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朝北盟会编》是宋代
徐梦莘创作的史学著作。全书二百五十卷,采编年体例。“三朝”,指
宋徽宗赵佶、
宋钦宗赵桓、
宋高宗赵构三朝。该书会集了三朝有关宋金和战的多方面史料,按年月日标出事目,加以编排,故称为“北盟会编”。
作者简介
徐梦莘(1126年~1207年),字商老,临江(江西清江)人。绍兴二十四年(1154年)进士。生于
靖康元年(1126 年),这一年金军攻陷宋都开封,次年虏
徽宗、钦宗北去,北宋灭亡。
再过两年,金军一度南下江西,徐梦莘的母亲背负他南逃,才幸免于难。国恨家仇,对徐梦莘是极大的刺激,也是促使他编纂《会编》的原因。所以他在《会编》序中一开头便说:“呜呼,
靖康之祸古未有也!”又说:“谱绅草茅,
伤时感事,忠愤所激,据所闻见,笔而为记录者无虑数百家。然各说有同异,事有疑信,深惧日月寝久,
是非混淆,臣子大节,邪正莫辨,一介忠耿,湮没不传”,于是编纂《会编》。
《会编》始修于何时,不得而知;成于光宗
绍熙五年(1194 年),当时
徐梦莘已经六十九岁,可见他编修此书,曾经过长时间的搜集材料过程。《会编》修成以后,他又把后来搜集到的补充材料编为《北盟集补》五十卷,但没有留传下来。
史料来源
关于《会编》的取材,
徐梦莘在序中也有说明:“取诸家所说及诏、
敕、制、语、书、疏、
奏议、
记传、
行实、
碑志、文集、杂著,事涉北盟者,悉取
铨次。”在《会编》篇首,他还列举了书中征引的书目一百九十六种。但检阅原书,实际引用的、有书名或篇名可考的,大大超过了这个数目。
书中还有三分之一左右的材料没有注明书名或篇名,其中有一部分可以肯定是引自《四朝国史》、《长编》和李焘的另一部著作《四系录》;估计这些没有注明出处的材料,来源于
官修的正史,或者是经过政府认可的私人著作。
内容简介
本书共250卷,是记载宋代
徽宗钦宗高宗三朝
宋金和战史事的
编年体历史巨著,卷帙浩繁,内容丰富,保存了许多原始资料,为宋金关系史的研究者所必备。作者
徐梦莘幼年历经宋金战乱,
备尝艰辛,故倾毕生精力撰著此书。
由于徐梦莘痛感“
靖康之祸”,
靖康史事也就成为该书的一个重点。该书自政和七年(1117)宋遣使与金订“
海上之盟”开始,至绍兴三十一年(1161)
金海陵王完颜亮被杀,次年宋金恢复和议止,共书四十五年事。靖康为时不过一年半,却占了七十五卷,几乎占全书的三分之一,而且叙事亦极细致。
作者通过大量事实和细致的叙述,以揭示自“海上之盟”到“靖康之祸”的原委终始。《三朝北盟会编》征引的文献材料达二百多种,而且所引用的全录原文,因此保存了文献材料的原貌。这种引用方法,在过去编年史著作中是不多见的。该书征引的史料,有许多后来散失,赖该书得以保存,为后来的研究者提供了方便。此外,有些史册,诸如《
建炎通问录》《顺昌破贼录》《
靖康小雅》《伪齐录》等,多与《会编》所载文字相同,当系从该书辑录出来的。《三朝北盟会编》史料丰富,记述详赡,为研究辽、宋、金史的基本史籍之一。
卷一 政宣上帙一 起政和七年七月四日
庚寅尽政和八年四月二十七日己卯
卷二 政宣上帙二 起政和八年五月二十七日戊申尽十二月二日己卯
卷三 政宣上帙三 起重和二年正月十日丁巳尽其日
卷四 政宣上帙四 起宣和元年三月十八日甲子尽宣和三年正月
卷五 政宣上帙五 起
宣和三年二月十七壬午尽宣和四年四月十日戊戌
卷六 政宣上帙六 起宣和四年四月二十三日辛亥尽五月十三日庚午
卷七 政宣上帙七 起宣和四年五月十八日乙亥尽六月三日庚寅
卷八 政宣上帙八 起宣和四年六月三日
庚寅尽十二日
己亥卷九 政宣上帙九 起宣和四年六月二十四日辛亥尽九月二十三日己卯
卷十 政宣上帙十 起宣和四年九月二十七日癸未尽十月二十日乙已
卷十一 政宣上帙十一 起
宣和四年十月二十三日戊申尽十一月二十七日王午
史料价值
《会编》有很高的史料价值,这不但是因为它引用的材料十分丰富,并且其中相当一部分的原本今天已经失传了,还因为它保存了这些材料的原来面目,没有改动。
徐梦莘在《会编》序中阐明了他引用材料的原则:“其辞则因原本之旧,其事则集诸家之说。不敢私为去取,不敢妄立褒贬。参考折衷,其实自见。使
忠臣义士、乱臣贼子善恶之迹,万世之下不得而掩没也。”这当然不是说他自己没有倾向,这种倾向当然也影响他对材料的去取,他对材料的引用也有删节,但是,他对材料确实没有改动。这就使得后人在研究这一段历史时,能够得到许多保存了本来面目的材料,可以从中引出自己的结论。
还要说明的是,《会编》虽然只包括与
宋金关系有关的内容,但在当时,即北宋末南宋初,宋金关系在政治生活中占有突出的地位,影响到社会的各个方面。所以,《会编》对于研究当时社会的各个方面都很有价值,不仅限于宋金关系。由于《长编》
徽宗、钦宗部分全部散失,而《会编》北宋末的部分共有一百卷之多,就使它更显得珍贵了。
流传版本
该书长期仅有抄本流传,窜改甚多。《会编》通行的刊本有光绪四年(1878 年)
袁祖安的活字排印本及光绪三十四年(1908 年)
许涵度校刻本,许本较胜于袁本。但这两个本子的
祖本都有不少问题,袁、许在校刊中又不甚谨慎,所以都有许多错误。
四库提要记载
《三朝北盟会编》·二百五十卷(
左都御史张若溎家藏本)
宋徐梦莘撰。梦莘,字商老,临江人。绍兴二十四年进士。为南安军教授,改知湘阴县。官至知宾州,以议盐法不合,罢归。事迹具《宋史·儒林传》。
梦莘嗜学博闻,生平多所著述。史称其恬於荣进,每念生
靖康之乱,思究见颠末,乃网罗旧闻,荟稡同异,为《三朝北盟会编》。
自政和七年
海上之盟,迄绍兴三十一年,上下四十五年。凡敕制、诰诏、
国书、
书疏、
奏议、记序、
碑志,登载靡遗。帝闻而嘉之,擢直秘省云云。今其书钞本尚存,凡分上、中、下三帙。上为政、宣二十五卷,中为靖康七十五卷,下为炎、兴一百五十卷。其起讫年月,与史所言合。
所引书一百二种,杂考私书八十四种,金国诸录十种,共一百九十六种,而文集之类尚不数焉。史所言者殊未尽也。
凡宋、金通和用兵之事,悉为诠次本末。年经
月纬,案日胪载。惟
靖康中帙之末有《诸录杂记》五卷,则以无年月可系者,别加编次,附之於末。其徵引皆全录原文,无所去取,亦无所论断。
盖是非并见,同异互存,以备史家之采择,故以《会编》为名。然自汴都丧败,及南渡立国之始,其治乱得失,循文考证,
比事推求,已皆可具见其所以然,非徒饾飣琐碎已也。
虽其时说部糅杂,所记金人事迹,往往
传闻失实,不尽可凭。又当日臣僚札奏,亦多夸张无据之词。梦莘概录全文,均未能持择。要其
博赡淹通,南宋诸野史中,自
李心传《系年要录》以外,未有能过之者,固不以繁芜病矣。
考梦莘成此书后,又以前载不尽者五家,续编次於中、下二帙,以补其阙。
靖康、
炎兴各为二十五卷,名曰《北盟集补》。今此本无之。殆当时二本各行,故久而亡佚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