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正,是指夏正建寅,殷正建丑,周正建子,合称三正,
春秋战国时代有所谓
夏历、
殷历和
周历,这三者最主要的区别在于岁首的不同,所以又称“三正”。周历以通常冬至所在的建子之月(即夏历的十一月)为岁首,殷历以建丑之月(即夏历的十二月),夏历以建寅之月(即后世常说的阴历正月)。周历比殷历早一月,比夏历早两个月。由于三正岁首的月建不同,四季也不同。
刘知几 《
史通·模拟》:“ 春秋诸国,皆用夏正。” 清朝顾炎武 《
日知录·正月之吉》:“﹝《诗·豳风·七月》﹞一篇之中,凡言月者皆夏正,凡言日者皆周正。”
1.我国古代的“三正”一说是
夏正(
建寅的
农历月份,就是现行农历的
正月)、
殷正(建
丑,即现行农历的十二月)、周正(
建子,即现行农历的十一月);夏正以正月为
岁首,殷正以十二月为岁首,周正以十一月为岁首。上述三正实际上是我国周代各诸侯国使用的三种
历法。
另一说是在历算上有:天正(农历11月,建子之月,冬至月),是太阳光照量的“最少极点”(
冬至点)月,从这个月起,白天增长;
地正(农历12月,建丑之月,
大寒月),是气温的“寒极点”,从这个月起,气候就要转暖,人正(农历的正月,建寅之月,
雨水月),太阳光照量达到冬至和
春分的一半,是气温开始转暖,标志春天的开始。我们现行农历在历算上使用“天正”,以冬至所在月为
历年之首,在民用年上用“人正”,以
立春所在月为民用年之首。
三正是
春秋战国时代不同地区所使用的不同的历法制度。了解三正是有必要的,
先秦古籍里所以纪时的历日制度并不统一。《
春秋》或《
孟子》多用周历,《
楚辞》和《
吕氏春秋》用夏历。《
诗经》要看具体诗篇,如《
小雅·四月》用夏历,《
豳风·七月》周历和夏月并用。
《左传成公八年》记载“二月无冰”,史官把这一罕见的
天象载入史册,很显然这个二月指的是周历二月即夏历十二月而言。如果是夏历二月,则已经是“东风解冻”,用不着大书特书。又如《庄公七年》说“秋,大水,无麦苗”,这也是指周历,周历秋季相当于夏历的五六月,晚收的麦子和“五稼之苗”有可能被大水“冲杀”,如果是夏历秋季,就不可解了。同样的理由《
孟子·滕文公上》所说的“江汉以濯之,秋阳以暴之”的秋阳是指夏历五六月的炎日。同一史实,在《春秋》和《
左传》所记月的时月常有出入,同属《左传》的记时也有差异。《春秋隐公六年》说“冬,宋人取长葛”, 《左传》说“冬,宋人取长葛”;《春秋父僖公五年》说“春,晋侯杀世子申生”,同一事件在《左传》被记在僖公四年十二月,这说明《左传》依据的史料有用夏历的。
在
战国秦汉之际有所谓“三正论”,认为夏正建寅、殷正建丑、周正建子是夏商周三代轮流更改正朔,因“王者始起”要“改正朔”、“易服色”以表示受命于天。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改以建亥之月(即夏历的十月)为岁首,但夏正比较适合农事季节,所以并不称十月为正月(秦朝管正月叫“
端月”),不改正月为四月,春夏秋冬的搭配仍和夏正相同。汉初沿袭秦制。《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载
汉武帝元光五年(公元前130年)十月杀灌夫,十二月晦杀魏其,接着说“其春,
武安侯病”。
司马迁不说“明春”而说其春,就是因为以十月为岁首,当年的春天在当年的十二月之后的缘故。
2.
罗汉拳讲“正”一切从正开始,决不能盲目从事,从基功到套路,从理论到实施都不能离开“正”字。如本门“三正”力求做到:头正、身正|步正,头正包括颈、腹、腰,步正包括臂、裆、步这三者从静到动都得符合要求,快不得乱,慢不得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