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大学学报(工学版)》创刊于1980年,是由
河南省教育厅主管,
郑州大学主办的综合性
学术期刊。
办刊历史
1980年,《郑州工业大学学报》创刊。
1987年,该刊由半年刊变更为季刊。
2000年7月,该刊更名为《郑州大学学报(工学版)》。
2010年该刊由季刊变更为双月刊。
2011年6月1日,该刊开始试用稿件网络采编系统。
2014年11月,该刊成为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第一批认定学术期刊。
办刊条件
栏目方向
《郑州大学学报(工学版)》主要刊登工学各学科基础理论、应用研究及工程技术的最新研究成果,包括机械、电气、信息、水工、化工、土木、交通、材料、环境工程等以及交叉学科领域的学术论文。
《郑州大学学报(工学版)》主要设有化工、电气、机械、水工、信息工程、工程力学、土木工程、材料工程等栏目。
人员编制
据2018年5月《郑州大学学报(工学版)》官网显示,《郑州大学学报(工学版)》编委会共有编委36人,特邀编委6人。
学术交流
2018年10月,由《郑州大学学报(工学版)》编辑部等单位协办的第十五届全国敏感元件与传感器学术会议(STC2018)将在河南郑州召开,该届会议宗旨是促进中国传感技术的发展和学术交流。主题是“智能感知、 物联天下、产学研用、创新驱动” ,推进传感器在物联网、智慧城市、智能家 居和健康医疗等领域的应用。
办刊成果
研究发表
据2018年5月29日中国知网显示,《郑州大学学报(工学版)》出版文献共4075篇。
据2018年5月29日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显示,《郑州大学学报(工学版)》载文量为2772。
影响因子
据2018年5月29日中国知网显示,《郑州大学学报(工学版)》总被下载502780次、总被引21124次;(2017版)复合影响因子为0.575、(2017版)综合影响因子为0.396。
据2018年5月29日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显示,《郑州大学学报(工学版)》被引量为15099、下载量为90033;据2015年中国期刊引证报告(扩刊版)数据显示,《郑州大学学报(工学版)》影响因子为0.3,在全部统计源期刊(6735种)中排3223名,在工业技术(209种)中排第79名。
收录情况
据2018年5月《郑州大学学报(工学版)》官网显示,《郑州大学学报(工学版)》是《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来源期刊,被美国《
化学文摘》(CA)、美国《剑桥科学文摘(工程技术)》(CSA(Technology)、美国《剑桥科学文摘(自然科学)》(CSA(Natural Science))、美国《
数学评论》(MR)、俄罗斯《
文摘杂志》(AJ)、波兰《
哥白尼索引》(IC)、英国《
科学文摘》(INSPEC)、美国《乌利希期刊指南》(UPD)等中国国内外文摘、数据库固定收录。
据2018年5月中国知网显示,《郑州大学学报(工学版)》是北京大学《
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08年版、2011年版、2014年版)来源期刊。
荣誉表彰
据2018年5月《郑州大学学报(工学版)》官网显示,《郑州大学学报(工学版)》是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曾获全国高校优秀科技期刊一等奖。
据2018年5月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显示,《郑州大学学报(工学版)》2010年被评为河南省自然科学期刊20佳提名奖、一级期刊。
据2018年5月中国知网显示,《郑州大学学报(工学版)》是Caj-cd规范获奖期刊。
文化传统
以繁荣科技文化,培养科技人才,促进科学技术向生产力转化,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宗旨。
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
现任领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