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枝
弗雷泽著人类学著作
《金枝》是英国人类学家詹姆斯·乔治·弗雷泽创作的人类学著作,于1890年首次出版发行。
内容简介
《金枝》全书共六十九章,弗雷泽主要围绕古罗马原始习俗中的巫术和神话展开深入研究,揭示其中深层意义和共同规律。
1、第一章至第十六章,弗雷泽解释了为什么内米湖狄安娜神庙的祭司,同时还拥有“森林之王”的徽号。
弗雷泽在研究世界各民族的材料中发现,许多国家在各种时代,都曾存在过集祭司与帝王于一身的人物。他们具有半人半神、或半神半人的性质,仿佛他们能够控制自然力,诸如降雨、赐子、使庄稼丰收等等。这些兼帝王与祭司于一身的人之所以被认为具有这样的超自然理论,弗雷泽认为,其最初的根源在于交感巫术在人们的信仰和行动中占据着主导地位。
在巫术盛行时期,巫师作为最早的专业集团,作用和地位逐渐增强。为个人服务的个体巫术日趋削弱,后起的致力于集团利益的公众巫术越来越具有更大的影响。巫师们越来越富有,有的人便成为了宗教活动中的祭司,他同时又是世俗政权统治人物――神圣的帝王。
弗雷泽认为,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巫术的虚伪无能,经过相当长的过程才渐渐地被一些智慧的人所看破。宗教渐渐地取巫术而代之;巫师也渐渐地让位于祭司、牧师。可以说,帝王的世系最早是由扮演巫师角色开始的,先是从事巫术活动,渐次地转为完成祭司的祈祷和贡献牺牲的职能。当时人们认为,神和人没有绝对的差别。只要是比集体中的其他成员更为优异的人,便可以在生前或死后升格为神。这一类的造神活动,自然多见于巫术时代向宗教时代过渡的漫长历史阶段。在这种相信神是以人的形象出现的社会信仰中,唯有帝王们最能坐收渔人之荆,成为被人们崇拜的对象,集巫师或祭司与帝王于一身。
原始社会常把树木当作神,认为它是帝王神人的体现。在树神崇拜中,巫术信仰和万物有灵观融为一体,树木崇拜不仅见于野蛮民族,在欧洲农村的许多仪式中也有遗迹可寻。这些树被认为是灵魂的长期的,或者临时的住所。圣树的灵魂对于五谷丰登、人畜兴旺颇具影响。这些树神有时也会以男人或女人的形象出现。代表树神的神圣人物,他们的一言一行,都会对植物的生长产生极大的巫术影响。
2、第十七章至第五十九章,弗雷泽说明了为什么想担任“森林之王”的逃奴,必须要杀死原先的“森林之王”。
狄安娜神庙集祭司和“森林之王”于一身的人物高贵而神圣,但又要置他于死地,这似乎是一件矛盾的事。答案隐含在问题的之中。
帝王的地位极高,承担的责任也重。他的命运、生死、以及健康状况,直接影响着社会兴衰。于是,原始人便以一整套“禁忌”加于这位重要人物。这些禁忌都是用来保卫他,首先是保卫他的灵魂的,以免遭受损害。弗雷泽广泛搜集资料,将禁忌分为四类:行为禁忌、人的禁忌、物的禁忌、语言禁忌。他通过大量实例说明,这些禁忌无任何科学根据可言。既然一般人都要防备不测,那么帝王之躯就尤需如此了。一方面是因为帝王有神奇的巫术力量,所以要使之与周围世界隔离开来,免得他滥施魔力;另一方面,又要把他保护好,因为他的健康是万物繁盛与否的关键。
帝王的死亡与复活,在原始人的观念中,同植物的枯荣性质是一致的。根据弗雷泽分析,正如为了使植物茂盛,有时要在田地里举行交偶仪式一样,在帝王死而复生的巫术仪式中,常常要串演植物死而复生的场面,仿佛帝王就是植物神的化身。
3、第六十章至第六十九章,讲述了逃奴在杀死前任祭司之前,为什么要折取一截被称为“金枝”的树枝。
弗雷泽在北欧的神话里,发现了一段涵义至深的情节,对回答他所提出的这个问题极有价值。北欧最高天神奥丁的儿子光明之神巴尔德尔做了一个梦,预言他将死于不测。众神为此深感不安,他的母亲爱神弗丽嘉要世界万物都立下誓言,决不伤害巴尔德尔。火与水、铁和其他金属、石、土、树木、疾病、走兽、飞禽等都相继作出许诺,唯独槲寄生没有发誓。这件事被一贯喜欢恶作剧的火神洛基知道了,他便把槲寄生交到双目失明的黑暗之神手中。在众神向不受任何伤害的巴尔德尔投石、射箭,以此为嬉的时候,洛基领着黑暗之神,让他把槲寄生投向巴尔德尔,于是光明之神便被谋杀了。众神怀着极大的痛苦,架起柴火堆,火葬了巴尔德尔。他的妻子见此情景,悲痛万分,心碎而死。众神同时也将这位女神同他一起火葬了。
弗雷泽从这段神话中引出了欧洲的篝火节及其涵义,还有槲寄生的涵义。在说明槲寄生的涵义的时候,又引申出原始人关于灵魂寄存于体外的观念。在万木萧疏的严冬,唯独翠绿的槲寄生油然生在树桠之间。弗雷泽认为,原始人见此情景,便会想到是树的灵魂走出体外,寄存于槲寄生身上。因此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掌握了槲寄生,就等于掌握了它所寄存的那棵树的灵魂。从这个意义上说,槲寄生是巴尔德尔的命根子。
作品目录
创作背景
“金枝”这个词是从古罗马作家所叙述的神话传说中转引而来的。在罗马附近的内米湖畔,在阿里奇亚的丛林中,有一座森林女神狄安娜的神庙。按照习俗,这座神庙的祭司是由一名逃亡的奴隶来担任。逃亡的奴隶一经担任祭司,便不再受到追究。不仅如此,他还拥有“森林之王”的头衔。但他过的绝不是什么养尊处优的生活。他必须时刻守卫着神庙附近的一株圣树。他手持利刃,无日无夜、时刻警觉地看守着这棵树,深恐有人走近它,因为其他任何一个外逃的奴隶只要能够折取这棵树上的一根树枝,就可以获得同这位祭司进行决斗的权利。如果在决斗中能杀死这位祭司,这个奴隶就可以取前任而代之,成为新任祭司和“森林之王”,从而过上名声显赫却令人胆战心惊的生活。
在这古老俗习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的这一截树枝,即所谓“金枝”,成了弗雷泽著作题名的由来。弗雷泽研究了世界各地的习俗,但并没有找到同这圣树演出的话剧相类似的仪式活动,但这并不是说它是偶然、无法解释的现象。经过弗雷泽的研究和诠解,当把这习俗各组成部分分解开来的时候,不仅可以追溯其根源,而且可在世界各个角落里找出类似的例证。弗雷泽针对这一古老习俗,提出了两个问题:
第一,为什么阿里奇亚的祭司在就任这一职位之前,必须先杀死他的前任?
第二,为什么在杀死前任祭司之前,要先折取一截被称为“金枝”的树枝?
在揭示出这两个问题的谜底前,弗雷泽首先详尽地分析了一个关键的问题,那就是:为什么内米湖畔狄安娜神庙的祭司不只是一个祭司,同时拥有“森林之王”的徽号。
为了回答这三个问题,弗雷泽研究了古代文献和有关的传说,而且还研究了世界各地大量民间文学资料和民俗资料。给出了关于这三个问题的答案。
作品思想
1、从原始习俗探讨习俗背后的原因
弗雷泽研究人类思维的早期形态,是从研究原始民族的习俗开始的。他从一个古代罗马的习俗开始,考察了世界各地类似的习俗,一层一层地寻找习俗背后的原因,从而揭示了习俗产生的人类思维学的根源,揭示了人类思维历程的共同性,揭示了原始思维的机制。
他发现,在世界各地的各个民族中,都有类似的习俗。他相信,古代人类是基于同一种想法才产生了类似的习俗。弗雷泽经过详细的比较研究后认为,原始人类应用着一种与现代人不同的思维方式。这种方式称之为“相似律”或“接触律”。“相似律”是指同类相生或果必同因;“接触律”是指物体一经相互接触,即使在中断实体接触后,还会继续远距离地互相作用。原始人的“相似律”认为,相似的实物可以产生同样的结果。在自然状态下,青蛙叫与下雨是经常同时出现的。原始人认为,通过制造青蛙的叫声,会引起相似的结果,能使老天下雨。
2、人类精神的道路——巫术、宗教、科学
弗雷泽认为,人类文化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即巫术——宗教——科学。在巫术时期,人类没有考虑什么是灵魂和神,他们相信自己的巫术的力量,相信自己可以改变自然的状态,认为巫术在本质上以交感律为基础,是一种被歪曲了的自然规律的体系,也是一套谬误的指导行动的准则。当人类用巫术驾驭自然旨意归于无效时,便转而相信神灵的存在,并崇拜神,以为只有神才能对自然界进行超自然的干预,从而发展出以祈祷献祭为特征的宗教。宗教的基础在于相信存在着某种超自然的力量,这种力量能够随意改变自然的进程。人们为了要达到自己的目的,需要取悦于这种超自然的力量。当他们认为宗教信仰无济于事时,真正的科学便应运而生。在科学阶段,人类得出结论,世界上主宰事物进程的,既不是自己,也不是神,而是自然规律。
作品影响
《金枝》对神话、巫术、图腾、宗教等的研究,特别是对原始巫术交感律的揭示,对研究原始艺术和审美的发生有重要启示,为从神话学、文化史、民俗学、社会学、人类学等角度研究美学问题开辟了一条道路,对现代西方的神话一原型批评、发生学美学、文化人类学美学等产生巨大的影响,并形成从神话和仪式角度研究文艺的“剑桥学派”。
《金枝》揭示出处于不同文化背景中的神话和祭祀仪式的相似性,直接启发了弗莱的神话原型研究。
作品评价
英国人类学家马林诺夫斯基:《金枝》是原始巫术的集大成者。
美国图书馆学家罗伯特·唐斯:《金枝》被认为是“20世纪最有影响力的书之一“。它对西方的科学、文学和思想史产生了难以磨灭的影响。
出版信息
《金枝》1890年出第一版(两卷集),1900年出增补本第二版(三卷集),1915年出第三版(全本十二卷集),1922年出节本第四版一卷集。该书首版的副题是《宗教的比较研究》,第二、三、四版副题为《巫术与宗教研究》。
中译本根据第四版1922年纽约版译出,徐育新等译,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7年出版。
作者简介
詹姆斯·乔治·弗雷泽(James George Frazer,1854—1941),英国人类学家,晚期进化论学派学者。他沿用了比较研究方法,以人类思想发展的三个阶段作为其进化理论的主要观点。同时他的研究还涉及了婚姻、家庭、亲属制度以及图腾崇拜的起源,这些都是他人类学的成就。在人类学界,弗雷泽具有广泛的影响。弗雷泽一生著作众多,主要作品有:《图腾制》、《图腾制与族外婚》(四卷本)、《金枝》、《永生信仰和死人崇拜》(三卷集)、《自然崇拜》(两卷集)、《火的起源神话》、《原始宗教》(两卷集)等。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4-01-30 15:44
目录
概述
内容简介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