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马假日
美国1953年奥黛丽·赫本和格利高里·派克主演的爱情片
《罗马假日》是由威廉·惠勒执导,伊安·麦克莱伦·亨特、约翰·戴顿、达尔顿·特朗勃担任编剧,美国派拉蒙公司拍摄,奥黛丽·赫本和格利高里·派克联袂主演的爱情喜剧片。该片于1953年9月2日在美国上映。
剧情简介
安妮公主作为王位继承人将出访欧洲的各大城市。消息一经传出便引起了极大的轰动。安妮公主欧洲之行的最后一站是罗马,安妮公主很想尽情地饱览一下罗马的优美风光,可侍从们以公主身份高贵、不宜在黎民百姓面前抛头露面为由拒绝了,并给她注射了镇静剂。公主在药效发作前假装睡着了,待侍从们出去后,她偷偷越窗溜了出来。然而没逛多久,镇静剂的药效就产生了作用,使公主在广场附近喷水池边的一条长椅上迷迷糊糊地睡着了。
与此同时,美国新闻社的穷记者乔·布莱德里恰好经过这里,乔刚刚从朋友那里打牌归来,以为这是一个在狂欢中被灌醉的少女,就租了一辆出租车想把她送回家。可是公主睡得特别沉,怎么也叫不醒,无奈之下,乔只好把她带回了自己的住所,并对她睡自己的床感到不满,于是将安妮公主放到了沙发上。第二天,报纸上的特别公告使乔意识到他带回的少女就是安妮公主,于是他欣喜若狂,打算写一篇关于公主内幕的独家报道。公主醒后发现了陌生的乔,乔连忙解释,公主才安心了。她向乔借了一些钱,然后告别了他,又到罗马大街上闲逛了。
乔赶忙给他的摄影师朋友欧文打电话,让他准备好。同时自己跟踪公主,在西班牙广场上佯装和她偶遇,便自告奋勇地要为公主做导游,骑着摩托车带着她游览罗马城,同时,欧文也驾驶着小汽车跟在他们后面,拍下了许多珍贵的镜头。然而这一切,公主浑然不觉。公主的失踪引起了官员和侍从们的惊慌,国王秘密派出了许多便衣四处寻找公主的下落。便衣在乔领着公主来到水上舞厅参加舞会时发现他们了,他们请公主和他们回去,而公主坚决不肯,便衣们要强行绑架她回去,乔和欧文同他们厮打起来,而任性调皮的公主也大打出手,十分开心。趁着混乱,乔带着公主逃之夭夭,而那些便衣们却被当地警察抓走了。一天过去了,公主终于要回宫了,可此时她和乔发现彼此间擦出了爱的火花,坠入了情网。怎奈公主毕竟是公主,平民终究是平民,两人只能依依惜别。乔的朋友欧文在和公主握手后决心抛弃功成名就之良机,将照片送予公主留念。最后,在深情的四目对望中,公主轻轻地对乔说了声再见……
演职员表
演员表
职员表
(演职员表参考资料:)
角色介绍
音乐原声
幕后花絮
制作花絮
(1)在电影刚开始,和安娜公主跳舞的年老的绅士,用印度语对她说的是:“我很想死在这船上。”
(2)乔(格里高利·派克)假装他的手被石头雕像的嘴咬掉了,有一部戏是派克的即兴表演。当他把自己的手从石头里拿出来时,他把手藏在袖子里,这是从雷德·斯科通那儿学来的插科打诨。这个小插曲让赫本感到很意外,于是这段场景只拍了一次就通过。
(3)电影杀青后,派克告诉制片人,赫本肯定要获得奥斯卡奖(虽然这是她第一次领衔主演),他们最好是把她的名字放在演员字幕表的前面。他们照办了,赫本也真的获奖了。
(4)赫本能够赢得安娜这个角色,还要感谢一次具有传奇色彩的试镜。她表演了电影中的一段场景,导演说了“停”之后,摄影师还是让摄影机一直工作下去。在这段几分钟的预演之后,赫本立即俘获了这部电影。
(5)在得到电影剧本的时候,格里高利·派克当时正急切渴望出演一部喜剧(他从未演过任何电影戏剧片)并且积极参与这次难得的机会。后来他说,在那个时候,他觉得他读到的每一个爱情喜剧剧本,仿佛都有“加里·格兰特的烙印”在上面。
(6)乔付给出租车司机一千里拉(另外还有一千里拉的小费,为了说服他带上安娜和自己)。这大约是17美元(2005年)。
(7)派克和赫本在电影里骑的那辆摩托车名为VESPA,译作伟士牌(也叫黄蜂牌)。电影上映后,这款摩托车遭到疯狂抢购,从日产几十辆飙升到日产五百辆。
(8)《罗马假日》的热卖和当时的热点新闻有着密切的关系。英国公主玛格丽特恋上了离过婚的平民彼得·汤森,并决心嫁给他。但在皇室成员的强硬逼迫下,她最终和汤森断绝了关系。
(9)影片拍完后,上映之前派克发现海报上打着他的名字,而赫本的名字却很小,而且藏在一个角落里。他特地通知制片方把原来演员表上的“格里高利·派克主演的《罗马假日》”改成了奥黛丽·赫本的名字。1954年3月25日,24岁的赫本因在《罗马假日》中的精彩表演,获得26届奥斯卡最佳女主角奖。那天晚上,万万没有想到自己会得到金像奖的赫本,站在领奖台上激动得语不成句,但她却没有忘记告诉世界:“这是派克送给我的礼物!”
(10)当格里高利·派克前往意大利拍摄这部电影的时候,他正经历着近来的分居以及即将和他的现任(也是第一任)妻子离婚的私事。就在拍摄期间,他与一位名叫维罗尼科·帕萨尼的法国女子相爱。离婚之后,他就和帕萨尼结婚了,他们白头偕老直到派克离开人世。
(11)本片编剧因当时上了黑名单,因此由他人顶替领奖,1993年获奥斯卡追授。1987年重拍成电视片。
(12)电影上映后,片名成为很多商号争抢的名字,也有用罗马假日作为品牌的摩托车。
穿帮镜头
(1)在和布拉德雷告别之后回到宫殿,第一个场景中不同镜头之间,安娜的发型都不一样。特别是在中景镜头和特写之间,她的刘海变化着。
(2)当乔·布拉德雷跟踪着安娜穿过街道的时候,人们正看着电影的拍摄,而不是像平常一样自如。
(3)当乔和安娜在广场相见的时候,大钟显示的时间是11点钟,几分钟之后又可以看到显示的时间是10点过后不久。并且这些都违背了前面睡觉直到将近12点这个事实。
(4)乔往欧文身上扔了一瓶酒之后,在欧文的衬衫上面很明显有一大块湿湿的印记。然而几分钟后当他们从酒吧出来的时候,这块湿印记没有了。
(5)安娜第一次离开乔的公寓,当乔对安娜说再见的时候,他的手放在门的手把上。在接下来的镜头中,他的手放在身边,然后他把手又一次放在了门把上面。
(6)当安娜、乔和欧文在小镇上,她正穿着V字领上衣,带有一小圈围巾。她离开在返回大使馆的时候,穿着的是一件高领的上衣,带有一个固定的白色领结。
获奖记录
(获奖记录参考资料:)
幕后制作
这部电影的企划最早由弗兰克·卡普拉在1949年提出,他希望由加里·格兰特伊丽莎白·泰勒主演。影片的编剧达尔顿·特朗勃当时被列入美国众议院非美活动委员会的黑名单,制作受到重重阻挠。
威廉·惠勒刚拍完严肃的《女继承人》和《侦探故事》,想要尝试浪漫喜剧,于是接过本片。派拉蒙公司最初决定在好莱坞摄影棚中拍摄,但威廉·惠勒执意要到罗马实地取景,制片方妥协了。
由于影片成本被控制在100万美元以下,意味女主角只能用薪酬低的新人,当时初出茅庐的赫本接到试镜电话,开始只是抱着敷衍的心情前来,没想到这无心插柳成就了影史上最传奇的一次试镜。
剧组遭遇罗马多年未遇的酷暑,演员脸上的油彩都会热到融化,还要在镜头前装作凉爽舒适的样子。和乔告别时,年轻的赫本怎么也掉不下眼泪,最终导演生气抱怨浪费胶片,她才立马哭了出来。
1953年8月20日,《罗马假日》在伦敦首映,紧接着参加威尼斯电影节,最终在全世界都获得巨大成功。
制作发行
(制作发行参考资料:)
影片评价
如果说电影史上,一位女演员通过一部影片获得了近乎于女神的地位,无可置疑的,只有奥黛丽·赫本和她的《罗马假日》。而当年她所掀起的发型与衣着风潮,更是成为了这段传奇的美丽延伸。(新浪网评)
《罗马假日》的情节简单,却凭借男女主角的成功出演以及罗马的街头风景成为了世界经典,尤其是奥黛利·赫本,其魅力倾倒了无数影迷,可爱的赫本发型也随之流芳百世。影片将罗马的名胜风光生动地融入剧情之中,将一部浪漫爱情喜剧拍得十分温馨悦目。两个人一个厌烦宫廷礼节的枯燥烦琐,一个是囊中羞涩的小记者,罗马的一日,虽然短暂,可是轻松惬意的时光让他们体会爱情甜美。虽然最终他们因为各自的身份和职责没有走到一起,但罗马成为他们永久爱情的象征。小巧玲珑而又典雅万方的奥黛利·赫本演出这种纯真的公主角色最为适合不过。影片也在一种类似童话的故事里描写了一段浪漫、纯真的爱情。虽然两人的爱情没有结果,但并不让人伤感,相反他们的爱情显得温馨别致。纯真又带些调皮的公主和善良又有些心计的小记者,两个人的爱情注定是纯真年代的美好想象。(搜狐娱乐评)
作为电影史上爱情文艺片的典范,《罗马假日》情节简单,片中也毫无大制作场面,却是最历久不衰的好莱坞爱情轻喜剧之一。片中奥黛丽·赫本和格利高里·派克的对手戏火花四射,是对谦谦君子和窈窕淑女之间童话爱情的最完美诠释,令人动容。而古城罗马的别样风情,不露痕迹的轻松笑料,威廉·惠勒对爱情场景富于张力的掌控都成为影片持久不衰魅力的来源。
作为20世纪50年代的电影,《罗马假日》的社会背景比如今保守许多。《罗马假日》里这个“假日”实质上是指记者和公主共同渴望的“自由生活”,片名改成《罗马自由一日》也许更能说明影片主旨。在对待自由的追求上,公主开始是顽皮和不顾一切的享受自由;记者则是渐渐的被身边的公主所感染,其实在他那里,与公主“游玩”罗马最开始是作为职业计划的一部分,这充满名利熏心的计划是“反自由”的。如果没有之后对公主产生感情,他永远都是一个疲于奔命的记者,记者的使命便是发现新闻,这种使命作为个人欲望体现在其生活的方方面面:他不可能有享受自由的机会,因为记者这个职业就是扼杀别人自由和自己自由的刽子手。
在影片结尾,公主回到了官邸,翌日便举办了记者见面会。这时候,他最后一次看到美丽的公主,和第一次在街头碰见的女孩一样,只是此刻华贵的白裙将她牢牢包裹。紧接着影片最揪心的情节开始了,高高在上的安妮痛苦的装作不认识他,但眸子里射出依恋的光随时都通过空气反射到他心上。
赫本的演技在片中见面会结束时得到了最大发挥,细致的观众会发现在这个长长的笑靥里,包涵的是从见到情人的喜悦到发现离别哀伤的痛苦过渡。用“神奇”去形容这笑靥是因为赫本把矜持也融进了笑容里。那种公主的矜持既不允许流露欣喜,也不容许一点哀伤。在情感的巨大波澜中,就算最吹毛求疵的人也只能察觉到在美丽的黛色眸子下闪过的一丝忧郁。但在台下的男人眼里,这矜持的微笑是对自己不能使心上人自由的责备。但他自己又何尝能自由呢,只不过俩人不能自由的理由相异:公主是因为人民和国家,记者则是为能继续生活。
格利高里·派克曾说:《罗马假日》是赫本的电影,我只是配角。派克的这句话不仅是对赫本演技的赞叹,也是片中记者的感叹。片尾,男人伤心地凝望着公主离去后的前台,虽然经历过比这更大的发布会,但那天真的女孩留给这位记者的震撼太大了。在短暂的一天里,他体验到比疲于奔命寻找新闻更珍贵的追求,那便是自由和爱一个人。
大众评分
最新修订时间:2025-01-02 02:24
目录
概述
剧情简介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