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寸之舌(拼音:sān cùn zhī shé)是一个成语,最早出自于西汉·司马迁《
史记·
平原君虞卿列传》。
成语出处
西汉·司马迁《
史记·
平原君虞卿列传》:“毛先生以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
后世据此典故引申出成语“三寸之舌”。
成语故事
公元前257年,秦军包围了赵国都城邯郸赵王派平原君到楚国去请求援兵,同时缔结联合抗秦的盟约。平原君决定带20个文武双全的勇士同去,但挑来挑去,还缺一个人。后来。一个名叫毛遂的门客自己推荐自己。平原君觉得平时对他毫无印象,考问了他一番后,勉强同意他一起去。
貌不惊人的毛遂,其实是个能言善辩的人。到楚国后,他和同行的19个人谈论起天下大事,头头是道,大家对他的学问和辩才都佩服不已。
平原君与楚平王会谈那天,两人从早晨一直谈到中午,还未谈出结果。19个门客十分焦急,毛遂便自告奋勇上殿去看看情况。毛遂按着剑从容不迫地走上了台阶。楚王瞧不起他,要他退下去,他却紧握剑柄,大步走到楚王面前说:“大王敢当着我主人的面对我如此无礼,不过是倚仗楚军人多势众罢了。但现在您跟我距离不到十步,大王的性命掌握在我手里,楚军再多也没有用。接着,毛遂义正词严地从历史到现实分析了楚、赵两国的关系……说明赵国派使臣来缔约联合抗秦,乃是为了救助楚国,而不只是为了赵国自己。”
楚王觉得毛遂说得有理,就与平原君一起举行了缔约仪式。这样,联合抗秦的大事圆满办成。
平原君带一行人回到赵国后,和人谈起毛遂这次的功劳,感慨万分他说:“我今后再也不敢谈论识别人才的事了。我识别过的人才,多达上千人,少说也有几百人。自以为天下真有本事的人都逃不过我的眼睛,但却偏偏没有识别出毛遂先生的才干,毛先生一到楚国,就使赵国的地位重于九鼎等国宝。毛先生对楚国的那一席话,胜过了百万雄师!”
从此,毛遂受到了平原君的重用,被奉为上宾。
成语寓意
古时代,很多时候都是凭着“三寸不烂之舌”来平息战争,阻止了生灵涂炭。在竞争激烈的社会,更需要能言善辩的口舌,在对话中占先机,掌握话语权,不仅给人“口才好”的印象,还会增加成功率。几乎所有的工作都要求面试,面试不仅试的是一个人的随机应变能力和形象,还有的便是口才。在公共场所中,一个能言善辩的说话者颇有一种不可思议的力量,可以影响周围气氛的松弛与紧张。遇到有事情和别人接头,或有事情需要跟别人合作时候,说话流利的人,总能很愉快地谈判成功很多事情,使人清楚地明白自己的意图。“三寸之舌”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一个人的成功,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
成语运用
成文用法
“三寸之舌”指三寸的舌头;形容能言善辩的口才。含褒义;在句中一般作宾语。
运用示例
汉·
扬雄《解嘲》:“娄敬委辂脱挽,掉三寸之舌,建不拔之策。”
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八六回:“权大怒曰:‘汝不自料,欲掉三寸之舌,效郦生说齐乎,可速入
油鼎。’”
明·
冯梦龙《
东周列国志》第九十九回:“平原君归国,叹曰:‘毛先生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胜阅人多矣,乃今于毛先生而失之,胜自今不敢复相天下士矣。’”
汉英成语翻译
【三寸之舌】an all-pursuasive tongue
形容能言善辩,亦作三寸不烂之舌!
例:你可以放心,凭他三寸之舌,一定可以说服你妈妈,让你参加这次野外活动。
Do not worry. With hisall-persuasive tongue, he can bring your mother over to allow you to ioin theout-door activi- ties of the gro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