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坟五典八索九丘
中国上古典籍
三坟五典八索九丘,皆是中国先秦时期典籍。其成书具体年代已不可考,相传作于三皇五帝时期。晚至春秋战国时期,三坟五典八索九丘出现在典籍记载之中。
释义
孔安国作《尚书·序》称:“伏羲神农黄帝之书,谓之《三坟》,言大道也;少昊、颛顼、高辛(喾)、唐(尧)、虞(舜)之书,谓之《五典》”
东汉大儒郑玄注《左传》指《三坟》,《五典》就是“三皇五帝之书”。
晋代杜预注《春秋》曰:“皆古书名。”
至于《八索》与《九丘》历来说法不一,一指“八卦”与“九州之志”,又一指《河图》、《洛书》。
成书年代
相传“三皇五帝”时代,出现了最原始的“档案”。
“三皇”时期的“档案”称作“三坟”。
章太炎先生在《检论·尚书故言》中说:“坟,丘十二,宜即夷吾所记泰山刻石十有二家也。”是说春秋时代齐国管仲将“三皇”时代泰山十二家石刻内容抄录下来,即称《三坟》
“五帝”时期的档案称作《五典》,汉·孔安国在《尚书·序》中称:“五帝之书,称之‘五典’,吾常言也。”孔安国认为《五典》即“五帝”时期形成的档案。
除了《三坟》、《五典》,《左传·昭公十二年》中称上古档案还有两部,称为《八索》、《九丘》。
关于《八索》,唐·孔颖达援引据传是孔安国作的《尚书·序》云:“八卦之说,谓之八索。索,求其义也。”意为上古档案的“八索”即为“八卦”之书。
至于《九丘》,孔颖达解释为:“九州之志,谓之九丘。丘,聚也,言九州所有,土地所生,风气所宜,皆聚此书也。”他认为“九丘”档案即中原九州之方志。
至于为何以“坟”、“典”、“索”、“丘”为典籍正名,说法不一,但通行的说法以《尚书·序》为准。《尚书·序》的回答是“坟”有大的意思,“典”有常的意思,“索”有求的意思,“丘”有聚的意思。据说是孔子撰写的《尚书序》则称:“伏牺(羲)、神农、黄帝之书,谓之《三坟》,言大道也。少昊、颛顼、高辛、唐(尧)、虞(舜)之书,谓之《五典》,言常道也。至于夏、商、周之书,虽设教不伦,雅诰奥义,其归一揆,是故历代宝之,以为大训。八卦之说,谓之《八索》,求其义也。九州之志,谓之《九丘》;丘,聚也,言九州所有,土地所生,风气所宜,皆聚此书也。”
迄今为止,四部典籍皆已散佚。
出处
《左传·昭公十二年》
王(楚灵王)曰:“(左史倚相)是良史也,子善视之,是能读《三坟》、《五典》、《八索》、《九丘》。”
《后汉书·袁张韩周列传·周荣》
永宁中,尚书陈忠上疏荐兴(周兴周荣子)曰:“……臣窃见光禄郎周兴,孝友之行,著於闺门,清厉之志,闻於州里。蕴椟古今,博物多闻,《三坟》之篇,《五典》之策,无所不览。……”
《后汉书·张衡列传》
愍三坟之既穨,惜八索之不理。
《释名·释典艺》
三坟。坟,分也。论三才之分,天地人之治,其体有三也。
五典。典,镇也。制法所以镇定上下,其等有五也。
八索。索,素也。著素王之法,若孔子者,圣而不王,制此法者有八也。
九丘。丘,区也。区别九州土气,教化所宜施者也。此皆三王以前上古羲皇时书也。今皆亡,惟尧典存也。
《蔡中郎集·彭城姜伯淮碑》
……及其学而知之者,《三坟》、《五典》、《八索》、《九丘》,俯仰占候,推步阴阳,有名物定事之能,独见先睹之效。……
《蔡中郎集·刘镇南碑》
上论《三坟》、《八索》之典,下陈辅世忠义之方。
是以和五味以调口,更四支以卫体,和六律以聪耳,正七体以役心,平八索以成人,建九纪以立纯德,合十数以训百体。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4-10-23 10:43
目录
概述
释义
成书年代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