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安国作《尚书·序》称:“
伏羲、
神农、
黄帝之书,谓之《三坟》,言大道也;少昊、
颛顼、高辛(喾)、唐(尧)、虞(舜)之书,谓之《五典》”
至于《八索》与《九丘》历来说法不一,一指“八卦”与“九州之志”,又一指《
河图》、《洛书》。
“五帝”时期的档案称作《五典》,汉·
孔安国在《尚书·序》中称:“五帝之书,称之‘五典’,吾常言也。”孔安国认为《五典》即“五帝”时期形成的档案。
关于《八索》,唐·
孔颖达援引据传是孔安国作的《尚书·序》云:“八卦之说,谓之八索。索,求其义也。”意为上古档案的“八索”即为“八卦”之书。
至于为何以“坟”、“典”、“索”、“丘”为典籍正名,说法不一,但通行的说法以《尚书·序》为准。《尚书·序》的回答是“坟”有大的意思,“典”
有常的意思,“索”有求的意思,“丘”有聚的意思。据说是孔子撰写的《
尚书序》则称:“伏牺(羲)、神农、黄帝之书,谓之《三坟》,言大道也。少昊、颛顼、高辛、唐(尧)、虞(舜)之书,谓之《五典》,言常道也。至于夏、商、周之书,虽设教不伦,雅诰奥义,其归一揆,
是故历代宝之,以为大训。八卦之说,谓之《八索》,求其义也。九州之志,谓之《九丘》;丘,聚也,言九州所有,土地所生,风气所宜,皆聚此书也。”
王(楚灵王)曰:“(左史
倚相)是良史也,子善视之,是能读《三坟》、《五典》、《八索》、《九丘》。”
永宁中,尚书陈忠上疏荐兴(
周兴,
周荣子)曰:“……臣窃见光禄郎周兴,孝友之行,著於闺门,清厉之志,闻於州里。蕴椟古今,博物多闻,《三坟》之篇,《五典》之策,无所不览。……”
九丘。丘,区也。区别九州土气,教化所宜施者也。此皆三王以前上古
羲皇时书也。今皆亡,惟
尧典存也。
……及其
学而知之者,《三坟》、《五典》、《八索》、《九丘》,俯仰占候,推步阴阳,有名物定事之能,独见先睹之效。……
是以和五味以调口,更四支以卫体,和
六律以聪耳,正七体以役心,平八索以成人,建九纪以立纯德,合十数以训百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