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环画报,一种刊登连环画的期刊,创刊于1951年,从1999年1月起,在新组建的
中国美术出版总社主办下,由原
人民美术出版社主办的《连环画报》和由原
中国连环画出版社主办的《中国连环画》两本月刊,合刊为新版的《连环画报》,以焕然一新的面貌呈现在读者面前;连环画报以独具特色的艺术风格和高雅的文化品位,为新中国成长起来的几代人提供了丰富的精神食粮,扶植和造就了众多连环画艺术家。
期刊简介
创刊时间:1951年6月
邮发代号:2-146
办刊宗旨:续连艺经典,画万象人生
定价:12元
开本:大16开
页码:80
中国的传统绘画源远流长,炉火纯青,而世界各国的绘画风格与技法更是异彩纷呈,中国的连环画则是博采众家之长,集各类特色精华于一身的通俗艺术。做为
中国惟一的一本传统风格的连环画月刊《
连环画报》充分发挥了这一特点,无论传统线描、水墨淡彩、油画水粉、
卡通漫画,无论写实、浪漫、夸张,都将在这里一展风采。《
连环画报》过去是、仍然是
中国最具影响的通俗美术刊物,是中国连环画百花齐放的园地、精英荟萃的窗口。
栏目版块
主要版块栏目:
百姓故事 沧桑史画 精品欣赏 典藏故事 世象大千 民间故事 画报讲堂 新书讯息 连坛动态
创刊及其发展
1951年5月,第一期《
连环画报》正式出版发行。20开的小方本,10页彩页,20页黑白页,半月刊。由
潘崮绘制的毛泽东主席在天安门上挥手的油画成为创刊号的封面,
茅盾先生为封面题写“
连环画报”四个字。事实上,《
连环画报》的诞生的确与毛主席有着直接的关系。按照毛主席提出的关于改造旧连环画的指示,在《1950年全国文化艺术工作报告与1951年计划要点》中提出:“出版连环图画定期刊物与较好的新连环画五十种……”在这样的要求下,由
萨空了和
朱丹同志组织筹办而酝酿诞生了《
连环画报》。
从《
连环画报》第一期刊印发行150000册开始,《连环画报》就已经参与到社会当中,成为了一种社会现象。在《发刊的话》中,有这样的句子:“我们想出这么一本定期的连环图画小书,想要用大家喜欢看的连环图画这种东西专讲新道理。不论是新社会里的新事情和从前的老事情,我们都从人民的观点来讲来画,希望大家能在这本小书上得到点益处。”可以看到,开始的《
连环画报》是要在人民立场上讲新道理,教育大家的,是一种宣教意义的宣传品。
1951 年6 月创刊的《
连环画报》和1986 年1 月创刊的《中国连环画》合二为一,画报在装帧、用纸、印刷等方面得到了提升,办刊风格、题材选择、创作形式也愈加多元化了。而此时已消失很久的传统连环画已完全转变了功能,成为了连环画爱好者的收藏品。并由此带动了各出版社的连环画再版热潮,同时也促进了连环画收藏和原创活动。
连环画受众群
“连环图画从前叫‘小人书’,却不光是小人爱看它,就连大人也爱看它了。”读者从小孩扩展到大人,读者实际上是“非形式化”的社会群体,是一个无结构的社会群体。“什么原因呢?第一,这种书里面印的,不光是字,大部分是图画,容易看得懂;第二,里面画的事情,有头有尾,清清楚楚,越看越有趣味。
中国人民从前在
旧社会受压迫,没有钱也没有机会念书,不识字的很多……这种连环图画既是容易看,又好看,所以大家就都喜欢它了。”一是因为读者不识多少字,看图容易懂;二是讲的故事有趣,能懂道理,受教育。
发展历史
开本、价格
曾经使用过的开本:259mm*247mm 、186mm*239mm(16开)
自1999 年1月,合刊后的《
连环画报》正式出炉后,与原来的《连环画报》相比,开本从16 开变成了大16 开,画面更大了,有黑白页72 页,彩页8页(包括封面、封二、封三、封底),共计80 页,售价8.50 元。2004 年,在总页码80 页不变的基础上,彩页增加8 页,达到了16 页,售价未增。2007 年,因图书印刷费、纸张原料价格等成本的增加,售价调至8.80 元。2008 年,售价再调到10 元。2009 年,售价又调整为12 元。
栏目设置
社会写真、读者心声(后改为“读者信箱”)、名篇选绘、今日人物(后改为“人物”和“人物风采”)、百姓故事、长篇连载、精品收藏(后改为“连苑珍藏”和“连艺精粹”)、请你破案、漫画天地、幽默一刻、名人与连环画、影视画苑、岁月留痕、民间故事、出版大观、五花八门、信息网站、连友俱乐部(后改为“连友之窗”)、世象大千、入画传说、沧桑史画、画家新作、名人轶事、情爱画廊、连坛名家大连环、欣赏与交流、外国插图作品选(后改为“外国插图作品欣赏”)、视线、寓言典故、观点与随想、自说自画、诗情画意、文化名人的父母情、青春笔记、智慧箴言、世说新语、一题多画、海外佳作、成语故事、连坛散记、连艺书话、连藏景观、图画小说、名师讲坛、新人新作、世界之窗、小人书、阅读与欣赏、典藏故事、写真故事、贺友直说画、域外传真等。
栏目活动
推出了“连环画作品排行榜”,由读者对每月刊载的连环画进行投票评选;开展了年度《
连环画报》佳作评选;特别是在2003 年1月号始,在“观点与随想”栏目开展了“
中国传统连环画向左走还是向右走”的专题讨论;并在《连环画报》2007 年2 月号封面标注了“中国连迷第一刊”,到了3 月号则改为“中国连迷必读刊物”一直到2009 年7 月号改版才变为“续连艺经典,画万象人生”两句;还以“一题多画、新人新作”园地为平台,给连环画创作的新手们锻炼、展示的机会。从上述这些栏目的推出和所开展的一些活动,以及针对不同的现实情况需要、作品的题材内容分类等及时做出一些专栏的废立、名称的更改等相应动作来看,都充分说明了《
连环画报》编辑部紧跟时代潮流,以更符合读者、作者、编者和市场的要求来不断创新的良好愿望。
所刊登过的作品
在新版《
连环画报》的10 余年间也亮相了不少新老作者各具特色,且有较强时代气息的作品。如杨逸麟的《魔术大师》、《半个世纪生死恋》、《老人与海》;李志武的《平凡的世界》(连载6 期,图289 幅);孟庆江的《李白》;于绍文、吴琼的《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连载4 期,图216 幅)、《洗澡》(连载6期,图326 幅);戴宏海的《司马相如与卓文君》;曹辉的《名医入彀》;王可伟的《是我炸毁了广岛》;吴冠英的《古都》;王时的《花季、雨季》(连载6 期,图351 幅)、《背起妈妈上学》、《完美的旅行》;汪国新的《长江三部曲》(节选);程国英的《中国百年三伟人》;王亦秋的《康熙皇帝》、《杨门女将》;李俊琪的《老交通》;彭连熙的《凤求凰》、《红叶题诗》;戴敦邦的《西厢记》、《
戴敦邦新绘水浒传》;贺敏忠的《来来往往》;庞邦本的《圣经故事》;程十发的《胆剑篇》、《列宁的故事》;卢延光的《长生殿》;赵国经、王美芳的《王贵与李香香》;毅进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节选);刘玉兰、萧重的《孩子给我的启示》;刘旦宅的《屈原》;徐恒瑜的《家》(连载5 期,图164幅);查加伍的《江湖百业图》;墨浪的《青陵台》;施瑞康、袁佩娜的《南丁格尔》;顾炳鑫的《渡江侦察记》(连载3 期,图178 幅,比上世纪50 年代刊载的多28 幅);段明、段友的《蹦蹦儿》;李志武、景春梅的《白鹿原》(连载12 期,图704 幅);黄全昌的《看钱奴》;贺友直的《小二黑结婚》、《包公审石头》、《申江风情录》、《朝阳沟》、《三百六十行》、《贼说话》;叶毓中的《千里送京娘》、《蛇郎》;陈家树的《爱情的定义》、《赎罪之旅》、《最后的名画》、《〈关雎〉呤》;叶雄的《我的父亲邓小平———“文革”岁月》;谌宏微的《王若飞的一生》、《吃虫节的传说》;高鸣峰的《小桔灯》;高云的《牡丹亭》;侯长春的《关汉卿与〈窦娥冤〉》;徐有武的《康熙题匾》、《和尚戏乾隆》;刘国辉的《驿站长》;俞晓夫的《贝拉》;陈惠冠的《黄河飞渡》;张鹏怀的《悠悠芦荡情》;刘继卣的《奇怪的旅行》、《鸡毛信》(节选)、《永不掉队》;于绍文、吴琼、赵实的《尘埃落定》(连载4期,图221幅);何保全、于泉滢的《曹雪芹与〈红楼梦〉》、《包龙图借尸平奇冤》、《月季》、《铜钟案》、《黄金案》(连载3期,图100 幅);沈尧伊的《爱因斯坦与小提 琴》、《一条毛毯》;汪晓曙的《欧也妮·葛朗台》、《没有硝烟的战斗》、《撒切尔夫人》、《抗日侨领蚁光炎》、《血与沙》(连载4 期,图174幅);王弘力、邱云的《黄粱梦》;梁玉农、安玉民的《老艾访华》;杨宏富的《詹天佑》(连载3期,图179 幅)、《怀念领袖毛泽东》、《沪西英魂》;华其敏的《罗密欧与朱丽叶》;王小斌的《浪漫的薛姨》;赵宏本、钱笑呆的《孙悟空三打白骨精》;胡志明、朱云、朱枭枭的《中国公主杜兰朵》;孙雨田的《赤兔之死》、《云翠仙》;马建刚、冯晓燕、马子一、屈阳的《
何咪儿寻爱记》;田黎明的《张羽煮海》;赵明钧的《辨绣鞋施宪破奇案》、《米芾的故事》;于泉滢的《有那样一个女人》;房绍青的《金玉奴》;郜宗彦、李锦德、郜宗远的《珊瑚岛上的死光》;翁建明、翁嗣博的《南柯记》;李晨的《街》、《雨后》、《黑猫》、《远大前程》、《美国悲剧》、《安娜·卡列尼娜》、《边城》(连载6 期,图89 幅);孙愚的《孤岛历险记》(连载4 期,图239 幅);冯煌的《艰难时世》、《总统先生》;赵奇的《山中那十九座坟茔》;衣晓白的《镜泊英魂》;张弘、叶辉、张一兮的《幸福派》;孙景波的《奇怪的伤痕》、《前夜》;韩和平、丁斌曾的《铁道游击队》(节选);张弘的《荷香出嫁》;宋雨桂、杨仁恺、王弘力、郭德福的《努尔哈赤的传说》;张晓红的《骆驼祥子》;郑天伦的《贝拉的晚会》;马铭的《琉璃瓦》;赵明钧、赵戟的《李逵负荆》;宋飞等的《兰廷先生的珠宝》;何保全的《人世间最寂寞的妻子》;王亮亮、衣晓白的《诗人的爱情》;李福全的《亘古男儿一放翁》;项维仁的《包公智断鬼神案》;胡博综的《要是我当县长》;胡博综、王孟奇的《铁坝中队》;吴恺、丁新媛的《血战台儿庄》;戴敦邦、黄英浩、谢春彦、何志强、刘伯荣、张桂铭、张培础、毛国伦、汪幼军、颜梅华、金奎、张永康的《沙家浜》(节选);李天心的《敌后武工队》(节选)、《小兵张嘎》;马建刚、冯晓燕、马子一、屈阳、肖云怡、石磊的《曾经沧海》;陈逸飞的《药》;李德才的《最后的黑帐篷》;段明的《马莲滩》;施大畏的《桥隆飚》;李天心、李维定的《火焰山》;于绍文的《英格力士》(连载6 期,图320 幅);徐燕荪的《打鱼杀家》;张令涛、胡若佛的《女娲补天》;赵丁的《猎雁》;施大畏、韩硕的《促织》;季跃鹏、季芳的《解密》、《凶犯》、《非法运营者》(连载3 期,图97幅);王雪斌的《黄土地上不了情》;杨在溪、孔紫的《赵氏孤儿》;黄雨金、黄玲、孙梅萍、林德全的《凤还巢》;华三川的《英雄村》;安玉民、安泽、梁丽的《此间的少年》(连载10 期,图600幅);李斌的《太阳》;季跃鹏的《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曹涵美的《金瓶梅全图》(连载5 期,图500幅);王怀骐的《男人的一半是女人》;任率英的《白蛇传》、《秋江》;曲湘建的《第四十一个》;黄雨金、黄玲的《木兰从军》;段明的《兄弟》(上集,连载12 期,图630幅);许勇的《周总理在梅园新村》;孙之俊的《
骆驼祥子画传》;夏葆元的《孙中山伦敦蒙难》;刘大为的《龙梅和玉荣》;区锦生的《自梳女》;严振厚的《光辉岁月》;童介眉、任率英的《英雄的号角》等。可是,这一时期《
连环画报》刊载的连环画中,大部分让人百看不厌、经得起咀嚼回味的精品仍是旧作,特别是画报利用“精品收藏”或“连苑藏珍”、“连艺精粹”等栏目中所刊发的《
兔子的尾巴为啥这样短》、《水帘洞》(刘继卣);《最后一课》、《藤野先生》(白敬周);《十五贯》(王弘力);《青凤》(李世南);《刘胡兰》(孟庆江);《狼牙山五壮士》(彦涵);《桃花扇》(赵宏本);《
鲁迅的青少年时代》(夏葆元、林旭东);《毛主席在七里营》(李山、刘文西);《伍子胥》(墨浪);《福》(永祥、洪仁、姚巧);《龙伯钓鳌》(张文元);《愚公移山》(徐燕荪);《真假李逵》(卜孝怀);《
无产阶级的歌》(陈衍宁、汤小铭);《龙女牧羊》(卢延光);《沈小霞相会出师表》(冯远);《举案齐眉》(黄全昌);《苏黄魏争功》(张鹿山);《桃花夫人》(费声福);《驮炭记》(谢志高);《一本字典》(夏予冰);《白光》(贺友直);《表》(华三川);《木兰从军》(王叔晖);《周游世界》(潘蘅生);《召树屯和喃诺娜》(程十发);四方方云的《成功的秘诀》;《王冕》(董天野)等就是此类作品。但是,新编创的连环画总体上尚欠缺一点火候,耐看的作品还是太少,尤其是缺少水平突出,让人难忘、心动的大气之作,总体水平与昔日的兴盛期不可同日而语。再加上《
连环画报》编辑部对读者的定位,以及对传统连环画的创作风格与发展方向上仍存在着认识上的不确定性,画报与广大连环画爱好者特别是画报忠实读者的期望值来说,还存在一定距离。不过,这时的《
连环画报》对他山之石的作用却非常重视,一改以往零零星星的选页介绍,不惜篇幅地连续推出外国连环画佳作。如“欣赏与交流”栏目从2000 年7 月号开始,前后共用了12 个月的黑白、彩色页面刊载法国连环画《黑太阳》1—5 部;从2001 年1 月号开始又连续9 个月刊载法国连环画《福尔摩斯外传》;后“海外佳作”栏目从2004年1 月号开始连续14 个月刊载法国连环画《金牛座的故事》;从2005 年7 月号开始再连续6 个月刊载法国连环画《乌尔比冈德的狂热》;从2008 年5 月号至2009 年6 月号又破天荒地采用全彩页,连续14 个月刊载了法国连环画《消逝的边界》。与此同时,继承了《
连环画报》关注政治时事和反映国计民生重大事件的优良传统,先后用新闻图片和连环画的形式对
中国驻南联盟使馆被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导弹袭击,澳门回归,防控“非典”疫情,汶川、玉树抗震救灾,深圳经济特区建立30 周年,纪念杭日战争胜利65 周年等进行了及时报道和反映。还先后推出了《
连环画报2004年特辑·黑白变奏———当代名家黑白画作品》、《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 周年专辑·连环画报短篇集锦》第一、二集等专刊。
2010年改版
2009 年7 月,《
连环画报》又从内到外进行了新一轮的改版,经过半年的试行,2010年1 月号《连环画报》以崭新的面貌出现在了读者们面前,就像该月“编前絮语”中所说:“第1 期全面、深度改版,提高选题、绘画质量,关注百姓生活、反映时代变化。”并诚邀一批画报的老作者、当年连环画创作的精英再次拿起画笔为《
连环画报》绘制或提供作品。还对原有的一些栏目进行了整合,设立了“典藏故事、百姓故事、沧桑史画、世界之窗、插图欣赏、漫画欣赏、精品回顾、阅读与欣赏、漫画天地、世象大千、连坛动态、读者信箱、一题多画、画家介绍(后改为“作者介绍”)”、精品欣赏、画报讲座等专栏,实现了一次“华丽转身”。综观这一次改版以来的《
连环画报》,所发表的诸如范曾的《牧童评画》;李晨的《
中国妈妈》;詹忠效的《秘密恋人》、《詹忠效线描作品欣赏》;李斌的《枫》(时隔30 年的修订重绘,是画报改版的开场压轴之作)、《杨靖宇》;徐恒瑜的《西厢记》;沈尧伊的《迎春组曲》、《杜伦上尉冀中遇险记》、《春之曲》;周申的《曹操》;吴冠英的《邦斯舅舅》;华三川的《白毛女》;季跃鹏、季芳的《活在多伦多》(连载7 期,图281幅);胡博综的《
海迪姐姐的故事》;俞晓夫的《蛇纹短剑》;侯国良的《示儿书———赵一曼就义前留给儿子的信》;胡苨的《八月未央》;马冬梅、沈璐的《鹤之灵》、《水家乡》、《麻三爷和他的鹰》;何保全、于泉滢的《张汶祥刺马》;李晨、马冬梅、贾润潭、沈璐、刘京、刘熙明的《高原上的格桑花》;杨宏富的《画说土山湾》;高燕的《马杰依与公主》;华其敏的《标准》;郑万林的《塔克拉玛干沙漠的黎明》;(上接第4 版)汪观清的《红日》(选段);靳波的《向北方》;贺友直的《贺友直画老上海》(选页);刘铁泉的《成吉思汗》、顾炳鑫的《渡江侦察记》(节选,此佳作是第三次登场,大画面的细节展示,看着很过瘾);徐芒耀的《生活在人民中间》、施振广的《利顺德秘闻壁画》、韩和平的《枫泾古镇》、王怀骐的《红旗谱》(1982年5 月号曾刊载节选“护钟”一段25 幅,此次全部刊登,连载3 期,图201 幅);许勇的《摔跤手的故事》;潘蘅生的《青春岁月》;王弘力的《杨志卖刀》、贾培生的《孙中山》、赵华胜的《赵一曼》、钱贵荪的《秋瑾》;刘旦宅的《石头记人物画》(全40幅,1978 年9 月号只刊载了15幅)、李延声的《魂系山河》、赵奇的《党费》(1983年7月号首次刊登,此次再载,印刷质量比初刊时上了一个层次)、冯远的《能工巧匠———鲁班》等都是让人眼前一亮的作品。同时,开展了连环画多元化编创的宣传,如吴冠英开讲的《怎样画动漫———现代连环漫画创作谈》、张旺开讲的《怎样画CG———数字绘画技法漫谈》、李智开讲的《动画基础系列讲座》、“架上连环画邀请展”作品介绍等,并在封面设计、装订印刷、版面布局、选题栏目等各方面都有了明显的变化。但变革无止境,创新无成规,《
连环画报》要想继续向前迈大步,就必须在保持优秀传统文化精髓和精神的基础上,大胆运用适合时代发展要求的新思维、新形式和新作品,既吸引画报的老朋友,又能为更多的新朋友所接纳,以求得到更多读者的青睐。就像《
连环画报》1951 年创刊号上“发刊的话”中最后一句“: 让它一期比一期好,一期比一期有进步!”同一些发行历史较长的刊物一样,60 载的白云苍狗,使《连环画报》经历了创刊、停刊、复刊、合刊四次大动作。当时在画报上露过面的不少作品都出过单行本,有的更成为了连环画的传世佳作。不过,更多的作品仅是发表在画报上,大家想要欣赏这些作品,只能通过翻阅《
连环画报》才能如愿。而笔者每到一年的11 月份,都会订一份来年的《
连环画报》。数十年来,通过翻阅一本一本《
连环画报》,欣赏了不少各具特色的作品,也提高了自身鉴赏连环画的水平,这也是一直以来都割舍不下《连环画报》的原因所在。2011 年,是《
连环画报》的花甲之年。有句话说得好:“人生六十第二春”。笔者希望《
连环画报》编辑部能在保持画报自身优点特色和艺 术品位的前提下,以创刊60 周年作为《连环画报》迎接第二个春天的新起点,焕发出“老夫聊发少年狂”的激情活力,将《连环画报》办得更加贴近广大读者,更加具有时代气息,再创《连环画报》第三个黄金时代。
刊登作品
2010年8月号刊载了
郑万林作品《塔克拉玛干沙漠的黎明》。因为作者艺术学院的教育背景,整套作品采用了炭笔素描的手法,朴素的写实风格,造型严谨,人物表情刻画生动,细节处理到位,对不同物体的质感也有较深入的表现,构图有松有紧,传达出很好的视觉节奏感。
因为作者涉猎动画教学与创作,整套作品在视角上的变化呈现出很强的镜头感,近焦、远焦、特写、大场景等镜头语言的借鉴,使画面的丰富性增强。俯视、仰视等一些大透视手法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但不得不指出的是:每幅画面都具有很强的完整性,但画面之间的连续性却相对较弱。这在短篇的作品中是比较常见的问题,对于连环画创作是一个更高标准的要求。
连环画作品的画面连续性,是连环画艺术的艺术特点,是连环画区别于其它绘画艺术门类的特性。这一特性的发挥,在一些连环画大家的作品里能看到很好的范例。如
贺友直先生的《山乡巨变》里人物对话连续画面的处理,室内场景多角度转换却不失真实,人物表情与动作的变化一气呵成,引人入胜。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连续性,是连环画艺术审美过程中的一个特殊元素,即使在去除掉脚本文字叙事因素的条件下,图画的连续性依然可以引导观者产生“往下看”的心理动机。而这个“往下看”,正是连环画艺术审美和其它绘画艺术门类最大的不同,它是连环画独特的“叙事方式”,使连环画作品的完整性在连续性的基础上得到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