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叙文是文学中一种文体形式,是以记人、叙事、写景、状物为主要内容,以叙述、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的一种文体,包括非虚构故事、日记随笔、新闻通讯、报告特写、人物传记、山水游记等,也包括一部分虚构的小说、散文、神话、寓言、童话等文体样式。
文种简介
1.记叙文的六要素: 人物、时间、地点、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2.记叙文的人称:
第一人称(真实可信)、
第二人称(更加亲切)和
第三人称(更加广泛)。
3.记叙文的线索:1.人线 2.物线 3.情线 4.事线 5.时线 6.地线
4.记叙文的叙述顺序:顺叙、倒叙、插叙、补叙、分叙(平叙)。写作顺序:事情的发展顺序、时间(先后)顺序、空间/地点变换顺序
5.记叙文的划分 按事件的发展过程、空间转换、内容变化、人物、场景变化、感情变化、来划分。
6.记叙文的
表达方式:叙述、描写(肖像,语言,动作,心理,环境等或正面,侧面、细节)、议论、抒情、说明。
7.记叙文的语言的特点:形象,生动,具体。
8.记叙文的
表现手法:描写、衬托、渲染、对比、伏笔、铺垫、象征、比喻、以小见大、欲扬先抑、借景抒情、
卒章显志、托物言志等。
9.记叙文的句式(语气):
陈述句、
疑问句、
感叹句、
祈使句。
表达方式
1.叙述:把人物的经历和事物的发展变化过程表达出来的一种表达方式。它是写作中最基本、最常见、也是最主要的表达方式。
2.描写:是对人物的外貌、动作,事物的性质、形态和景物的状貌、变化所作的具体刻画和生动描摹。
3.说明:是用简明的语言客观而准确地解说事物或阐述事理的一种表达方式。
4.抒情:是作者通过作品中心人物表达主观感受,倾吐心中情感的文字表露,可分为直接抒情、
间接抒情两种。直接抒情即直抒胸臆。间接抒情是在叙述、描写、议论中流露出爱憎感情。
5.议论:根据作品写出自己的见解或道理。(记叙文中的议论往往起画龙点睛,深化中心,揭示记叙目的和意义的作用)
为了让记叙生动,在写记叙文的时候,还需要辅之以描写表达方式;为了让记叙过程流露感情色彩,还需要辅之以抒情表达方式;为了让记叙的人和事有意义,还需要辅之以议论表达方式。在记叙的过程中,有些地方需要说明,还需要辅之以说明这一表达方式。综合表达方式的灵活运用,可以使记叙文变得更有
表现力,更具感染力。
6.记叙文的特点:通过生动形象的事件来反映生活、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文章的中心思想蕴含在
具体材料中、通过对人、事、物的生动描写来表现。
总结
1.关于记叙文和文学作品阅读题的解答主要从两方面着手:
一是概括文章的内容,抓住以下几个要点:
(1)把握记叙文的要素,以写事为主的应明确写什么事,写人为主的应明确写什么样的人。
(2)把握关键性语句,揣摩作者为什么要写这些人、事。
(3)分析层与层之间的关系,理清文章脉络,然后概括文章的中心思想,体验作者的思想感情。
二是弄清记叙文和文学作品的结构特点及表现形式。掌握以下划分段落的方式:
(1) 以时空变化划分
(2) 以作者思想感情的变化来划分
(3) 按记叙内容的变化来划分
(4) 按描述角度的变化、事情发展的阶段来划分
2.文段在内容上:以中心、意思相联系(思想感情)来回答;
文段在开头:
总起全文、为下文做铺垫、形成悬念、奠定感情基调、照应题目
文段在中间:承上启下、照应上文、引起下文、
文段在结尾:总结全文或照应主题或首尾呼应、深化主题、升华主题。
(总分总:总起 分写 总结)
补充信息
写记叙文常用的表达方式是记叙,但也可以辅之以其他表达方式来写。
记叙文的阅读,要明确有关的知识点,把握其
文体特征。
一、记叙文的概念:记叙文是以记叙、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以记人、叙事、写景、
状物为主要内容的文章。中学阶段,为了教学的方便,常常把消息、
通讯、人物传记、
回忆录、寓言、童话、小说等,都划归到记叙文教学中。
二、记叙文的分类:从写作内容与方式看,可分为两类:简单的记叙文和复杂的记叙文。从写作对象的不同,可分为四类:1.写人的记叙文;2.叙事的记叙文;3.写景的记叙文;4.
状物的记叙文。
注意事项
记叙顺序
顺叙:指记叙的时候按照事情发生、发展、和结局的顺序来写,前因后果、条理很清楚。
倒叙:指记叙的时候把后发生的事情写在前面,把先发生的事情写在后面。先把结局说出来,吸引读者了解其起因和过程。
插叙:指在记叙过程中,需要插入另一些有关的情节,再接着叙述后来的事情。 (1)插入的内容对主要情节起补充衬托。 (2)有时会起到解释说明。 (3)使文章脉络清晰。 (4)结构紧凑。插叙一般
不作为文章中心。
补叙:指行文中用三两句话或一小段话对前边说的人或事作一些简单的补充交代。运用补叙,有助于更好地表达主题,使文章结构完整,行文跌宕起伏,收到出人意料的效果。
分叙(平叙):
分叙法是指叙述两件或两件以上的同
一时间内不同地点发生的事情,也叫平叙法。
句式语气
陈述句、疑问句、感叹句、祈使句。
陈述句:陈述句又分为肯定的陈述句和否定的陈述句,简称为
肯定句,
否定句。
疑问句:疑问句是按照句子的语气分出来的一个类,它与
陈述句、感叹句、
祈使句的最大区别就是它的疑问语气。疑问句是问一些事情的。疑问主要有四大句型,
一般疑问句、
选择疑问句、
特殊疑问句和
反意疑问句。
感叹句:汉语中的感叹句,属于汉语四大句类的一类(其他三类为:
陈述句、
疑问句、
祈使句)。带有浓厚的感情的句子。它表示快乐、惊讶、悲哀、厌恶、恐惧等浓厚的感情。感叹句一般用降调,句末都用
叹号(!)表示。
祈使句:祈使句表示请求、命令、建议等等。谓语 动词一律用原形。句子中通常 不用主语,句末用 惊叹号或者句号,用降调。
人物描写
环境描写
写法
1、时间
2、地点
3、人物
4、事件及主要经过
5、反映的道理(主题)
6、自己在这个事件中的顿悟,体会,感想。
这些都同样重要,如果没有其中一点,就不是记叙文了,像一个人没有了心,或肝、肺一样,就不是一篇完整的记叙文。
常用修辞
1.比喻根据事物的
相似点,用具体的、浅显、熟知的事物来说明抽象的、深奥的、生疏的事物,即
说明文中的打比方。作用:能将表达的内容说得生动具体形象,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用浅显常见的事物对深奥生疏事物解说、帮助人深入理解。
比喻的三种类型
2.拟人把物当做人写,赋予物以人的言行或
思想感情,用描写人的词来描写物。 作用:把禽兽鸟虫花草树木或其他无生命的事物当成人写,使
具体事物人格化,语言生动形象。 如:
桃树、
杏树、
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3.夸张对事物的性质,特征等故意地夸张或缩小。 作用:提示事物本质,烘托气氛,加强渲染力,引起联想效果。
4.
排比把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意思相关联的句子或成分排列在一起。 作用:增强语言气氛,加强
表达效果。 如:他们的品质是那样的纯洁和高尚,他们的意志是那样的坚韧和刚强,他们的气质是那样的淳朴和谦逊,他们的胸怀是那样的美丽和宽广。
5.对偶字数相等,结构形式相同,意义对称的一对短语或句子,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的意思。 作用:整齐匀称,
节奏感强,高度概括,易于记忆,朗朗上口,有音乐美感。 如: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
孺子牛。
6.反复为了强调某个意思,表达某种感情,有意重复某个词语句子。 反复的种类:连续反复和
间隔反复,连续反复中间无其他词语间隔。间隔反复中间有其他的词语。 如:山谷回音,他刚离去,他刚离去。(连续反复) 好像失了三省,
党国倒愈像一个国,失了
东三省谁也不响,党国倒愈像一个国。(间隔反复)
7.
设问是为了引起别人的注意,故意先
提出问题,然后自己回答。 作用:提醒人们思考,有的为了突出某些内容,让读者更加注意这个问题所表达的效果。 如:花儿为什么这样红?首先有它的物质基础。
8.反问则是无疑无问,用疑问形式表达确定的意思,用肯定形式反问表否定,用否定形式反问表肯定。 如:我呢,我难道没有应该责备的地方吗?
9.引用现成的话来提高语言表达效果,分
直接引用和
间接引用10.借代用相关的事物代替所要表达的事物。借代种类:特征代事物、具体代抽象、部分代全体、整体代部分。 如:不拿群众一针一线。 先生,给现钱,
袁世凯,不行么?
11.
反语用与本意相反的词语或句子表达本意,以说
反话的方式加强表达效果。有的讽刺揭露,有的表示亲密友好的感情。 如:(
清国留学生)也有解散辫子,盘得平的,除下帽来,油光可鉴,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标致极了。
12.对比是把两种不同事物或者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放在一起相互比较的一种
辞格。 例如: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臧克家《有的人》)
运用对比,必须对所要表达的事物的矛盾本质有深刻的认识。对比的两种事物或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应该有互相对立的关系,否则是不能构成对比的。
结尾作用
结尾特点
如果把开头比作“爆竹”,那么结尾就有如“撞钟”。古人说过:“好的结尾,有如咀嚼
干果,品尝香 茗,令人回味再三。”与开头一样,结尾也很重要。如果一篇主题鲜明,角度新颖的文章,读到最后,却被 一个不妙的结尾扫了兴,岂不可惜!结尾除了要服务于文章的内容和中心外,还得受“开头”的制约,这样 说来,结尾就更难写了。人们称好的文章的结尾为“豹尾”,从中考作文来看,虽然不一定要求篇篇文章的 结尾都是“豹尾”,但也要求结尾简练、生动、恰到好处。一般说来,同学们的作文结尾易犯的毛病有:
① 画蛇添足。即全文已结束,本可耐人寻味,但作者仍不放心,偏要哆嗦几句,把无需交待的人物下落一一交 待,把本可悟出的含义一语捅破。
②空喊口号。在结尾处为表明自己的立场、态度,大喊着与文章内容无关的口号,这种结尾大煞题。
③拖泥带水。结尾意思已经明了,却迟迟不肯收尾,冲突了文章的主题。
中考作文
由此看来,中考作文的结尾显得特别重要,如何写好结尾,提高考场作文的质量呢?下面的结尾技巧, 都是中考作文中常用的。
1、自然收束式。不论哪种文体的文章,在把
内容表达完了之后,自然而然地收束全文,而不去设计蕴 意深刻的哲理语句,不去雕琢丰富的象征形体,这样的结尾谓之“自然结束式”。它完全避免了文章结尾画蛇添 足、无病呻吟的毛病,显得单纯明快、朴素无华,在中考作文中得到广泛运用。考场作文气氛紧张,竞争激烈,不可能过多地讲究什么“式”,什么“法”。只要富于激情,挥洒自如,写到哪里就是哪里,能充分地表情达意就是一篇好文章,但讲究“自然”并不意味着随心所欲,马虎草率,而是顺着文思发展的自然 趋势结束全局。在所学的课文中,这样的例子较多,在此不加赘述。
2、首尾呼应式。结尾与开头要相呼应,写出既呼应开头,又不简单重复的语句,这种结尾方式是各类 文章极常见的收束方法。这种收束方法能唤起
读者心理上的美感,产生一种首尾圆合,浑然一体的感觉。如 《
一件珍贵的衬衫》,开头写了“在我的家里,珍藏着一种白色的确凉衬衫。”结尾写道:“四年来,这件 珍贵的衬衫,我精心地收藏着,没有舍得穿它一次。”《
白杨礼赞》结尾与开头呼应道:“我要高声赞美
白杨树!”
3、
卒章显志式。这种结尾方式,就是在文章结束时,以全文的内容为依托,运用简洁的语言,把主题 思想明确地表达出来,或者在全文即将煞尾时,把写作意旨交待清楚,所以这种结尾方法又称“画龙点晴式”。如《枣核》结尾写道:“改了国籍,不等于就改了
民族感情,而且没有一个民族像我们这么依恋故土的。”《
记一辆纺车》结尾写道:“跟困难作斗争,其乐无穷。——记一辆纺车。”
4、名言警句式。用名言、警名、诗句收尾,着意于引申文章,揭示某种人生的真谛。它往往出现在散文、记叙文、杂文的结尾,用三言两语,表述出含意深刻的耐人寻味的哲理或警策性内容,使之深深地印在 读者的心中,起到“言已尽,意无穷”的效果。《
驿路梨花》结尾写道:“驿路梨花处处开。”
5、
抒情议论式。用抒情议论的方式收束文章,能够表达作者心中的情愫,激起读者情感的波澜,引起 读者的共鸣,有着强烈的艺术感染力。这种结尾方式主要用于写人记事的记叙文中,也可用于
说明文、议论 文的写作。抒情
议论式结尾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所以采取这种方式结尾比较自由,好的“抒情议论”式结 尾必然油然而生真情,给读者以真实感、充足感。如《花市》的结尾写道:“她笑微微地站在百花丛中,也像一枝花,像一枝挺秀淡雅的
兰花吧。”再如《
回忆我的母亲》结尾的两个
自然段就是很典型的抒情议论式的结尾。
作文要一气呵成,结尾与前面正文一线相生,不可缺痕。作文的结尾与开头一样,是篇篇各异的,但也 有其规律可循。上面的几种结尾方式仅仅只是一些常用的结尾方式,切忌生搬硬套,真正好的结尾存在于考 生的平时扎实的训练之中,存在于考生的临场发挥,存在于考生的“诗外之功”。
举例
请看一位考生作文的结尾:
假如生命不再拥有绿色,依然还在求索的我们,为什么不行动起来,保护绿色,
保护环境,让我们永远都拥有绿色。 到那时,绿色才会高唱:“我轻轻的来,正如你(沙漠)悄悄地走……”(佚名《假如生命不 再拥有绿色》)
评点:作者自然地由环境想到了绿色,然后围绕“假如生命不再拥有绿色”展开话题,文章开篇通 过 “过去”、“今天”、“明天”的对比,突出环境正在恶化,绿色正在减少,自然引出忧虑 。接着又巧用
徐志摩的《
再别康桥》中的佳句,引出对生命没有绿色的思考,给人留下想像 的空间。 中学生朋友们,
文无定法,究竟用哪一种结尾法,还要根据文体要求和自己的喜好而定,不 能照搬教条。如有的可用议论式,有的可用描写式,有的可用
悬念式,有的可用引用式,等等 ,不一而足。还需要中学生朋友们在实践中多训练多体会,努力去探索,达到举一反三的效 果。这样,我相信,同学们一定能写出“当如撞钟,余音绕梁”的结尾来。
范文
拥抱快乐
灿烂的快乐:
你好!我知道在我写这封信的时候,你已经在我的身边蹦蹦跳跳,迫不及待想知道我要告诉你的东西了。
我知道,你是大自然的春天。你用美丽的微笑让冬雪融化成
哗啦啦的小溪;你用柔和的歌声让花儿感动得姹紫嫣红;你用温暖的怀抱让草儿兴奋地展现一片青绿;你用和煦的清风让世界充满春天的气息。
我知道,你是人类的春天。你走进绝望者的生活,让他们拾起对生活的热爱;你路过失意者的世界,让他们重新对世界充满信心;你停留在堕落者的心灵,让他们得到洗礼,找回原来的自己;你驻扎在这个美丽的世界,让它始终充满春天般的温暖。
你,一个说不尽道不完的快乐,始终不渝地为我们而憔悴。当我们还是小孩子时,你化作有趣的游戏,漂亮的公园,甜甜的冰淇淋和无尽的爱意,让我们的童年生活有了美好的回忆;当我们长大成青少年时,你又幻化成真挚的友谊,丰富的知识和远大的理想,让我们的生活充实而又有意义;当我们到了中年时,你又成了温馨的家庭,成功的事业和不停的奋斗,让我们的生活幸福而又和谐;当我们夕阳西下时,你变成关切的问候,漫步的安闲和人生的感慨,让我们晚年依然风采依旧。是你,无论在我们童年,成年或晚年时期都陪伴着,一起走过春天的轻快,夏天的繁茂,秋天的金黄,冬天的雪白。你是一种风度,白云为你变幻多姿,微风为你留下清爽,太阳为你照出一片明朗的天地。
我知道,你让我们的生命在挫折和磨难中茁壮;你让我们的思想在徘徊和失意中成熟;你让我们的意志在残酷和无情中坚强。在这里,我想对全人类说:“拥抱快乐吧!既然痛苦也解决不了问题,为何不尝试让自己快乐起来呢?也许,在你快乐起来的那一刻起,问题就有了解决的钥匙了。”
快乐是向上的冲劲,快乐是青春的活力,快乐是生命的真谛。让我们一起拥抱快乐吧!相信快乐会让我们的未来不是梦!
简评:这是一篇记叙形式的散文,习作者用饱含感情的笔触对快乐予以了诠释,读了之后确实给人一种快乐的感受。全文洋溢着快乐昂扬向上的感情基调。排比、比喻等
修辞手法的运用使文章更加的形象生动。(
清远盛兴中英文学校 张建刚荐评)
解题思路
做记叙文的阅读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
初中三年,我们在课本中学习了大量精美的记叙文。叶圣陶先生说:“课文无非是个例子。”我们应该从这些例子中学到阅读记叙文的一般方法,然后将这些方法应用到课外文段的阅读中去。
记叙文是我们生活和学习中最常用到的文体。所以,一定要掌握阅读和写作记叙文的方法。中考试题所透露出来的
信息显示:多读、善思会有利于学习和应试。
比如,从1999年起,
国家教委就倡导开展多读书,读好书的活动。2001年颁布的国家《语文课程标准》中更是列出了中学生课外阅读的
推荐书目。可见,开阔视野,丰富自己的阅读生活,会使你多方面受益。
二、具体步骤如下:
2.看出文章各个部分之间的联系,大体了解文章的思路,理清文章结构,划分文章层次。
3.感受文章的语言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4.结合
上下文理解词义和
句义,领会词句在特定
语言环境中的含义和作用。
5.找出文中感受最深的句子或段落,抓住一段文字的中心,找出关键语句,体会这些语句的深层含义。
6.欣赏文章中优美、精辟的语句,初步欣赏文学作品中的形象和描写,体会语言的生动性和
形象性。
7.阅读散文,要理解作者所写的人或事物中蕴含的思想感情,理解文章选材、组材的特点,体会散文“行散而神聚”的特点。
8.阅读小说,要把握人物的性格特点,分析人物外貌、语言、行动、
心理活动的描写,了解故事的情节,理解
环境描写的作用,体会作者的
写作意图。
略读,细读,重读,
1.先大概了解意思
2.带着问题仔细读
3.多读能更好的掌握书的思想感情
4.抓住文章主要内容,理清行文思路,划分文章段落.
范文示例
乡思
我是个念家的人。
弹指一挥间,已有两年没回家了。我自称游子,在外漂泊,对
家乡的思念也自当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与日俱长。对于一个游子来说,相聚的时候总是很短很短,期待的日子总是很长很长……
但凡遇节日或是
休息日,我不愿宅在家里做闷头。我喜欢独自一人或邀上一两个朋友出去晒晒心。每到一处,我总是想极力用双眼扫视周围的人和景,只盼能感觉到些许家乡的影子。我尤其愿意去市内的小胡同和那比较偏远的郊区了,这些地方多多少少能让我的心灵有丝丝的触动,算是触景伤情了。路过
水果街,
桔子勾住了我的眼。我是个爱吃水果的人,但有桔子我是几乎不会去买别的水果了,一是我的确爱吃桔子,二是它有家乡的味道。我老家门口多年前就移栽了好几棵
桔子树,那时和我一样瘦呢,如今若还活着的,那应长的高大了,可是我没有将它遗忘,它还能记得我么?足不出户的时候,我喜欢和我那小电脑在一起。打开电脑,听着一首
百听不厌的歌曲“有钱没钱,回家过年,我知道你想衣锦把家还。有钱没钱,回家过年,家里总有
年夜饭。”句句朴实,却满是真情。
现所住的房间墙壁上挂着一幅大大的
中国地图,每天我都要和它对上几眼,就像对着恋人的眼。不寻别地,只找家乡。眼睛深情的注视着地图上家乡的位置,心中有万千思恋的话儿要讲,一只手轻轻的摸着家乡,心如波浪,恍如对着的不是地图一张,是一个个熟悉的面庞,一条条溪水在缓缓的流淌……
我回过两次家乡,一次是大前年过年,另一次是一个夏天回家
考驾照。到今天我仍记得那次回家过年时的景象,踏上回家的归程心情莫名激荡,待到了家乡的车站,出了站发现车站早已变了模样,换了新装。一路上又坐着汽车,头看着窗外,几乎户户都是小楼房。近了村里,我问候着比我小些的孩子,他们好像有些怕人,我在他们面前就像陌生人,少了初在家时候的那种亲切之感了。推开自己的家门,到处蛛丝马迹,墙上和房顶上的大白很多处也卸了容妆,似乎是着急的告诉归人:“久违了,你回来了就好。”在家并没有开火做饭,简单的将家里收拾一番,腾出个睡觉的地方,吃饭很多时候在伯伯家,多余的时间就去呼朋引伴,东溜溜,西逛逛,和脚下的土地来它个尽情的拥抱。在家的日子呆的并不长,每天几乎都是在蹭饭,蹭完这家蹭那家,时间过得真的和流水一样,再次离家远航。其实外出奋斗的,有几个愿意离开自己生活着的,热爱着的,美丽的家乡呢?离开,不过是为了有一天终不再离开,依偎身旁。亲爱的家乡啊,我是你的孩子,请不要在岁月的长河里将我遗忘,那样何处又是我的家乡?
岁岁重阳,今又重阳。又是一年重阳佳节日,夜深人静,独自一人拉开窗帘望着灯火通明的四周,举首又凝视没有星月的天上,真真切切叫人好一番凄凉!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虽夜无月,但月却早早的驻入了我的心堂。只是我该向谁诉说我的乡思之苦呢?惆怅!惆怅!如果有酒,惆怅当与我把盏饮醉。此刻我祈盼老天赐我一梦,梦中看看家乡一切是否现皆安好。
家乡啊,若今年火车上没有我,你也不会白白的守望,那声声车笛就是我对你思恋的声响,我将我的心让火车捎到你身旁。你说,好吗?
北国冬日情
我是2009年来的哈尔滨,而今也有了四五个年头。虽说不是故里,但人总是这样,在一个地方呆久了难免心生情愫。
还记得在南国上学的时候,就有同学说他最想去的地方就是北国,幸运的,我比他先来。对于生长在南国的人来讲,北国到底有什么地方诱惑着大家伙的心呢?可能很多人会异口同声的回答是冰雕,雪花,还有冬日
农家里的别样生活了。
迎来我在
北国第一个冬日的时候,开始显然有些
不适应,通俗的讲叫水土不服。好家伙,打记事起就没觉着生病是什么问题,这次算是真真切切的感受了一番,一修养便是半月,孔子曰: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一来宝地,冬日便这番毫不客气的给了我一个下马威,也算是一种特殊的盛情吧。
冬日总是要见雪的,更何况是在北国这雪之盛都。在南国我也曾见过无数次雪,但当我亲历北国这雪,一下子就觉得那是小意思,这才是大手笔啊。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
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时滔滔。山舞银蛇,原驰
蜡像,如此描写,恰到好处。家乡的雪更像一望无际的
薄纱,轻飘飘的盖在宽广的土地上,但雪下的时日不长,可能三五日便不再下雪,待
太阳光一出就会化成水,留不得。地上经过纷纷的人群你踩我踏,顿时像一个漂亮的女子毁掉了容颜,实乃不堪入目。而北国呢,这雪则像一床厚厚的,软绵绵的棉丝被,让人觉着是在温暖着脚下的
黑土地。
雪多见丰年啊,这真算得上是。我不会担心这雪会戛然而止,也不会担心它会被人踩得没了模样,听这里土生土长的老大爷说,这雪长着呢,往年都得下它个一月两月的,今年也不会例外了。我可以尽情的和大伙们做雪人,
打雪仗,享受着老天赐予我们如此丰盛的礼物。这令我想到圣诞老人,我觉得此时老天就像是圣诞老人,让每个人都能分到礼品,此后几年中年年如此,而处在南国却是无福享受。
冬日里人们丝毫不会感觉到冷,虽然个个手上脸上冻得发红,一眼望去像是喝酒上头了,却增添了几分特殊的朴实美。这个季节热闹除了大街小巷的,那要数松花江上了。早就听闻凿
冰洞捕鱼,怎么的也得眼见为实嘛,如此好奇心当然不可错过呀。到了江面,极目四望,果然非虚,到处是人。还有那不知是
骡子是马的驾车,后面坐着人来回的跑,也有机动的。走下石头台阶的最后一个台阶的时候,我竟犹豫了,担心这江面的冰块不够结实,可能是一直生在南国,没长见过那种能走人的厚冰吧,我由轻而重的往前迈步,心中暗喜,终于打消害怕的念头了。
往人少的地方走去,竟真有捕鱼的,是个大叔。走上前去看着大叔
鱼桶里面的鱼,还都是活蹦乱跳的呢。问大叔这时捕鱼有什么讲究,他很热情,也毫不见外,边收网边乐呵的告诉我说,这个时候捕上来的鱼很鲜的,而且拿到集市上去能卖个好价钱呢,看到大叔高兴的样子,我也会心一笑。
如果说什么是北国奇观之一的话,除了雪,冰雕是不可错过的。感受过江面的快感,便可直接去有名的中央大街观赏冰雕。很近的,走上前去,有各种各样的冰雕,
冰灯、
冰屋、冰人和
冰塔,都算得上是巧夺天工了,是一种美,一种艺术,一种装饰,给大街增添了不少的气氛。有拍照的,有观赏的,有本地人,有外地人,还有外国人。此时若有灰姑娘,工匠们定能做出水晶鞋来,又能重新找回美好。
最是欢笑在农家。每次冬日放假去我父母那边,免不了走街串巷的,走进一家到另一家。一进小院,便可看到墙上或棚子里挂满
玉米棒子,颜色显得尤为鲜亮,还能看到大串大串的
红辣子,真是辣妹子啊,漂亮!往屋里走,便可听到主人出来迎客的热情的声音,赶忙让我们进里头炕上坐坐,这里不像南方,没有火炉子,大多烧暖气,还得烧炕,用此方法来取暖,坐上去,还真别说,是个好方法,北国人算得上是豪爽好客了。呵,一家人这么坐一起谈笑,其乐融融,暖意怎不油然而生啊!在谈笑间,若能再来碗窝瓜汤或粥,那更是快活了。最高兴的还是要数孩子了,一点都不怕冷,带个小手套带个小帽子尽往外头跑,卡跟头了也不哭闹,实在是叫一可爱。
不知不觉的,今年又是到了秋冬季节,高兴的,我将再一次尽情的感受北国冬日的浓浓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