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绝·咏蛙
毛泽东诗作
《七绝·咏蛙》是中国人民的领袖,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理论家毛泽东创作的七绝。该诗通过对青蛙所处的环境和它的形象以及心态的描述,深刻地表现出毛泽东在少年时期就有远大的抱负和博大的胸怀。
作品原文
七绝·咏蛙①
独坐池塘如虎踞②,绿荫树下养精神。
春来我不先开口,哪个虫儿敢作声?
注释译文
词句注释
①咏蛙:该诗是毛泽东引用和改写自清末湖北英山名士郑正鹄《咏蛙》:“小小青蛙似虎形,河边大树好遮荫。明春我不先开口,哪个虫儿敢作声!”
②虎踞(jù):坐在那里如老虎般的威风。
白话译文
独自坐在池塘像老虎蹲在那里,在绿杨树下好养精神。
春天到来假如我不先开口鸣唱,哪个虫儿敢发出声音?
创作背景
该诗作于1910年秋。16岁的毛泽东当时正在离家乡50多里的湘乡县东山书院读书。湘乡东山书院不同于一般的县学馆,自清代同治年间以来,湘乡出了个曾国藩,他因为率领湘军镇压了太平天国革命运动而为清政府立了大功,因而湘乡由于军功而获得二品以上官爵的就有两千多家,从而形成了一个新兴的军官兼地主的特权阶层。东山书院便是为了培养这些人家的子弟能博取功名利禄而兴办的。在东山书院读书的大多数是那些地主豪绅的纨绔子弟,他们穿着华丽,看不起来自穷乡僻壤、穿着简朴的毛泽东。因为被许多同学疏远,毛泽东在精神上感到有些压抑,一种“知音世所稀”的孤独感不时袭上心头。大概因此之故,毛泽东写下了这首题为《咏蛙》的诗。
作品鉴赏
文学赏析
全诗以拟人化手法,借物示意,首联写青蛙如老虎般独霸池塘的神貌。一个“独”字,先声夺人,写出青蛙有恃无恐的神态,也显示它自有独特的生存空间。“如虎踞”,言意青蛙虽小,威严不可侵犯;“养精神”,描绘青蛙“修身养性”的心态。“塘前”“绿荫树下”,是青蛙生活的环境,它们与“如虎踞”“养精神”的青蛙构成一幅和谐静美的画面。此二句为下联蓄势,预示青蛙是不可欺悔的。
次联写青蛙的“宣言”。它以不容质疑的口吻,向自然界发号施令:我不先开口,谁人敢作声!此二句,正面描写青蛙的凛然气势与蓄藏的巨大能量;侧面暗示那些自命不凡的“虫儿”:你们只能跟班,只能臣服。从此诗可以表明,通过一只小小的青蛙,表现出了感人心魄的英雄情怀和壮怀激烈的宏大抱负,小中见大。
名家点评
中国毛泽东诗词研究会常务理事、始祖习凿齿研究特聘研究员吴直雄《毛泽东妙用诗词(下)》:“毛泽东的国文教师谭咏春先生批曰:‘诗似君身有仙骨,寰观气宇。似黄河之水,一泻千里。’”
作者简介
毛泽东(1893年12月26日—1976年9月9日),字润之,笔名子任,湖南湘潭人。中国人民的伟大领袖,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理论家、诗人、书法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开拓者,近代以来中国伟大的爱国者和民族英雄,中国共产党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领导中国人民彻底改变自己命运和国家面貌的一代伟人。毛泽东被视为现代世界历史中最重要的人物之一,《时代》杂志也将他评为20世纪最具影响100人之一。主要作品有:主要著作《毛泽东选集》(四卷)、《毛泽东文集》(八卷)、《毛泽东诗词》(共43首)。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4-12-30 08:22
目录
概述
作品原文
注释译文
创作背景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