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量
汉语词汇
三量,汉语词汇,即心、心所量知所缘之对境的相状差别。其中,现量、比量为正确之量知,非量乃谬误之量知。唯识家多作此种分别,在因明的悟他、自悟八门中属于自悟的方法。
现量
又称真现量,以简别于似现量。即指对所缘之境无任何分别筹度之心,各各逼附自体,显现分明,照了量知。《因明入正理论》云(大正32·12b):“现量,谓无分别。若有正智,于色等义离名种等所有分别,现现别转,故名现量。”
所谓无分别,即远离名言、种类等诸分别。如缘青色,而缘“青”之名言,以其名言通于一切青色,故并非直接逼附其物自体,而是在诸法之共相(即共通之相状)上转,因此不是现量。缘种类等亦然。于自性、随念、计度等三分别中,此现量无随念、计度之别,唯有自性分别,故为离名言、种类等之分别。既是不缘名言、种类等共相,则五识等各各逼附自己之境体,不贯通他境。因此,一一缘一一之境,故云现现别转,而其心之缘虑常无迷乱。《阿毗达磨杂集论》卷十六云(大正31·772a):“现量者,谓自正明了无迷乱义。”
但如翳眼见空华,见第二月,虽离名言或种类等之分别,仍不得称为现量。应属现量者,《入正理论疏》谓有四类,即⑴五识、⑵五俱意识、⑶诸自证分、⑷定心。此等皆是逼附境之自体而照了者。
若于唯识家建立八识之上而论,属于现量者,应指前五识与第八识的见分、五俱意识(一分通于似现量)、诸八识的自证分及证自证分、定心等四类。
又,有关此现量之体,古来异说甚多。《瑜伽师地论略纂》、《因明疏瑞源记》卷一举内外十一说,即外道有二说:数论说五知根为现量之体,胜论说德句之觉。小乘有五说:世友主张五根,法救主张五识,妙音主张慧心所,正量部主张心、心所,经部主张根识和合。大乘有四说:安慧认为是自证分,难陀认为是见分,陈那认为是见分、自证分,护法认为是见分、自证分及证自证分。
比量
又称真比量,以简别于似比量。指由既知之境比附量度,而正确了解未现前及未知之境。如见烟而知有火,由所作之性而知无常。《因明入正理论》云(大正32·12b):“言比量者,谓藉众相而观于义。(中略)由彼为因,于所比义有正智生,了知有火或无常等,是名比量。”意即烟系由现量而得知,所作性是由比量而了知,以此等为远因。忆念有烟则有火、有所作性则是无常,以此为近因。遂产生应有火、应有无常之正智,称之为比量。
若依因明而言,比量应指以具足三相的因而成宗,此作用存于独散的第六意识之见分。若与现量相对而论其差别,则现量为直缘,比量为重缘;现量是证智,比量为比智;现量是体,比量是用;现量为无分别,比量是有分别。
又,《显扬圣教论》卷十一举出相、体、业、法、因果等五比量。此中,⑴相比量,谓见相而比知,如见烟而知有火。⑵体比量,谓见体而比知,如见现在之体而知过去、未来之体。⑶业比量,谓见作业而比知,如见草木动摇而知有风。⑷法比量,谓于相属之法,由知一而比知其他,如见生而知死。⑸因果比量,谓见因而知果,如见果而知因。
非量
即与前面真正的现量、比量似是而非的“似现量”、“似比量”之总称。《因明入正理论疏》卷上云(大正44·95c):“似现似比,总入非量。”亦即似现、似比并非真正的现、比量,因此称为非量;又为非、为量,故称非量。
定义
《因明入正理论》云(大正32·12c):“有分别智,于义异转,名似现量,谓诸有智了瓶衣等分别而生。由彼于义不以自相为境界,故名似现量。”所谓有分别智,即附带名言、种类等分别而起的智慧。亦即对境非直取其自体,而是以有分别心取瓶衣等,瓶衣等乃四尘之集合,无实体,然于其上作分别而以为有实体,故云异转,即堕于谬误。
又,似现量亦通于无分别心,即其心虽缘境而无分别,但因老、病等,心势衰弱,不能明了见境相,如见非黄而以为黄,如见空华等,亦为似现量。《因明入正理论》唯说有分别智,系因有分别智乃决定为非量,故就其决定而言有分别智为似现量。
另依《因明正理门论》,似现量有五种智,即:⑴散意识缘过去者,⑵独头意识缘现在者,⑶散意识缘未来者,⑷三世中之诸不决智,⑸现世中诸惑乱之智,即见杌以为人等。要言之,即五俱意识的一分与独头意识。又,第七识的见分缘第八识而起我执者亦属之。《入正理论疏》谓此等皆称为似现量有二解:⑴眼识等并非得现量者,却以为得现量,故称似现量。⑵所有分别之心自以为得现量,故称似现量。古来认为前说义未尽,而后说尽理。
所谓似比量
指类似比量而实为谬误者。例如,将雾误认为烟,而以为应有火。《因明入正理论》云(大正32·12c):“若似因、智为先所起诸似义智,名似比量。(中略)于似所比诸有智生,不能正解,名似比量。”亦是存于独散意识的见分。此是真比量之流类,但非真,故有似比量之称。
立量者甚多
据《入正理论疏》所载,或有立现量、比量、圣教量等三量者。现量、比量同于上述,圣教量又称至教量、正教量、教量。《瑜伽师地论》卷十五解释此圣教量,文云(大正30·358c):“正教量者,谓一切智所说言教,或从彼闻,或随彼法,(中略)圣弟子说,或佛自说经教,展转流布至今,不违正法,不违正义。”又,《大乘义章》卷十亦广分别此三量之义。
此外,亦有加譬喻量而立四量者;譬喻量,如对不识野牛者说野牛似于家牛。或更加义准量而立五量;义准量,如准于法之无我而知无常,以无常之法必无我故。或更加无体量而立六量;无体量,如入此室中,虽主人不在,但知为其住处。如此,自古即有多说,及至陈那,谓圣教量通于现、比二量,其他皆摄于比量。慧沼《因明入正理论义纂要》云(大正44·160a):
“问:古师能立皆说三量,今者陈那量何唯二?答:论一切法不过二相:㈠自,㈡共。得自相心名为现量,得共相心名为比量。定心缘教即得自相,散心缘教即得共相。陈那约此能缘之心,量但立二。故理门云:由此能了自、共相故,非离此二别有所量,为了知彼更立余量。古立三者,有云:古师以缘圣教及所余心,故分三量。缘于圣教所生现、比,名圣教量;缘于所余现、比心,得名现比量。”
外道所立者
此系数论外道所立者,即量知物之相状的差别。相当于佛教所谓的现量、比量、圣教量。所谓证量,《金七十论》卷上云(大正54·1246a):“证量者,是智从根尘生,不可显现,非不定无二,是名证量。”此中,是智从根尘生,系指五智根缘五尘;不可显现,指非随从智之分别而显现;非不定,指是烟或是雾不能决定;无二,指所知之境有二,非校对可知之。此相当于现量。
所谓比量
金七十论》卷上云(大正54·1246a):“比量有三,一者有前,二者有余,三者平等。”此中,有前谓知未来,有余谓知过去,平等谓知现在。关于圣言,该论又云:
“圣言者,若捉证量、比量不通,此义由圣言故是乃得通。譬如天上、北■单越非证、比所知,信圣语故乃可得知。圣言者,如偈说。阿含是圣言,圣者灭诸惑,无惑不妄语,因缘不生故。(中略)圣教名圣言者,如梵天及摩■王所说四皮陀及正论。”
此外,该论又论三量之关系,谓耳于声生解,乃至鼻于香生解,唯解自相,不能知差别,称为证量;依此证量故,比量能了别三世之境,譬如人见黑云当知必雨,如见江中充满新浊水当知上源必有雨;非以上证、比所知者,则依圣教所说而信之。
所量
所量,谓被量度者。能量,谓量度者。量果,谓知其结果。譬如量织物时,织物为所量,尺度为能量,知道有多少尺寸是量果。将心识的作用四分作分别,相分即所量,见分即能量,自证分即量果。
原文摘录
吕澄《因明入正理论讲解》第二章第四节(摘录)
(一)陈那以前,外学(如正理派)和古因明师都谈量,不过种类很多,除现比二量外,还有譬喻量、声量、义准量、无体量。譬喻量也叫喻量,“如不识野牛,言似家牛,方以喻显故。”(《大疏》卷一)我国的孟子好辩,他进行辩论时,很多场合就是以喻量为工具。声量也叫圣教量,这完全是以经典为根据的量。义准量即举一个而推知另一个,“谓若法无我,准知必无常。无常之法必无我故。”(同上)无体量是从反面来类推,如“入此室中,见主不在,知所住处。如入鹿母堂,不见苾刍,知所住处。”(同上)陈那把这些量加以简化,只留现、比二量。为什么要这样做?这是由所量(认识对象)决定的。有几种认识对象就有几种量。对象不外两种:自相境与共相境。不论什么时间,也不论什么地方,只要是亲切经验到的就是自相;与概念联系的则是共相。既然所量有二,能量也应有二。认识自相的量是现量;认识共相的量是比量。声量、喻量、义准量、无体量都可以归入比量。陈那把这些量归为二,不仅名目不同,内容也不同了。(中略)
商羯罗主
这是继承了陈那的说法。用离分别这一条件来限定现量的性质,原是陈那的创见。在他以前,佛家旧说和他宗异说,都是从现量的表面即各种感官和它们对象接触的关系上找解释,但陈那着眼于思维的阶段,而以没有达到分别的程度为现量的界限。一超过这界限,便不是真正现量,或者竟成为比量了。什么是分别呢?这是思维从可以用名言(概念)解释的角度去了解对象,换句话说,也就是在思维上构成适用名言(概念)表白的心象。这样的心象并非单纯从感觉而来,乃是和别种经验的记忆发生联想、加了判断而后构成的。概括地说,这时思维活动已经是到达了概念的范围了。用现代心理学用语来说,现量即是感觉,不过现代心理学不如印度佛学细密。当然,并不是说印度佛学正确,只是说它细密而已。现量可说是纯粹感觉,主要是前五识──眼、耳、鼻、舌、身的活动,也包括与这些识同时而起的意识的活动。这个意识不是全部第六意识,而是与前五识同时而起的“俱意”的活动。前五识与外界发生接触,留影像在第六识上,它可以继续开展下去。前五识缘境的自相,但不做任何分别,即所谓“正智于色等义离名种等所有分别”。比如眼识缘色,并不起“色”的概念,也不起“红”、“白”等概念。如起,便不是现量了。而且,根与根之间无任何联系,这叫“根根别转”,即论文中说的“现现别转”。如眼根缘色时,耳根就不参与。眼耳毫无联系,如有联系就成为知觉了。但根与境发生作用时,必有俱意随之,如不随,根就不会起作用。(中略)
立法进行观察
比度,结果产生了正确认识,如知道(此山)有火,或知道(声)是无常,就是比量。
为了说明正智的结果,这里有两个例子:一是了知有火;二是了知无常。为什么举这两个例子呢?因为“因”有两类,即现量因和比量因。“以其因有现、比不同,果亦两种:火、无常别。了火从烟,现量因起,了无常等从所作等,比量因生。”(《大疏》卷八)知道有火,是由于看到烟的缘故。以看到烟为理由推知有火,是现量因。知道无常,是根据所作性推论出来的,这不可见,是比量因。(中略)
什么是量果?量的过程是用能量(根等)量(丈量、衡量)所量(色等)。此过程必有结果。这个结果就是量果。“如尺秤等为能量,绢布等为所量,记数之智为量果。”(《大疏》卷八)
量果的问题
当时印度各派有很多人不同意陈那等人的说法。有人难曰:“汝此二量(现、比二量),火、无常等为所量;现、比量智为能量,何者为量果?”(同上)这是一难。萨婆多等难曰:“汝大乘中,即智为能量,复何为量果?”(同上)诸外道难曰:“境为所量,诸识为能量,神我为量果。(中略)汝佛法中,既不立我,何为量果?智即能量故。”(同上)这一派主张在知之外,有神我对所量产生了解,所以,得量果的是神我。如看见,是神我看见。以上三种质难的共同点是:智只能是能量,而不能是量果。本论这两句话就是对这些质难的反驳,在反驳中也同时阐明了自己的观点。陈那、商羯罗主所说的量果,指的就是“智”本身。换言之,“智”里包含着能量和量果,所以《论》文说:“于二量中,即智名果。”《大疏》卷八解释得很清楚:“于此二量,即智名果。即者,不离之义。即用此量智,还为能量果。”此即一身二任之义。为什么“智”又叫作量果呢?智是能量,但在丈量后必有结果。智能了解此结果,所以智也是量果。《论》文说“是证相故”指的就是这个意思。“是证相故”是说二种量(现、比)都以证为相。“以证为相”就是在心上呈现行相。既然是在心上呈现行相,当然是量果。以现量智证相叫现观;以比量智证相是理证,这叫应理。(中略)
名似现量
《大疏》卷八解释这句话说:“有分别智,谓有如前带名种等诸分别起之智。不称实境,别妄解生,名于义异转,名似现量。”真现量是离名(概念)种(范畴)分别的。但是,在了境时,如果带有名种等,那就不是如事物本身那样去认识了,而是执此为此,或执彼为彼,这就叫“别妄生解”,即似现量。比如,在认识外境时,有了“红”的认识,这就是有分别的认识,是没有离开概念的认识。因为“红”是概念,是由比较、抽象而得到的认识。这样的认识不是在自相的、无分别的范围内转,而是在分别的范围内转了。这就是“不称实境,别妄生解”。
似现量
比量缘共相,似现量却缘自相而生分别。如对瓶、衣等的认识。瓶、衣等皆由四尘(色、香、味、触)而成。现量认识事物的特点是“根根别转”,就是说,眼识缘色,耳识缘声,乃至身识缘触,各识皆不缘余分。瓶、衣等皆由四尘而成,真现量智就不可产生瓶、衣等认识。如果有了瓶、衣等认识(“诸有智了瓶衣等分别而生”),就是“不以自相(四尘)为境界”,而是于此共相瓶、衣假法上转。这就违反了现量无分别的定义,不是根根别转,而是与概念相联系的了。(中略)
似比量
以错误的理由为根据进行推断,其结果是对境界产生错误的认识,这就叫似比量。如见雾而说为烟,并据此而推断有火,就是似比量。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3-05-24 15:21
目录
概述
现量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