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思而后行:拼音sān sī ér hòu xíng,出自《
论语·公冶长》:“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子闻之,曰:再,斯可矣。”意思是:季文子办事,要反复考虑多次才行动,孔子听了说:考虑两次就可以了。
出处
《
论语·公冶长》:“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子闻之曰:再,斯可矣。”
1.三:这里“三”和“再”相对,所以看做确数。
2.再,斯可矣:思考两次,就可以了。
词义
(虚指)反复思考再行动,形容做事谨慎,小心稳妥。
英文
⒈Look before you leap
⒉think twice before you do(再次考虑再做事)
3.(Second thoughts are best.两个用法:仔细考虑;怀疑)
造句
他非常细心,办事总是三思而后行。
译文辨正
《
论语·公冶长篇》: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子闻之,曰:“再,斯可矣”。
传统译文:
1、季文子每件事考虑多次才行动。
孔子听说这件事,说:“再借鉴以往的经验就可以了。”
此译文将“再”译作“再借鉴以往的经验”。显系衍文。“再”只是再,并没有“再借鉴以往的经验”的意思。如果这样,那再见的再,一而再再而三的再,岂不也要作类似的推衍。
2、季文子这个人遇到事情总是反复思考然后再行动。孔子听说这件事之后说:“考虑两次就够了”。
此译文将“再”字按“两次”翻译,整条译文的意思就变成了——孔子认为三思而行没有必要,思考两次就行。即使常人也不会说出如此骄傲武断的话,何况以“慎”著称的孔子呢?孔子《
易·系辞传》“慎斯术也以往,其无所失矣”,即说明孔子是主张“慎”的。此译文显然有待考究。
这个译文:季文子遇事总要思考多次,然后才付诸实行。孔子听说后,说:“再多思考几次,这样才算可以啊”(刘小烽嬴嘉丽)。
《
说文》按“再者,加也”。此处的“再”字,应当按“再多加几次”理解。所以“再”字,承接前文而译作“再多思考几次”。在三思而行的基础上“再多思考几次”,这样就完全符合了
孔子一贯主张的“慎”。
典故
“三思而后行”的
古训出于《
论语》,这句话的意思非常明确,就是教我们要养成做事前多思考的
好习惯。
“三思而后行”并不是胆小怕事、瞻前顾后,而是成熟、负责的表现。
因此决定做一件事的时候,特别是
重大问题时,必须要进行全方位的考虑,拿不准的时候多听听旁人的意见,也很有好处。
“三思而后行”对问题的有效解决有很大的帮助。但是在这个快速多变的社会中,稍一犹豫,时机会在瞬间错失。有的时候考虑得太多也是不好。正如鲍威尔曾经讲过的:在作决策的时候需要在掌握40%至70%信息的时候做出你的决策。信息过少,风险太大,不好决策;信息充分了,你的对手已经行动了,你就出局了。
“三思而后行”与快速地把握时机并不矛盾,做事情要学会把握时机,同时在决策的时候还要多去思考。这样的人才有希望达到成功的彼岸,立于不败之地。
论语:[5-20]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子闻之曰:“再斯可矣。”
附:
南怀瑾对“三思”的分析:谨慎是要谨慎,过分谨慎就变成了小器。季文子姓季孙,名行父,谥文,是
鲁国的大夫。做事情过分的小心,过分的仔细。“三思而后行”,一件事情,想了又想,想了又再想叫“三思”。
孔子听到他这种做事的态度,便说:“再,斯可矣!”这句话有两种解释,从前老学究们的解释认为:“做事情要特别小心,孩子们,想三次都不够,孔子说‘再斯可矣!’还要再想一次哪!”这种解释是不对的。其实,孔子认为他想得太多。作人做事诚然要小心,但“三思而后行”,的确考虑太多了。学过逻辑就知道,学过《
易经》的道理更懂得,相对总是矛盾的,三思就是矛盾的统一,统一了以后又是矛盾,如此永远搞不完了,也下不了结论的。所以一件事情到手的时候,考虑一下,再考虑一下,就可以了。如果第三次再考虑一下,很可能就犹豫不决,再也不会去做了。所以谨慎是要谨慎,过分谨慎就变成了小器。大家都有几十年的人生经验,过分小心的朋友,往往都犯了这个小器的毛病,小器的结果,问题就多了。所以孔子主张,何必三思而后行,再思就可以了。
三思而后行,是指一种做事风格。特定的做事风格在特定的环境下可褒可贬。现 在多为赞颂某人做事讲求仔细,属于褒义。但是在出处《论语》中,也就是它第一次出现时,确
被作为贬义。孔子说季文子做事想太多,想两次也就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