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之艾
汉语成语
三年之艾,(拼音:sān nián zhī ài)是一个成语,最早出自于先秦·孟子及其弟子《孟子·离娄上》。
成语出处
先秦·孟子及其弟子《孟子·离娄上》:“今之欲王者,犹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也。苟为不畜,终身不得。”
后世据此典故引申出成语“三年之艾”。
成语典故
战国时期,诸侯大国为争霸天下,相互攻伐兼并,连年征战不休,社会动荡,百姓遭难,孟子针对这一社会现实,提出“行仁政”而“富民”的主张。
有弟子曾请教孟子道:“先生,夏桀和殷纣为何失去了天下?”孟子说:“因为他们都施行暴政,对外兴兵,对内镇压,只贪图自己安乐,根本不顾百姓的死活,因而失去了老百姓的支持。老百姓一同起来反对他们,他们当然要垮台啦!”弟子又问:“那么,如果一位君主施行仁政,顺应民众意愿治理国家,那他就能获得天下了吧?”
孟子说:“是这样的。商汤和周武王之所以获得天下,就因为他们都施行仁政,顺乎民心呀!现在也是这样,如果诸侯中有谁实行‘富民、仁民、教民’的仁政,那么获得天下便指日可待了!可当今却没人这样做呀!这就像害病求药一样,一个人如果生病七年了,那么他只有用生长了三年的陈艾来医治才能见效。艾草存放得越久,越干燥,药效才越好。如果平时不留意积蓄一些,待到病危时才临时去找一棵艾草医治,那已经不顶用了。仁德也是这样,如果君主平常不留心培养自己的仁德,一旦社会矛盾尖锐紧张,恐怕就要遭受灭顶之灾了!”
成语寓意
“今之欲王者,犹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也。”孟子以总结夏桀、商纣灭亡的历史经验为依据,昭告天下诸侯,以民为本,兴仁保民,推行仁政。告诫欲推仁政王天下者,宜早做准备,否则“苟为不畜,终身不得”,相反会“终身忧辱,以陷于死亡”。成语告诉人们,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欲求三年之艾,必须早为储蓄。每个人都想成功,可是很多人却不愿意付出努力。一夕成名,一夜致富,是可望而不可及的。不经一番寒澈骨,就不会得到梅花扑鼻香。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流汗播种者,必欢笑收割。
成语运用
成文用法
“三年之艾”指存放了三年的艾草,借指一个人病久了才去寻找治这种病的干艾叶。比喻凡事要平时准备,事到临头再想办法就来不及了。偏正式结构,在句中一般作宾语。
运用示例
明·严从简殊域周咨录》:“目前虽未敢遽谓可用,而从此练成。与招募客兵表里战守,则主兵日充,主威日振。将来客兵可以渐减。三年之艾及今蓄之,尤之可也。”
明·戚继光《纪效新书》:“殊不知三年之艾不蓄不得,而杀贼练兵,可以并行不悖。”
成语辨析
三年之艾—临渴掘井
“三年之艾”与“临渴掘井”意义相近,两者都有事到临头才想办法之意。区别在于“三年之艾”强调的是当事情出现一点苗头或者危机时,就应该做足准备;“临渴掘井”强调的是事到临头,不管什么办法都没有用。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3-07-03 17:10
目录
概述
成语出处
成语典故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