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国江
中科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研究员
万国江,男,四川南溪人,1940年6月生,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环境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首任主任。
人物经历
1963年,毕业于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化学系核子地球化学专业
1991年,中国科学院聘任为环境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
1992年,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1993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博士研究生导师。
1998年,贵州省委省政府批准为首批“省管专家”。
2000年,获中国科学院“竺可桢野外科学工作奖”。
2005年,获中国科学院昆明分院“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2008年,获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杰出贡献教师”称号。
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早年从事放射性铀矿实验研究,1972年起致力于环境质量目标的地球化学研究。曾获得美国国家科学基金和英国皇家学会专项研究资助,先后在瑞士EAWAG/ETH、美国TEXAS A&M 大学、奥地利科学院湖泊研究所及英国伦敦大学皇家Holloway学院客座研究。
多年来,在区域环境污染控制原理等领域从事研究工作,主持完成国家及中科院重点课题26项。在环境质量、区域环境、核素示踪、环境生物地球化学过程、湖泊沉积物-水界面作用、大气污染物传输及卡斯特环境等领域取得了系统的开创性成果,发表论著338篇(部)。其中,SCI收录28篇、EI收录23篇。论著被引用逾2000次,其中1987年在《Chemical Geology》发表的论文被SCI他引66次。
早期,通过区域环境质量调查与污染控制原理研究,奠基了区域环境质量科学;首次评估全国污染形势为国家环境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多项区域环境研究为维护京津渤和西南地区环境质量提供科学基础。
通过早期的探索,从地质-地球化学的眼光出发,认识到地-水-气-生界面的生物地球化学过程制约着区域水体和大气污染变化。1983年,编制中国科学院学科发展长远规划时,建议重视“地质环境的化学界面”研究,并率先在该领域的探索。1984年在国际上首次报道季节性缺氧湖泊存在210Pb的沉积后再迁移的实例,揭示化学组分自湖泊沉积物产生二次污染的可能性。并于1987年撰文《地球化学环境界面研究》,提出“环境界面地球化学”新分支学科的出现。在尔后的研究中,揭示湖泊沉积物二次污染的生物氧化作用机理;论证湖泊富营养化过程的微粒清洗效应;增强对大气污染物全球扩散传输的认识。
学术著作
有《环境质量的地球化学原理》、《京津渤区域环境演化、开发与保护途径》、《西南经济发展的环境战略研究》、《碳酸盐岩与环境》(卷一、卷二)、《Natural (210Pb,7Be) and Fallout (137Cs,239,240Pu,90Sr) Radionuclides as Geochemical Tracers of Sedimentation in Greifensee, Switzerland》、《Geochemical records in recent sediments of Lake Erhai:Implications for environmental changes in a low latitude-high altitude lake in southwest China》、《Sudden enhancement of sedimentation flux of 210Pbex as an indicator of lake productivity as exemplified by Lake Chenghai》、《Analyses of 210Pb concentrations in surface air and in rain water at the central Guizhou, China》等。
人才培养
为科学研究发展的需要,主持创建环境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为高层次环境科学研究提供了重要平台;培养博士后、博士、硕士40余名,成就了一批环境科技领域的高层次人才。
荣誉表彰
曾获国家科技进步贰等奖(1985)、贵州省科技进步壹等(1991)及贰等(1998,2004)奖、国家环保部科技进步贰等奖(2009)及全国科学大会奖(1978)等多项奖励。
参考资料
研究队伍.中科院地球化学研究所.
最新修订时间:2021-03-18 22:50
目录
概述
人物经历
主要成就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