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林业大学(Beijing Forestry University),简称“北林”(BFU),位于
北京市,由
教育部直属管理,为
教育部、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
北京市人民政府共建的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首批“
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国家“
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项目试点高校,国家“
双一流”建设高校,全球挑战大学联盟、
丝绸之路农业教育科技创新联盟、“
一带一路”南南合作农业教育科技创新联盟、中国—中东欧国家高校联合会成员。
历史沿革
1902年~1960年
1902年,
京师大学堂农科设立。1914年,
京师大学堂农科大学开始设立了林科,这是中国高等
林业教育史上创办最早的一个林学科系。该林学科系一直延续到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即
北京大学农学院的森林系。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北京大学农学院、
清华大学农学院、
华北大学农学院合并成立北京农业大学。1952年7月,全国农学院院长会议决定,
北京农业大学森林系和河北农学院森林系合并组建
北京林学院。同年10月,北京林学院正式成立,校址暂设在
北京西山大觉寺,同时在
海淀区肖庄建校。
1953年,北京林学院撤销平原农学院,并入一部分教师和干部。次年12月,学校迁至新校址肖庄办学。1956年,
北京农业大学造园系和
清华大学建筑系部分并入学校。1960年,学校被确定为
全国重点高等学校,标志着学跨进了全国
高等院校先进行列。
1966年~1978年
1966年5月至1976年10月,“
文化大革命”爆发,对全国高等教育形成了严重负面影响,北京林学院也未能幸免,学校被遣散到
云南、历经五次大搬迁。1970年7月,北京林学院定在
丽江建校,校名更改为“丽江林学院”。
1971年10月,云南省革委会决定,北京林学院由丽江搬迁至
下关建院,再次更改校名为“云南林学院”。1973年,科教革字6号文件紧急通知,决定学校尽快搬迁
昆明楸木园新址。在1978年
全国科学大会上,学校共有4项科研成果获得了全国科学大会奖。1978年12月,经
国务院批准,北京林学院在北京复校,仍属全国重点高等学校。
1981年~2012年
1981年,北京林学院成为首批具有
博士、
硕士学位授予权的高校。1984年,
邓小平同志为北京林学院题写校名。1985年,学校更名为“北京林业大学”,开始走上快速发展的道路。1996年,学校被国家列为首批“
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2000年,经教育部批准,学校开始试办
研究生院。同年,其由
国家林业局划转
教育部管理。
2001年,北京林业大学获
教育部和
国家林业局共建支持,并开始实施国家“
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2004年,学校正式成立研究生院。次年,学校获得
本科自主选拔录取资格。2006年,学校入选
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
2008年6月,
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公布,北京林业大学申报的“
传统插花”项目入选,学校由此成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单位。同年,学校成为国家“
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项目试点高校。2009年2月,学校正式进入“
985”创新平台建设行列,“985”国家优势学科创新平台立项。
2011年5月,北京林业大学被教育部评为“2010~2011年度
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同年,学校与10所行业特色高校合作组建
北京高科大学联盟。2012年,学校牵头成立中国第一个林业协同创新中心——
“林木资源高效培育与利用”协同创新中心,并成为2012年度第一批
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建设高校。
2013年~2024年5月
2013年,北京林业大学成立艺术设计学院。2015年12月,学校加入
京津冀农林高校协同创新联盟共建行列。次年,学校“林木分子设计育种高精尖创新中心”入选北京市第二批高精尖创新中心。2017年,学校入选成为首批国家
“双一流”建设高校,林学和风景园林学两个学科入选
“双一流”建设学科名单。
2018年11月,北京林业大学成立草业与草原学院。2019年10月,学校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研究院揭牌成立,由
王洪元任理事长,
安黎哲任院长。同年,学校的生态修复工程学、城乡人居生态环境学入选北京高校高精尖学科建设名单。2020年10月,
北京林业大学圆明园研究院正式揭牌成立,学校加入
圆明园研究高校联盟。
2021年3月,
北京林业大学国际学院揭牌。在国际学院揭牌仪式上,学校还与
西班牙国际联合和语言文化推广中心(EICC)签署合作协议。5月,学校成为
高等农林院校课程思政联盟首批理事会员单位。同年,学校成功获批雄安校区,成为首批入驻
雄安新区的高校。2022年,北京林业大学入选国家第二轮
“双一流”建设高校名单,林学、风景园林学2个学科连续两轮入选国家“
双一流”建设学科名单。
2023年,
教育部、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
北京市人民政府决定共建北京林业大学。同年5月,
北京林业大学国家公园学院成立,该学院为全国首家国家公园学院。6月13日,由北京林业大学牵头发起,成立
高校研究生“生态文明”宣讲联盟。8月,
首都生物多样性保护研究院在北京林业大学成立。9月,学校与
北京交通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联合发起成立
雄安高校协同创新联盟。11月,学校雄安校区开工建设。2023年12月,学校筹建的
梁希书院正式揭牌。
2024年5月,
北京林业大学研究生科研实践基地在
马西林场揭牌成立;6月,北京林业大学植物科学中心正式启用。12月,北京林业大学学术道德委员会成立。
办学条件
院系专业
截至2024年6月,北京林业大学共有20个院部,总计开设66个
本科专业(含方向)。
学科建设
北京林业大学是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授权
一级学科内可自主设置
博士、
硕士二级学科及
交叉学科的高校。截至2024年6月,学校共有71个
硕士生招生
学科专业、32个
博士生招生学科专业,7个
博士后流动站,7个一级学科
博士学位授权点,1个
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24个一级学科
硕士学位授权点,19个
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其已开设4个自设交叉学科,2个国家“
双一流”建设学科,1个
国家重点学科(一级),9个国家重点学科(二级),1个
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1个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重点学科,6个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重点培育学科,2个
北京高校高精尖学科,3个北京市重点学科(一级,含重点培育学科),4个北京市重点学科(二级),1个北京市重点交叉学科。其中,林学和风景园林学2个学科连续两轮入选“双一流”建设学科名单。
师资力量
截至2024年6月,北京林业大学聘有
专任教师1470人,其中
教授、
副教授共1046人,在任
研究生导师1015人,
博士生导师432人,
中国科学院、
中国工程院院士8人(含
双聘院士6人),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首席科学家1人,特聘专家1人,国家级人才计划入选者54人次,“
中国青年科技奖”获得者9人,“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获得者2人,国家、省部级有突出贡献专家29人次,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14人,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5人,省部级人才计划入选者200余人次,国家级教学名师1名,北京市教学名师31名,青年教学名师6名,全国林业和草原教学名师5名。学校教师获奖众多,有3人获
全国创新争先奖,1人获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1人获国际环境贡献奖,1人获Luc Hoffmann湿地科学与保护奖,2人获
全国模范教师称号,2人获
全国优秀教师称号,1人获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优秀教师称号,1人获
北京市人民教师奖。
教学建设
截至2024年6月,北京林业大学已建有1个国家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1个国家理科人才培养基地,1个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1个国家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设有27个
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8个省部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个北京市重点建设一流专业;获批
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28门,国家级普通本科教育课程思政示范课程1门,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一流课程4项,北京市普通本科教育课程思政示范课程5门,北京高校优质本科课程21门,北京市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3项。
北京林业大学高度重视本科教学工作,在2005年教育部本科教学评估中获得“优秀”,2014年通过教育部审核评估。截至2024年6月,学校共获得本科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3项、二等奖7项、优秀奖1项,以及省部级教学成果奖63项;总计有5篇博士学位论文入选“全国优秀博士论文”,8篇博士学位论文入选“北京市优秀博士论文”。学校研究生60余人次在在
国际风景园林师联合会国际学生风景园林设计竞赛(IFLA-UNESCO)、国际大学生建筑设计大赛、中日韩大学生风景园林设计竞赛中获得金奖。
合作交流
截至2023年12月,北京林业大学已与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90余所高水平院校和科研机构建立伙伴合作关系。学校牵头成立
亚太地区林业教育协调机制和“东亚—澳大利西亚候鸟迁徙研究中心”,发起“东亚—澳大利西亚迁飞通道教育合作联盟全球倡议”,全面参与支持
蒙古国“种植十亿棵树”计划,推进中蒙荒漠化防治中心及示范基地建设,先后加入“全球挑战大学联盟”“
丝绸之路农业教育科技创新联盟”“‘
一带一路’南南合作农业教育科技创新联盟”“中国—中东欧国家高校联合会”,与
联合国粮农组织、
亚太森林恢复与可持续管理组织、
国际竹藤组织等国际组织签署战略协议,为开展全方位国际合作搭建高层次平台;引进80余名世界顶尖学术大师来校开展学术交流与合作;与
法国农业科学院、
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
新西兰林肯大学等高校建立联合实验室、研究中心,与
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联合举办木材科学与工程、生物技术专业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与欧、美、澳、新等高校开展多个联合培养项目;获批教育部高层次国际化人才培养创新实践项目基地,与
港澳台地区多所高校建立伙伴关系;连续18年承办商务部援外培训,累计培训发展中国家林业官员600余人次;独立设置国际学院,该国际学院是“全国留学生工作平台试点高校”之一。此外,学校还成立林业院校首个以“
留学生”为主体的非洲地区校友会,并配合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落实与“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政府间合作协议。2023年全年,共有来自65个国家的300多名留学生在校学习。
学术科研
科研平台
截至2024年6月,北京林业大学已建有国家、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及野外台站等共92个。其中,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6个,包括全国重点实验室2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个,国家级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1个,国际科技合作基地1个;省部级科技创新平台86个,包括省部级(重点)实验室21个,省部级(工程)中心18个,国家陆地生态系统定位观测研究站、长期科研基地、创新联盟等47个;北京市重点实验室8个,
北京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个。
科研成果
截至2024年6月,北京林业大学累计获得国家科技奖励60项,省部级科技奖励350余项。在2011年至2024年6月间,学校共获国家级科技奖励10项(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6项、
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4项),省部级科技奖励99项,全国性学会社会力量奖一等奖40余项;承担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国家科技计划项目26项,课题121项;获资助国家自然基金项目992项(其中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4项、
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6项、重点项目7项、联合基金项目8项),累计到账科研经费36.62亿元。
学术资源
截至2024年6月,
北京林业大学图书馆建筑面积达2.34万平方米,共有馆藏
纸质文献约205万册,各类
数据库、
电子期刊、
电子图书等数字资源文献900余万册,中外文数据库及资源平台近100个,特色馆藏精品图书《四库全书》《中国历代绘画大系》《国家图书馆藏样式雷图档》。其加入“北京地区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保障体系(BALLS)”,提供北京地区高校图书馆和国家图书馆、上海图书馆、NSTL等90多个成员馆文献的馆际互借和原文传递服务,并全天候提供书刊目录及数据库检索、超期提醒、自助借还服务等多种服务。
截至2024年6月,学校共主办了《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中国林业教育》等6本
学术期刊。其中,《森林生态系统(英文)》《鸟类学研究(英文)》英文学术期刊稳居Q1区,双双进入行业世界前五,成为展现学校学术水平与国际影响力的重要平台。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原名《北京林学院学报》,创刊于1979年,由教育部主管、北京林业大学主办,于全球公开发行。其为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统计源期刊,被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C库)、中国科技论文引文数据库(CSTPCD)、Scopus数据库、美国《
化学文摘》(CA)等检索期刊和数据库所收录,获誉第二届国家期刊奖提名奖、第三届
国家期刊奖百种重点期刊、中国精品科技期刊等。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创刊于2002年,设有“森林文化”“森林与环境法律问题”“环境与艺术”等栏目。该报刊分别被
全国高等学校文科学报研究会和北京高教学会社会科学学报研究会评为“全国高校优秀社科期刊”及“北京市高校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期刊”,其“森林文化”栏目也分别被评为“全国高校社科期刊特色栏目”和“北京市高校人文社会科学期刊名栏”。
《中国林业教育》
《
中国林业教育》原名为《林业教育研究》,创刊于1983年。1990年,其与《中国林业教育》合并为1个刊物、才定名为此。《中国林业教育》由北京林业大学和
中国林业教育学会共同主办,是全国性林业教育学术期刊,被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
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库和国家级图书馆等收录。该刊物多次被评为国家部委优秀教育期刊,并于1999年和2004年连续两届获得“梁希林业图书期刊奖”。
《森林生态系统(英文)》
《森林生态系统(英文)》原名为《北京林业大学学报(英文版)》,于1992年创刊,后曾改名为《中国林学(英文版)》《林业科学与实践(英文)》,2007年与全球著名的学术出版机构——德国
Springer出版公司合作在线出版,2014年变更为现刊名。2017年,其入选《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等单位发布的“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TOP5%)”。2018年,该刊获中国高校科技期刊研究会发布的“中国高校杰出科技期刊”奖,并被
SCI收录为来源期刊。
《鸟类学研究(英文)》
《鸟类学研究(英文)》原名《中国鸟类(英文版)》,创刊于2010年,是一本鸟类学术期刊。2014年,该刊物变更为现刊名,且与国际知名学术出版集团
BioMed Central达成合作,在其平台以开放获取(open access)模式在线出版。2015年~2017年间,《鸟类学研究(英文)》连续入选《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等单位发布的“
中国国际影响力优秀学术期刊(TOP5~10%)”,并于2016年2月被SCI收录为来源期刊。2018年,该刊物获
中国高校科技期刊研究会发布的“中国高校百佳科技期刊”奖。
《风景园林》
《
风景园林》原名《风景园林汇刊》创办于1993年,2001年变更为现刊名。该刊物是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评价中心《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评价报告(AMI)》《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
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其主要刊登近现代风景园林历史、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理论、风景园林环境科学与技术的学术论文,景观规划和城市设计的概念方案,园林设计和公共艺术的建成作品等。
校园文化
学校标识
北京林业大学的校标为同心圆形。外环上方为“北京林业大学”字样,下方为“BEIJING FOREST UNIVERSITY”;内环中央为一系列丰富多变又互相统一的辅助图形,下方为数字“1952”。该校标以“知山知水,树木树人”为设计理念,抽象出“人”字作为基本造型元素,组合形成代表生命的树木和代表知识的书本,同时把“山水木人”的形态蕴含其中,扎根本土,枝繁叶茂。这些图形元素融合共生,联结共荣,形成北林生生不息的生态系统。而根据校标设计理念,学校还设计出了北林专属字体——“生长体”,规范了标准色——“北林绿”。
北京林业大学校徽为印有校名的长方形证章。
北京林业大学校旗采用绿色,印有校标和“北京林业大学”字样。
精神文化
北京林业大学校训是“知山知水,树木树人”,该校训也是北京林业大学的办学理念,来自中国的传统文化,秉承的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北京林业大学校歌不止一首。在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学校校歌名为《我们是森林战士》,其作词人是陈大柯,作曲人不详。2012年,学校在保留《我们是森林战士》曲调的基础上重新填词,形成了《知山知水之歌》(又名《绿色卫士之歌》),歌词为集体创作。2022年,北京林业大学建校已满70周年,学校再次开启校歌歌词征集活动。新校歌仍旧保留《我们是森林战士》曲调,只重新填词。
北京林业大学校庆日为每年的10月16日。
社团文化
截至2021年12月,北京林业大学学生社团共计97支,学校已为学生社团配备了700平米的活动场地,在经费、设施、政策等方面也给予保障与支持。
北京林业大学会计协会成立于2016年6月,隶属于经济管理学院团委以及校学生社团工作部,是一个以专业会计知识为主,涉及理论研究等各方面内容的综合性学生社团,属于学术科技类的社团。在2020~2021学年度北京林业大学学生社团星级评定中,被评为四星级校级社团。
北京林业大学英语俱乐部成立于1987年,是学校历史最悠久的语言类社团,也是首都高校外语院系联盟的成员。其以提高社团成员学习英语的兴趣为宗旨,举办丰富多彩的英语活动,如英语晨读、口语角、英文电影配音大赛、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文化节等。
北京林业大学闽台文化传播协会于2006年5月成立,为校级社团。自成立以来,该社团开展了许多有意义的活动。其核心活动包括中秋博饼、茶话会、津京七校海峡两岸知识竞赛等系列特色活动,社团还与各个高校举行交流、联谊活动。
北京林业大学
山诺会全称“北京林业大学科学探险与野外生存协会”,成立于1994年,是大学生社团中创立较早、以自然环保和户外运动为基础的环保公益社团,也是学校五星社团和“十佳社团”。自成立以来,其以在校学生为主体,立足于林业院校,利用专业优势,开展野外生存、环境保护、自然教育及科考调研等活动。
北京林业大学初见文学社自2014年成立以来,围绕着“以文会友,博学修身;以美为尺,助学为乐”的核心理念,开展了不少丰富多彩的活动,如清晨伴读、课外运动、假期经典导读、名师主题讲座等。2021年,该社团入选“校十佳社团”。
校区情况
截至2024年6月,北京林业大学总占地面积13176亩。其中,校本部占地面积696亩,实验林场占地面积12480亩。
校本部
北京林业大学校本部位于
北京市海淀区清华东路35号,毗邻矿大、农大、清华等多所院校。其内建设有学研中心、图书馆、博物馆、银杏大道、田家炳体育场等建筑场所,并配备有洗衣房、理发店、电子设备维修店等生活设施。
实验林场
北京林业大学实验林场位于
北京市海淀区西北部
苏家坨镇境内,经纬度为北纬39°54′、东经116°28′,横跨海淀和门头沟两个区。截至2024年6月,实验林场面积为832.04公顷,共划分为6大经营区、15个林班、106个小班。实验林场是北京林业大学重要的教学、科研、实习基地,为学校教学科研实习服务是实验林场的中心任务。在接待北京林业大学教科研实习的同时,也为
北京建筑大学、
北京农学院、
首都师范大学、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等其它兄弟院校提供教学实习等服务。
2003年,北京林业大学实验林场被
中国科协命名为“
全国科普教育基地”。通过经营管理,该林场已经形成了以教学实习、科研、科普、旅游为一体的综合型实验林场。
雄安校区
北京林业大学雄安校区位于
雄安新区启动区和起步区第五组团东北部,规划占地面积约2200亩,距离北京校区直线距离约110公里,于2023年11月开工建设。
行政管理
现任领导
历任领导
校园环境
学研中心
学研中心位于北京林业大学校本部,是北林重要的教学科研综合楼。其为校园的标志物,建筑设计十分独特,一个巨大的“芽”从建筑中心生长而出,像是蕴含着蓬勃的生命力势要长成参天大树,与学校办学理念“知山知水,树木树人”遥相呼应。
博物馆
博物馆位于北京林业大学校本部,前身是京师大学堂师范馆的植物标本室。截至2024年6月,博物馆共有馆舍面积5800平方米,展览面积2300平方米,固定展陈10个。其馆藏自然类标本33万余号,各类模式标本1000余号,其中国家一级保护动物95种、二级保护动物124种,国家一级保护植物107种、二级保护植物613种。博物馆已成为收集和展示森林、草原、荒漠和湿地四大生态系统自然物(包括森林动物、森林昆虫、森林推物、木林、菌物、土壤与右石等)标本的现代化博物馆,同时也是国家林草科普基地。
秀峰寺
秀峰寺位于北京林业大学实验林场,坐落在鹫峰内。该寺坐东面西,凡三进,后殿中间楹奉佛氏香火,南北两楹供佛学会参修之地;中殿三楹为图书室,南北厢各十楹辟为林泉社憩息之所;前进中间三楹题之日访农草堂;北院群房内拨三楹捐诸农矿部地质调查所,以备鹫峰地震研究室职员住宿。
牡丹芍药研究中心
牡丹芍药研究中心位于北京林业大学实验林场,坐落在鹫峰内。其内收集保存具有重要科研价值和较高观赏价值的牡丹与芍药品种和种100余个,包括以黄色为主、花色变化丰富的美国与法国牡丹品种,花期长、花色奇特的牡丹芍药杂种,花大香浓、优质抗逆的紫斑牡丹新品种。
校友情况
截至2024年6月,北京林业大学已为国家培养了20多万名毕业生和一批外国留学生,其中包括科技部原部长、中国工程院原副院长在内的16名两院院士。
所获荣誉
学校荣誉
学校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