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氏度
用来计量温度的单位
华氏度(Fahrenheit scale),符号为℉,是一种用于计量温度的单位。它由德国科学家华伦海特(Gabriel Daniel Fahrenheit)于1724年创立。华氏度以纯水的冰点为32度,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为212度,中间划分为180等份,每等份代表1华氏度。
换算关系
华氏温度与摄氏温度之间的换算关系为:
反之,
例如:
摄氏度转华氏度
0°C 转换为华氏度:
所以,0°C 等于 32°F。
华氏度转摄氏度
77°F 转换为摄氏度:
所以,77°F 等于 25°C。
研究历史
华氏温度计的发明可以追溯到18世纪初,由德国物理学家丹尼尔·加布里埃尔·华伦海特(Daniel Gabriel Fahrenheit)在荷兰阿姆斯特丹进行的研究工作。
早期探索
华伦海特在早期的研究中,受到了当时已有的温度计设计的启发,特别是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伽利莱(Galileo Galilei)的空气温度计和费迪南多二世·德·美第奇(Ferdinando II de' Medici)的酒精温度计。然而,这些早期的温度计存在许多局限性,包括测量范围有限、读数不准确等。
华氏温度计的发明
华伦海特在1714年发明了水银温度计,这一设计显著提高了温度测量的准确性和一致性。他选择水银作为测温液体,因为水银具有稳定的膨胀系数和宽的熔点-沸点范围。
华氏温标的建立
在发明水银温度计后,华伦海特开始着手建立一种统一的温度标尺(温标)。他通过实验确定了三个固定点:盐水结冰(水、冰和氯化铵混合物)的温度定为0°F,冰水混合物的温度定为32°F,正常人体温度定为96°F。1776-1777年由亨利·卡文迪许(Henry Cavendish)领导的英国皇家学会的委员会将华氏温标的两个温度固定点确定为:水的冰点定为32度,水的沸点定为212度。在修订后的温标下,水、冰和氯化铵混合物的温度近似为4°F,而正常人体温度近似为98.6°F。
传播与应用
华氏温度计很快在欧洲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特别是在英国和其殖民地。18世纪末,华氏温度计已成为科学研究和日常生活中的标准测温工具。
与摄氏温度计的竞争
随着瑞典天文学家安德斯·摄尔修斯(Anders Celsius)在1742年提出摄氏温标,华氏温度计开始面临竞争。摄氏温标因其更简单的刻度划分(水的冰点为0度,沸点为100度)而逐渐在科学界得到广泛应用。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5-04-09 13:43
目录
概述
换算关系
研究历史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