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寿绸
工艺产品
亳州万寿绸又称贻锦绸,亳州著名工艺产品之一。
背景历史
纺织是亳州传统工业,从发掘出土的陶纺轮看,在原始社会新石器时期,就有纺织。
盛唐时,亳州与宋州(今河南商丘)、定州(今河北定县)、益州(今四川成都)合称为全国四大纺织中心。
亳州尤以丝绸业盛名,唐代诗人白居易赞曰:“亳郡轻纱甲天下”。
宋代,亳州的丝绢已能织出蟠龙、对凤、仙鹤、孔雀等图案,所产土贡绢,质地优良,每年定额进贡皇宫70匹,并设有专卖市场。
明清年代,城内有纺织作坊20多家,以生产绸缎巾和生丝为主。
名称由来
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亳州生产的贻锦绸又跻身于贡品之列,因质地坚实,经久耐用,久不褪色,被誉为“万寿绸”,畅销于北方各地。另外,万寿绸薄如蝉翼,即使通体汗湿,穿在身上也不沾贴肌肤。
因此万寿绸为达官贵人所钟爱,据说连雍正皇帝也“爱不卸身”,命每年增加进贡数量。
宣统三年(1911年),亳州丝绢家族又添新成员,创制出红绿宽条、纵横交织成方块图案的丝绸被面,因其色彩斑谰,五光十色,又称“十样景”。
远销海外
民国24年(1935年)亳州汤太英的蚕丝在全国展览会上荣获特别奖,后因战事频仍,丝绢业十分萧条。
1990年市政府决定重新发掘制造濒临失传的万寿绸,经过查访,在沿用传统工艺的基础上,又大胆采用先进技术,经反复试验,重新恢复生产万寿绸,花色品种也发展到十几种,在北京、上海等地十分畅销。
材料质地
安徽合肥所产,乾隆江南通志》卷八六:万寿绸“出合肥机房,在万寿寺左右,万寿绸原名贻锦绸,是一种质地结实、经久耐用的丝织品。
亳州丝绸在唐宋时期就闻名于世,宋代诗人陆游在《老学庵笔记
主要用途
这种被面十分畅销,结婚以用“万寿绸被面”为时尚。此时,城内专业作坊已达6家,木制纺织机30多部,年产万寿绸被面一万余条,仍供不应求。
代表作品
万寿双龙缂丝,明代传世作品。苏州市博物馆收藏。
实物高28厘米,宽22厘米。是用金线平缂万字和圆寿字。
两条夔龙的龙头、身躯和尾部用深蓝丝线缂织,龙升腾中的云纹局部用金线构缂。纹饰简练而又生动。
参考资料
亳州旅游购物——珍贵丝绸特产“万寿绸”.中安在线-旅游. 2009\u5e7404\u670821\u65e5
最新修订时间:2023-12-23 18:52
目录
概述
背景历史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