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岔镇
四川省成都市大邑县下辖镇(已撤销)
三岔镇(已撤销),原隶属四川省成都市大邑县,地处大邑县东南部,东与苏家镇上安镇接壤,西南与邛崃市毗邻,西北靠王泗镇。镇人民政府驻地距大邑县城11千米。总面积40.83平方千米。截至2019年末,三岔镇户籍人口33607人。
历史沿革
乾隆年间,属南忠乡。
咸丰三年(1853年),属上南乡二甲。
民国二年(1913年),甲改区。
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设三岔镇,纵林、余塔子、杨河扁等地划归高山乡。
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撒高山乡,部分划归三岔镇。
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镇改乡。
1953年9月,设高山乡,民胜村(今丛林)、山岗村划归高山乡。
1955年,撒高山乡、部分划归三岔乡。
1958年,改为英雄公社。
1959年,更名三岔公社。
1961年12月,析置高山乡,后改为三岔镇。
2004年,高山乡并入三岔镇。
2019年12月23日,撤销沙渠镇、董场镇、蔡场镇、上安镇、韩场镇、苏家镇、三岔镇、斜源镇和青霞镇,设立沙渠街道青霞街道。将原董场镇正雄社区、白马村、兴隆村,原蔡场镇万石社区、新福村,原上安镇,原韩场镇,原苏家镇香林村、永兴村、虹桥社区、复兴社区、安合村,原三岔镇高山社区、赵庵村、山墩村所属行政区域划归安仁镇管辖;将原三岔镇梅花社区、庆余村、三柏村、东升村、七一村、白衣村、涌泉村、永乐村所属行政区域划归王泗镇管辖。
行政区划
2011年末,辖梅花、高山、庆余、永乐、白衣、七一、三柏、涌泉、东升、山墩、赵庵11个村(居)民委员会;设35个居民小组,164个村民小组。
截至2019年10月,三岔镇辖2个社区、9个行政村,镇人民政府驻梅花街。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三岔镇地处大邑县东南部,东与苏家镇上安镇接壤,西南与邛崃市毗邻,西北靠王泗镇。镇人民政府驻地距大邑县城11千米。总面积40.83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三岔镇地处成都平原西部,地势平坦。地形主要为平坝。境内最高点位于永乐村,海拔520米;最低点位于赵庵村,海拔510米。
气候
三岔镇属亚热带湿润性季风气候,其特点是气候温和,空气湿润,雨量充沛,四季分明。多年平均气温16.4℃,1月平均气温10℃,极端最低气温0℃;7月平均气温30℃,极端最高气温36℃。无霜期年平均283天。年平均日照时数1200小时以上。年平均降水量911.8毫米,年平均降水日数150天,最多达180天(1977年7月28日),极端年最大雨量220毫米。
水文
三岔镇境内沟渠密布,支渠长16.5千米,年径流量2立方米/每秒,斗渠长32.8千米,年径流量约1.5立方米/每秒。有干江堰和甘泉沟2条较大沟渠流经镇区。
自然灾害
三岔镇主要自然灾害有洪涝与地震灾害。洪涝灾害主要发生在7~8月,最严重的一次地震灾害发生在2008年5月12日,汶川特大地震波及造成全镇6929户16300人受灾,4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约1250万元。
自然资源
2011年,三岔镇有耕地面积33847亩。
人口
2011年末,三岔镇辖区总人口35990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4360人,城镇化率12.1%。另有流动人口4302人。总人口中,男性20500人,占57%;女性15490人,占43%;14岁以下3870人,占10.75%;15~64岁26154人,占72.67%;65岁以上5966人,占16.58%。2011年,三岔镇人口出生率9.6‰,人口死亡率7.9‰,人口自然增长率1.7‰。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863人。
2017年末,三岔镇常住人口33584人。
截至2019年末,三岔镇户籍人口33607人。
经济
综述
2011年,三岔镇财政总收入1283万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258万元。从各主要税种看,完成营业税14万元,增值税734万元,企业所得税134万元。人均财政收入356.5元。
截至2019年末,三岔镇有工业企业18个,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52个。
第一产业
2011年,三岔镇农业总产值27762万元,农业增加值占全镇地区生产总值的13%。
三岔镇粮食作物以水稻、小麦为主。2011年,生产粮食19188.4吨,其中水稻14585吨,小麦2782吨。主要经济作物有油菜、蔬菜等。2011年,油料作物种植面积13870亩,产量2206.3吨;蔬菜种植面积10713亩,产量19252.9吨,主要品种有莲藕,莲藕种植面积500亩,产量1000吨。
三岔镇畜牧业以饲养生猪、牛、家禽为主。2011年,生猪年末存栏45415头,牛年末存栏1433头,家禽饲养量745129羽。2011年,生产肉类12601吨,其中猪肉10956吨,牛肉138吨,禽肉1364吨;禽蛋2468吨;畜牧业总产值11266万元。
第二产业
三岔镇以加工、制造业为主。2011年,工业总产值182412万元,工业增加值占全镇地区生产总值的60%。
2011年,三岔镇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家,职工631人,实现工业增加值117943万元,比上年增长15%。
第三产业
2011年末,三岔镇有商业网点48个,职工154人。
2011年,三岔镇社会商品销售总额13.7亿元;城乡集贸市场1个,年成交额800万元。
2011年,三岔镇有金融机构1家;各类存款余额19403万元,各项贷款余额11555万元。
交通运输
2011年,三岔镇王高公路境内长8千米,路面宽8米;三邛公路境内长2千米,路面宽7米;三苏公路境内长5千米,路面宽7米;三元公路境内长5千米,路面宽8米。已实现村村通水泥路,总长50千米。
2011年末,三岔镇镇区有公共汽车线路4条,日均客流量1200人次。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2011年末,三岔镇有幼儿园3所,在园幼儿475人,专任教师7人;九年一贯制学校3所,在校生1413人,专任教师113人。
2011年,三岔镇财政预算内教育经费1092.95万元,比上年增长11.32%。预算内教育经费占财政总支出的比例为100%。
文化事业
2011年3月,三岔镇开通有线广播站。2011年末,有广播喇叭11只。2011年末,有线电视用户2655户。
2011年末,三岔镇有综合文化站1个,建筑面积约413平方米,配套图书室、电子阅览室、多功能活动厅等“四室一厅”及露天活动场所2696平方米;村级文化活动中心11个;各类图书室11个,藏书2万余册;音乐、美术、书法、摄影及文学业余爱好者达百余人。
医疗卫生
2011年末,三岔镇有公立医院1个;病床80张。固定资产总值372万元。专业卫生人员26人,其中执业医师10人,执业助理医师8人,注册护士8人。2011年,医疗机构完成诊疗3万多人次,住院手术20台次,出院病人4050人次。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人数27029人。
体育事业
2011年末,三岔镇有学校体育场3个。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人员占常住人口的15%。
社会保障
2011年,三岔镇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户数31户,人数52人。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数480户,人数937人;农村五保集中供养64人,分散供养92人。国家抚恤、补助各类优抚对象289人。年末参加新型农村养老保险6535人,参保率69%。
基础设施
2011年末,三岔镇有邮政投递点2个,全年投递国内函件1.7万件。电信服务网点2个;固定电话用户2860户,移动电话用户2.4万户,宽带接入用户1720户。
2011年末,三岔镇镇区绿化面积0.8公顷。
历史文化
三岔镇因镇人民政府驻三岔街得名。三岔街建于唐成亨年间,甘泉寺塘水分三条沟,自北向南穿街而过,故名。
最新修订时间:2021-12-03 09:09
目录
概述
历史沿革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