谓空假中
三谛,互具互融,空即假中,假即空中,中即空假,举一即三,全三即一,十法界中,任何事物,其体其相,悉具三谛,如是作观,名三谛圆融观。
圆融三谛以实相为理论基础,强调一心所观三谛的无次第性,因为三谛本身圆融相即。这也是圆教的特殊认识,别教都无法达到此等认识。智者又说:“实相之体只是一法,佛说种种名,亦名妙有--------实相亦是诸名之异号耳。”圆教从三谛圆融,旨在突出《
法华经一心三观中道第一义谛。如是遍历一切法,无非不思议三谛云云。---------例上,一权一切权,一实一切实,一切非权非实,遍历一切,是不思议三智也。三谛三观三智虽有名义上的差别,但都是一心所摄得,因此说所照为三谛,所发为三观,观成为三智。可见一心同时具足三观三智时,也就具足三谛。也就是一念心中具足三谛。“
根据智者所述,圆融统一于一念心的三观,三智,三谛之间的关系,应以三观为理论基础,三智为思想指导,三谛为理论归宿,在《法华文句》卷二上中说道:”空观入通佛慧,假观入别佛慧,中观入圆佛慧。空观到一切智彼岸,假观到道种智彼岸,中观到一切种智彼岸,空观闻于真谛,假观闻于俗谛,中观普闻中道第一义谛,亦普闻三谛,空观度四住而于众生,假观度尘沙百千众生,中观度无明百千众生。“眼如同
一心三观即圆融三观,也就是圆融三谛。这也是《法华经》的重要宗旨,体现的《法华经》的基本原理,是与其他大乘经典相区分的重要标志。《
法华玄义》卷一言:”分别者,但法有粗妙。若隔历三谛,粗法者,圆融三谛,妙法也。--------虽种种建立施设,众生但随他意语,非佛本怀,故言不务连说也。今经正真如舍不融,但说于融,今一座席,同一道味,乃畅如来出世本怀故,建立此经名之为妙?;圆融三谛体现了《法华经》的妙,同时也因圆融三谛说而使《法华经》处于大乘经典的重要地位。“今经三谛圆融,最得自在,比大梵王。余经拔众生出生死,如五佛子于凡夫第一;或拔众生出涅槃,如果菩萨居无学上。今以拔出众篮球赛方便教菩萨上,即成法王,最为第一。”载自《法华玄义》卷一上。
作为
真理观,圆融三谛在确立中道实相这一绝对
真理的同时,并不排斥空、假、中三种相对真理的存在。相对真理作为方便施设,是为了引导人们真觉,顿悟绝对真理。原因是绝对真理就在相对真理之中。在智者眼中,有差别,相待的三谛乃至一切事物都不过是无差别,绝对的一实谛的显现,三谛乃至一切事物中的绝对真理是相互包容、渗透、圆融统一的。既然圆融三谛,也就法法圆具三谛,尘尘中空即假即中。于是,只要体悟到圆融三谛不可思议之境界,就可以在差别诸相宛然杂陈的世界中,达到对真理的把握,也就是众生的迷或悟都在自己的一念中。换句话说,众生的成佛是可能的,而且是有充分的自由选择的权利。同时也说明了凡夫和佛之间并不存在严格的界限,实现认识的转变。
智者大师的圆融三谛思想把《法华经》这一方便与真实的统一原理,以及对诸法实相的充分肯定。它对中国儒家思想有着较强的适应性;尤其在当时的
士大夫中引起不少的哄动。中国传统思想不但重视现实人生,同时也有对理想境界的追求,正因为如此,圆融三谛思想才被当时的社会所接受,天台宗思想才得以弘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