赴机坠现场,并对飞机残骸进行了拍照。战后,新华社报导了这一大快人心的喜讯,中央特派总参谋长罗瑞卿大将,亲赴现场,向作战部队表示慰问,并指示将P2V机组人员,13具尸体就近立牌埋葬,日后便于其家属认领。
再次击落
该机被击落后,这种飞机时隔7个多月,才恢复活动。其活动地区多在大陆沿海,有时采取直进直出的方法,尽量缩短在大陆的飞行时间,同时,由于畏惧大陆地面火力,不敢轻易低飞,却给大陆空军一个机会。在1963年6月19日夜,被我航空兵第24师独立大队副大队长王文礼在极端复杂的情况下,再次击落一架,坠毁于临川县东南。
最后击落
1964年6月11日夜,大陆空军石振山机组驾驶轰-5飞机,实施“神灯”战术-空投照明弹,在华北上空,配合大陆海军航空兵四师中队长陈根发驾驶米格-15击落了国民党空军P-2V侦察机一架。
6月11日夜大陆轰-5飞机一架和米格-15飞机一架升空迎敌。夜23时29分,大陆空军操纵雷达在方位355度、距离90公里处捕获P2V目标,并准确报出3架飞机的方位坐标数据,引导大陆双机第二次接敌抢占最佳照明攻击位置。
23时36分P2V飞机马上就要飞出雷达探测范围,这时轰-5照明机在敌机前方2100米,高度1900米;米格-15攻击机位于敌右后方20度、距离1600米、高于敌机220米处。
地面指挥按照约定高喊:“太阳”!这是投放照明弹的命令。
轰炸机上的人员按动电钮,投下12枚90公斤照明弹。23时36分09秒,约1.4万平方米的空域立刻变成白昼,正好把敌机P2V罩于光区中心附近。台湾空军驾驶员反应相当敏捷,迅速做出50度下滑转弯机动,想以蛇形飞行和超低空躲避歼击机的攻击。米格-15战斗机飞行员陈根法在照明弹亮后2秒钟,发现敌机,36分11秒进入攻击。兴奋紧张中,陈根发没有打开37航炮开关,只打开两门23航炮开关。他从高度870米、距离700米处开始第一次进攻,首次开炮,击中P2V-7飞机左翼。随后连续进行第二、第三次攻击,从距离500米打到200米,P2V-7飞机冒出一团火光,坠毁于山东省栖霞县西留庄附近。
中国大陆方面击落P2V-7飞机以后,美国和台湾当局无法对付“照明攻击”的空战方法。从1964年6月11日以后,全部停止P2V-7飞机进入大陆的侦察行动。由美国控制的台湾当局“34中队”,也就是“黑蝙蝠中队”没有存在的必要了。
美国和台湾当局终于发现,这种飞机再先进也难以逃脱大陆海陆空军的打击。此后,该型飞机入窜次数大减,直到1966年完全停飞。蒋军这支特殊部队,“黑蝙蝠中队”,在近10年中损失140多名一流的飞行员和电子专家后,终于寿终正寝。此后,国民党空军的侦察活动转交给“黑猫中队”执行。
最新修订时间:2024-05-05 13:21
目录
概述
入侵中国大陆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