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子(proton)是一种带1.6 × 10-19
库仑(C)
正电荷的
亚原子粒子,直径约1.6~1.7×10−15m,质量是938百万
电子伏特/c2(MeV/c2),即1.672621637(83)×10-27千克,大约是电子质量的1836.5倍(
电子的质量为9.10938215(45)×10-31千克),质子比中子稍轻(
中子的质量为1.674927211(84)×10-27千克)。质子属于
重子类,由两个
上夸克和一个
下夸克通过
胶子在
强相互作用下构成。
原子核中质子数目决定其
元素的种类和它属于何种
化学元素。
基本性质
相对质量:1.007
电荷:+1元电荷(+1.602176634 × 10-19
库仑)
粒子磁矩:2.7928单位核磁子
质子数=原子序数(就是元素序号)=核外电子数,中子数=质量数-质子数
1.氧元素是第二周期的元素,所以氧原子只有2个电子层内从层2个,外层6个,共8个电子;而氧原子的质子数也是8个。符合核外电子数=质子数,所以氧原子本身是电中性的,不带电荷。
事实上所有的原子都是电中性的,都符合【质子数】=【原子序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
2.每种物质中的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一定是等于该原子的质子数,但是这并不是说这种结构是稳定的结构,这只是元素原子的一个特性。比如Na原子就非常不稳定,很容易失去一个电子变成Na+,带一个正电荷,达到稳定结构。注意此时带电荷是因为变成了离子。对于未失去电子的Na原子来说,还是符合核外电子数=质子数
历史
英国物理学家
欧内斯特·卢瑟福被公认为质子的发现人。1918年他任
卡文迪许实验室主任时,用
α粒子轰击氮
原子核,注意到在使用
α粒子轰击
氮气时他的闪光探测器纪录到氢核的迹象。质子命名为proton,这个单词是由
希腊文中的“第一”演化而来的。卢瑟福认识到这些氢核唯一可能的来源是氮原子,因此氮原子必须含有氢核。他因此建议
原子序数为1的氢原子核是一个
基本粒子。在此之前尤金·戈尔德斯坦(Eugene Goldstein)就已经注意到阳极射线是由
正离子组成的。但他没有能够分析这些
离子的成分。卢瑟福发现质子以后,又预言了不带电的中子存在。
今时今日,以
粒子物理学的
标准模型理论为基础而论,因为质子是
复合粒子,所以不再被编入基本粒子的家族中。
2024年3月25日,据欧洲核子研究中心(CERN)官网报道,该机构大型强子对撞机(LHC)上的紧凑缪子线圈(CMS)国际合作组宣布,他们利用CMS轨迹探测器出色的追踪能力,首次观察到质子对撞中两个光子“变身”为两个陶子(τ)。
发现
1919年,卢瑟福做了用α粒子轰击氮原子核的实验,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容器C里放有放射性物质A,从A射出的α粒子射到铝箔F上,适当选取铝箔的厚度,使容器C抽成真空后,α粒子恰好被F吸收而不能透过,在F后面放一荧光屏S,用显微镜册来观察荧光屏上是否出现闪光.通过阀门T往C里通进氮气后,卢瑟福从荧光屏S上观察到了闪光,把氮气换成氧气或二氧化碳,又观察不到闪光,这表明闪光一定是α粒子击中氮核后产生的新粒子透过铝箔引起的。
卢瑟福把这种粒子引进电场和磁场中,根据它在电场和磁场中的偏转,测出了它的质量和电量,确定它就是氢原子核,又叫做质子,通常用符号1H或p表示。
这个质子是α粒子直接从氮核中打出的,还是α粒子打进复核后形成的复核发生衰变时放出的呢?为了弄清这个问题,英国物理学家布拉凯特又在充氮的云室里做了这个实验。如果质子是α粒子直接从氮核中打出的,那么在云室里就会看到四条径迹:放射α粒子的径迹、碰撞后散射的。粒子的径迹、质子的径迹及抛出质子后的核的反冲径迹.如果粒子打进氮核后形成一个复核,这复核立即发生衰变放出一个质子,那么在云室里就能看到三条径迹:入射α粒子的径迹、质子的径迹及反冲核的径迹。布拉凯特拍摄了两万多张云室照片,终于从四十多万条“粒子径迹的照片中,发现有八条产生了分叉。分叉的情况表明,这第二种设想是正确的。从质量数守恒和电荷数守恒可以知道产生的新核是氧17。
在云室的照片中,分叉后细而长的是质子的径迹,短而粗的是反冲氧核的径迹。
后来,人们用同样的方法使氟、钠、铝等核发生了类似的转变,并且都产生了质子。由于各种核里都能轰击出质子,可见质子是原子核的组成部分。
应用
物理中质子常被用来在
加速器中加速到近光速后用来与其它粒子碰撞。这样的试验为研究
原子核结构提供了极其重要的数据。慢速的质子也可能被原子核吸收用来制造人造同位素或
人造元素。
核磁共振技术使用质子的
自旋来测试分子的结构。
稳态
至今为止质子被认为是一种稳定的、不
衰变的粒子。但也有理论认为质子可能
衰变,只不过其寿命非常长。到今天为止
物理学家没有能够获得任何可能理解为
质子衰变的实验数据。实验已测得的质子寿命大于1035年。
水中的氢离子绝大多数都是水合质子。质子在化学和生物化学中起非常大的作用,根据
酸碱质子理论,可以在水溶液中提供质子的物质一般被称为酸,可以在水溶液中吸收质子的物质一般被称为碱。
然而,质子是通过中子的过程中电子捕获。这一过程不会自发发生,但只有当能源供应。其计算公式:
于此
p是一个质子,
这个过程是可逆的:中子可转换回质子通过
β-衰变,共同形成
放射性衰变。事实上,在一个自由中子衰变这样一个平均寿命约15分钟。
反质子
质子的反粒子是
反质子,反质子是1955年埃米利奥·塞格雷(Emilio Gino Segrè)和
欧文·张伯伦(Owen Chamberlain)发现的,两人为此获得了1959年的
诺贝尔物理学奖。
反质子的发现:
正电子的发现证实了狄拉克反粒子理论,一些
理论物理学家开始认真对待这一理论。1934年泡利与克拉夫证明,即使不能形成稳定的负能粒子海,也会有相应的反粒子存在。于是人们就开始寻找其他粒子的反粒子。早在1928年,狄拉克便预言了反质子的存在,但证实它的存在却花了20多年的时间。根据狄拉克的理论,反质子的质量与质子相同,所带
电荷相反,质子与反质子成对出现或湮没,用两个普通的质子碰撞便可获得反质子,但反质子的产生阈能为6.8GeV。1954年,在
加利福尼亚大学的
劳伦斯辐射实验室,建成了64亿电子伏的质子同步稳相加速器,这为寻找反粒子提供了条件。1955年,张伯伦和塞格雷用上述加速器证实了前一
年人们所观测的反质子的存在。由于反质子出现的机会极少,大约每1000亿高能质子的碰撞,才能产生数量很少的反质子,因而证实反质子的存在极为困难。1955年他们这个实验小组测到60个反质子。由于偶然符合本底不大,记数系统虽不算好,但较为可信。不久他们又发现
反中子。尽管
高能粒子打靶时也能产生反中子,但是由于反中子不带电,更难从其他粒子中鉴别出来。他们是利用反质子与原子核碰撞,反质子把自己的
负电荷交给质子,或由质子处取得正电荷,这样,质子变成了中子,而反质子则变成了反中子。鲁比亚,C.在正反
质子对撞机上进行几百吉电子伏的对撞实验,发现了现代
弱电统一理论所预言的传力子,因而获得1984年度
诺贝尔物理学奖。
符号p,H+
发现时间1919年
中子态的形成
在巨大的压力下,处于超固态的物质,使原来已经拥挤得紧紧的原子核和电子不能再紧了,这时候原子核只好被迫解散,从里面释放出质子与中子。从原子核里放出的质子,在极大压力下会与电子结合为中子。这样,物质的构造就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原来由原子核和电子构造的物质,如今都变成了中子。这样的状态,就叫做“
中子态”。
酸碱质子理论
酸碱
离子理论是阿伦尼乌斯(Arrhenius)根据他的
电离学说提出来的。他认为在
水中能电离出氢
离子并且不产生其它阳离子的物质叫酸。在水中能电离出
氢氧根离子并且不产生其它阴离子的物质叫
碱。酸碱中和反应的实质是
氢离子和
氢氧根离子结合成水。这个理论取得了很大成功,但它的局限性也早就暴露出来,例如,气态氨与氯脂氢反应迅速生成氯化铵,这个酸碱中和反应并有水的生成;又如氨的水溶液显碱性,曾错误地认为NH3和H2O形成
弱电解质NH4OH分子,然后离解出OH-、NH4+等。
由于
阿累尼乌斯的
酸碱离子理论不能解一些非水溶液中进行地酸碱反应等问题,1923年布朗特(Bronsted)提出了酸碱质子理论,把酸碱概念加以推广。
酸碱质子理论认为凡是能给出质子的物质都是酸,凡是能与质子结合的物质都是碱。即酸是质子的给予体,碱是质子的接受体。这样,一个酸给出质子后余下的部分自然就是碱,因为它本身就是与质子结合的。
这种关系叫做酸碱的共轭关系,式中略去了HB和B可能出现的电荷。右边的碱是左边酸的共轭碱,左边的酸是右边碱的
共轭酸,两者组成一个
共轭酸碱对,它们只直差一个质子。从以上例子可以看出,酸和碱可以是分子,也可以是
阳离子和
阴离子。还可以看出,像HPO2-4这样的物质,既表现酸,也
表现为碱,所以它是两性物质。同理,H2O,HCO3-等也是两性物质。二、
共轭酸碱的强弱
共轭酸碱对的离解常数Ka和Kb之间有确定的关系。以HOAc为例推导如下:由于溶剂水的浓度不常数,所以它不出现在
平衡常数式中。用KW表示[H3O+][OH-],KW称为
水的离子积。这说明在一定温度下,水中的[H3O+]与[OH-]的乘积为一常数。所以Ka·Kb=KW(2-7)24℃时KW值为1.0×10-14.这个关系说明,只知道了酸的离解常数Ka,就可以计算出它的共轭碱的Kb,反之亦然。Ka和Kb是成反比的,而Ka和Kb正是反映酸和碱的强度,所以,在
共轭酸碱对中,酸的强度愈大,其共轭碱的强度愈小;碱的强度愈大,其共轭酸的强度愈小。
根据酸碱质子理论,酸碱在溶液中所表现出来的强度,不仅与酸碱的本性有关,也与溶剂的本性有关。我们所能测定的是酸碱在一定溶剂中表现出来的相对强度。同一种酸或碱,如果溶于不同的溶剂,它们所表现的相对强度就不同。例如HOAc在水中表现为弱酸,但在
液氨中表现为强酸,这是因为液氨夺取质子的能力(即碱性)比水要强得多。这种现象进一步说明了酸碱强度的相对性。
三、酸碱反应
酸碱质子理论中的酸碱反应是酸碱之间的
质子传递。例如:这个反应无论在
水溶液中、苯或气相中,它的实质都是一样的。HCl是酸,放出质子给NH3,然后转变成共轭碱Cl-,NH3是碱,接受质子后转变成
共轭酸NH4+。强碱夺取了强酸放出的质子,转化为较弱的
共轭酸和共轭碱。酸碱质子理论不仅扩大了酸碱的范围,还可以把酸碱离解作用、
中和反应、
水解反应等,都看作是质子传递的酸碱反应。由此可见,酸碱质子理论更好地解释了酸碱反应,摆脱了酸碱必须在水中才能发生反应的局限性,解决了一些
非水溶剂或气体间的酸碱反应,并把
水溶液中进行的某些离子反应系统地归纳为质子传递的酸碱反应,加深了人们对酸碱和酸碱反应的认识。但是酸碱质子理论不能解释那些不交换质子而又具有
酸碱性的
物质,因此它还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
路易斯提出的酸碱
电子理论是目前概括最广的酸碱理论。该理论认为,凡是能给出
电子对的
物质叫做碱;凡是能接受电子对的物质叫做酸。即酸是
电子对的接受体,碱是电子对的给予体。因此,碱中给出电子的原子至少有一对
孤对电子(未成键的
电子对),而酸中接受电子的原子至少有一个空轨道(外层未填充电子的轨道),以便接受碱给予的电子对,这种由路易斯定义的酸和碱叫做
路易斯酸和
路易斯碱。例如,三氟化硼(BF3)是
路易斯酸,因为BF3中的B
原子有一个空轨道是
电子的接受体。NH3中N原子有一对
孤对电子,是电子对的给予体,为路易斯碱。但是,由于酸碱电子
理论概括的酸碱范围太宽,使其实用价值受到一定的限制。
质子守恒
质子守恒就是酸失去的质子和碱得到的质子数目相同,质子守恒和物料守恒,
电荷守恒一样同为溶液中的三大守恒关系,质子守恒也可以由电荷守恒和物料守恒关系联立得到NaHCO3溶液中,存在下列等式C(H+)+C(Na+)=C(HCO3-)+2C(CO32-)+C(OH-)这个式子叫电荷守恒C(Na+)=C(HCO3-)+C(CO32-)+C(H2CO3)这个式子叫物料守恒
方法一:两式相减得C(H+)+C(H2CO3)=C(CO32-)+C(OH-)这个式子叫质子守恒。方法二:由
酸碱质子理论原始物种:HCO3-,H2O消耗质子产物H2CO3,产生质子产物CO32-,OH-C(H+)=C(CO32-)+C(OH-)-C(H2CO3)即C(H+)+C(H2CO3)=C(CO32-)+C(OH-)关系:剩余的质子数目等于产生质子的产物数目-消耗质子的产物数目直接用酸碱质子理论求
质子平衡关系比较简单,但要细心;如果用电荷守恒和物料守恒关系联立得到则比较麻烦,但比较保险,又如NaH2PO4溶液,原始物种:H2PO4-,H2O,消耗质子产物:H3PO4,产生质子产物:HPO42-(产生一个质子),PO43-(产生二个质子),OH-,所以:c(H+)=c(HPO42-)+2c(PO43-)+c(OH-)-c(H3PO4)可以用电荷守恒和物料守恒联立验证下。
科学研究
2022年,美国科学家在最新一期《自然》杂志上撰文指出,对质子的极化率开展了新精确测量,结果发现了质子结构的异常——质子比此前认为的更有弹性,证实了此前被认为是误差的异常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