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身》是战国时期
墨子及其后学的《
墨子》中的一篇文章,见于《墨子》的第二篇。《修身》篇主要讨论品行修养与
君子人格问题,强调品行是为人治国的根本,君子必须以品德修养为重。
墨子(前468 -前376),名翟(dí),
春秋末
战国初期
宋国(今河南商丘)人,一说
鲁国(今山东滕州)人,是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科学家、军事家、
社会活动家,
墨家学派的创始人,墨子创立
墨家学说,并有《墨子》一书传世。
君子战虽有陈(1),而勇为本焉;丧虽有礼,而哀为本焉;士虽有学(2),而行为本焉。是故置本不安者(3),无务
丰末;近者不亲,无务来远;亲戚不附,无务外交;事无终始,无务多业;举物而暗(4),无务
博闻。
是故先王之治天下也,必察迩来远。君子察迩而迩修者也。见不修行,见毁,而反之身者也,此以怨省而行修矣。
谮慝之言(5),无入之耳;
批扞之声(6),无出之口;杀伤人之孩(7),无存之心,虽有
诋讦之民(8),无所依矣。故君子力事日强,
愿欲日逾(9),设壮日盛(10)。
君子之道也:贫则见廉,富则见义,生则见爱,死则见哀;四行者不可虚假,反之身者也。藏于心者,无以竭爱;动于身者,无以竭恭;出于口者,无以竭驯(11)。畅之四支(12),接之肌肤,
华发隳颠(13),而犹弗舍者,其唯
圣人乎!
志不强者智不达;言不信者行不果。据财不能以分人者,不足与友;守道不笃,遍物不博(14),辩
是非不察者,不足与游。本不固者末必几(15),雄而不修者(16),其后必惰(17)。原浊者流不清,行不信者名必
秏(18)。名不徒生而誉不自长。
功成名遂,名誉不可虚假,反之身者也。务言而缓行,虽辩必不听。多力而伐功,虽劳必不图(19)。慧者心辩而不繁说,多力而不伐功,此以名誉扬天下。言无务为多而务为智,无务为文而务为察。故彼智无察(20),在身而情(21),反其路者也。善无主于心者不留,行莫辩于身者不立;名不可简而成也,誉不可巧而立也,君子
以身戴行者也。思利寻焉,忘名忽焉,可以为士于天下者,未尝有也。
君子作战虽然
布阵,但还是以
勇敢为本;办丧事虽有一定的
礼仪,但还是以
哀痛为本;做官虽讲究
才学,但还是以
品行为本。所以,
根基树立不牢的人,不要期望有茂盛的枝叶;身旁的人都不能亲近,就不要希望
招徕远方的人;
亲戚都不
归附,也就不要对外交际;办一件事都不能
善始善终,就不要做很多事;举一个事物尚且不
明白,就不要追求
见多识广。
所以古代的君王治理天下,必定是以
明察左右来使四方臣服。君子能明察左右,左右之人也就能
修养自己的品行了。君子不能修养自己的品行而受人
诋毁,那就应当反省自己了。这样就能少些
怨言,而自己的
品性也得到了提高。对于
诬陷和
恶毒的话,不要听它;
诽谤攻击别人的话,不要说它;伤害别人的
刻薄想法,不要放在心里。这样,即使有专门
搬弄是非的人,也就无处可依了。因此君子努力做事就日益强大,安于
嗜欲就日益苟且,
恭敬庄重就日益繁盛。
意志不坚定的人才智也不会通达,说话没有
信用的人行动也不会有结果。占据财物而不能分享给别人的,不值得与他交友;不能信守原则,辨别事物不广博,对是非分辨不清的人,不值得与他
交游。根不牢固的枝叶必然会很危险,开始不
修身的人,后来肯定会
堕落。
源头浑浊的水流不会清澈,行为不守信用的人
名声必然会败坏。名声不是凭空产生的,
赞誉也不会自己增长,只有成就了功业,名声才会到来。名声与
荣誉不能有虚假的成分,因为这是要反求诸己的。只
着力于
空谈而没有行动的人,即使善于
辩论,也没有人听从他;出力很多但是爱
夸耀功劳的人,虽然辛苦,但是没有人认可他。有智慧的人
明辨却不多说,做的多却不夸耀功劳,他的名声与荣誉才会
传扬于
天下。话不在多而在于
机智,不在文采而在于明白。所以没有智慧就不能明察,再加上自身的
懈怠,与成功就
背道而驰了。善良没有内心支持就不能保留,行为不由本身
审辨就不能树立。名声不会因为
苟简而成,荣誉不会因为
诈伪而立。君子是以言行合一、
身体力行达到的。在
利益上想的深远,却忘掉名誉,而能成为天下
贤士的,从来没有有过。
作者先以作战、守丧与学习为例,说明其根本不在于列阵、礼节与才学,而分别在于勇气、哀伤与德行。作者总结先代圣王治理天下的方法主要在于能够“察迩来远”,也就是明察左右的人,招徕远方的君子贤人,让他们互相影响共同为国效力。
作者认为,“君子之道”包括“贫则见廉,富则见义,生则见爱,死则见哀”以及明察是非、讲究信用、注重实际等方面的内容。作者指出对这四者都能很好实践的唯有圣人,所以,他提出了“慧者新辩而不繁说,多力而不伐功”“言无务为多而务为智,无务为文而务为察”等切实可行的修身标准,认为只有这样才能做到不立虚名,成为真正扬名天下的高贤大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