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山野录》是
北宋僧人
文莹撰写的一部笔记体
野史。三卷。因书作于荆州金銮寺,故以湘山为书名。
作品简介
作者介绍
《湘山野录》的作者
文莹,字如晦,一说字道温,北宋时期
钱塘人。生卒年月不详,大约生活在真宗至神宗这一段时间。据《
文献通考》引
晁公武《
郡斋读书志》,说文莹是吴地僧人,而《
四库全书总目》的作者认为《通考》有误,认为文莹在荆州之
金銮寺隐居并著成《湘山野录》一书。
内容
《湘山野录》写成于神宗
熙宁年间,主要内容是记载自北宋开国至神宗时期的历史,内容十分广泛,涉及朝章国典、宫闱秘事、将相轶闻,下及风俗风情,主要内容仍是朝廷高官显贵的趣闻轶事。这个
文莹虽是身居佛寺,却也是心在朝廷,不甘寂清之人,书中有几个条目记载他和当朝大臣的一些交往,语气中也不满自得之气。虽是身在佛门,也只不过佛门中的一个
凡夫俗子罢了。
因为是当朝人记载本朝的历史,所以书中就不免以尊者讳,为贤者讳,而且不仅讳,更有为皇帝脸上贴金之事。如卷上《闻前代兴亡以自省戒条》记载仁宗继位后告诉大臣“除君臣不可闻之事外,自余皆宜明讲。”一副虚心纳谏的面孔。后来当宫内侍讲大臣讲解《
礼记·檀公篇》中“君即位而为捭,岁一漆之。”
郑玄解释“捭,著身棺也。”但侍讲大臣因为是讲皇帝即位后就要造棺材,不愿明说。待讲经完毕,侍讲大臣退出后,仁宗独留尚书
宋祁询问真相,宋祁只好实话实说。仁宗大笑说:“死生,常理也,何是惮”。其实这是一件小事,也说明不了多少问题,但
文莹在这里却小题大做,把它当作仁宗的一个美德。
卷下《真宗求占城稻种》条记载宋真宗“深念稼穑闻占城稻耐旱,西天绿豆子多而粒大,各遣使以珍货求其种。占城得种二十石,至今在处播之。西天中印土得绿豆种二石。始植于
后苑,秋成日近臣尝之,仍赐占稻及西天绿豆御诗。”这里是赞美宋真宗重视农业,关心农业生产。
《湘山野录》的主要内容当然是对皇帝歌功颂德、涂脂抹粉。但这位僧人也有口没遮拦的时候,有时把统治阶级内部勾心斗角的黑暗内幕也一不小心给说了出去,这里最明显的例子是关于太祖太宗之交“
斧声烛影”一案的记载。《续湘山野录》“太宗即位”条是这样记载的:祖宗潜耀日,尝与一道士游于
关河,无定姓名,自曰混沌,或又曰真无,每有乏则探囊金,愈探愈出。三人者每
剧饮烂醉。生善歌《步虚》为戏,能自引其喉于
杳冥间作
清徵之声,时或一、二句,随天风飘下,惟祖宗闻之,曰“金猴虎头西,真龙得其位。”至醒诘之,则曰:“醉梦语,岂足凭邪?”至
膺图受禅之曰,及庚申正月初四日也。自御极不再见,下诏草泽遍访之,或见于
轩辕道中,或嵩洛间。
后十六载,乃开宝乙亥岁也,上已祓禊,驾幸西沼,生醉坐于岸木阴下,笑揖太祖曰:“别来喜安。”上大喜,亟遣中人密引至后掖,恐其遁,急回跸与见之,一如平时,抵掌浩饮。上谓曰:“我久欲见汝
决克一事,无他,我寿还得几多在?”生曰:“但今年十月廿日夜,晴,则可延一纪;不尔,则当速措置。”上酷留之,俾泊后苑。苑吏或纪见宿于木末鸟巢中,止数日不见。帝切切记其语。至所期之夕,上御太清阁四望气。是夕果晴,星斗明灿,上心方喜。俄而阴霾四起,天气陡变,雪雹骤降,移仗下阁。急传
宫钥开端门,召开封王(即太宗
赵光义)。延入大寝,酌酒对饮。宦官、宫妾悉屏之,但遥见烛影下,太宗时或避席,有不可胜之状。饮讫,禁漏
三鼓,殿雪已数寸,帝引拄斧截雪,顾太宗曰:“好做,好做!”遂解带就寝,鼻息如雷霆。是夕,太宗留宿禁内,将五鼓,
周庐者寂无所闻,帝已崩矣。太宗受遗诏于柩前即位。逮晓登明堂,宣遗诏罢,声恸,引近臣环玉衣以瞻圣体,玉色温莹如出汤沐。
这一段记载的开始,
文莹是想宣扬太祖帝位得来的神秘性,但一不小心,把太宗继位的可疑性给暴露出来,头天晚上很活泼硬朗的皇帝第二天早上突然驾崩,而且身边只有御弟一人,人们无法不怀疑太宗继位的合理性,也就给后人留下了“斧声烛影”的千古之谜,至今仍在困惑着不少的专家、学者。
文莹在书中还揭露了统治阶级内部的勾心斗角,为了保护自己的既得利益,甚至冒着
欺君之罪,对有可能威胁到自己前途和命运的人,坑蒙拐骗,威胁利诱,
无所不用其极。在卷上《种放三不便之奏》和《种放为权威所陷》条就揭露了一桩权贵的一个大阴谋。种放是北宋时期著名的
隐士,据说曾师事
陈抟老祖,对北宋的弊端有着自己清醒的认识和独到的见解。宋真宗在西岳祭祀回京途中,驻在河中府,当有三千名长安人要求皇帝去长安光临一下,而且要求十分坚决。真宗不知如何是好,就找种放一起决定是否去长安。种放恳切劝阻,认为有三条理由不能去长安,其一“陛下方以孝治天下,翻事秦、汉,侈心封禅郡岳,而更临游别郡,久抛宗庙,于孝为阙。”其二“精岳重臣扈从车跸,京国一空,民心无依,况九庙乎?”其三,“其百司供拟顿仗事繁,晚春蚕麦已登,深费农务。”真宗接受了种放的劝阻,并慨叹满朝的文武大臣,并没有一人劝阻自己。种放说:“这些人都愿意随从护驾,举行百世盛典,趁机中饱私,捞取名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小算盘。”当时真宗便想邀请种放一起回朝,种放没有答应。真宗临行又告诉种放,有一天会让他到朝廷去。这一下把好多大官吓坏了,他们唯恐种放到朝廷后妨碍他们,便设下一个诡计,让种放的熟人雷有终告诉种放说:“不久朝廷就会有诏旨下来,但不要轻意答应来朝,应该坚持隐节,过一段时间再另上一奏折,请求朝觐见,并问候皇帝一路风尘之苦,这才是君臣之间忠厚诚恳心情的表示。”
种放不知是计,便遵嘱而行。真宗回到都城后,就与执政大臣商量召见种放的事,大臣诡密地说:“种某人肯定不会来的。请陛下记住我的话,时间长了,他自己又会自动请求朝觐。”真宗下诏之后,结果果然如此,皇帝便十分疑惑。过了半年,河阳知县孙爽果然受种放要求,上奏要求入觐。皇帝十分震惊,问执政大臣为什么能料事如神,执政大臣回答说:“我是太了解种放了,他不是真隐居,而是把山林当作枷锁一样;隐居不仕的目的是沽名钓誉,哪是真隐士。他为什么这时要求入觐,还不是因宰相王旦要退休吗?希望陛下明察。”这位大臣这么一说,真宗对种放的好感一点儿也没有了,再也不提让他入朝觐见,而是让河阳县赐给种放一百两银子买山隐居。
宋徽宗祟宁二年(公元1103年),朝廷下诏禁毁
元祐党人的书籍,《湘山野录》由于某些记载暴露了北宋朝廷的阴暗面,因此也上了禁毁书目。
目录
生死谜
卷上
杜祁公求免预明堂大享
闻前代与亡之事以自省戒
夏辣作诗举笔无虚致
种放奏十议书
张咏镇陈台
张乖崖成都还日
种放三不便之奏
光梵大师通敏有先识
日本国忽梯航称贡
种司谏布所陷之基
杨亿入关试神童
两府接见宾客之制
真宗宣示亲撰文
真宗御禁台以候五星
工晋公乏崖
枢相非辜谪汉东
钱思公谪居汉东
吴越民间尽算丁壮钱
眉守初亲事大排乐
杨叔贤大刻诫虎文
范文正公镇余杭
罗公远旧庐
峨眉山白水寺
卸史平吕犬兀
金陵赏心亭
鼎州甘泉寺
长沙六快活诗
鼎州沧水驿楼李白诗
欧阳公谪滁州
吴国五世同居者
晏元献撰章懿太后神道碑
曹利用因侄坐罪
朝廷置职田
西掖紫薇故事
申国长公主削发为尼
元厚之侍从三明主
说唱
卷中
仁宗命侍臣撰真宗讲席记
王至道安集流亡
徐铉著书
石守道主盟上庠
潭州试僧童
安鸿渐有滑稽清才
魏侍郎知广州
郑毅夫知荆南
杨安国迩英阁讲周易
天文院测验辉气
祥符天书至郑州
寇忠愍罢相恋阙
叶县大井石
吕申公累乞致仕
郑毅夫入翰林为学上
潘佑事江南
同卢一民兼并刻剥
丞相闲话阀阅之盛
李退夫撒园荽
冯当世求於武昌
杨文公由禁林为汝守
崔公谊补任丘簿
太宗善望气
尹师鲁与刘??辈议水逻城事
范文正公镇青社
舒州祖山得杜牧之诗
唐公介诸子自勉
宋九释诗惟惠崇绝出
范文正公谪睦州
太祖将展外城
潭州守自售所搜蚌胎
余杭能万卷者
江南李煜性宽恕
退傅张士逊?[金明]
钱思公镇洛
太宗喜奕棋
学僧注法音集
杜祁公致仕於南都
择臣僚伴虏使射弓
说明
卷下
李侍读魁梧善饮
丁晋公释褐授饶倅
荫补子弟有当齐挽之职
张尚书镇蜀
僧录赞宁洞古博物
馆中诗笔最得唐人风格者
苏子美赠秘演诗
苏子美坐自盗律
钱文僖求相骨法
蔡君谟出守福唐
抚人饶餗
李文和公识学优瞻
契嵩师没於灵?L山
张景尚义气
成都无名高僧有功
程东美守宾州
蜀盗糠者皆斩
韩熙载事江南三
交贼寇邕
真宗求占城稻种
中贵人尽带将仕郎
天台教主礼法师
向敏中为东岳奉册使
欧公撰石曼卿墓表
版本
中华书局一九八四年出版了郑世刚点校的《湘山野录》,是最好的版本,可供参考。
相关简介
李建勋游东山原文
译文
提要
《湘山野录》三卷、《续录》一卷,宋僧
文莹撰。文莹,字道温,
钱塘人。《
文献通考》引晁公武《读书志》,以为吴僧。今按《读书志》,实无吴字,《通考》误也。其书成于熙宁中,多记北宋杂事。以作于荆州之金銮寺,故以湘山为名。《读书志》作四卷,《通考》则《续录》亦作三卷,皆与今本不同,未详孰是。厉鹗《宋诗纪事》称,文莹及识苏舜钦,欲挽致于欧阳修,文莹辞不往。
今考《录》中“欧阳公谪滁州”一条,称文莹“顷持苏子美书,荐谒之,迨还吴蒙,见送”云云,与鹗所言正相反。岂别据他说,未及考此书耶?《续录》中“太宗即位”一条,李焘引入《长编》,启千古之论端,程敏政《宋纪受终考》,诋之尤力。然观其始末,并无指斥逆节之事,特后人误会其词,致生疑窦,是非作者本意,未可以为是书病也。吴开《优古堂诗话》,论其以阳郇伯妓人入道诗,误为陈彭年送申国长公主为尼诗;朱翌《猗觉寮杂记》,论其载“琴曲贺若”一条,误贺若夷为贺若弼;姚宽《西溪丛语》,论其记宋齐邱事失实。盖考证偶疏,未为大失。
王士祯《古夫子亭杂录》,论其载王钦若遇唐裴度事,小说习径,亦不深求。惟朱弁《曲洧旧闻》曰:宇文大资言,
文莹尝游丁晋公门,晋公遇之厚,《野录》中凡记晋公事,多佐佑之。人无董狐之公,未有不为爱憎所夺者。然后世岂可尽欺哉?是则诚其一瑕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