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无一失(拼音:wàn wú yī shī)是一个
汉语成语,最早出自于汉·
司马迁《史记·淮阴侯列传》。
蒯通原为燕国人,后游于齐,故又说他是齐国人。他听说
韩信重权在握,便想说服韩信背叛
刘邦,与刘邦、项羽鼎足而立。拿定主意后,他便化装成一个看相的去见韩信。
蒯通见到韩信后说:“我是看相的。我只要看看一个人的骨骼,就知道他的贵和贱;睢睢他的脸色,就知道他的忧与喜;事业的成败取决于他的性情是否果断。‘以此参之,万不一失。’”(意思是:拿这三项来看一个人的前途,是有绝对把握的。)韩信听了蒯通的这番言语,便想试试。他对蒯通说:“先生给我看看如何?”蒯通说:“行,但你周围的人必须回避一下。”
蒯通见随从退去后就说:“我观察你的面部,看出你做官高不过封侯,即使封了侯,也还是危而不安;我看你的背部,那富贵就没法说了。”韩信急问道:“你这话是什么意思呢?蒯通郑重其事地说:“当今天下二分为楚汉两种势力,这两种势力明争暗斗,使天下无罪的人‘肝胆涂地’。老小死于田野者无数。我认为在这种形势下,你应成立第三种势力,与他们鼎足而立。像你这样能干的人,完全能做到这点。不然,让楚、汉争斗,结果必是你反受其祸。因为你助楚得胜,就成了汉王的罪人;你助汉打败了楚,刘邦怕你同他争夺天下,你也很危险。所以我希望你认真考虑一下这个问题。”
“万无一失”是人们对发生的事物、事件主观控制的一种确定性表现。人们虽然提出“万无一失”的说法,但实际上却并没有“万无一失”的做法,“万无一失”的命题所反映的是观念上对确定性的追求。“万无一失”是可能存在“一失”的,但这并不能否定,人们可以把工作做到尽可能的可预测、可控制、可操作。
在实际生活中,很多人把“万无一失”当做动手做事的前提,但事实上,世界上万事万物都是发展变化着的,如果遇事非要等到准备周全的时候再动手,往往就会错失良机。行动与思考一样的重要,人们既不能不考虑“一失”而不思考盲目行动,也不可过分的追求“万无一失”而裹足不前。
宋·
司马光《
资治通鉴·后汉高祖天福梅十二年》:“近者陕、晋二镇,相继款附,引兵从之,历万无一失,不出两旬,洛、汴定矣。”
宋·
释普济《五灯会元·蒯潭善清禅师》:“子见猫儿捕鼠乎?目睛不瞬,四雪足踞地,诸根顺向,首尾一直,拟无不中。子诚能如是,心无异缘,六根自静,默然而究,万无失万也。”
元·
陶宗仪《南村辍耕录·叙画》:“加边以游于画艺,悟入厥趣,是故鉴赏品藻万不失一。”
明·
罗贯中《
三国演义》一六回:“既已许之,当趁诸侯未知之时,即便送女到寿春,另居别馆,然后择吉成亲,万无一失也。”
清·
钱彩《说岳全传》六六回:“诸葛锦新道:‘不必莽撞。我们只消如此如此,万无一失。’众人大喜,各人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