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世代
网络流行语
Z世代是一个网络流行语,也指新时代人群。
词语来源
“Z世代”的称谓最早可以追溯到发表于1999年第5期《中国青年研究》上的一篇短文--《最新人群-“Z世代”的生存状态》,文中提及将1980-1984年出生的一批青年人命名为“Z世代”(即最早的一批80后青年)。
生于1995年至2009年的“Z世代”是数字技术的原住民
流行背景
2017年中国人口总数达到13.9亿人,其中1990年及以后出生的人数为4.64亿人,占比为33.4%。若按照世代划分来看,参考美国欧洲对人口代际的划分以及中国国内情况,按照15年为一个世代周期,将1950-1964年间出生的人口称为建国一代,而在1965年-2010年间出生的人口分为X世代(1965-1979年间出生)、Y世代(1980-1994年间出生)和Z世代(1995-2009年间出生),如果说Y世代是伴随着游戏机、电脑、互联网成长起来的,则Z世代是随着移动互联网、手游、动漫等成长的,截至2018年6月,中国Z世代人口数量为2.3亿人。
据中国国家统计局2018年数据显示,中国大陆在1995-2009年出生的人口总数约为2.6亿,约占2018年总人口的19%。其中95后约为9945万人,00后约为8312万人,05后约为7995万人。Z世代不仅个性鲜明、视野开阔、理性务实、独立包容,而且其作为一个十分庞大的消费群体,消费潜力不可限量;他们有着与众不同的消费习性、消费选择和消费方式,并且形成自己独特的消费品位、消费模态和消费特质。
2021年,夸克App与中国传媒大学互联网信息研究院联合发布《中国Z世代智能信息全域研究报告》,“备考青年”成为2021年度热词之一。狭义的备考青年是指准备考试的学生和年轻职场人,广义则泛指积极向上、追逐梦想、突破自我、认真迎接各种生活挑战的青年人群。
词语应用
雷锋22岁因公牺牲,作为一名普通的年轻人被定格,被当作榜样,被学习,而伴随着网络成长起来的Z世代,恰好是年轻人。(《中国社会科学报》2020年4月23日总第1913期)
2020年阅文新增网文作家Z世代占比近八成,Z世代“为爱产粮”的兴致更高,乐于与作家共同构建一个庞大的精神世界,并在其中“埋梗”“玩梗”,形成独特的“网文梗”和网文文化。(《2020年度中国网络文学发展报告》2021年3月18日)
Z世代学生一些特征为航空物流专业的建设和人才培养带来了巨大挑战,以往的经验和培养范式变得愈来愈难奏效。(《智库时代》2019年)
社会影响
科技影响
2021年7月28日,第二十三届中国科协年会青创汇”高端对话举行,从不同视角重构“Z世代”的时代人物画像,重新诠释这批青年力量创先争优、奋勇向前、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科技创新事业的新特质。“Z世代”是庞大的一批青年群体,同时也是最有希望、最具活力的群体,将在未来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是中国未来发展的生力军。他们的成长成才,培养他们开放、科学、具有批判性的思维,树立科技向善、科技为民的科技强国理念,对中国乃至世界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经济影响
Z世代消费理念的多元特质
Z世代特别看重购物体验、浏览体验、场景体验、试用体验、触摸体验、画面体验、视像体验、观感体验、氛围体验和服务体验等,他们喜欢仿真模拟、实景仿造,智能穿戴设备的装配,喜欢线上线下无缝连接的服务、限量版产品、小众品牌,以及体验式环境;他们看重物品的质感、美感、观感、色泽、颜值、纹饰、线条、肌理以及耐用度、舒适度、光洁度等,更喜欢那些能够给自己带来情感慰藉和心性滋养的商品;他们强调与物品之间的“眼缘”与“秒见生情”。
据2021年3月中国社会科学院等机构联合发布的Z世代群体价值观念报告显示,Z世代消费时更关心性价比,关注特色和感受,78%的受访者有规律储蓄的习惯,仅有11%受访者考虑买房买车。这些“宝呗青年”们同样也会“心疼8块钱的邮费、15块钱的会员费”。
Z世代在物质较为充裕的年代里成长,早已远离了衣不蔽体、食不果腹、含辛茹苦的旧时岁月,他们可挑选的余地更大、可探视的场域更广、可体味的情趣更多,他们需要在纷繁芜杂的消费场景里彰显个人独特的消费眼光、消费视角、消费品味,体现个人与众不同的消费境界、消费观感和消费风格。
而Z世代在消费文化的符号交换和符号创制中,追求的不仅仅是一种“可视的生活”,也包括其他许多网络媒介和时尚符号所表征的生活。
文化影响
中国政法大学刑法学教授罗翔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教授王德峰他们讲授通俗易懂的小知识,化繁为简,风趣幽默。“不一样的专业课”深受Z世代用户追捧。
2021年7月30日上映的《盛夏未来》对Z世代青年的内心世界进行了较为正确的捕捉,对于Z世代成长阶段所面临的普遍成长困惑和痛点都给予很细致的描绘。该片有着Z世代、当下少年人独特的“不定义青春”。而这番“不定义”,恰恰是过去五年青春片缺席暑期档的原因之一。
社会评价
以Z世代为代表的年轻消费者群体正在强势崛起,并将对整个互联网消费产生多维度的影响。由于他们的消费观更为个性,展现出兴趣优先、注重体验、理性消费等多元特征,因此消费对他们而言已不仅仅是需求的满足,更是一种生活方式的追求。他们的个体喜好、心理特征以及消费意识等都会影响这个时代消费方式的潮流和趋势,而他们的消费方式和消费理念,与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生活的变革、潮流的演进相谐一致、同频共振。消费购物只是Z世代的人生外挂,奋发有为才是他们的人生开挂,从他们的理性消费和价值选择中可以看出,他们是值得期许和托付的一代,也是堪当大任的一代。(皖南医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敖成兵 评)
网络学习对于学生的自觉性有着更高的要求。Z世代的创造和自我表达能力十分优越,他们前一秒可以是课堂上接受老师长篇大论的乖乖学生,后一秒就成了弹幕迭出、无拘无束地发表个性见解的网友,“B站”给了他们脱离传统课堂场域的机会。但是,如果真要在“B站”学习而非简单休闲娱乐,那就得首先调整为学习者的心态和姿态,“需要自觉地、有定力地去作出选择和判断”。(上海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严三九 评)
时代赋予了“Z世代”开放包容、勇于创新的精神,使之成为创新中国的又一批中坚力量。随着“Z世代”的成长与发展。未来,他们将带领中国走上更为广阔的国际发展舞台,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谱写下一个时代新篇章。(未来网评)
最新修订时间:2024-12-12 09:34
目录
概述
词语来源
流行背景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