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齐丘(887年-959年),一作宋齐邱,字超回(一作昭回),后改字子嵩,号九华先生,豫章(今江西南昌)人,五代十国时期吴国、南唐宰相。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宋齐丘是
镇南军节度副使宋诚之子,因父亲早逝而家道中落,只能依靠节度使
钟传生活。他虽生于“经籍道熄”的唐末乱世,但却励志勤学,尤精纵横之术,曾梦到乘龙上天,认为日后必能显达,颇以此自负。据陆游《
入蜀记》记载,宋齐丘曾自称“乡贡进士”,说明他曾参加科举,但未能擢第。
天祐三年(906年),钟传病逝,其子
钟匡时继任节度使。吴国趁机吞并镇南军,俘虏了钟匡时等五千人,将他们全部迁往吴都
广陵(治今江苏扬州)。宋齐丘亦随同东迁,因生活穷苦,只能寄居在娼妓魏氏家中。他后来成为骑将姚克瞻的门客。而此时,唐朝已经被后梁所取代。吴国虽据江淮自立,但国主杨氏大权旁落,军政大权尽为权臣
徐温所掌控。
徐氏谋主
天祐九年(912年),徐温养子
徐知诰出镇
升州(治今江苏
南京)。宋齐丘在姚克瞻的推荐下,又投到徐知诰门下为宾客。他在一次陪同徐知诰游玩时,作《
陪游凤凰台献诗》以言志。徐知诰大为赞赏,“奇其才”,待以国士之礼。后来,宋齐丘又被徐知诰任为军府推官,与判官
王令谋、参军
王翃同为徐知诰的
谋主。徐知诰采纳宋齐丘之策,在升州招揽儒生,推行文教,劝课农桑,修葺战备,数年之内便将升州治理得“府廪盈积,城隍完峻”。
天佑十二年(915年),徐温留长子
徐知训在广陵
辅政,自领兵出镇
润州(治今江苏
镇江),遥决军国大政。他见升州富庶,乃于天佑十四年(917年)移镇升州(后称
金陵府),并将徐知诰调到润州。徐知诰由是大为不满。宋齐丘密劝徐知诰道:“三郎(指徐知训)为人骄纵,早晚必有不测。润州与广陵只有一江之隔,一旦广陵生变,您便能抢先进入广陵。这是上天赐给您的良机啊。”徐知诰这才欣然到润州赴任。
天佑十五年(918年),徐知训果然在政变中被杀。徐知诰在润州闻之,大喜道:“宋公之言中矣。”他当日便引兵渡江,入广陵平乱。徐温因亲子皆幼弱,乃以徐知诰接替徐知训的辅政之责。徐知诰在此后长期执政,声望日渐攀升,甚至到了“温虽遥秉大政,而吴人颇已归属于知诰”的地步。当时,宋齐丘深得徐知诰的信重,常参与密谋。徐知诰在府内水池中筑一小亭,夏天和宋齐丘在亭中议事,并撤去进亭的浮桥,两人经常一谈就谈到半夜。他们冬天则在高堂中议事,不设屏障帷幕,只在正中置一火炉。两人用铁箸画灰为字,随写随擦。密谋内容因而无人能知。但徐温却非常厌恶宋齐丘。故此终徐温之世,宋齐丘仅为殿直军判官,一直得不到升迁。
顺义七年(927年),徐温患病,命次子
徐知询前往广陵,准备让他代徐知诰执政。徐知诰闻讯,准备上表乞罢政事,退而求为
镇南节度使。宋齐丘却劝谏徐知诰,“请缓其事”。结果就在徐知诰准备上表的前一夜,传来了徐温在金陵病逝的消息。徐知询返回金陵奔丧,徐知诰得以继续执政。而此时,已经屈居下僚十余年的宋齐丘没有了徐温的压制,终于得到提拔,被擢为右司
员外郎,后来又进位
右谏议大夫、兵部
侍郎,“居中用事”。
太和三年(932年),徐知诰欲以宋齐丘为
宰相。但宋齐丘自认为资望浅薄,担心不能服众,于是采取以退为进的策略邀取名望。他以“归洪州葬父”为由离开广陵,径自前往
九华山隐居,并接连拒绝吴睿帝
杨溥和徐知诰的征召。徐知诰又命长子徐景通亲自去请宋齐丘出山。宋齐丘这才返回广陵,被拜为
右仆射。不久,徐知诰效仿徐温旧例,出居金陵遥秉大政,留徐景通在广陵辅政。宋齐丘以右仆射兼任中书侍郎,与
左仆射兼
门下侍郎王令谋同任
同平章事(宰相衔)兼内枢使,一同辅佐徐景通。
渐遭疏远
徐知诰辅政日久,随着他威望的提高,举国皆知其有代吴之势。但徐知诰担心众心不附,想等杨溥死后再行篡国。宋齐丘亦深以为然。但
都押牙周宗却揣测徐知诰之意图,在太和六年(934年)二月时主动到广陵暗示杨溥
禅位,随后又将此事告知宋齐丘。宋齐丘认为周宗抢了自己的劝进首功,大为嫉恨,于是留周宗在府中夜饮,遣使者快马连夜赶赴金陵,向徐知诰手书切谏,反对禅代。他后来又亲自前往金陵,请徐知诰斩周宗以谢国人。徐知诰认为篡位还不到时机,于是贬逐了周宗。
但徐知诰后来在
李建勋、
徐玠等人的进言下,态度大为改变,又重新召回了周宗。他从此疏远了宋齐丘,后来还将宋齐丘由广陵召到金陵,任命为诸道都统判官,加领
司空,但却不让其参预国事。宋齐丘大权顿失。徐知诰后来被加拜为
天下兵马大元帅,封齐王,并于
天祚二年(936年)正式开设大元帅府,又以宋齐丘、徐玠为元帅府左、右司马。
镇南节度使
李德诚在徐知诰的授意下,率诸将赴广陵陈述徐知诰功德,请杨溥禅位,随后又到金陵,向徐知诰劝进。宋齐丘曾试图阻止李德诚劝进,但都无济于事。徐知诰乃于天祚三年(937年)正月在金陵建
齐国(吴封国),立宗庙、社稷,置百官。宋齐丘作为勋旧,被任命为齐国的
左丞相,但仍不能参预政事。不久,杨溥下诏禅位给
李昪。李德诚携禅位诏书再赴金陵,率百官敦请李昪接受禅位。但宋齐丘此时却称病在家,不肯在劝进表上署名。徐知诰为此大为不满。
徐知诰于当年十月受禅称帝,仍以齐为国号(后改为唐),又改姓名为李昪,建立了
南唐。当时,徐玠、李建勋、周宗等皆授要职。但宋齐丘仅却加
司徒虚衔,仍不能掌握实权。李德诚对李昪称其受禅之时“惟宋齐丘不悦”,并拿出了宋齐丘此前阻止他劝进的书信。宋齐丘顿首谢罪。李昪却并未怪罪宋齐丘,还道:“子嵩是与我相交三十年的故人,岂会有负于我。”
宋齐丘为了重获信任,又开始讨好李昪。他请求将仍保留皇帝尊号、居于广陵旧宫的杨溥降为公侯,迁往别州,以消除杨氏在江南的影响。李昪于是将杨溥迁往润州丹杨宫,以严兵守卫。后来,宋齐丘又主动要求参预国政,并称为李昪左右所离间,结果惹怒了李昪,不得不归家待罪。但李昪很快就怒气消解,对人道:“宋公有才,只是不识大体而已,我岂是忘旧之人。”他亲手书诏,命李璟(即徐景通)召宋齐丘入见,加授其为
同平章事。时为升元二年(938年)七月。
几度沉浮
升元六年(942年),李昪在宋齐丘的多次请求下,命宋齐丘以左丞相、
太保之职主持
中书省政务,但却将中书、门下两省的实际权力归于
给事中、
中书舍人等官,架空了他的宰相权力。宋齐丘不甘于此,以“剧务多在尚书省”,又请求主持尚书省。李昪虽许之,但却规定三省政事皆由
李璟一同参决。
但过了没多久,南唐朝中便爆发了
夏昌图盗官钱案。夏昌图是宋齐丘的亲吏,盗取官钱六百万,按法当处死。但宋齐丘却徇私包庇,赦免其死罪。李昪闻知大怒,亲自干预此案,斩了夏昌图。宋齐丘为此羞惭不已,称病请辞省事,结果辞呈一上便被李昪批准。他此后便一直称病在家,不复朝谒。李昪让寿王李景遂前去慰问,又以“衣锦昼行,古人所贵”,答应让他出镇故乡洪州。宋齐丘这才入朝。李昪于当年(942年)五月拜宋齐丘为镇南节度使,镇洪州,并赐其锦袍一袭。
宋齐丘在洪州期间,每日身披御赐锦袍视事。但他“委任群小,政事不治”,还将旧居爱亲坊改为锦衣坊,大启第宅,穷极宏壮,又让坊中居民“修饰墙屋门巷,极备华洁”。居民不堪承受沉重的负担,相继逃走,以致“坊中为之空”。
保大元年(943年),李昪病逝,李璟即位。宋齐丘自洪州入朝,被召拜为太保、中书令,与新任
侍中的奉化节度使周宗同列宰相。(一作宋齐丘、周宗分任左右丞相。)宋齐丘此前曾劝李昪改以宣城王
李景达为嗣,得罪了李璟。但李璟因宋齐丘是“先朝勋旧”,这才顺应时望召他为相,而政事“皆自决之”。当时,宋齐丘的旧客
陈觉已得李璟器重,和
冯延巳、
冯延鲁、魏岑、
查文徽等相互勾结,在朝堂上并称“五鬼”。他们都依附于宋齐丘,制作流言蜚语,打击周宗。
周宗平日里“恭谨自守”,根本无力对抗宋齐丘等人,只能向李璟哭诉。李璟由此对宋齐丘大为鄙薄,于当年(943年)十二月将宋齐丘罢为镇海军节度使,镇润州。宋齐丘愤愤不平,上表求归九华山旧隐。李璟知道宋齐丘只是故作姿态,于是顺水推舟的同意了其请求,并称:“朕实知公,故不夺公志。”他封宋齐丘为青阳县公,享有九华山所在的青阳县一县的租税,并赐号九华先生。宋齐丘只得离开朝堂,前往九华山“隐居”。他在青阳大修宅第,“服御、将吏,皆如王公”,但心中愈加愤恨。
宋齐丘退隐期间,李璟意欲传位于皇弟齐王李景遂,命李景遂总理政务,且在群臣之中只见魏岑、查文徽二人,“余非召对不得见”。诏书一下,国内哗然,群臣纷纷反对。宋齐丘亦自九华山上疏,“极论不可”。李璟只得收回了所下诏书。
宋齐丘隐归青阳,逾年不得起复。其亲信陈觉、李征古通过李景达向李璟进言,称:“宋齐丘是先帝布衣之旧,陛下就算不加以任用,也不应将他弃于山野。”李璟于是命李景达亲自前往青阳,征召宋齐丘入朝。宋齐丘这才得以回到朝堂,被拜为太傅、中书令,封卫国公,赐号国老,“但奉朝请,不预政事”。时为保大四年(946年)正月。
宋齐丘此次入朝之后,更加轻财好客,以致“识与不识皆附之”。当时,南唐已灭闽国,但福州却为闽国旧将李仁达所割据。宋齐丘趁机举荐陈觉,让他到福州召李仁达入朝。但陈觉面对倨傲的李仁达,始终不敢言及让其入朝一事,归朝途中却又矫诏发兵,挑起了与福州的战事(即
南唐与吴越福州之战)。李仁达在吴越国的支援下,大败南唐军队。南唐经此一败,国力大损。朝论皆认为陈觉必死,李璟亦欲杀之。但陈觉却得宋齐丘、冯延巳从中斡旋,最终仅遭贬黜。
史馆修撰韩熙载对此大为不满,上疏请斩陈觉以正国法,又弹劾宋齐丘朋党祸国。他因此得罪了宋齐丘,被诬以“被酒猖狂”,贬出了朝堂。当时,南唐朝中党争严重。宋齐丘与冯延巳、陈觉、李征古等为一党,孙晟、韩熙载、常梦锡、江文蔚、萧俨等为一党。宋党尤其势大,势力遍及朝堂,乃至“文武百官,多布私党”。国家每有善政,其党便称是“宋公之为”;事有不合,其党则称“不用宋公言也”。宋齐丘更是刚愎自用,朝中官员只要“一言不同,必被排摈”。朝中君子为之切齿。李璟也深为厌恶,乃于保大五年(947年)八月将宋齐丘外放为镇南军节度使。宋齐丘又回到了洪州,这是他第三次离开朝堂。
保大十三年(955年)末,
后周出兵攻伐南唐。李璟乃召宋齐丘入朝共谋国难,进拜其为
太师,领
东川节度使,进封楚国公。宋齐丘再三辞让,仍为太傅。他建议李璟征发各州州兵在淮泗设防,并选“偏裨可任者”为将,同时道:“周军未能测我虚实,必然不敢轻进,等到明年春季江水上涨,粮草转运不便。周军到时候用兵已久,士气低落,再加上粮草匮乏,必然自会撤军北归。那时我们再遣使去谈判,订立盟约,可保无忧!”但李璟却未能听用。
保大十四年(956年),后周军队在世宗
柴荣的亲征下,连取江北过半的州县,围攻淮南重镇
寿州(治今安徽
寿县)。李璟先后遣户部侍郎
钟谟、工部侍郎
李德明、司空孙晟、礼部尚书王崇质出使后周,向柴荣求和,表示愿向后周称臣。但柴荣拒绝和议。李德明见柴荣无退军之意,于是自请返回金陵,欲说服李璟尽献江北之地。但宋齐丘认为“割地无益”,与陈觉等人指责李德明卖国。李璟于是处死了李德明。两国和谈不成,再次诉之以武力。后来,柴荣因久攻寿州不下,又逢暑雨,于是留李重进等继续围攻寿州,自率大军班师。南唐趁机收复了江北部分州县。柴荣乃命撤走后周在扬州的驻军,集中兵力攻打寿州。南唐诸将皆请求在途中设险阻击。宋齐丘却担心加深与后周的仇恨,严禁各地军将出兵拦击。周军得以顺利抵达寿州附近,进一步加强了对寿州的包围。寿州最终在次年(957年)陷落。
显德五年(958年),李璟尽割江北诸州,向后周奉表称臣,并取消皇帝尊号,改称国主。陈觉、李征古趁机劝他闲居深宫,将朝政委托给宋齐丘。李璟认为这是宋齐丘的主张,心中大为愤恨。钟谟此时自后周归国,欲为李德明报仇,趁机请治宋齐丘、陈觉、李征古乱政之罪,屡称宋齐丘“乘国危殆,窃怀非望,且党与众,谋不可测”。他还假传柴荣之言:“朕与江南名分既定,然宋齐丘不死,难保长久。”李璟遂以“恶莫甚于无君,罪莫深于卖国”,于当年十一月公开他们的罪状,赐死陈觉、李征古,并将宋齐丘幽禁于青阳。
幽禁而死
显德六年(959年),宋齐丘死于幽禁之所(死因详见“人物争议”目录)。他终年七十三岁,谥号丑缪。后来,李璟为躲避周军兵锋,决意迁都洪州,号南都。据称,李璟起意迁都,一个原因便是在金陵宫中常见宋齐丘鬼魂作祟。
建隆二年(961年),后主李煜即位,还都金陵,大赦境内。宋齐丘的家眷全都被召回金陵,“廪给甚厚”,受宋齐丘牵连者亦皆获宥。
主要影响
宋齐丘自升州追随李昪(徐知诰)起,辅佐李昪逐步控制吴国朝政、建立南唐政权,时人比之为宋武帝
刘裕的谋臣
刘穆之。他在政治上的主要建树有:
宋齐丘在李昪(徐知诰)取代徐知训辅政后,建议其“交结邻好,绥悦守宰,广覃恩施,抚缉远迩”。李昪因此礼尊吴王“悉反知训所为,事吴王尽恭,接士大夫以谦,御众以宽,约身以俭,以吴王之命,悉蠲天祐十三年以前逋税,余俟丰年输之。求贤才,纳规谏,除奸猾,杜请托”,赢得了吴国旧臣宿将的好评,从而笼络了人心,架空了徐温,出现了“温虽遥执国政,人情颇归于帝(李昪)”的情形。这些与宋齐丘的辅弼有方是分不开的。史载,李昪“励精为理,修举礼法,以遏强众,亲附卿士,宽徭薄赋,人用安辑,齐丘颇有力焉”。
李昪在升州期间便注意招揽人才,入扬州辅政后更在府内设立延宾亭,广纳四方之士。《钓矶立谈》载:“宋子嵩初佐烈祖招徕俊杰,布在班行,如孙晟、韩熙载等,皆有特操议论可听。”《十国春秋》亦称李昪“于府署内立亭号曰延宾,以待多士,命齐丘为之记,由是豪杰翕然归之”。可见招纳贤才的具体工作是由宋齐丘负责的。南唐朝廷的许多重要人物,如韩熙载、孙晟、查文徽等,都是此时投奔而来,这些人有不少在李昪代吴建唐的过程中起了很大的作用,对南唐文化的繁荣也贡献极大。
李昪执政后,宋齐丘又在他的支持下,对吴国经济进行了一番变革。当时李昪“命官兴版簿,定租税”,在核实民户占地的基础上,按土地肥脊高下确定税额,规定“厥田上上者每一顷税钱二贯一百文,中田一顷税钱一贯八百文,下田一顷税钱一贯五百文,皆足陌(指钱币交易中每百文一枚不短缺)见钱,如见钱不足,许依市价折以金银,并计丁口课调,亦科钱。”宋齐丘针对这一政策,认为这会导致民间弃农慕商的恶果,不利于战乱后江淮之地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
宋齐丘则则主张,废除丁口税,减轻农民负担,避免人口逃亡。为国而死者,得领抚恤钱三年。田税按田好坏定租税,以求平允,由收钱改为缴纳谷帛,免去农民在以谷换钱时受商人盘剥,收税时又将谷帛绵绢以高出市价三四倍的虚价折合实物,以激励农民生产的积极性。奖励垦荒,一丁垦田80亩,赐钱2万。无论桑田,农田,都免税五年,这些措施,使江淮地区“旷土尽辟,桑柘满野”,民富国强,为宋代长江中下游地区进一步超过北方奠定了基础。
而宋齐丘则主张田税不收现钱,改为缴纳谷帛,并“虚抬时价,折纳绸绵绢本色”。当时市价,每匹绢五百文、绸六百文、绵每两十五文。宋齐丘建议把每匹绢抬为一贯七百文、绸为二贯四百文、绵每两四十文,都是不打折扣的足钱。他提出的要官府收租税,用高于市价三四倍的虚价来折合实物,确是大胆而有远见的建议(《
容斋随笔》转载
北宋许载所著《吴唐拾遗录》)。同时,他还建议废除丁口税。
宋齐丘的这些主张,举朝哗然,认为这会使国家收入锐减。宋齐丘则以“安有民富而国家贫者耶”加以驳斥。李昪对此加以肯定,赞之为“劝农上策”,立即颁布实行。结果,“自是不十年年,野无闲田,桑无隙地”,推动了江淮间农桑的发展。李昪建立南唐后,继续推行这些政策,使得南唐于“近代僭伪之地,最为强盛”。“于时,中外寝兵,耕织岁滋,文物彬焕,渐有中朝之风采”。宋齐丘的改革也受到后人的大力赞扬,宋人
洪迈盛赞:“自吴变唐,自唐变宋,民到于今受其赐,齐丘之事美矣!”
历史评价
文莹:遂树朋党,阴自封殖,狡险贪愎,古今无之。不知命,无远识,事三朝,惟延卜祝占相者数十辈置门下。传云齐丘少梦乘龙上天,至垂老犹抱狂妄,及国家发难,尚欲因其衅以窥觊。
马令:呜呼,俗说江南坚甲精兵,虽数十万,而
长江天堑,险过汤池,可当十万,国老宋齐丘,机变如神,可当十万。
周世宗欲取江表,故齐丘以反间死。斯言殆非君子之说,闾巷小人之语也。
龙衮因是著于野录,以欺惑后世,而后世之人,亦颇信之。且民之至愚,欺之则易信,况齐丘益树朋党,以贾誉于当时,自非
特立独行之士,安能知其妄伪哉!
孔子尝以乡人皆好之为未可,盖乡人之情未必公也;不如乡人之善者好之,则信善矣。呜呼,善人吾不得见,则齐丘之事安所考信哉,盖亦考其所言与其所行而已。观其著书云:“画者不敢易图像,苟易之,必有咎;刻者不敢侮木偶,苟侮之,必贻祸。始制作于我,又要敬于我,又置祸于我。”此意以社稷之功自任,而无复君臣之礼也。又云:“见食象者,食牛不足,见戴冕者,戴冠不足,则窥窃之计于是乎萌矣。”予以是知齐丘之所言也。伐南闽,攻仁达,以空其国用;逐
常梦锡、韩熙载、
江文蔚,以间其忠言,予以是知齐丘之所行也。然则齐丘之死,自速辜尔,谓之反间者,妄也。
陆游:① 方齐丘败时,年七十三,且无子,若谓窥伺谋篡窃,则过也。特好权利,尚诡谲,造虚誉,植朋党,矜功忌能,饰诈护前,富贵满溢,犹不知惧。狃于要君,暗于知人,衅隙遂成,蒙大恶以死,悲夫。② 世言江南精兵十万,而长江天堑,可当十万;国老宋齐丘机变如神,可当十万;周世宗欲取江南,故齐丘以反间死。方五代之际,天下分裂大乱,贤人君子皆自引于深山大泽之间,以不仕为得。而
冯道有重名于中原,齐丘擅众誉于江表,观其人,可以知其时之治乱矣。周师之犯淮南,齐丘实预议论,虽元宗不尽用,然使展尽其筹策,亦非能决胜保境者。且世宗岂畏齐丘机变而间之者哉?盖钟镆自周归,力排齐丘,杀之,故其当附会为此说,非其实也。予论序齐丘事,尽黜当时爱憎之论,而录其实,览者得详焉。
胡三省:① 宋齐丘为徐知诰谋夺徐氏之政,使温知之,岂特恶之而已。盖齐丘之为人,轻佻褊躁,温以此恶之耳。② 鸣呼,为人臣者,当易姓之际,谨毋以功名自居。荀文若以之阻毒而逝,刘穆之以之发病而死,范云恐后时不及,疗疾以求速愈,至于促寿而不暇顾;若宋齐丘之疾周宗,又其轻浅者耳。
吴任臣:齐丘任计,数喜机变,故纵横捭阖之士也。乘时干主,化家为国,可不谓有功焉,而躁悻热中,植党自用,迭起迭废,卒以不良死。史谓其狃于要君,闇于知人,其信然哉。
陈鳣:齐丘本学申韩之术,以天资刻薄之人,乃又专权树党,挟智要君,宜其旋起旋废,终至馁死。或言周师欲取江南,故齐丘以反间使,其言失实,前人已驳之矣。
轶事典故
宋齐丘因在吴唐禅代中采取消极态度,在南唐建立后遭到疏远,为此对李昪多有怨言,言辞甚为激烈。
李昪受禅后,仅加宋齐丘为司徒。宋齐丘“自悼失计,复耻无功”,大为忿恨。他在接受加官制书时,听到李昪称其为“布衣之交”,突然道:“臣布衣之时,陛下也只是一个刺史而已。陛下今日做了天子,可以不用老臣了。”他说罢拂袖而去,归家闭门待罪。但李昪只是好言劝慰,但“不为改官”。
宋齐丘在夏昌图盗官案后称病请辞,结果被李昪批准。他心怀怨望,于是称病不再上朝。李昪让儿子李景遂前去慰问,又答应让他出镇故乡洪州。宋齐丘这才入朝,与李昪宴饮谈笑,结果席间又发怨言:“陛下中兴,臣之力也,奈何忘之?”李昪色变,道:“你原来只是一个门客,现已位居三公,也该知足了。你曾对人说我像越王勾践一样难以共富贵,有这回事吧?”宋齐丘词色愈厉,道:“我确有此言!我做门客的时候,陛下也不过是一个普通的将领而已。”两人不欢而散。但李昪次日又写信向宋齐丘致歉,道:“我性情褊急,这你是知道的。我们年轻时相互亲近,如今老来又怎能相互怨恨呢!”
人际关系
父亲:宋诚,唐末随钟传起兵割据江西,官至镇南军节度副使。
妻子:魏氏,出身散乐,曾资助早年落魄的宋齐丘,在其发迹后被娶为正室,封国夫人。
嗣子:宋摩诘,宋齐丘之侄,因宋齐丘无子而过继为嗣。
主要作品
《宋史·艺文志》记载,宋齐丘著有《化书》六卷、《理训》十卷、《玉管照神经》二卷、《天花经》三卷、《祀玄集》三卷。
《
全唐诗》收录有宋齐丘的诗作三首、残句一联。《全唐文》则录其文章四篇(疏、书、序、铭各一篇)。
人物争议
关于宋齐丘的死因,史料有多种说法:
史料索引
陆游著《南唐书·卷四·列传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