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艺术语。 相声组织
包袱的手段之一。指相声表演时,经过再三铺垫、衬托,对人物故事加以渲染或制造气氛,然后将包袱抖开以产生笑料。
详介
先“复习”一下第一种解释:“三翻四抖”是包袱构成的基本形式。
这个大家都知道了,举个例子,例如《小垫话》中:
甲:您是一位老演员喽!(一翻)
乙:嗯。
甲:老专家。(二翻)
乙:不够。
甲:老艺术工作者。(三翻)
乙:不敢当。
甲:老油条喽!(抖)
乙:啊!
这种“三翻四抖”的包袱,有时还可以由甲一气呵成地说下来,不需要乙“垫”,例如:
陈寒柏、王敏的《
今非昔比》(2003年春晚版)中:
甲:我们吃上肉了,你们吃开菜了(一翻);我们打上电话了,你们网上聊天了(二翻);我们穿上名牌了,你们露开肚脐了(三翻);我们喝上蜂蜜了,你们开始尿糖了(抖)。
需要说明的,“三翻四抖”里的“三”是个泛指,与“硕鼠硕鼠,三岁惯汝”里的“三”是一个意思,所以,有时多一翻或几翻,也不能叫“四翻五抖”或“五翻六抖”,还得叫“三翻四抖”。比如姜/李的《如此照相》里:
甲 “‘要斗私批修’!你说吧!”(一翻)
乙 ……“‘灭资兴无’,我照张相。”
甲 “‘破私立公’,照几吋?”(二翻)
乙 “‘革命无罪’。三吋的。”
甲 “‘造反有理’。您拿钱!”(三翻)
乙 “‘突出政治’。多少钱?”
甲 “‘立竿见影’。一块三。”(四翻)
乙 “‘批判反动权威’!给您钱!”
甲 “‘反对金钱挂帅’!给您票。”(五翻)
乙 “‘横扫一切牛鬼蛇神’!谢谢。”
甲 “‘狠斗私字一闪念’!不用了。”(六翻)
乙 “‘灵魂深处闹革命’!在哪儿照相?”
甲 “‘为公前进一步死’,往前走!”(抖)
乙 “为公前进一步死”,我这就完啦?
这种包袱有时也被其他文艺形式所运用。记得在《
谁说我不在乎》这部电影里,有一个非常典型的用了“四翻”的“三翻四抖”,是
冯巩和那个精神病人的对话,可惜忘了前面的“四翻”,最后的“抖”是:“抽出里面的猴皮筋,做个弹弓子,打你们家玻璃。”
构成
好,下面谈第二种解释:“三翻四抖”是一个相声段子的构成方式。
这个解释大家没听说过,因为这是半农瞎琢磨的。我们知道,一个相声段子由垫话、正活、底三部分构成(一说四部分,“垫话”后是“瓢把儿”),仔细想一下,有的段子其实就是由一个垫话和一个“大包袱”构成的,这个“大包袱”运用的恰恰是“三翻四抖”的形式。例如,二赵版本的《八扇屏》里,就可以把“小孩子”、“粗鲁人”、“莽撞人”三段理解为“三翻”,最后的底称为“抖”。还有侯宝林的《改行》里大鼓演员
刘宝全卖粳米粥、烧饼、麻花;老旦演员
龚云甫卖黄瓜;花脸演员
金少山卖西瓜三个段落也可以理解为“三翻”。这类作品还有传统段子《扒马褂》、侯/石的《京九演义》和姜/唐的《学唱歌》等。
同样,这种方式也被其他文艺形式运用过,如赵/宋的小品《昨天今天明天》里“昨天”、“今天”、“明天”就是三大翻,最后的“用一句话总结”那个“底”就是“抖”,整篇作品就是一个构思巧妙的“大包袱”。还有冯氏小刚的
电影《甲方乙方》也是这个路子。
这第二种解释其实也不是半农的发明,记得与
键客兄在姜昆家修改作品时,姜先生就说过“你改这一翻”、“你写那一翻”这样的话,这里的“翻”可以理解为“段落”的意思。
小胖执政的时候(听说沦落到撂地在野),半农曾呼吁过,建议初学写相声的朋友先写这种“三翻四抖”的相声。为什么?因为这类作品写起来相对容易一些,还容易修改,比如《八扇屏》,可以拿出“八扇”中任意“三扇”演出。
最关键的是,这类作品读起来层次感强,读者知道你写的什么、怎样写的(先过读者这一关,暂不谈“立起来”的事)。可不是这样,有的朋友,昨儿个在大街上看见一辆宝马车撞人,今儿个又听说一只蚂蚁踩死了一头大象,于是有感而发,洋洋洒洒,从一睁眼写到洗了睡,“
记叙文”相声诞生了。看了这样的作品,网友的评论大多是:太长。实际上,篇幅长并不是主要问题。问题是没有层次感,读完一头雾水,不知所云,顶多记住几个笑料,整篇作品从哪几方面论述的,看不出来。
我们欣赏一篇相声作品,首先看它的立意和结构,“梁子”没搭好,即使里面有个别的包袱是块“金砖”,也只能埋没在“碎砖滥瓦”之中,成不了“栋梁之砖”。相声又不是小说,长了可以加上章回,没有章没有回,还要让读者感觉出层次来,这就很难。从这点来讲,写相声和写作文恰好相反,写作文最好写的就是记叙文,而相声就不行。
关于“
记叙文”相声,不应该放到这里来讲,简单提一下。不是不能写,是难写,有讲究,比如“三个雷”什么的。
梁左那样的大手笔敢写,《虎口遐想》才叫响。语文课上老师一布置写作文,心里就打鼓的朋友,最好先不要写这类相声。
《老姜笑友会》里有一篇
键客的《汉字研究》,就是“三翻四抖”式的,到现在半农对这个作品印象最深。感兴趣的朋友,不妨读一下,也算是为
键客做一次广告。
广告费就不收了,下次半农到石家庄,别食宿自理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