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一流大学
原创基础理论人才的创新型大学
世界一流大学(World-class Universities),指主要学科有一批大师级人才,能够批量培养出产生世界一流的原创基础理论人才的顶尖创新型大学。创新型大学是把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摆在第一位、用创新力主导学习力的大学。创新型大学把学力摆在学历前面,人员匹配、课程设置、人才评价、资源配置、机制设计,都围绕着培养能出原创成果的人才这一中心目标展开。创新型大学的创新能力、出原创成果的能力高于现有的研究型大学
学校特征
(一)科研成果卓著,学术声誉很高。
世界一流大学都是研究型大学,具有良好的学术氛围,代表科学研究的国际前沿,拥有大批国际一流的实验室和国际领先的原创性科研成果,在世界范围内享有很高的学术声望。世界共有400余名大学教师获得过诺贝尔奖,他们基本上都来自世界一流大学
(二)学术大师汇聚,教师素质很高。
世界一流大学的教师素质很高,他们往往是经过严格的筛选程序,不乏包括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内的世界杰出科学家、划时代科技成果的发明者。
(三)科研经费充裕,研究力量雄厚。
世界一流大学科研经费充裕,而且通过全国性乃至国际性的公开竞争获得的研究基金比例很高,其年度科研经费少则1亿美元左右,多则数亿美元。世界一流大学除高水平的教师队伍之外,还拥有庞大的研究生队伍,研究生占全校学生的比例一般在30%至60%之间;博士后的数量一般为数百名,哈佛大学拥有3000余名博士后。
(四)办学特色鲜明,办学理念明确。
世界一流大学一般都具有较为悠久的发展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他们在长时间的办学实践中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和明确的办学理念。世界一流大学不断适应教育科技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确定发展战略目标定位,主动进行改革和创新。
(五)管理科学规范,杰出校长掌舵。
世界一流大学都有自己的“大学章程”,具有高度的权威性和严肃性,并以章程为基础制定有各种规范,具有规范管理和依法治校的良好氛围。世界一流大学都有杰出校长掌舵,他们不仅是享有崇高威望的科学专家,而且是具有独特办学思想的教育家,更是出色的社会活动家。政府对大学直接的行政干预非常少,大学享有充分的自主权和学术自由。
(六)学生素质一流,生师比例不高。
世界一流大学重视吸引本国乃至世界最优秀的学生就读,其培养的学生毕业后受到社会普遍欢迎,对社会乃至整个人类的创新和进步起着领先带头作用。世界一流大学的生师比例一般较低。
(七)学科水平很高,门类较为齐全。
世界一流大学学科水平很高,如哈佛大学等大学均有20余个学科名列美国前茅,在世界上享有很高声誉。世界一流大学学科门类较为齐全,不仅能在很广阔的领域里为学生提供学习的条件,而且为学科交叉渗透和新兴学科培育提供前提。
(八)国际化程度高,留学生比例高。
世界一流大学实行全方位开放式办学,是国际教育、文化、科技交流的桥梁。他们不仅是世界著名学者学术交流的中心,而且是国际化人才培养的基地。其研究生中留学生的比例一般在20%以上。
(九)经费投入巨大,办学设施优良。
世界一流大学的办学经费投入巨大,年度经费一般在数亿至10多亿美元左右,其中社会各界及校友捐赠占有较大比例;拥有一流的图书馆、博物中心和丰富的馆藏资料,为师生提供了良好的工作和学习环境
(十)鼓励创新,重视创新团队的建设。
世界一流大学一般都愿意吸收不同背景的研究人员和学生, 鼓励任何成员提出创新思想和想法, 然后进行充分的讨论和交流.团队人员虽然性格各异, 但往往各司其职,各有所长, 整个团队因而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
各国一流大学
世界知名大学联盟建设项目的成员校应均进入各项世界大学排名TOP500,以下均为各项世界大学排名已上榜大学及被各国重点扶持的大学:
国家级建设项目
德国大学卓越计划
德国大学卓越计划(Excellence Initiative,以下简称“卓越计划”)最早提出于2004年,由德国联邦教育及研究部德国科学基金会联合发起。德国联邦和州政府于2005年通过了“卓越计划”,该计划为德国政府第一次明确提出打破高等教育均质化的高等教育政策,旨在提高德国大学科技研究和国际竞争力,培养年轻科研后备力量等。“卓越计划”包括资助特定的杰出大学;资助在特定大学的杰出年轻科研人员的研究;加强大学间、项目间的合作;加强德国大学和国际学术机构、大学的合作研究。
法国卓越大学计划
2010年法国政府出台了卓越大学计划(Initiatives d’Excellence,IDEX)旨在创建法国本土世界顶尖大学,打造5-10所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一流大学,提升法国高等教育和研究部门的国际竞争力与知名度。“卓越大学计划”由国家研究署提供常设基金对其进行资金支持,项目征集由法国国家研究署负责,两轮项目征集分别在2010年和2011年进行。
加拿大卓越中心网络计划
加拿大联邦政府于1989年1月开始启动卓越中心网络计划(The Networks of Centres of Excellence Program,以下简称“NCE计划”)。该计划由加拿大联邦政府拨款,通过国家的三大科学基金组织——自然科学与工程研究理事会(NSERC)、医学研究理事会(MRC)、社会科学和人文研究理事会(SSHRC)共同实施。其总目标是动员和组织学术界、企业及公共部门的优秀人才,为加拿大经济社会发展和提高人民生活质量服务,具体可以表述为以下四个方面:在经济和社会发展关键的前沿的基础与应用研究方面,推动和加速优秀研究,参与国际竞争;发展和保持一支具有世界水平的科学家和工程师队伍;加强全国性的多学科和多部门研究合作关系,综合各方面研究与发展的优势;加速科技成果转化,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
日本超级国际化大学计划
日本超级国际化大学计划是日本为鼓励大学进一步加速国际化进程,日本文部科学省2014年将原来实行的“留学生30万人计划”项目升级为“超级国际化大学”项目。该计划共指定37所大学为实施对象。其中有13所属于A级指定大学,即从事世界最高水平的教育和研究。
日本COE计划
日本COE计划(Center Of Excellence Project)最早提出于1992年7月,是日本在“科学技术立国说”的政策背景下,由日本政府提出并由政府主导实施的旨在通过科研设施建设、完善科研体制、推动大学改革、培养尖端科研人才进而提升本国尖端科研水平卓越发展的计划。
韩国WCU计划
韩国WCU计划,即世界级高水平大学建设计划(World Class University,以下简称“WCU计划”),是韩国政府于2008年6月开始推行的一项提升高等教育质量的重要政策。
韩国21世纪智慧韩国工程
Brain Korea21,简称BK21,译为21世纪智慧韩国工程,它是由韩国教育与人力资源开发部发起的一项把高等教育作为改革对象的重大改革项目,在韩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进程中具有重大意义。该工程旨在对高等教育体制实施改革并对其进行完善,通过政府和社会各界的人力、财力、物力的积极投入,全面有效地发挥高等教育的特点和优势,有重点的选择建设一批具有世界一流水准的研究生学院和优秀的地方大学及研究生院,培养以知识经济为主导的21世纪社会发展所需的高级人才,迎接新世纪的挑战。该工程的第一阶段从1999年至2005年;第二阶段从2006年至2012年;第三阶段从2013至2019年。
印度卓越潜力资助计划
印度在其“十一五”高等教育规划(2007-2012年)中明确提出,要建设14所世界一流大学,后改名为创新型大学,致力于达到世界一流大学标准,这标志着印度的世界一流大学建设计划被正式提上日程。
根据规划(2007-2012年),印度将即根据世界一流大学标准,政府给予选定大学相应资金和教学科研支持,建设14所创新型大学,增强印度大学全球竞争力,使印度成为全球创新中心。为促进这一计划的实施,印度分别开展了“卓越潜力大学资助计划卓越潜力学院资助计划卓越潜力学科资助计划”(Colleges with Potential for Excellence in a Particular Area, CPEPA)等致力于提升高等院校科研水平的高等教育发展计划
印度根据国家评价委员会资格认定标准,从不同层次选取了符合标准的大学、学院和学科进行重点资金支持建设,以求不断提升整体科研实力,推动世界一流大学建设。
国际间建设项目
欧洲大学联盟计划
欧洲大学联盟计划源自法国总统马克龙在2017年12月的提议,并很快得到欧洲领袖哥德堡峰会的支持。欧盟政府首脑欧盟委员会希望用“欧洲大学”概念创建强大的大学网络,目标是到2024年建立由20所欧洲精英大学共同组成的大学联盟,确保学生通过在不同欧洲国家学习获得学位,并提升大学的国际竞争力。
国家级大学联盟
美国常春藤联盟
常春藤联盟(又译常青藤联盟)由美国东北部地区最顶尖的八所世界著名研究型高校组成,是美国产生罗德学者最多的名校联盟,包括哈佛大学耶鲁大学哥伦比亚大学普林斯顿大学康奈尔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布朗大学达特茅斯学院8所盟校。
英国罗素大学集团
澳大利亚八校联盟
法国巴黎高科技工程师学校集团
巴黎高科技工程师学校集团的12所学校其成员均为百年老校。它也被誉为法国社会高级管理决策人员和高级工程师的摇篮。长老当属国立桥路学校,已有257年的历史,是世界第一所土木工程大学。巴黎高科12所学校的诞生都是为了适应各时期的社会经济发展,有的创建于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前,有的创建于法国工业革命期间,有的创建于工业革命后的经济高速发展期。作为12所重点院校的联合体,巴黎高科已经成为法国精英教育的代名词。
中国九校联盟
中国九校联盟(C9),是中国首个顶尖大学的高校联盟,是中国重点建设的首批985工程名校联盟。2009年10月9日至10日,教育部首批985高校的9所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南京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借鉴美国常春藤联盟、英国罗素大学集团澳大利亚八校联盟模式,按照国家教育部名牌大学发展的指导思想和要求成立中国特色的学术高校联盟“九校联盟”,旨在互相借鉴对方的优势学科共同发展,会上签订了《一流大学人才培养合作与交流协议书》,协议书内容主要包括互换本科生和研究生培养,互相承认所修学分;举办暑期学校(C9-Summer School),扩大“九校联盟的影响”,与美国常春藤联盟、英国罗素盟校、澳大利亚八校联盟紧密合作;成立联盟网站,博士学位论文互评等等内容。2014年11月7日,中国科学院大学正式参与C9联盟活动。C9建立以来,肩负着打造中国教育品牌的使命,积极与世界著名高校进行学术和科学交流,获得了国外教育界的一致认可。
日本学术研究恳谈会
国际间大学联盟
美国大学协会
亚利桑那大学波士顿大学布兰迪斯大学布朗大学芝加哥大学卡内基梅隆大学凯斯西储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康奈尔大学加利福尼亚理工学院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加州大学欧文分校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加州大学圣塔芭芭拉分校、科罗拉多大学波尔得分校杜克大学埃默里大学佛罗里达大学佐治亚理工学院哈佛大学伊利诺伊大学厄巴纳-香槟分校印第安纳大学爱荷华大学、爱荷华州立大学、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堪萨斯大学马里兰大学麻省理工学院密歇根大学密歇根州立大学明尼苏达大学双城分校密苏里大学罗格斯大学纽约州立大学布法罗分校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纽约大学西北大学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俄亥俄州立大学俄勒冈大学普林斯顿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匹兹堡大学普渡大学罗彻斯特大学莱斯大学斯坦福大学杜兰大学得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德克萨斯A&M大学、南加利福尼亚大学范德堡大学弗吉尼亚大学华盛顿大学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耶鲁大学麦吉尔大学多伦多大学(前成员:美国天主教大学雪城大学克拉克大学内布拉斯加大学)。
欧洲研究型大学联盟
欧洲研究型大学联盟(League of European Research Universities,LERU)成立于2002年,是欧洲领先研究型大学的高校联盟。LERU凭借其强大的学术潜力和专业知识,对欧洲的研究、创新和高等教育政策具有强大而重要的影响。LERU包括23所成员高校:英国剑桥大学牛津大学伦敦大学学院帝国理工学院爱丁堡大学;爱尔兰都柏林圣三一学院;法国索邦大学巴黎第十一大学斯特拉斯堡大学;德国慕尼黑大学海德堡大学弗莱堡大学;意大利米兰大学;瑞典隆德大学;瑞士苏黎世大学日内瓦大学;西班牙巴塞罗那大学比利时荷语天主教鲁汶大学;芬兰赫尔辛基大学;丹麦哥本哈根大学;荷兰阿姆斯特丹大学莱顿大学乌特勒支大学
韩国
韩国SKY、成均馆大学韩国科学技术院以及浦项科技大学。其中,韩国SKY指的是首尔大学(Seoul National University)、高丽大学(Korea University)和延世大学(Yonsei University),三所大学的英文名开头字母恰好组成了英文单词SKY(天空),因此被形容为“撑起了韩国教育的半边天(S.K.Y.)”。
环太平洋大学联盟
环太平洋大学联盟(Association of Pacific Rim Universities,APRU)成立于1997年,由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和南加州大学共同发起,已发展成为连接太平洋地区研究型大学的重要国际组织和学术交流平台。APRU会员高校包括加州理工学院墨尔本大学蒙纳士大学早稻田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等一批世界一流大学。其中,除中国大陆九校联盟(C9)成员高校: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以外,目前仍有中山大学同济大学以及中国科学院大学共12所大陆高校参与该联盟。中国港台地区5所: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香港科技大学台湾大学台湾清华大学
21世纪学术联盟
国际研究型大学联盟
国际科技大学联盟
如同美国与世界六大发达国家组成G7“七大工业国”,由美国加州理工学院、美国乔治亚理工学院,瑞士苏黎世联邦理工大学英国伦敦帝国学院,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中国上海交通大学和印度孟买理工学院,这七所大学,组成G7“国际科技大学联盟”(Global Alliance of Technological Universities,简称Global Tech)。
世界大学联盟
其他一流大学
除了以上高校项目和高校联盟提到的大学,世界一流大学还包括:
建设项目
国家举措
2015年11月5日,国务院对外发布的《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指出,到2020年,部分大学进入世界一流大学行列,若干学科进入世界前列;到2030年若干大学进入世界一流大学前列;到2050年,中国整体成为高等教育强国。
方案提出,国家将鼓励和支持不同类型的高水平大学和学科差别化发展,总体规划,分级支持,每五年一个周期,2016年开始新一轮建设,与国家五年建设规划同步实施。方案还要求加强对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组织管理,有序推进实施。有关部门要抓紧完善配套政策,高校要科学编制建设方案。对建设方案要开展咨询论证,动态监测建设过程,及时跟踪指导并接受社会公众监督。
——到2020年,若干所大学和一批学科进入世界一流行列,若干学科进入世界一流学科前列。
——到2030年,更多的大学和学科进入世界一流行列,若干所大学进入世界一流大学前列,一批学科进入世界一流学科前列,高等教育整体实力显著提升。
——到本世纪中叶,一流大学一流学科的数量和实力进入世界前列,基本建成高等教育强国。
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简称“双一流”;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是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亦是中国高等教育领域继“211工程”、“985工程”之后的又一国家战略,有利于提升中国高等教育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有力支撑。2017年9月20日,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改委,公布了教研函〔2017〕2号《关于公布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的通知》,确定42所大学的建设目标为世界一流大学(A类36所,B类6所)。
2022年2月14日,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公布《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公布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和给予公开警示(含撤销)的首轮建设学科名单。公布的名单共有建设高校147所。建设学科中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学等基础学科布局59个、工程类学科180个、哲学社会科学学科92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自主建设的学科自行公布。
一流大学建设高校
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B类):东北大学郑州大学湖南大学云南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新疆大学
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名单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北京工业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化工大学北京邮电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北京林业大学北京协和医学院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传媒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外交学院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北京体育大学中央音乐学院中国音乐学院中央美术学院中央戏剧学院中央民族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南开大学天津大学天津工业大学天津医科大学天津中医药大学华北电力大学河北工业大学山西大学太原理工大学内蒙古大学辽宁大学大连理工大学东北大学大连海事大学吉林大学延边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东北农业大学东北林业大学复旦大学同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东理工大学东华大学上海海洋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上海财经大学上海体育学院上海音乐学院上海大学南京大学苏州大学东南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理工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南京邮电大学河海大学江南大学南京林业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南京农业大学南京医科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中国药科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美术学院安徽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厦门大学福州大学南昌大学山东大学中国海洋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华东)郑州大学河南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武汉理工大学 华中农业大学华中师范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湘潭大学湖南大学中南大学湖南师范大学中山大学暨南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华南农业大学 广州医科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华南师范大学海南大学广西大学四川大学重庆大学西南交通大学电子科技大学西南石油大学 成都理工大学四川农业大学成都中医药大学西南大学西南财经大学贵州大学云南大学西藏大学西北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长安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陕西师范大学兰州大学青海大学宁夏大学新疆大学石河子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北京)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宁波大学南方科技大学上海科技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国防科技大学海军军医大学空军军医大学
资料来源:教育部双一流建设高校名单
社会作用
世界一流大学是尖端科学研究和技术发展的主要力量,也是创造知识的重要源泉。西方发达国家的大学普遍担负了科学研究的主要职责,一流大学也同时为尖端科技产业的创立和发展起到了主导作用。
世界一流大学吸引全世界的优秀人才和领导人才,世界各国人才的聚集不仅促进该大学所在国文化、思想的发展,而且通过留学归国的人才将这些影响带回他们的祖国,进而影响其他国家的社会和文化。如英国不仅拥有剑桥大学牛津大学等世界一流大学,而且通过积极措施(如设立罗德奖学金等)选择性地支持来自世界各国的优秀学生(如美国前总统克林顿)留学英国,影响多个国家精英的思想形成,进而影响世界格局。美国也以各种方式支持和吸引一大批外国优秀学生和潜在领袖人物赴美学习、进修。
世界一流大学对建立民族自信心自豪感意义重大。如果没有世界一流大学,一个国家的精英人才就会有相当部分是外国的大学培训出来的。
发布
最新修订时间:2024-12-18 12:50
目录
概述
学校特征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