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茅山派创教祖师。其中茅固,官拜
执金吾、
武威太守。
茅衷,官拜五官大夫、
西河太守。
宣和 元年六月,诏封庄周为“微妙元通真君”,列御寇为“致虚观妙真君”,配享混元皇 帝。此外,对三茅兄弟茅盈、茅固、茅衷,
张道陵、陆修静、陶弘景、翊圣、真武、 关羽或赐“真人”、“真君”,或加封二字。
简介
据《
梁书·
陶弘景传》载:“
句容之句曲山,恒曰此山下是第八洞,名曰
金坛华阳之天,周围一百五十里。昔汉有咸阳
三茅君得道,来此掌山,固谓之
茅山。”他们大约是
汉景帝时候(前156-前140年)的人。
大茅君
茅盈,字申叔,十八岁时就弃家赴北岳
恒山读
老子书及《
易经》,服饵内修积六年,后面见
西王母,受玉佩金铛之道、太极玄真之经,四十九岁时学成得道而归。 中茅君茅固,字季伟,汉景帝时
举孝廉,累迁至
武威太守。三茅君茅衷,字思和,汉宣帝时迁洛阳令,后拜为五更大夫、
西河太守。茅盈飞升后,两兄弟均弃官还家,求兄于东山。茅盈乃授以延年不死之法。两兄弟修道三年,佩服九转还丹后,亦飞升成仙。
茅氏三真得道后,来
句容之句曲山(今江苏省句容之
茅山),掌管此山,故句曲山后名茅山。齐梁
陶弘景编定之《真灵位业图》,即称大
茅君茅盈为「司命
东岳上真卿太元真人茅君」,列上清左位;称中茅君为“句曲山真人定禄右禁师茅君”「右禁郎定禄真君中茅君」,列太清左位和第六中位;称
三茅君为「三官保命小茅君」,列第六左位。
宋太宗和
宋真宗、徽宗、
理宗等屡有加封。茅盈被封为「上茅九天上卿司命太元妙道
冲虚圣佑真
应真君」,茅固被封为「中茅
地仙上真定禄右禁至道
冲静德佑妙应真君」,茅衷被封为「下茅地仙至真三官保命微妙冲慧神佑神应真君」,总称三茅真君。
来源
在江苏省境内,有两座
茅山。一座在长江以南的
句容市,称南茅山;另一座在长江北岸的
兴化市,叫北茅山。清代乾隆年间,以考证考据而闻名天下的
扬州学派代表人物
任大椿在《过茅山碑记》中说:「北茅山为三茅真君初炼道之地」。 这就是说,西
汉景帝时期,
茅盈、茅固、茅衷弟兄三人最初在北茅山修道拯民,因而称为茅山。后来他们受请往江南句曲山,这才有了南北茅山之分。
早在汉代,陕西咸阳,有茅氏三兄弟,兄茅盈,二弟茅固,三弟茅衷,看破红尘,写下“春日才看杨柳绿,秋风又见菊花黄,荣华终是三更梦,富贵还同九月霜”的感叹,遂寻山修道。他们
披星戴月,餐风宿露,昼夜兼程,行至黄海之滨,见一高山,林木参天,绿荫蔽日,芳草如茵,香茅遍地,便留山隐居,修道养性,采药炼丹,济世救人。日久,茅氏兄弟,终成正果,名列仙班。后人因此建三茅道观,称他们为三茅真人,称山为三
茅山。慕名来山学道者、求医者,不绝于途。其时,江南
句容一带,瘟疫流行,闻江北茅山有三茅真人道法高超,医术高明,能治百病,便来人求治,三茅真人欣然前往,
居句曲山
华阳洞。经真人救治,病愈者数百人。三茅真君仙逝后,人们
感恩戴德,建庙山巅,塑像供祀。此后,句曲山改称南茅山,江北三茅山改称北茅山,简称茅山。
职责
三茅真君以
司命、保命、定禄为名,亦以司命、定禄为职。据《太元真人东岳上卿司命真君传》称,大
茅君茅盈治宫在
赤城玉洞之府,有玉童玉女各四十人,出入太微,受事太极,总括东岳,司命
司禄。中茅君和
三茅君仅为
地仙。中茅君治
茅山,兼统地真。三茅君治良常之山,总括岱宗,领生记生,位为地仙九宫之英,劝教童蒙,教训女官,授诸妙灵,莅治百鬼,镇阴宫之门。
奉祀
相传,大
茅君茅盈出生于
汉景帝中元五年(公元前145年)十月初三日,于天汉四年(公元前97年)三月十八日得道升天。
今江苏省
茅山以奉祀三茅真君著称于世,其进香之香期为农历之正月至三月,当系大茅君得道之时日为进香之高潮期。
传说
茅盈
起初在魏晋时代民间传说中,只有
茅盈得道成仙,晋
葛洪《神仙传》说:茅盈是幽卅人,在齐地学道二十年,回乡后极有法术,能治病救灾,起死回生,善于变化,外物莫能伤害。乘羽盖升入仙界后,“远近为之立庙奉祀之”。
南北朝时,民间则传说三兄弟俱成神仙。《汉武帝内传》说茅盈在汉宣帝地节(前69—前65年)四年(公元前66年)受黄金
九锡之命,为“
东岳上卿司命真君”,他的二位弟弟也都列入仙班,分别被封为“定录君”和“保命君”。宋时,太宗真宗封他们为“真
应真君”、“妙应真君”和“神应真君”,统称“
九天司命三茅应化真君”,后世称之为“三茅真君”。
茅固
二
茅君名固,字季伟。官拜
执金吾、
武威太守,《
茅山志》、《
历世真仙体道通鉴》均有所载,听说兄长
茅盈学仙得道,遂弃
官渡江,从兄入句曲山学道,后得道仙成。《后汉书·郭太守传》附有《茅季伟传》,后汉流行《茅山父老歌》,又作《三茅歌谣》,即颂咏三茅事迹。梁陶弘景《真灵位业图》将茅固列为太清左位,名“句曲山真人定录右禁师茅君”。
茅衷
三茅君名衷,字思和。曾为五官大夫、
西河太守。闻兄长
茅盈得道,弃官渡江,从兄学道于句曲山,后治良
常山,得仙道。陶弘景《真灵位业图》将茅衷列为第六中位,名“右禁郎定真君中
茅君”,治华阳洞天。宋代敕封真君。
记载
茅盈之名,始见于汉代纬书,《尚书帝验期》云:“王母之国在
西荒,凡得道受书者,皆朝王母于昆仑之阙。 茅盈从
西城王君,诣白玉龟台,朝谒王母,求长生之道。”王母授以
玄真之经,又授宝书。
秦始皇嘉平恒山茅君与父母宗亲辞别,登
羽盖车而去,至江南治于句曲山。山下之人,为立庙而奉事之。远近之人,赖君之德,无水旱疾疠螟蝗之灾,时人因呼此山为
茅山太上老君命五帝使者持节加九锡之命,拜君为太元真人东岳上卿司命真君,主
吴越生死之籍。又使使者以紫素策文拜固为定录君,衷为保命君,皆列上真,故号
三茅君 ④总之,作者为
上清派鬼谷先生,遂隐遁
华山茅盈恒山,读
老子《道德经》及《周易传》采取山术而饵服之,盈于恒山积六年,思念至道,诚感密应,(神告之)曰:'西城有王君得真道,可为
君师明辰径到西城卒见王君。后二十年,从王君西至
龟山⑤《
茅山志》卷二十收载
上清派道士张绎于梁普通三年(522)所立之《九锡真人三茅君碑》,所记三茅事较简约,系年稍异。
约于唐代成书的《集仙传·大
茅君》称,汉元寿二年八月己酉,
南岳真人赤君、西城王君及诸青童并从王母降于盈室,顷之,
天皇大帝、太微帝君、
太上大道君、金阙圣君分别派使者赐
茅盈以衣冠、
玉玺东岳上卿,统吴越之神仙,综江左之山源矣。……五帝君各以方面车
服降于其庭,传太帝之命,赐紫玉之版,黄金刻书
九锡西王母三茅君的事迹也基本定型,此后元赵道一《
历世真仙体道通鉴》卷十六《茅盈传》、
张雨《玄品录》卷二《三茅君传》、《茅山志》卷五《三神纪》等,皆据上述诸传以成篇,无大增益。
地位
注:
①《
重修纬书集成》卷二,第67页,日本明德出版社,昭和50年
②《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051册280~282页,
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年
④《
道藏源流考》上册9~10页,
中华书局,1963年
⑤⑦《道藏》第22册707~710页,第5册561~562页,572~573页,文物出版社、
上海书店、
天津古籍出版社联合出版,1988年
⑥《
太平广记》第1册78~79页,中华书局,196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