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园食单》,古代中国烹饪著作,共一卷,作者为清代文学家
袁枚。袁枚身为
乾隆才子、诗坛盟主,他一生著述颇丰。作为一位
美食家, 袁枚所著的《随园食单》是其四十年美食实践的产物。该书以文言随笔的形式,细腻地描摹了
乾隆年间
江浙地区的饮食状况与烹饪技术,用大量的篇幅详细记述了中国十四世纪至十八世纪流行的326种南北菜肴饭点,也介绍了当时的美酒名茶,是清代一部非常重要的中国饮食名著。
《随园食单》是清代著名文学家
袁枚所著。袁枚是一位有丰富经验的烹饪学家。他所著的《随园食单》一书是清代一部系统地论述
中国烹饪技术和南北菜点的重要著作。
《随园食单》出版于1792年(乾隆57年)。全书分为须知单、
戒单、海鲜单、江鲜单、
特牲单、杂牲单、羽族单、水族有鳞单 、
水族无鳞单、
杂素菜单、
小菜单、点心单、饭粥单和
茶酒单十四个方面。在须知单中提出了既全且严的二十个操作要求,在戒单中提出了十四个注意事项。接着,用大量的篇幅详细地记述了我国从十四世纪至十八世纪中流行的 326种南北菜肴饭点,也介绍了当时的美酒名茶。从选料到品尝都有所叙及。从中可以看出,
中国菜肴几百年来没有多少根本性的变化,他推崇的美食,如今仍然广受追捧,非常实用。
《随园食单》是提高烹饪技术、
研究传统菜点以及烹制方法的指导性史籍。自问世以来,这部书长期被公认为厨者的经典,英、法、日等
大语种均有译本。
《随园食单》文字简单清爽,人人都可照着去做,有趣的是,作者还将某菜做法,出自何人何家大都写了出来。实在是一本
美食家的必读之书。
袁枚(1716-1797),清代诗人、诗论家。字子才,号简斋,晚年自号苍山居士,钱塘(今浙江杭州)人。袁枚是
乾隆、
嘉庆时期代表诗人之一,与
赵翼、
蒋士铨合称为“乾隆三大家”。乾隆四年(1739年)进士,授翰林院
庶吉士。乾隆七年外调做官,曾任
江宁、
上元等地知县,政声好,很得当时总督
尹继善的赏识。三十三岁父亲亡故,辞官养母,在江宁(南京)购置隋氏废园,改名“
随园”,筑室定居,世称随园先生。自此,他就在这里过了近50年的闲适生活,从事诗文著述,编诗话发现人才,奖掖后进,为当时诗坛所宗。袁枚24岁参加朝廷的科考,试题是《赋得因风想玉珂》,诗中有“声疑来禁院,人似隔天河”的妙句,然而总裁们以为“语涉不庄,将
置之孙山”,幸得当时总督尹继善挺身而出,才免于落榜。
有《小仓山房集》;《
随园诗话》16卷及《补遗》10卷;《新齐谐》24卷及《续新齐谐》10卷;随园食单1卷;散文 ,
尺牍,随园食单说部等30余种。散文代表作《
祭妹文》,哀婉真挚,流传久远,古文论者将其与唐代
韩愈的《
祭十二郎文》
并提。
倡导“
性灵说”。主张写诗要写出自己的个性,认为“自三百篇至今日,凡诗之
传者,都是性灵,不关
堆垛”。主张直抒胸臆,写出个人的“性情遭际”。主张“性灵”和“学识”结合起来,以性情、天分和学历作为创作基本,以“真、新、活”为创作追求,这样才能将先天条件和后天努力相结合,创作出佳品,认为“诗文之作意用笔,如美人之发肤巧笑,先天也;诗文之
征文用典,如美人之衣裳首饰,后天也”。主张文学应该进化,应有时代特色,反对宗唐宗宋。他讥讽
神韵派是“贫贱骄人”,
格调派是“木偶演戏”,
肌理派是“开
骨董店”,宗宋派是“乞儿搬家”。他也反对
沈德潜的“温柔敦厚”说,认为“
孔子论诗可信者,‘兴观群怨’也;不可信者,‘温柔敦厚’也”。主张
骈文和散文并重,认为骈文与散文正如自然界的偶与奇一样不可偏废,二者同源而异流,它们的关系是双峰并峙,两水分流。诗歌清新隽永,流转自如。写景诗飘逸玲珑。
袁枚的文学思想有发展的观点,对封建正统文学观点及
形式主义思潮有冲击作用。另外,他强调
骈文作为美文学的存在价值,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他的诗多叙写身边琐事,多风花雪月的吟哦,缺少社会内容,有些诗趋向艳俗,不免浅薄甚至浮滑。
2008年
中信出版社出版漫画版的《随园食单》,它以原文为脚本,构思了袁枚、厨师、管家等人物形象与袁家的生活场景,在真实反映原著的思想与精髓之余,处处体现自然饮食的天然旨趣,又不拘泥于饮食本身,更注重
传统文化在饮食层面的现代化表达。
漫画手法娴熟,人物各有特性,工笔形象与水墨菜肴画交融,别致。此随园食单即是清代
食谱,按荤素分类,有多个“须知”,通过漫画加了一些插诨打趣,漫画人物的互动,减少了菜谱的
单调性。
漫画助理;华波张秀波 马晓明曹阳郑红霞 杜国 满满于慧邓艳云 陈秋梅
《随园食单》,活得要任性,吃得要讲究。乾隆才子袁枚平生九大爱好,第一是“吃饭”,读书排最后。“豆腐煮得好,远胜
燕窝;
海菜若烧得不好,不如
竹笋。”饮食,是大雅学问。本版《随园食单》,特邀青年设计师徐婧儒全新设计绘制,配以57幅全彩插图,以现代手法,诠释了袁枚四十年美食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