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简单,兰德虚构了一个高度
集权的社会,这个社会没有个人,只有集体,没有自主,只有奴役,人没有自己的名字,只以一个口号加一串数字来区别这个和那个,人甚至不知道“我”这个字眼,但凡要表示“我”的概念,都用
复数的“我们”来代替。主人公“平等7-2521”与众不同,虽然自出生起就被灌输
集体主义的思想,
人身自由完全被剥夺,也不能如愿以偿地进入研究机构,反而被判定做终身的清洁工,但他依旧凭生命本来无限向上的光明的力,以及与生俱来的天赋,追求着那个社会深恶痛绝的知识和理性。
矛盾本来隐而不显,聪明的主人公
瞒天过海,在没有察觉的情况下发明了电灯。在兰德笔下的那个社会里,连蜡烛都是一项了不得的发明呢,更何况是电灯。平等7-2521一厢情愿地以为,凭这个了不起的发明,他能说服那些学者,得到他们的同意和同情,为自己进入向往已久的研究机构大开方便之门。没曾想,那些专家学者们“欣赏了”他发明的电灯后,胡乱给他扣上一项罪孽的帽子,想要置他于死地。愤怒无奈的平等7-2521只能落荒而逃,逃入“原始”森林,等待被野兽吞噬的命运……
与同时代奥维尔的悲观不同,
安·兰德笔下的故事总是流露出生的绮丽,爱恨情仇都那么分明,谈龙谈虎,令人色变。同时,作为一个俄国人,兰德的笔下风情中除了热情,还融合了祖祖辈辈流传下来的那股厚重的气息。这种厚重表现于《一个人》中就是对“自我”的探索和追寻。逃入森林后的主人公过着世外桃源般的生活,但他的探索和追寻却并未停止,一直要到找到那个缺失的字眼———“我”,他才能
心安理得重新开始新的生活。“我”是理性的立足点,没有找到这个神圣字眼,一切就都悬而未决,生活的安定也不能弥补这种悬而未决带来的痛苦和因着痛苦而产生的迷惘。
安·兰德是美国当代最有影响的作家、思想家和
公共知识分子之一。她是理性利己主义的倡导者。有人说不了解安·兰德就无法理解美国精神
安·兰德的头衔是作家和哲学家,可在文学领域和哲学领域,不太容易“发现”她。走出学院高墙,跨越学科藩篱,就会发现安·兰德的影响力如此之大,实在令人惊讶。经济生活是美国主要的社会活动方式,安·兰德的影响力主要就在此域。大名鼎鼎的格林斯潘不用说,早在50年前,他就曾致函《纽约时报书评周刊》,表达阅读兰德著作后的感受。登录网站,打开网页,就会发现已经去世25年的安·兰德依然有那么多的追随者。
安·兰德1902年生于俄罗斯的
圣彼得堡,1982年卒于美国纽约。她的一生经历了
十月革命、两次世界大战、
美苏冷战、
越南战争、女权运动,
古巴导弹危机等一系列的灾难和动荡,世界动荡若此,个人又能向哪里求取安稳?23岁安·兰德背井离乡,逃出苏联,远赴美国,独自一人面对随同自由前来的生存压力和无法化解的思乡情绪。之后的
第二次世界大战又夺走了她全家人的生命。然而,礼崩乐坏之后来临的是百家争鸣,各种思潮相继诞生,各种“主义”层出不穷。安·兰德就是这样的时代里的一个永远前进着、探索着、追求着的知识分子。
对于什么是真正的知识分子,她下过这样的定义:“就是那些乐于思考的任何男人女人,所有那些明白个人的生活必须仰赖理想之道的人,那些珍视自己的人生,因而如同不愿将这个世界交付给黑暗时代和暴徒的统治一样,不甘屈从于这个现代的玩世不恭的虚无的丛林中对绝望的崇拜的人。”她本人就是这样一个知识分子,从不盲目喟叹,向虚无投降;从不交出理想,随波逐流,即便经历了苦难,也定要保有思考的权利,这样一种青春的力与美一直贯穿着兰德的一生。
同乔治·奥维尔的《
动物庄园》一样,安·兰德的这部《一个人》与其说是一部小说,不如说是一则寓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