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
重庆市人民政府通过《重庆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构建三大经济区重点专题规划》,将
三峡库区和与之具有很强相似性的
武陵山区、
大巴山区统称为三峡库区生态经济区,也称库区生态区。
三峡库区生态经济区涉及
万州区、
涪陵区、
黔江区、
长寿区、
梁平县、
城口县、
丰都县、
垫江县、
武隆县、
忠县、
开县、
云阳县、
奉节县、
巫山县、
巫溪县、
石柱县、
秀山县、
酉阳县、
彭水县19个区县(自治县)。区域总面积58 102 km ,占全市总面积的70.5% ,2005年总人口1 578.28万,其中农业人口占85% 以上。该地区生态农业的发展直接关系到三峡库区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根据重庆市十五规划,为实现“努力把重庆建设成为
长江上游的经济中心”的总体目标,必须结合重庆实际,因地制宜,实施多元化的区域发展战略,规划建设
都市发达经济圈(都市发达圈)、渝西经济走廊(
渝西地区)、三峡库区生态经济区(库区生态区)三大各具特色的经济区。三峡库区生态经济区由此得名。
三大
经济区的划分,主要依据全市各区县(自治县、市)的
自然及
经济地理特征和
经济社会发展现状,遵循劳动地域分工和区域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按照长江上游经济中心的功能要求等因素综合确定。经济区域的界定是一个大体的范畴,发展也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变化,三大经济区的边界范围是可能发生变化的。
三峡库区生态经济区,处于水陆交通要道,自然资源富集,拥有独特的移民、扶贫和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等综合政策优势,对全市经济发展具有后续支撑力,实施加快发展提升,发挥后发优势发展战略。主要体现为,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基础设施的承载功能;加快科技教育发展,提升经济发展动力;加快优势资源的合理开发,加速构造特色产业体系,提升经济总体实力;加快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成为全市国民经济发展的后续支撑力量,成为长江上游经济中心最具特色的发展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