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关口,位于银川市西郊西夏王陵西南,距银川市约五十多公里,是宁夏与内蒙古的交界处。这里有一道明代时修筑的长城,曲折蜿蜒,遗迹十分清晰。三关口又称赤木口,位于贺兰山中部,东北距银川约40公里,银川至巴彦浩特的公路正由三关口而过。
景点简介
贺兰山一脉相承,十分陡峭,但到三关口处陡然平缓下来,关口地势十分开阔,此关自古即为阿拉善高原进入宁夏平原的重要通道,明王朝十分注意三关口的防务。据载:仅一次修关就派了4000多名军夫。平常这里驻守一名游击将军,统千军以防之。三关即从东向西,设头道卡、二道卡和三道卡,后人称之为三道关。这里山脉蜿蜒曲折,地形雄奇险峻。原两山夹峙的山坳中,建有关隘。明统治者为了边防安全,特于三关口筑长城(明称边墙)设关隘,使其成为古代银川城防的“四险”之一。
《嘉靖宁夏新志》载:三关口为嘉靖十九年(公元1540年)都御史杨守礼、总兵官任杰修筑,从东向西设关三道。头道关为主关,南北与长城主体城墙相连接,夯土城墙起于北侧山上,过关后向南蜿蜒而去。过头道关顺公路向西约2.5公里即为二道关,今仅关口南侧的山头上残存一座夯土墩台。过二道关顺路向西,山谷渐趋狭窄,约2.5公里后,便仅为两壁相夹一道,十分险要,此处便是第三道关。修银巴公路时,此关的最后一些遗址也被废掉了。
三关口作为内蒙古阿拉善高原通往宁夏平原主要通道,历史上曾有很多战事发生在这里。成吉思汗第三次攻打西夏时,就是把三关口作为突破口的。当时三关口称克夷门,是西夏重要屯兵之地,在这里,蒙古军同西夏军展开大战,最后骁勇善战的蒙古军攻占此关,兵锋直指西夏都城中兴府。明代这里更是烽火不断。到了清朝同治年间,在遍及西北的回民反清斗争中,三关口也是回民起义军与清军屡次争夺的战场。
宁夏固原市三关口
另一个三关口不同于贺兰山地区的,而是位于六盘山地区的固原市泾源县境内,现附近有三关口公路隧道,312国道经过该隧道。古名弹筝峡,又名金佛峡,俗称三关口。古人以三关口、幸佛峡相称,是有来历的。地方史资料记载:风吹流水,常闻弹筝之声,故名弹筝峡。峡中原有寺庙,庙内供有金佛,故名金佛峡。三关口,是指三个关口的要隘。至于哪三个关口,说法不一。就《
民国固原县志》看,一说为六盘、
瓦亭、
萧关这3关;一说为
制胜、六盘、瓦亭3关,以萧关总摄三关,从地理位置看,是有道理的。因为从瓦亭峡到三关口是一个长约10余公里的防御带。这里不仅是历史上的著名关隘,也是历史上风景奇绝之地。自古及今,人们都是这样看待弹筝峡的。汉、唐以来历代文人大量写萧关的诗作就足以说明这个问题。直到20世纪40年代叶超先生总纂《民国固原县志》时,仍将弹筝峡列为固原“绝景”。由瓦亭峡沿泾水往三关口而行,两面双峰对峙,泾水中流,愈是前行,景观愈是奇秀,但见山势崎岖,峭壁迂回,峰回路转;碧绿高耸的山峦,与回转赋形的水流相映衬,一派回中景致。蜿蜒东去的泾水流至三关口处,清风吹来,其声如弹古筝般轻幽荡远,韵味深长,清越可听。古人留在三关口峭壁上的摩崖石刻不少,如“峭壁奔流”、“山光水韵”、“萧关锁钥”等,但现清晰可辨的只有“山水清音”、“山水秀明”等。这些摩崖壁刻题字,既是对三关口雄险奇绝的历史认同,也是对三关口、瓦亭一线自然风光的写照。
地理位置
三关口山势嵯峨,两山之间是油黑的公路和一条干涸的河床。
长城从北面的高山上逶迤而下,跳过公路和河床,又沿南面的山坡继续伸向遥远的天际。早春的阳光淡淡地撒向残破的墙头,洌洌寒风呜咽着,像在诉说着几百年前的往事。据说,当年成吉思汗率蒙古军攻打西夏时,就是从三关口越过贺兰山。兵锋所过,遍地废墟,灿烂的西夏文化从此湮没难闻。在三关口东北约二十公里的那片开阔苍凉的戈壁滩上,至今屹立着一座座残败的陵墓,它们是
西夏惨遭屠灭的见证。
历史记载
明
嘉靖十年(1531年)宁夏佥事齐之耗“万金”,修筑了南起大坝堡,北连三关口,长达80公里的长城,后被风沙填平。《嘉靖宁夏新志》载:三关口为嘉靖十九年(公元1540年)都御史
杨守礼、总兵官任杰修筑,从东向西设关三道。头道关为主关,南北与长城主体城墙相连接,夯土城墙起于北侧山上,过关后向南蜿蜒而去。过头道关顺公路向西约2.5公里即为二道关,今仅关口南侧的山头上残存一座夯土墩台。过二道关顺路向西,山谷渐趋狭窄,约2.5公里后,便仅为两壁相夹一道,十分险要,此处便是第三道关。修银巴公路时,此关的最后一些遗址也被废掉了。是“缓口可容百马”之处。北侧城墙沿山脊向北延伸,墙体以石块垒砌,城墙每段拐弯处,各有墩台一座,墙、墩台已残损,仅留部分基址。头道关向东南延伸的长城,至今保存较为完整,墙体高约7米,基宽6.5米,顶宽3.5米,墙顶两侧筑有女墙。
军事价值
历史上的三关口,是一处北出塞外的雄关,自古就是战略要地。从西周时期经营泾阳,历经秦、汉及北朝时期各少数民族、尤其是宇文泰等更是注重经营,即使像唐代这样的盛世,三关口同样维系着关中的安危,一旦关中动荡,三关口就显得尤为重要。最具代表性的如“
安史之乱”后,吐蕃民族乘机东进,兵锋直达关中。此后,三关口一直是双方较量和争夺的要地,此后划定以三关口(弹筝峡)为双方相守的边界。到了新中国建立前夕的1949年8月,人民解放军大兵压境之际,
国民党仍想凭借三关口之险拒守。古今之例,足见三关口的地理位置和独特的军事作用。
相关介绍
三关口明长城
三关口明长城位于永宁县西北边境的贺兰山东麓,距银川市40公里,此关是宁夏与内蒙古阿拉善左旗的交界地,银川至巴彦浩特公路穿关而过,这里山脉蜿蜒曲折,地形雄奇险峻。
明朝蒙古鞑靼和瓦剌等部经常从内蒙古阿拉善台地进入贺兰山赤木口(今三关口),直驱中原,明统治者为了边防安全,特于三关口筑长城。据《宁夏古长城遗址》记载,这段长城是明成化年间1465-1485年修筑,是西长城的一部分,南起今青铜峡市的大坝堡,北入永宁县境内。从宁夏由里往外,设头道关、二道关与三道关。
据史书记载,明嘉靖十年(1531年)宁夏裣事齐之耗“万金”修筑了南起大坝堡,北连三关口,长达80公里的长城,后被风沙填平。嘉靖十九年宁夏巡抚杨守礼重新奏筑修葺了旧有边墙,增筑了三关口以北长城。
当年修筑长城时,这里多沙砾,少土壤,于是军士们遍剖诸崖谷,得到土壤数处,又因无水,做水车百辆,到关口20多公里的平吉堡取水,与土壤、砾石相拌,夯筑而成,坚固异常。
头道关,中间关门已荡然无存,此地山势开阔,是“缓口可容百马”之处。关口两侧拐弯处,各筑一做跨墙方墩台,高出墙面2米,顶部见方3米,南北关墙与长城连接,北关墙顺山梁向西延伸,南关墙施向东南,残墙高7米,基宽6米,顶宽3.2-3.5米。墙顶两侧筑有较薄的女墙,女墙残高50-70厘米,宽25-30厘米。
二道关,头道关向西6公里为二道关,关口南侧有一座20多米高的山头,山头上没有墩台,见方11米,高8米,用黄土夹沙砾夯筑,台西南角有脚窝可登顶,墩台与西南山峰之间残存有长1公里的城墙,残高2米。
三道关东距二道关2公里,此关两山相夹,山谷狭窄,一水中分,山险壁峭,地形十分险要,颇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筑关时曾依山而砌有石质长城和深沟各一道。现今已辟为大道,但仍不失险峻之姿。
昔日三关口一带绵延纵横的长城与墩台、烽火台左右连属,实有西控大漠咽喉要道之险。
今日三关口虽已经残垣断壁,但不失当年雄奇险峻,蜿蜒壮丽,仍可想象到当年金戈铁马,烽火狼烟的战争场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