β衰变是
放射性原子核放射电子(
β粒子)和
中微子而转变为另一种核的过程。1896年,亨利·贝克勒(A.H.Becquerel)发现铀的放射性;1897年,
卢瑟福(E.Rutherford)和
约瑟夫·汤姆孙(J.J.Thomson)通过在磁场中研究铀的放
射线偏转,发现铀的放射线有带
正电,带负电和不带电三种,分别被称为
α射线,
β射线和
γ射线,相应的发出β射线衰变过程也就被命名为β衰变。
放出正电子的称为“正β衰变”,放出电子的称为“负β衰变”。在正β衰变中,核内的一个
质子转变成中子,同时释放一个正电子和一个中微子;在负β衰变中,核内的一个中子转变为质子,同时释放一个电子和一个
反中微子。此外
电子俘获也是β衰变的一种,称为电子俘获β衰变。
式中X和Y分别代表母核和子核;A和Z是母核质量数和电荷数;e-、e+为电子和正电子,-ve、ve为
反电子中微子和
电子中微子。
其中mx和my为母核
原子和子核原子的
静止质量,me为电子的静止质量,Wi为轨道电子结合能,с为
光速。
β衰变的
半衰期分布在接近10秒到10年的范围内,发射出粒子的能量最大为几兆电子伏。β衰变不仅在重核范围内发生,在全部
元素周期表范围内都存在β
放射性核素。因此,对β衰变的研究比
α衰变的研究更重要。
β衰变可俘获K层电子,称为K俘获;也可以俘获L层电子,称为L俘获。轨道电子俘获所形成的
子核原子于缺少一个内层电子而处于
激发态,可通过外层
电子跃迁发射X
射线标识谱或发射
俄歇电子而退激。最初以为β-连衰变仅放出电子,实际测量发现,放出的电子能量从零到Qβ-连续分布,曾困惑物理学家多年。
β衰变属于
弱相互作用。1956年李政道和杨振宁提出弱相互作用过程
宇称不守恒,第二年
吴健雄等人利用极化核60Co的β衰变实验首次证实了宇称不守恒。这一发现不仅促进了β衰变本身的研究,也促进了粒子物理的发展。
1.因为
β粒子就是电子,而电子的质量比起核的质量来要小很多,所以一个
原子核放出一个β粒子后,它的质量只略微减少。
2.新核的
质量数不变,电荷数增加1,新核在
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要向后移一位。β衰变中放出的电子能量是连续分布的,但对每一种衰变方式有一个最大的限度,可达几兆
电子伏特以上,这部分能量由
中微子带走。
双重β衰变,亦作ββ衰变,是β衰变的一个特例,包含原子核内两个单位的转变,只发生于特定的原子核。双重β衰变正常来说会放出两对中微子,但现时有科学家猜想是否有可能发现不放出中微子的双重β衰变,称为“无中微子双β衰变”。物理学者尚未能验证此程序存在,推长
半衰期下限至10年。
1930年,W.泡利提出了β衰变放出中性微粒的假说。1933年,E.费密在此基础上提出了β衰变的电子中微子理论。这个理论认为:
中子和
质子可以看作是同一种粒子(
核子)的两个不同的量子状态,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变,相当于核子从一个
量子态跃迁到另一个量子态,在跃迁过程中放出电子和中微子。β粒子是核子的不同状态之间跃迁的产物,事先并不存在于核内。所以,引起β衰变的是电子-中微子场同
原子核的相互作用,这种作用属于
弱相互作用。这个理论成功地解释了β谱的形状,给出了β衰变的定量的描述。
根据量子力学的微扰论,费密理论给出单位时间发射动量在p到p+dp间
β粒子的几率为,(1)
式中g是
弱相互作用常数,Mif是跃迁
矩阵元,啚是
普朗克常数h除以2π,F(Z,E)是库仑改正因子,它描述核的库仑场对发射
β粒子的影响,是子
核电荷数Z和β粒子能量E的函数。
跃迁几率的大小主要由跃迁矩阵元|Mif|的大小决定。
费密理论给出β衰变对母核同子核间的
自旋和
宇称变化的选择定则:对于允许跃迁,自旋变化|ΔI|=0,1,宇称变化Δπ=+1;对于一级
禁戒跃迁,|ΔI|=0,1,2,Δπ=-1;对于二级以上的如n级禁戒跃迁,|ΔI|=n,n+1,Δπ=(-1)。
在β衰变的研究中的一个重要的突破是1956年
李政道和
杨振宁提出的
弱相互作用中的宇称不守恒,第二年
吴健雄等人利用极化核钴的β衰变实验首次证实了宇称不守恒,这一发现不仅促进了β衰变本身的研究,也促进了
粒子物理学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