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则良(1915年—1957年8月8日),祖籍福建闽侯(今福州),出生于北京;丁则良是上世纪50年代早逝的一位才华横溢的学者、历史学家;他1933年考入
清华大学历史系,读书期间曾担任
杨武之教授之子
杨振宁的古文老师;大学毕业后先后执教于
西南联大、云南大学、清华大学和
东北人民大学(今吉林大学);曾任吉林大学历史系主任、校务委员会委员;1957年被错划为右派分子,他不甘受辱,自沉于北京大学未名湖,时年仅42岁;1979年平反,恢复名誉;他的主要著作收入《
丁则良文集》,还有译著《
朝鲜近代史》、《东方各国近代史》等。
丁则良(1915年—1957年8月8日),祖籍
福建闽侯(今
福州),出生于
北京。1933年考入
清华大学历史系,1938年入
西南联大历史系,毕业后任联大师院史地系助教,不久任西南联大、
云南大学历史系讲师。1947年以中英庚款留学生身份进入
伦敦大学斯拉夫学院专攻苏联史。
1950年放弃赴美深造机会回国,任清华大学历史系副教授,加入
中国民主同盟;1952年院系调整,响应号召到
东北人民大学(今
吉林大学)历史系任教,曾任历史系副主任、主任,民盟东北人大分部副主任,校务委员会委员等。
主要著作收入《
丁则良文集》(
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年),还有译著《朝鲜近代史》、《东方各国近代史》等。
丁则良是才华横溢的历史学家,早年受业于
陈寅恪、
张荫麟、
雷海宗、
姚从吾等,被史学界寄予厚望。他性格豪迈飘逸,对祖国和学术有虔诚的热爱;博古通今,学贯中西,有敏锐的洞察力,文笔优美,议论精辟,在宋史、中国近代史、苏联史、印度史等领域都有独到见解。他经雷海宗推荐曾担任
杨振宁的家庭教师,教授《
孟子》等,也被传为美谈。他积极参加新中国建设特别是
东北人民大学历史系筹建工作,为吉林大学历史学科发展做出重要贡献。他因政治运动迫害而早逝,学界深感惋惜。
联大时期,丁则良还只是史学新秀,但已初露峥嵘。他和一些老师同学组织了“十一学会”,进行自由演讲和讨论。他与大多数联大知识分子一样,一方面从事专门学科的教学和研究,另方面也关怀现实,以自觉的公共知识分子身份发表对现实问题的看法,指点江山,品评人物,发表了一些思想、政治和文化评论,如《
顾亭林》、《缄默的尊严》、《近代化与现代化》、《论现实外交》、《政治出路与文化前途》等。这些评论显示出深邃的眼光、卓异的见解和炽热的情感,是值得珍视的思想遗产。
《缄默的尊严》是就抗战时期沦陷区人们怎样对待入侵者而发的议论。在沦陷区,人们对待入侵的敌人,无非是三种态度:反抗、投降和沉默。反抗的人是民族的脊梁和英雄,最为可贵可敬。投降的人是民族的败类,为人不齿。三类人中,沉默的人可能占了极大的比重。沉默本身就是一种不合作态度,守住了民族大节的底线。丁则良希望沦陷区“
日寇铁蹄之下的人们”,至少要保持缄默,“为中华民族留下一些孤芳高洁的气概”。抗战时期的知识界,一大批精英分子逃离敌占区,从事抗战建国的事业;一些人如
周作人、
钱稻孙等则亲日附日,为虎作伥,受到正义人士的同声谴责;还有一大批杰出人物由于这样那样的原因不得不留在敌占区,如
陈垣、
齐白石等,但他们始终与日伪政府采取不合作态度,不与对方发生任何关系,以缄默维护了尊严。这类人怎样自处、国家和社会公众怎样看待他们,确实是一个重要的问题。丁则良的建议是合情合理的。“沉默的大多数”也是应该得到理解、尊重和保护的。
丁则良还指出,“到了一个特殊环境之中,站立在冷酷的事实的面前,眼看着暴力横行、巧取豪夺的现象不断发生,正义消沉,自由饮泣,这时,又没有力量去纠正这些事实,我们除了保持缄默,还有什么办法?在一个一切都违反人性的世界中,违反人性的缄默反而是一件可取的行为。”这就使文章的思想得到扩展和升华。在 1949年以后一连串的政治运动中,人与人之间的猜忌、告密和倾轧层出不穷,就因为很多人没有保持缄默——没有守住底线,从而,所有人最后都失去了尊严。丁则良在听说自己满怀赤诚忠于党忠于国家却被判定为反革命,义无反顾地跳入未名湖,既是一种刚烈的行为,也践行了他的思想——以缄默捍卫尊严。从而,他身后也获得了人们的广泛尊重。
不尽然是时间的残酷呵,那还是历史的残酷。我不知道后来杨先生打听过丁先生没有,我知道有一年杨先生于尼克松访华后返乡参观。曾有美国华人科学家参观团到来,其中任之恭、
林家翘、王浩、张明觉、刘子健等等,其中多清华出身者,作为陪客的
竺可桢提心吊胆他们会打听
赵忠尧等下落,果然周总理宴请众人,任先生开口询问
钱临照、
胡刚复、
陈寅恪丁则良是上世纪50年代早逝的一位才华横溢的学者。他1933年考入
清华大学历史系,读书期间曾担任杨武之教授之子杨振宁的古文老师。大学毕业后先后执教于西南联大、云南大学、清华大学和
东北人民大学(今吉林大学)。本书收录丁则良
短暂一生中所发表的主要文字,分为学术论文和散文两部分。前者涉及中国古代史(主要是宋史)、中国近代史和亚洲史,可见其治学范围之广。后者主要发表于抗战期间在昆明印行的《生活导报》等刊物上,可见其对国家、
民族前途与命运的关切。附录为丁则良亲属和生前友好的回忆文章,可见其性格、品德与生活点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