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国,汉语词语,拼音是shàng guó,意思是在某种场合对
祖国的爱称、
敬称。
明·冯梦龙《
东周列国志》第四十回:“孤惧社稷之陨,死亡不免,不得已即安于晋,不得复事上国,上国若能驱晋以为孤宁宇,孤敢有二心耶?”
《左传·昭公二十七年》:“﹝吴子﹞使延州来季子聘于上国,遂聘于晋,以观诸侯。”孔颖达疏引服虔曰:“上国,中国也。盖以吴辟在东南,地势卑下,中国在其上流,故谓中国为上国也。”
《
国语·吴语》:“越灭吴,上征上国。”韦昭注:“上国,中国也。”
《
红楼梦》第四回:“薛蟠素闻得都中乃第一繁华之地,正思一游,便趁此机会,一来送妹待选,二来望亲,三来亲自入部销算旧账,再计新支,--其实只为游览上国风光之意。”