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色清华》是一本书,讲述读者在清华大学近半年世纪的生活经历,因为清华曾用紫荆作为校花,所以作者用此名作本书的题目。
内容简介
清华曾用紫荆作为自己的校花,校旗亦为紫白两色;在清华园里还有一簇簇开得漫山遍野的小紫白花,她是一些很普通的生命力极强的植物,在贫瘠的土地上也能开出美丽的花朵。大部分清华人的生命更像这种小花,平常地、顽强地活着。
因此作者将本书自视为一个戴着紫色眼镜的人所看到的影像。作者以他在清华近半年世纪的生活经历,通过对清华精神的阐释,对清华传统的理解以及个人的回忆和叙述,让我们分享一个梦中的“紫色清华”。
本书前言
清华快九十岁了,我在清华也已呆了四十五年。四十五年。相当于清华历史的一半。而于我,差不多是全部的人生。
人就像一棵树,在一个地方生活得越久,它的根就在这里扎得越深。无论个人的悲欢离合。也无论对清华的毁誉褒贬,四十五年的时间,已令我的根深得不能自拔。清华于我已无可逃离。所余残生大概也只有在这里消磨了。
在清华,我曾是获得校长颁布发的“学习优良奖状”的好学生。也曾被神圣的激情卷入一次又一次的政治风浪,俯仰浮沉直至跌入生命的低谷。在那些重新思考人生的痛苦岁月里,我真正体验到了这所大学所具有的顽强的生命底蕴。当我重新启程,开始新的人生登攀时,在毫无思想准备的情况下,承担起了建设中文系的重担,一干就是十年。为了做好这件事,我开始研究清华人文学科的历史,探索陈演恪、吴宓、闻一多、朱自清、钱钟书的心灵世界,写了一些有关“清华学派”的文章。对历史的研究延伸了我的生命,我觉得自己与清华同龄,早在清华学校成立时,我就已经生活于其中了。我已经同清华九十年的历史化为一体。我走在清华园的每一寸土地上,都可以触觉到她深层的呼吸和生命的跃动。人总是要顽强地表现自己,作为一个从理工科横跨进文科的闯入者,我总觉得自己有责任继承和发展老清华“中西会通” ,古今会通,文理会通的传统,特别是在“文理结合”方面做一些新的试验,因为我坚信未来的大师产生于文理会通。
在里程碑式的巨著《神曲》中,意大利人但丁入地狱、经炼狱、上天堂、走过九重天终得仰窥上帝的面容,人,在少年憧憬期就在我们的头顶上映出了天堂的曙光,但亦如电光一闪,随即被抛入炼狱,以后的命运不断告诫我们:那不过是一个幻影,但是,在幻影中生活过的人,土地上过爬虫式的生活,哪怕是腰缠万贯的爬虫,这就构成了我们这一代人的悲剧,但我无悔。
我不认为20世纪的最后一年和21世纪的最初一年有什么显著差别,但于清华却是一个关键时刻,这所大学为自己确立了要在百年诞辰时建成
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在一个经济、科技、文化都相对落后的国家里建设高水平的大学具有难以想象的艰难。清华在人才、设备方面都同世界一流大学存在着极大的差距,远不是几十亿人民币所能弥合的。但是,四十五年清华生活所给予我的经验又告诉我,清华师生决心要做的事就一定能够做到。在清华的历史上有过两次濒临毁灭而又迅速崛起的经验,一次是在
抗日战争中,一次是在“文革”后,清华人在这两次艰难的崛起中突出地表现了讲究科学、注重实干的传统和为民族复兴而自强不息的精神力量。如果孤立地看清华,它无论如何都是弱小的,但在它的背后站立着整个民族和文教战线的所有朋友,这是她实现自己目标的根本保证。
本书取名《紫色清华》是因为清华曾用紫荆作为自己的校花,校旗亦为紫白两色(闻一多释之为“白云扶着的紫气”)。色彩学谓曰:“紫色系由红、蓝两色混合而成。红色是火焰,蓝色是海水,红色是欲望,蓝色是理智,红是我们的国色,蓝是西土的象征,红蓝相融就是中西文化的会通,亦是清华的历史与文化特征。在清华园里还有一簇簇开得漫山遍野的小紫白花,宗璞先生说这种花名叫“勿忘我”或“勿念我”。这些花不像“紫气东来”那般辉煌闪耀,也不像罗兰那样妩媚甜腻,她只是一些很普通的生命力极强的植物,在贫瘠的土地上也能开出美丽的花朵。我想,大部分的清华人的生命更像这种小花,平常地、顽强地活着,自开自败。人们看世界,都是带了个性的有色眼镜的。本书也可视为一个戴着“紫色眼镜”的人所看到的影像罢。
本书目录
自序
清华精神及其他
大学精神与清华精神
清华学派:文化联姻的童话与现实
“四重变奏”中的北大和清华
行胜于言行成于思---略说清华的大学理念
浮士德博士与清华校训
老校歌与清华传统
狐狸与刺猬的联想
智者、贤者和圣者
圣者的忏悔----读朱自清日记
小议蔡元培和梅贻琦
清华园沦陷前夕的教授们
闻一多遇难后吴宓未捐款
《吴宓日记》中的学术史与心灵史了(外二篇)����������
另一个背影(外一篇)
费孝通先生谈“已”
关于《古史新证》出版的回忆
一棵独立不倚的树---略说蒋南翔校长
稚气与热情的回忆
告别纯情
稚气与热情的回忆
寻找青鸟的孩子---怀念宛仲
小五爷园里的“勿忘我”
梦与命---我与清华图书馆
“听话、出话”与做官
走出生命的低谷
工字厅、那间小屋
洋教授的趣事
走出“半人时代”
蒋天枢:重建文科的始作俑者
关于《清华文丛》与清华学派的研究
半个世纪前的《刍议》
走出“半人时代”
未来的大师产生于文理会通
“文理会通”辨析
科技与人文是一对形影不离的情人
文理会通是智者的精神内需
宁馨儿的孕育---从文四班谈起
后记
文章节选
大学精神与清华精神 在林林总总的大学中,几乎每一所大学都能非常明确地告诉你:“它具有什么样的办学理念,特色和成绩,但只有一部分的大学有自己独特的“精神”,这种“大学精神”是难以言说的,但又是具体可触的。它能将具有不同思想、文化、专业背景的知识分子凝聚在一个目标下。在大学遭遇艰难曲折时升华为一种顽强的亲和力和奋斗力。在这样的大学受过教育的人,会长久地怀念它。在这类学校中,清华可以说是较为突出的一所。海内外凡是清华人足迹所到之处。都建有“清华同学(校友)会”。这是没有哪一个大学可同清华相比的。中国大陆与台湾的政治上有分歧,但在海外所有的同学会都是在两岸清华共居一个组织。在同学会中尽管大家的政治、思想、观念不同,但仍然可以和睦相处。什么原因?就是一个共同的“精神”把他们联在一起。这就是“清华精神”。
大学精神不是人为设定的,也不是哪位校长或大师头脑中的理念产物,它是介乎于理性与情感之间的一个范畴,它的形成是多重因素长期相互撞击和融会的结果。一般来说,一所大学的“精神”同这所大学独特的历史、地理、文化环境有密切关联。是国家支配意向同社会(国内外)流行趋势相互搏斗与融合的结果。校长与大师对大学的影响重大,但学生(特别是那些学生中的精英)也对大学精神的形成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大学精神需要一个较长的办学历史才能养成,它属于传统的一部分,具有相对的稳定性。政治制度的更替或毁灭性灾难的降临都只能改变它的形态和部分内涵。而不能把它从根本上摧毁。大学精神是传统中最宝贵的部分,是大学抗击和求发展的生命力的底蕴所在,对于稳定大学的风格和水准,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任何一个聪明的校长都懂得,对于这种已经形成的精神应该珍视,哺育并且使它变得更加适应时代的新的需要。
以我的个人的理解,所谓“清华精神”至少具有以下三个特点:
一是耻不如人。清华是个“赔款学校”,是美国用中国庚子赔款余额建立的,美国政府的本意是在中国知识分子当中培养一批“追随美国的精神领袖”,而学校偏又建在了被英法联军洗劫过的清华园和近春园,学生整天面对着被焚毁的断壁残垣,民族耻辱时时袭上心头,当时在学的吴宓曾有“热肠频洒伤时泪,妙手难施救国方”之叹。“五四”时,北大已高举科学与民主大旗,而清华可称道的是闻一多贴出的岳飞《满江红》主题还是雪耻。清华是留美预备学校,学生受着美国式的教育,而在出洋后却非常敏感于西方人对黄种人的歧视(可参吴宓、朱自清、闻一多的日记与书信),他们远较其他大学的学生蕴积着更深重的对于民族耻辱的痛感,1925年为抗议日军炮轰大沽口而爆发的“三一八”游行示威中惨遭枪杀的韦杰三烈士,在死前说的最后一句话是“我死不足惜,但中国要强起来呀!”为纪念这位年轻学生而立的碑是从圆明园搬来的一个被侵略者吹断的石柱,它那宁折不弯的身躯是清华精神的一个重要象征。1928年清华改成大学后,如何摆脱美国的控制实现学术独立便成为清华建设的主题,而其深处的情感动因仍是雪耻。到了30年代,
民族矛盾激化,梅贻琦任校长第一次讲话讲学术自由却讲了莫忘国难,到了1935年“一二.九”清华终于成为大学抗日救亡的重要堡垒。这种为民族雪耻的激情,在解放后转化为建设祖国的献身意志。为了“创造祖国原子能在春天”在几乎没有任何资料的条件下,建成了中国高校第一座原子能试验反应堆,并为国家培养了大批从事“两弹一星”计算机、自动化等高科技工作的杰出技术骨干。在“文革”中,眼看中国在科技上日益落后居然还在批“崇洋媚外”一位原来的领导人痛心地说:“什么崇洋媚外?”连洋人屁股都看不见了! “文革”后,这种耻辱感重新化为办世界第一流大学的强大动力。“明耻”是清华精神的重要表征:耻中国科技与文明不如西方发达国家,耻清华不如西方的一流大学,耻清华某些方面不如国内兄弟院校,耻本学科水准不如校内先进学科,耻个人学习或科研不如其他同班同学或教研室同人。知耻而后勇,清华人的耻辱感是民族耻辱与个人耻辱感的综合,不同于西方基督教的纯个人罪感,它显得更加博大,也更加充实。 ......
大学精神与清华精神
在林林总总的大学中,几乎每一所大学都能非常明确地告诉你:“它具有什么样的办学理念,特色和成绩,但只有一部分的大学有自己独特的“精神”,这种“大学精神”是难以言说的,但又是具体可触的。它能将具有不同思想、文化、专业背景的知识分子凝聚在一个目标下。在大学遭遇艰难曲折时升华为一种顽强的亲和力和奋斗力。在这样的大学受过教育的人,会长久地怀念它。在这类学校中,清华可以说是较为突出的一所。海内外凡是清华人足迹所到之处。都建有“清华同学(校友)会”。这是没有哪一个大学可同清华相比的。中国大陆与台湾的政治上有分歧,但在海外所有的同学会都是在两岸清华共居一个组织。在同学会中尽管大家的政治、思想、观念不同,但仍然可以和睦相处。什么原因?就是一个共同的“精神”把他们联在一起。这就是“清华精神”。
大学精神不是人为设定的,也不是哪位校长或大师头脑中的理念产物,它是介乎于理性与情感之间的一个范畴,它的形成是多重因素长期相互撞击和融会的结果。一般来说,一所大学的“精神”同这所大学独特的历史、地理、文化环境有密切关联。是国家支配意向同社会(国内外)流行趋势相互搏斗与融合的结果。校长与大师对大学的影响重大,但学生(特别是那些学生中的精英)也对大学精神的形成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大学精神需要一个较长的办学历史才能养成,它属于传统的一部分,具有相对的稳定性。政治制度的更替或毁灭性灾难的降临都只能改变它的形态和部分内涵。而不能把它从根本上摧毁。大学精神是传统中最宝贵的部分,是大学抗击和求发展的生命力的底蕴所在,对于稳定大学的风格和水准,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任何一个聪明的校长都懂得,对于这种已经形成的精神应该珍视,哺育并且使它变得更加适应时代的新的需要。
以我的个人的理解,所谓“清华精神”至少具有以下三个特点:
一是耻不如人。清华是个“赔款学校”,是美国用中国庚子赔款余额建立的,美国政府的本意是在中国知识分子当中培养一批“追随美国的精神领袖”,而学校偏又建在了被英法联军洗劫过的清华园和近春园,学生整天面对着被焚毁的断壁残垣,民族耻辱时时袭上心头,当时在学的吴宓曾有“热肠频洒伤时泪,妙手难施救国方”之叹。“五四”时,北大已高举科学与民主大旗,而清华可称道的是闻一多贴出的岳飞《满江红》主题还是雪耻。清华是留美预备学校,学生受着美国式的教育,而在出洋后却非常敏感于西方人对黄种人的歧视(可参吴宓、朱自清、闻一多的日记与书信),他们远较其他大学的学生蕴积着更深重的对于民族耻辱的痛感,1925年为抗议日军炮轰大沽口而爆发的“三一八”游行示威中惨遭枪杀的韦杰三烈士,在死前说的最后一句话是“我死不足惜,但中国要强起来呀!”为纪念这位年轻学生而立的碑是从圆明园搬来的一个被侵略者吹断的石柱,它那宁折不弯的身躯是清华精神的一个重要象征。1928年清华改成大学后,如何摆脱美国的控制实现学术独立便成为清华建设的主题,而其深处的情感动因仍是雪耻。到了30年代,
民族矛盾激化,梅贻琦任校长第一次讲话讲学术自由却讲了莫忘国难,到了1935年“一二.九”清华终于成为大学抗日救亡的重要堡垒。这种为民族雪耻的激情,在解放后转化为建设祖国的献身意志。为了“创造祖国原子能在春天”在几乎没有任何资料的条件下,建成了中国高校第一座原子能试验反应堆,并为国家培养了大批从事“两弹一星”计算机、自动化等高科技工作的杰出技术骨干。在“文革”中,眼看中国在科技上日益落后居然还在批“崇洋媚外”一位原来的领导人痛心地说:“什么崇洋媚外?”连洋人屁股都看不见了! “文革”后,这种耻辱感重新化为办世界第一流大学的强大动力。“明耻”是清华精神的重要表征:耻中国科技与文明不如西方发达国家,耻清华不如西方的一流大学,耻清华某些方面不如国内兄弟院校,耻本学科水准不如校内先进学科,耻个人学习或科研不如其他同班同学或教研室同人。知耻而后勇,清华人的耻辱感是民族耻辱与个人耻辱感的综合,不同于西方基督教的纯个人罪感,它显得更加博大,也更加充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