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律·有所思
毛泽东诗作
《七律·有所思》是诗人毛泽东于1966年6月所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反映了诗人在中国革命发展的重要历史关头的复杂心境。首联两句,看似是时间上的偶然衔接,其实两者原是具有密切内在联系的;颔联阵线分明,是对文化大革命的正面描述,分别指革命小将和走资派;颈联赞颂文化大革命的声威;尾联遥应开端,把视线收回到南巡主体,暗含作得“盛名之下,其实难副”的心情。整首诗读来使人深感遗憾,引起沉郁以至苍凉的感觉。
作品原文
七律·有所思
正是神都有事时⑴,又来南国踏芳枝⑵。
青松怒向苍天发⑶,败叶纷随碧水驰⑷。
一阵风雷惊世界⑸,满街红绿走旌旗⑹。
凭栏静听潇潇雨⑺,故国人民有所思⑻。
注释译文
词句注释
⑴神都:古谓京城,这里指北京。有事时:发动“文化大革命”的时候。
⑵南国:中国南方的泛称。踏芳枝:巡视。
⑶怒:气势很盛,不可遏止。
⑷败叶:干枯凋落的叶子。
⑸风雷:狂风暴雷。这里借喻当时正在开展的“文化大革命”运动。惊,震惊,惊动。
⑹红:指“文化大革命”的积极参加者即造反派举着的红旗、红卫兵所戴的红袖章和墙壁上所写的红色标语等。绿:指穿着草绿色军装的红卫兵。
⑺凭栏静听潇潇雨:化用岳飞《满江红·怒发冲冠》词“凭栏处潇潇雨歇”句。阑,同“栏”。潇潇,骤急的雨势。
⑻故国人民有所思:古老国度的人民有所思虑。化用杜甫《秋兴八首》之四“故国平居有所思”之句。故国,即祖国。
白话译文
正当首都北京发生重大事件的时候,我又来到祖国南方巡视。
青松的枝干长势极为强盛,向上奋发,直指天空,衰败凋落的叶子纷纷随着绿水漂流而去。
刚刚掀起的一阵革命风暴雷霆,震惊了整个世界,满街到处都是身穿绿色军装、举着各种组织旗号和标语的队伍在游行。
我倚靠在栏杆上静静地倾听潇潇的雨声,关注这一事件的发展状况,古老国度的人民有所思虑。
创作背景
1966年,面对当时的国际国内形势,毛泽东以自己的思考和威望在忧患与搏击的复杂心境中发动了一场史无前例、震惊中外的“文化大革命”。毛泽东把发动“文化大革命”看作自己一生所做的两件大事之一(另一件是把蒋介石赶到了一群海岛上和把日本侵略者赶出中国)。1966年6月2日,《人民日报》发表评论员文章《欢呼北大的一张大字报》。顷刻之间,北京和全国各大中学校大字报贴满校园,并开始涌向街头,游行队伍川流不息。一场“文化大革命”的暴风骤雨席卷全国。6月17日毛泽东来到韶山,在韶山滴水洞别墅住了11天。在这里,他每天看快速送达的各种文件,闹中取静,思考“文化大革命”的问题。6月18日夜,滴水洞下了一场大雨。第二天,毛泽东走出房间,眺望雨后的山景,只见茂密的青松在雨后更显得生机勃勃,由北向南的注流水,漂浮着山林的落叶。一场风雨后的景象触发了毛泽东作诗的灵感,吟成了这首诗。
文学赏析
《有所思》为汉乐府曲辞古题,写男女之间的爱情。多有以此题作诗的。如南朝陈叔宝有乐府《有所思》,唐代李白有乐府《古有所思》、李贺有古风《有所思》、韦应物有五古《有所思》,宋代叶茵有五绝《有所思》等,皆借以为题,但思想内容各有千秋。毛泽东这首七律也是借历代诗人古题新吟。
诗的首句,起笔突出,如浩瀚大江迎面而来,“正是神都有事时”,给读者以紧迫感。当时,正错误地揭批“三家村”,中共中央正处理所谓“彭、罗、陆、杨”问题,这些就是“神都”之事。但正在这个时候,作者却“又来南国踏芳枝”,显得很镇静、很闲适。
颔联写景,“青松”“败叶”均是“踏芳枝”时之所见,实际上却是以景色比喻“所思”的内容。出句“青松”,借喻那时人们常说的“革命派”的“高大形象”。也许是作者自喻,他们面对“神都有事”的局势,高歌“造反有理”,向着“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和“牛鬼蛇神”发起猛烈的攻击。对句,“败叶纷随碧水驰”,形容当时“走资派”和“牛鬼蛇神”的状况,斥他们为“败叶”,谓他们在“西风”劲吹下,必将随“碧水”而去。这正合“正西风落叶下长安”之意境。全联表达作者对“文化大革命”的现状与前景的乐观估计,也透露出他的“兴味”之所在,体现着他的“兴无灭资”的战略意图。
颈联出句“一阵风雷惊世界”,便是指“文化大革命”不仅震撼全中国,而且惊动全世界。作者在多首诗中,好用“风雷”二字,说明作者晚年热衷于这种“革命”的风雷。1966年6月,“风雷”一动,“革命派”高举红红绿绿的旌旗,如潮水般涌向街头。“满街红绿走旌旗”,也是实描“文化大革命”时期全国城市一景。
尾联的“凭阑静听潇潇雨”,化用岳飞《满江红》,此时,作者也是“怒发冲冠”,从那时的一些激烈而严厉的言辞,便可窥之一二。不过,他在“怒发冲冠”时,却于1965年12月离北京南下,离开中央长达8个月。他在“西方的那个山洞”里,认真地“有所思”。这里,写的是“故国人民有所思”,而“有所思”的实是作者自己。
这首诗熔情、景、事、理于一炉,对仗精工,造语纯熟,风格则于怒发时有欣慰,于豪壮中见苍凉,于深沉中寓轻快。这是所公开发表的毛泽东的最后一首诗。
名家点评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黄辉映《毛诗词赏析》:毛泽东生前对这首诗做过审定,说明他还是很看重这首诗的。文学艺术的形式与内容既是统一的整体,又具有一定的相对独立性。单从艺术形式上说,这首诗自有若干特点。它无愧为一首严格意义上的律诗。它相当严格地采用了仄起平收的格律式,其中第二句“又”应平可仄,“南”应仄可平;第六句“满”应平可仄,“红”应仄可平;第七句中的“听”字为去声;第三句中的“发”字,第五句中的“一”字,第八句中的“国”字,均为入声。因此全诗平仄完全合常律。颔联用工对,颈联用宽对。“时”“枝”“驰”旗”“思”用平声“支”韵,首句押韵,一韵到底。可见,它在格律形式上是颇为讲究的。在表现手法上,它举重若轻,写得轻松、自然。从正面或侧面以直接或间接的笔法状写,仿佛在从容地巡游、欣赏景观,实则边巡视边借景抒发自我的政治情怀,表达自我的政治意志;同时兼用象征、对比、借代、比喻等手法,甚至包括诗题在内,都不乏几分隐蔽、蕴藉的特色。它在艺术表现方面胜过同一时期的在主题意识上无可非议的《咏贾谊》一诗。
中国楹联学会会员徐四海《毛泽东诗词全集》:诗中直接描写“文化大革命”初期的热烈情景,表达了诗人对这场运动的兴奋与期待,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对这场运动如何向前发展没有十足的信心,以及深沉、悲壮的忧患心绪。热烈的事件与静听深思的情境互相衬托,形成了这首诗含蓄深沉的风格。
文学评论家、书法家朱向前《诗史合一 另解文化巨人毛泽东》:这首诗是毛泽东诗词中一首直接描写“文化大革命”的作品。毛泽东写作这首诗的时间和“文化大革命”爆发的时间正好吻合。该诗在毛泽东逝世20年以后才公之于众,之前这首七律一直鲜为人知。所谓“正是神都有事时”中所说的“神都有事”指的就是1966年6月“文化大革命”在北京正式开始。当时,毛泽东正在中国的南方。颔联没有给人“踏芳枝”的感觉,因为“青松怒”“败叶驰”这样的景象正好透露出了作者内心中紧张和激烈的情绪。颈联“一阵风雷惊世界,满街红绿走旌旗”,就透露出毛泽东内心的心思了。“文化大革命”的确震惊了世界,中国的几代人的命运由此而改变。尾联“凭阑静听潇潇雨,故国人民有所思”与上两联相比,气韵又有些内敛。但可以确定的一点是,对于这场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毛泽东的心态是自信中有迟疑,坚定中有些犹豫,而他的心态在该诗歌中自觉不自觉地流露了出来。
作者简介
毛泽东(1893年12月26日~1976年9月9日),字润之,笔名子任。1893年12月26日生于湖南湘潭韶山,1976年9月9日在北京逝世,享年83岁。中国人民的领袖,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思想家、军事家、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诗人,书法家。其主要著作有《毛泽东选集》(四卷)、《毛泽东文集》(八卷)、《毛泽东诗词》(共43首)。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4-11-29 20:21
目录
概述
作品原文
注释译文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